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3-10 14:16:16 中國郵政快遞報

快遞物流行業(ye) 在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綠色發展是一道必答題。今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上,全國人大代表、蘇寧集團董事長張近東(dong) 帶來涉及綠色物流、小微企業(ye) 融資、民用應急物資儲(chu) 備以及居家養(yang) 老等方麵的多份建議。在談及綠色物流時,他建議將綠色化發展納入物流多個(ge) 環節,開展碳足跡認證,並呼籲快遞物流企業(ye) 多角度、成體(ti) 係地持續推進包裝減量化、標準化、循環化,以自身網絡增強有用垃圾的回收體(ti) 係建設。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hui) 係統性變革,也是未來中國實現快速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物流服務貫穿於(yu) 社會(hui) 經濟活動的各個(ge) 領域,倉(cang) 庫、配送中心、港口、運輸車輛船舶飛機等物流基礎設施,每天消耗巨量能源、產(chan) 生大量碳排放。有關(guan) 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物流交通能耗已占全社會(hui) 總能耗的20%以上。其中,交通運輸、倉(cang) 儲(chu) 和郵政業(ye) 能源消費量在2018年就已達到了4.36億(yi) 噸標準煤,二氧化碳排放量約7.7億(yi) 噸。
為(wei) 全麵貫徹落實碳達峰、碳中和各項決(jue) 策部署,更好推動高質量發展,張近東(dong) 建議將綠色化發展納入物流行業(ye) 倉(cang) 儲(chu) 、運輸、包裝、回收全鏈路的多個(ge) 環節,通過開展物流業(ye) 碳足跡認證,打造綠色新基建,構建減碳生態。
如何實現精細化管控?張近東(dong) 表示,政府可以組織相關(guan) 機構結合碳價(jia) 格體(ti) 係,從(cong) 橫向和縱向兩(liang) 方麵構建物流行業(ye) 的全鏈路碳足跡係統。在橫向上,建立單倉(cang) 、單運輸線路、單網點的碳排放量賬本,如同運營成本一樣,明確每個(ge) 運營單元的營收平衡貨量,以保障單位碳排量下的最大物流作業(ye) 量。在縱向上,明確單票碳排放量,等同於(yu) 單票成本,以此作為(wei) 物流企業(ye) 競爭(zheng) 力衡量的核心指標。
怎麽(me) 構建綠色物流新生態?張近東(dong) 建議,通過信息技術應用,提升信息的流轉效率,同時,通過IoT、大數據、AI等技術,如倉(cang) 網、運網規劃、庫存部署、路徑規劃等,提升倉(cang) 、運、配等環節的運作效率,以效率提升降低能耗。物流園區可以加大屋頂光伏發電設備的應用,滿足園區運轉及電力運輸車輛的充電需求。幹線運輸環節,一方麵要充分發揮網絡貨運平台的集約效益,提升滿載率;另一方麵,推動公轉鐵優(you) 化市場運輸結構,同時,盡可能采用電動車或燃料電池車。
綠色包裝也是構建減碳生態的重要一環。目前,快遞包裝在減量化、標準化、循環化取得初步成效。但由於(yu) 快遞包裝在生產(chan) 、使用、回收處理各環節尚未形成標準體(ti) 係,各企業(ye) 的快遞包裝使用型號未統一,難以共享。而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郵政局等8部門聯合印發的《關(guan) 於(yu) 加快推進快遞包裝綠色轉型的意見》,到2022年年底前,基本建立覆蓋全麵、重點突出、結構合理的快遞綠色包裝標準體(ti) 係。到2025年,快遞包裝領域全麵建立與(yu) 綠色理念相適應的法律、標準和政策體(ti) 係,形成貫穿快遞包裝生產(chan) 、使用、回收、處置全鏈條的治理長效機製。
針對這一現狀,張近東(dong) 建議,快遞物流企業(ye) 要多角度、成體(ti) 係地持續推進包裝減量化、標準化、循環化。通過大數據技術的應用,對包裝耗材做精細化資產(chan) 管理,同時對包裝耗材的尺寸進行計算和推薦,以提高包裝耗材利用率。包材企業(ye) 在商品包裝設計上盡可能做到循環利用,材料選擇上要環保、可回收。相關(guan) 企業(ye) 要利用自身網絡建立廢塑料、廢紙等可回收垃圾的回收係統,減少塑料生產(chan) 的排放量。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