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綜合物流 > 正文

製造業實力大幅提升 信息通信業跨越發展

發布時間:2022-06-15 09:53:13 光明日報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6月14日,中共中央宣傳(chuan) 部舉(ju) 行“中國這十年”係列主題新聞發布會(hui) ,工業(ye) 和信息化部有關(guan) 負責人介紹,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工業(ye) 和信息化事業(ye) 發展取得重大成就,新型工業(ye) 化步伐顯著加快,產(chan) 業(ye) 體(ti) 係更加健全、產(chan) 業(ye) 鏈更加完整,產(chan) 業(ye) 整體(ti) 實力、質量效益以及創新力、競爭(zheng) 力、抗風險能力顯著提升,迎來從(cong) “製造大國”“網絡大國”向“製造強國”“網絡強國”的曆史性跨越。

製造業(ye) 質量水平整體(ti) 實現躍升

數據顯示,從(cong) 2012年到2021年,我國工業(ye) 增加值從(cong) 20.9萬(wan) 億(yi) 元增長到37.3萬(wan) 億(yi) 元,年均增長6.3%;製造業(ye) 增加值從(cong) 16.98萬(wan) 億(yi) 元增加到31.4萬(wan) 億(yi) 元,占全球比重從(cong) 20%左右提高到近30%。500種主要工業(ye) 產(chan) 品中,我國有四成以上產(chan) 品的產(chan) 量位居世界第一。我國擁有41個(ge) 工業(ye) 大類、207個(ge) 工業(ye) 中類、666個(ge) 工業(ye) 小類,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韌性和競爭(zheng) 力持續提升,有效增強了我國經濟應對外部衝(chong) 擊的能力。

工業(ye) 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介紹,工業(ye) 經濟是國民經濟的主體(ti) 和核心增長引擎,從(cong) 2012年到2021年,我國全部工業(ye) 增加值年均增長6.3%,遠高於(yu) 同期全球工業(ye) 增加值2%左右的年均增速。2020年和2021年,盡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衝(chong) 擊影響,但工業(ye) 增加值兩(liang) 年的平均增速仍然達到6.1%,不僅(jin) 有力促進了中國經濟巨輪行穩致遠,也為(wei) 穩定全球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促進世界經濟複蘇發揮了重要作用。

辛國斌表示,當前,受地緣政治衝(chong) 突、新一輪疫情等衝(chong) 擊影響,我國發展環境的複雜性、嚴(yan) 峻性、不確定性在上升,工業(ye) 經濟下行壓力有所加大,但這種衝(chong) 擊和影響是階段性的、暫時的。從(cong) 長周期看,我國製造業(ye) 體(ti) 係完整、配套齊全、韌性強、潛力大,長期向好的基本麵沒有改變。隨著各項政策靠前發力、持續加力,工業(ye) 經濟有望盡快回歸正常軌道。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轉向了高質量發展,轉變發展方式、優(you) 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能已經成為(wei) 刻不容緩的重要任務。”工業(ye) 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徐曉蘭(lan) 說,製造業(ye) 是實體(ti) 經濟的基礎,工業(ye) 和信息化部把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扭住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統籌推進強基礎、促轉型、增動能、提品質,推動我國製造業(ye) 質量水平整體(ti) 實現躍升。

一大批重大創新成果不斷湧現

“複興(xing) 號”高速動車組跑遍神州大地,“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抵達馬裏亞(ya) 納海溝,C919大飛機取得重大突破,全球單機容量最大的百萬(wan) 千瓦水輪發電機組在白鶴灘水電站順利投產(chan) ,超大直徑盾構機“京華號”順利始發……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一大批重大標誌性創新成果引領中國製造業(ye) 不斷攀上新的高度。

徐曉蘭(lan) 表示,我國把重大技術裝備作為(wei) 製造強國建設的重點領域,集中突破了一批高水平裝備,培育了一批各有優(you) 勢、各具特色的產(chan) 業(ye) 集群,一批骨幹龍頭企業(ye) 和專(zhuan) 精特新配套企業(ye) 茁壯成長,品牌國際影響力持續提高,為(wei) 重大工程項目建設、能源資源開發利用、民生福祉改善提升等提供了堅實保障。

“我們(men) 著力提高供給體(ti) 係質量,產(chan) 業(ye) 結構進一步優(you) 化。”辛國斌介紹,十年來,我國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加速發展,服務機器人、智能可穿戴裝備等產(chan) 品增勢強勁,新能源汽車產(chan) 銷量連續7年位居世界首位,新材料產(chan) 業(ye) 產(chan) 值實現翻番,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改造升級步伐加快,數字化、綠色化轉型全麵推進。部分領域智能製造處於(yu) 國際先進水平,高技術製造業(ye) 和裝備製造業(ye) 占規模以上工業(ye) 增加值比重分別從(cong) 2012年的9.4%、28%提高到2021年的15.1%和32.4%。區域布局不斷優(you) 化,重點地區龍頭帶動作用進一步增強,電子信息、軌道交通等領域形成一大批先進製造業(ye) 集群。

徐曉蘭(lan) 表示,工業(ye) 和信息化部將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加力鞏固我國多年形成的產(chan) 業(ye) 鏈和完整的產(chan) 業(ye) 體(ti) 係,保持製造業(ye) 占比基本穩定,統籌推進補短板、鍛長板,打好產(chan) 業(ye) 基礎高級化和產(chan) 業(ye) 鏈現代化的攻堅戰,推進製造業(ye) 實現高端跨越、智能升級、綠色轉型。

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網絡基礎設施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信息通信業(ye) 實現跨越式發展,在經濟社會(hui) 發展大局中的戰略性、基礎性、先導性作用日益凸顯,為(wei) 加快推進製造強國、網絡強國和數字中國建設提供了堅實基礎和有力支撐。

工業(ye) 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韓夏介紹,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基礎設施從(cong) 銅線到光纖,從(cong) 3G普及到5G商用,綜合能力實現跨越提升,建成全球規模最大、技術領先的網絡基礎設施;千兆用戶數突破了5000萬(wan) ,4G基站規模占全球總量的一半以上,5G基站數達到161.5萬(wan) 個(ge) ,5G移動電話用戶數超過4億(yi) 戶。

同時,關(guan) 鍵核心技術加速突破,技術產(chan) 業(ye) 實力顯著增強。移動通信技術從(cong) “3G突破”“4G同步”到“5G引領”,我國企業(ye) 聲明的5G標準必要專(zhuan) 利占比達到38.2%。建成了全球最大、最完整的光通信產(chan) 業(ye) 體(ti) 係,光通信設備、光模塊器件、光纖光纜等部分關(guan) 鍵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湧現出一批全球領軍(jun) 企業(ye) 。

“我國創新應用從(cong) 消費領域向生產(chan) 領域不斷拓展,形成了全球最大最活躍最具潛力的數字服務市場。”韓夏說。

近年來,我國新一代信息技術與(yu) 製造業(ye) 融合取得了長足進展,支撐融合發展的基礎不斷夯實,融合發展水平邁上了新台階。

截至2021年底,全國工業(ye) 企業(ye) 關(guan) 鍵工序數控化率、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分別達到51.3%和74.7%,比2012年分別提高30.7和25.9個(ge) 百分點。我國加快建設網絡、平台、安全三大體(ti) 係,工業(ye) 互聯網的應用已覆蓋45個(ge) 國民經濟大類,截至目前,工業(ye) 互聯網高質量外網覆蓋全國300多個(ge) 城市。

“在新技術、新應用的作用下,我國製造業(ye) 的生產(chan) 方式、企業(ye) 形態、業(ye) 務模式和就業(ye) 方式都加速變革,有力促進製造業(ye) 提質、降本、增效、綠色、安全發展。”韓夏表示,工業(ye) 和信息化部將堅持以智能製造為(wei) 主攻方向,加快核心技術攻關(guan) ,持續提升製造業(ye) 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水平。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