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5-20 13:51:40 中國新聞網

20日,中共中央宣傳(chuan) 部就“打通內(nei) 外貿,構建雙循環”有關(guan) 情況舉(ju) 行發布會(hui) ,發布會(hui) 上有記者提問: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與(yu) 構建國際國內(nei) 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關(guan) 係是什麽(me) ?商務部副部長盛秋平和市場監管總局副局長蒲淳對此進行了回答。
盛秋平表示,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既是暢通國內(nei) 大循環的基礎支撐,也是促進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的內(nei) 在要求。一方麵,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通堵點,暢流通,有利於(yu) 形成供需互促、產(chan) 銷並進、暢通高效的國內(nei) 大循環;另一方麵,市場是全球最稀缺的資源,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有利於(yu) 保持和增強對全球企業(ye) 、資源的強大吸引力,更好推動市場相通、產(chan) 業(ye) 相融、創新相促、規則相聯,促進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
盛秋平提到,商務工作是國內(nei) 大循環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連接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的重要樞紐,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發揮重要作用。近年來,商務部和有關(guan) 部門一道,充分發揮商務工作聯通內(nei) 外、貫通城鄉(xiang) 、對接產(chan) 銷的優(you) 勢,在推動內(nei) 外貿一體(ti) 化、線上線下融合、城鄉(xiang) 區域協調等方麵,都取得了明顯的進展,助力了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建設。
盛秋平還提到,內(nei) 外貿一體(ti) 化穩步推進。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內(nei) 外貿一體(ti) 化取得了長足的進展。一是內(nei) 外貿市場規模日益壯大,我國成為(wei) 全球第二大消費市場和第一貨物貿易大國。二是內(nei) 外貿一體(ti) 化管理體(ti) 製基本形成,我國逐步建立與(yu) 國際經貿規則體(ti) 係相銜接的國內(nei) 經濟管理體(ti) 製,內(nei) 外貿的法律法規不斷健全,內(nei) 外貿市場準入和貨物跨境流動障礙大幅減少,公共服務不斷完善。三是內(nei) 外貿市場對接活躍,成長起了一批既從(cong) 事外貿,又從(cong) 事內(nei) 貿的頂天立地的大企業(ye) 和鋪天蓋地的中小微企業(ye) 。
盛秋平表示,線上線下加速融合。近年來我國電子商務發展成效顯著,線上線下融合步伐加快。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去年全國網上零售額達到了13.1萬(wan) 億(yi) 元,自2013年起,連續9年成為(wei) 全球最大的網絡零售市場,網購用戶十年內(nei) 呈現爆炸式增長。到去年6月份,我國網絡購物用戶規模達到了8.12億(yi) 人。快遞服務業(ye) 發展迅猛,去年超過了1000億(yi) 件,是2012年的近20倍,業(ye) 務量位居世界第一。
此外,商貿流通助力城鄉(xiang) 和區域協調發展。盛秋平表示,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積極推進農(nong) 產(chan) 品市場改造提升,完善農(nong) 產(chan) 品流通體(ti) 係。全國現有農(nong) 產(chan) 品市場4.4萬(wan) 家。從(cong) 2014年起,實施電子商務進農(nong) 村綜合示範,建設縣級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2400個(ge) ,村級電商服務站點14.8萬(wan) 個(ge) ,帶動了618萬(wan) 貧困農(nong) 民增收,助力了脫貧攻堅。同時,商務部改造提升重點城市的步行街,建設“一刻鍾便民生活圈”,發展品牌連鎖便利店,促進商旅文體(ti) 聯動,居民購物休閑體(ti) 驗更加便利、更加多元。
蒲淳進行了補充,他表示,全國統一市場是成熟市場經濟的重要標誌,也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基礎支撐和內(nei) 在要求。
第一,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是激發市場活力、增強經濟內(nei) 生動力的重要基礎。強化市場基礎製度規則統一,有利於(yu) 穩定市場預期、增強市場信心,為(wei) 形成強大國內(nei) 市場、促進經濟平穩運行提供穩定、公開、透明、安全、法治化、可預期的製度環境。
第二,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是暢通經濟循環、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you) 勢的重要前提。打造統一的要素和資源市場,有利於(yu) 各類市場主體(ti) 平等便捷獲取市場資源、促進各類生產(chan) 要素在更大範圍內(nei) 有序流動,為(wei) 釋放超大規模市場潛力提供有利條件。
第三,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是釋放消費潛力、擴大消費需求的重要舉(ju) 措。推進商品和服務市場高水平統一,有利於(yu) 增強消費信心、擴大消費需求,為(wei) 深入實施擴大內(nei) 需戰略、增強我國經濟發展韌性提供基礎支撐。
第四,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是實現高水平對外開放、打造國際合作和競爭(zheng) 新優(you) 勢的重要依托。加快推動標準、規則等製度型開放,有利於(yu) 增強對全球先進資源要素吸引力、促使國內(nei) 市場與(yu) 國際市場更好聯通接軌,使我國在國際競爭(zheng) 合作中取得新優(you) 勢。
蒲淳表示,下一步,市場監管總局將深入貫徹落實《意見》提出的各項任務部署,主要抓好以下幾個(ge) 方麵:
一是豐(feng) 富市場監管領域製度供給。研究探索與(yu) 成熟市場經濟監管要求相適應的製度安排和政策供給,為(wei) 各類市場主體(ti) 營造平穩有序、安全可靠的市場環境。
二是加快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縱深推進市場主體(ti) 準入準營退出製度改革,不斷完善企業(ye) 開辦各項便利化舉(ju) 措,更好發揮營商環境改革對於(yu) 穩定市場預期的作用。
三是深入實施公平競爭(zheng) 政策。加快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zheng) 的各種規定和做法,進一步規範不當市場競爭(zheng) 和市場幹預行為(wei) ,切實增強監管的穩定性和可預期性。
四是著力提高產(chan) 品質量安全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水平。圍繞產(chan) 品質量安全重點領域,深化產(chan) 品質量監管和市場秩序的治理,著力優(you) 化市場消費環境,切實增強人民群眾(zhong) 放心消費的信心。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 以實招硬招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五部門主要負責人回應中國經濟熱點問題
- 深入實施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專項行動
- 全國人大代表王誌賢: 深化發展“一單製”“一箱製”讓物流更暢通
- 全國人大代表吳仁彪: 科學預測低空經濟未來發展規模
- 學習《決定》每日問答丨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主要有哪些要求
- 截至1月底中國民營企業數量達5670.7萬戶
- 解讀政府工作報告中的物流關鍵詞
-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局長李雲澤:下大氣力解決民營和小微企業融資難題
- 交通運輸部部長劉偉:2024年全國全社會物流成本降低約4000億元,運輸成本降低了2800億元
- 市場監管總局局長羅文:今年將集中整治交通物流等領域的亂收費等問題
- 一圖速覽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