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專(zhuan) 業(ye) 物流 > 正文

綠色物流——如何讓快遞包裝“綠”起來

發布時間:2018-04-13 10:51:56 中國質量新聞網-中國質量報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一個(ge) 紙箱、一個(ge) 塑料袋、一大把氣泡填充材料、若幹膠帶、一張運單,拆開包裹,胡女士取出網購的鞋子,將剩下的快遞包裝物全部扔進垃圾桶。這是她一天內(nei) 收到的第4個(ge) 包裹了。“每天都會(hui) 收到好幾個(ge) 快遞包裹,除了個(ge) 別比較完好的紙箱會(hui) 留著裝東(dong) 西,其他的包裝物都是直接扔掉。”

 

胡女士隻是我國眾(zhong) 多網購人群中的一員。來自國家郵政局的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快遞業(ye) 務量突破400億(yi) 件,其中約60%來自電商。一件快遞,包含運單、封套、塑料袋、膠帶等多種包裝物,有的還要套上紙箱、編織袋、裝填緩衝(chong) 材料。這些材料不僅(jin) 消耗了大量資源,簡單丟(diu) 棄後還會(hui) 產(chan) 生嚴(yan) 重的環境汙染。讓快遞包裝“綠”起來已經不僅(jin) 僅(jin) 與(yu) 快遞企業(ye) 相關(guan) ,更是關(guan) 乎我們(men) 每個(ge) 人的生存環境。

 

身邊的“圍城”

 

4月10日中午,在北京朝陽區順豐(feng) 快遞芍藥居北裏店外,一位剛剛收貨回來的快遞員正在對貨物進行包裝。“不同的貨物怎麽(me) 包裝,你們(men) 有標準嗎?”記者問。“沒有固定標準,全憑自己的經驗。要是沒包好造成貨物損壞,會(hui) 遭到客戶投訴,所以一般我們(men) 都多包幾層。”這位快遞員說。分店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men) 平常用得最多的包裝材料是氣泡緩衝(chong) 塑料,一天要用好幾大卷。但順豐(feng) 也對某些特殊貨物進行了特殊包裝設計。例如,對酒類貨物就有專(zhuan) 門的包裝,這種特殊包裝可以很好地保護貨物,同時也減少包裝材料的使用。

 

毫無疑問,快遞的綠色包裝絕不僅(jin) 僅(jin) 是快遞企業(ye) 的事情,而是一個(ge) 龐大的係統工程,從(cong) 主管部門到包裝物生產(chan) 廠家,從(cong) 快遞企業(ye) 到網絡商家再到普通消費者,鏈條上的每一環都至關(guan) 重要。

 

“在網購過程中,大多數快遞包裝都是由賣家完成,而不是由消費者主動選擇的。”家住海南的消費者王女士說,“尤其是需要快遞到海南等偏遠地區時,賣家通常還會(hui) 添加加固材料來保證貨物安全,這樣就會(hui) 使用更多包裝材料,這些材料用了一次就扔掉,我也覺得挺浪費的。”

 

國家郵政局有關(guan) 負責人接受中國質量報記者采訪時介紹,快件包裝物所形成的固體(ti) 廢物主要分為(wei) 5類:包裝箱,全國一年大概有40億(yi) 個(ge) ;塑料封套,一年約有70億(yi) ~80億(yi) 個(ge) ;文件封套,一年有40億(yi) 個(ge) ;快遞運單,基本上每個(ge) 包裹都貼有一份;打包用的膠帶,用量也不少。

 

“突圍”之路

 

為(wei) 推進快遞綠色包裝,2017年,國家郵政局等10部門印發了《關(guan) 於(yu) 協同推進快遞業(ye) 綠色包裝工作的指導意見》,明確了各有關(guan) 部門齊抓共管、協同推進快遞業(ye) 綠色發展的目標和任務,並組織快遞、電商、包裝行業(ye) 41家單位成立快遞業(ye) 綠色包裝產(chan) 業(ye) 聯盟。同時,國家郵政局在浙江等8省市和順豐(feng) 、京東(dong) 等5家品牌快遞企業(ye) 實施快遞業(ye) 綠色包裝試點項目。今年9月1日即將實施的《快遞封裝用品》國家標準,更是對快遞綠色環保包裝用品生產(chan) 、使用和檢測做出了細致的規定。

 

常在蘇寧易購購買(mai) 母嬰用品的蘇女士發現,最近她買(mai) 的商品常常是用一個(ge) 鮮黃色的塑料箱子封裝,簽收後,箱子會(hui) 被快遞員折疊成一個(ge) 塑料板回收。

 

這個(ge) 替代傳(chuan) 統快遞紙箱的塑料箱,正是物流業(ye) 在綠色包裝上的創新探索之一——共享快遞盒。如果每個(ge) 盒子每周平均可循環6次,預計單個(ge) 快遞盒使用壽命達1000次以上,可節約1棵10年樹齡的樹木。

 

事實上,除蘇寧之外,其他電商和物流企業(ye) 也在積極探索綠色包裝的多種可能。

 

圓通快遞大規模應用電子運單,使用率近80%;中通快遞和申通快遞正在使用綠色循環袋代替傳(chuan) 統編織袋;2017年“雙11”期間,菜鳥聯合物流夥(huo) 伴和商家推出20個(ge) “綠倉(cang) ”,從(cong) 這些“綠倉(cang) ”發出的包裹,均使用免膠帶的快遞箱和100%可生物降解的快遞袋;順豐(feng) 實行LOGO印刷減量,減少油墨使用;還有一些電商為(wei) 消費者提供是否使用綠色包裝的選擇,有調查顯示,大多數消費者願意為(wei) 綠色包裝多支付0.3元的費用。

 

國家郵政局有關(guan) 負責人介紹,在各方麵積極推動下,快遞綠色包裝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綠色化方麵,“黑色塑料袋”等有害包裝物明顯減少,越來越多的企業(ye) 開始使用可降解包裝材料;重點品牌快遞企業(ye) 電子運單普及率提升至80%以上。減量化方麵,通過智能打包算法,單個(ge) 快件平均耗材使用量減少了5%以上;膠帶變薄變窄,全年節約封裝膠帶64億(yi) 米。可循環方麵,中轉用編織袋循環使用率提升了48%,全年節約中轉編織袋15億(yi) 個(ge) ;二次使用封套、循環使用箱體(ti) 等包裝用品使用率明顯上升;全國快遞業(ye) 可循環包裝使用量占快遞業(ye) 直接用量的比重達到30%。

 

源頭減碳、中間回收、末端處理

 

在充分肯定快遞綠色包裝取得成效的同時,國郵智庫專(zhuan) 家、北京印刷學院青島研究院院長朱磊表示,快遞綠色包裝還需突破幾大瓶頸。

 

“快遞的綠色包裝是一個(ge) 上下聯動的工程,需要秉承‘源頭減碳、中間回收、末端處理’的原則推進。”朱磊認為(wei) ,今年初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guan) 於(yu) 推進電子商務與(yu) 快遞物流協同發展的意見》中特別提到,要“建立健全快遞包裝生產(chan) 者責任延伸製度”,包裝生產(chan) 者作為(wei) 整個(ge) 產(chan) 業(ye) 的源頭,有義(yi) 務和責任提供綠色減碳生產(chan) ;對快遞企業(ye) 來說,要推廣使用綠色環保包裝,推進快遞包裝的減量化;電商也要在源頭包裝時考慮對整個(ge) 鏈條環境的影響,引導消費者使用綠色包裝或減量包裝。

 

目前我國快遞包裝物的回收體(ti) 係還沒有建立起來,包裝物多是以社會(hui) 回收為(wei) 主。“據我們(men) 調查,紙箱的回收做得不錯,但塑料等包裝物的回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朱磊認為(wei) ,回收體(ti) 係的建立前期投入很大,需要借助社會(hui) 資本,國家有關(guan) 方麵應該給與(yu) 更多政策支持。

 

“末端循環使用用戶信任體(ti) 係的建設對整個(ge) 鏈條來說也非常重要。”朱磊說,對於(yu) 數量龐大的快遞包裝物來說,“可降解”並不是最優(you) 先考慮的綠色方案,因為(wei) 可降解材料的成本高,推廣起來非常困難;“循環重複使用”應該是最優(you) 先考慮、也最易推廣的方案。這就要求建立末端循環使用用戶信任體(ti) 係,讓可循環包裝真正順利實現循環使用。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