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02-24 08:26:21 中國經濟網

近年來,隨著電商行業(ye) 的爆炸式發展,快遞物流環節伴生了大量不可降解包裝材料的“白色垃圾”汙染及資源浪費等問題。國家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日前發布新修訂的《快遞封裝用品》係列國家標準,根據減量化、綠色化、可循環要求,對原有標準的相關(guan) 方麵進行了補充完善,其中的綠色環保內(nei) 容可謂亮點紛呈。
為(wei) 防止在運輸途中出現損壞,快遞往往都被層層包裹後方能啟程。據郵政科學研究規劃院檢測中心副主任把寧介紹,快遞包裝材料主要包括快遞運單、封套、紙箱、標識貼、塑料袋、氣泡膜、氣柱袋、發泡塑料、膠帶等。這些材料大部分均不易自然分解,不管采用填埋還是焚燒的方式處理,都會(hui) 對環境產(chan) 生危害。
另據國家郵政局發布的《2017中國快遞領域綠色包裝發展現狀及趨勢報告》顯示,2016年,全國快遞共消耗約32億(yi) 條編織袋、68億(yi) 個(ge) 塑料袋、37億(yi) 個(ge) 包裝箱以及3.3億(yi) 卷膠帶。然而與(yu) 之相對應,中國包裝垃圾的總體(ti) 回收率小於(yu) 20%,其中紙盒隻有不到一半被回收;快遞包裝中的填充物、膠帶等塑料成分,其回收率幾乎為(wei) 0。如何規範快遞包裝及垃圾處理,已成為(wei) 當今社會(hui) 亟待解決(jue) 的難題。
值得關(guan) 注的是,新版國標首次明確提出“快遞包裝袋宜采用生物降解塑料”,並相應增加了生物分解性能要求等。“我們(men) 目前使用的塑料袋,在自然條件下需200年才能實現降解,而生物降解塑料快遞包裝袋,采用堆肥方式半年可實現90%以上降解,若溫濕度合適,1年內(nei) 可全部降解為(wei) 二氧化碳和水。”把寧說。
“此次發布的係列國家標準,對企業(ye) 影響最大的就是生物分解塑料包裝袋。”把寧告訴記者,使用生物降解塑料包裝袋,成本為(wei) 現有包裝袋成本的2倍以上,且目前我國生物降解塑料包裝袋原材料產(chan) 能還存在一定瓶頸,“如果所有快遞包裝袋都改為(wei) 生物降解塑料包裝袋,需求將遠遠超過產(chan) 能。屆時希望通過新版國標的引導,鼓勵有能力的企業(ye) 先行先試,盡可能減少對環境的破壞。”
快遞垃圾的回收利用及推動快遞綠色包裝,都是複雜的係統工程,還需要集合群智群力,協同發展。事實上,一些快遞企業(ye) 早已先行一步。去年“雙十一”期間,各大知名電商紛紛推出共享快遞盒、循環快遞袋,或推出快遞紙箱回收服務等。全國有13個(ge) 城市投入使用共享快遞盒,共享快遞盒每循環2000次以上,大約可節約1棵10年樹齡的樹木。
推行共享快遞盒,除了遏製過度包裝、節約樹木等資源之外,更重要的是為(wei) 了加快綠色物流發展,推進城鄉(xiang) 環境保護。與(yu) 此同時,新版國標也增加了二次使用快遞封套的相關(guan) 要求,在符合標準的前提下,快遞包裝箱可重複使用。針對不同的快遞封裝用品,應分別印有可回收標誌、重複使用標誌或塑料產(chan) 品標誌,便於(yu) 回收處理。
“積極應用低汙染、低消耗、低排放,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的綠色環保封裝用品,已成為(wei) 推動快遞業(ye) 健康發展的必然要求。”把寧說,新版國標還強化了減量化要求:一方麵降低快遞封套用紙的定量要求、塑料薄膜類快遞包裝袋的厚度要求等;另一方麵,對快遞包裝箱單雙瓦楞材料的選擇不再做出規定,隻要材料符合耐破、邊壓和戳穿強度等指標即可。
“2017年全國快遞業(ye) 累計完成400.6億(yi) 件,同比增長28%,相應的快遞封裝用品使用量依然巨大。在新的發展形勢下,標準急需修訂,以更好地滿足綠色快遞發展需要。”把寧表示,新版國標將於(yu) 2018年9月1日起實施,對規範快遞封裝用品的生產(chan) 、使用和檢測等都將發揮積極作用。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