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綜合物流 > 正文

2022年“消費”“外貿”怎麽走? 商務部研判態勢定調“穩提升”

發布時間:2022-01-26 09:33:44 中國網財經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25日,國新辦就2021年商務運行情況舉(ju) 行發布會(hui) 。商務部總結2021年消費、外貿成績成就,研判今年全年消費趨勢,並定調2022年為(wei) “外貿鞏固提升年”。

2021年消費成為(wei) 經濟增長第一拉動力 今年將繼續保持恢複態勢

數據顯示,2021年全年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44.1萬(wan) 億(yi) 元,增長12.5%。商務部綜合司司長郭婷婷指出,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65.4%,消費重新成為(wei) 經濟增長第一拉動力。

商務部市場運行和消費促進司負責人徐興(xing) 鋒在發布會(hui) 上分析概括了2021年全年消費亮點特點。

徐興(xing) 鋒指出,首先是創新驅動特點明顯,各種各種新技術、新理念在消費領域廣泛滲透,策展型零售等新業(ye) 態新模式快速迭代,2021年網上零售額13萬(wan) 億(yi) 元,比上年增長14.1%。其次是智能消費實現較快增長,5G手機出貨量2.66億(yi) 部,增長63.5%,占同期手機出貨量的76%。一些電商平台智能門鎖、智能衛浴、掃地機器人等智能產(chan) 品銷量增長30%以上。最後是綠色消費蓬勃發展,以汽車為(wei) 例,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352.1萬(wan) 輛,比上年增長1.6倍,每賣出8輛新車就有一輛是新能源汽車。

展望2022年,全年消費形勢如何?徐興(xing) 鋒表示,綜合研判,2022年消費總體(ti) 將繼續保持恢複發展態勢。

“下一步商務部將重點在五方麵發力促進消費。”徐興(xing) 鋒指出,一是提升傳(chuan) 統消費能級。汽車、家電、家具、餐飲是消費的“四大金剛”、“頂梁柱”。要深化汽車流通領域改革,加快推動汽車由購買(mai) 管理向使用管理轉變。二是加快新型消費發展。推動老字號創新發展,促進品牌消費。倡導簡約適度低碳的生活方式,促進綠色消費。三是促進城市消費升級。加快推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推動步行街高質量發展,開展智慧商圈、智慧商店示範創建。四是補齊鄉(xiang) 村消費短板。將加快縣域商業(ye) 體(ti) 係建設,完善縣域商業(ye) 網絡,健全縣鄉(xiang) 村三級物流配送體(ti) 係。

2021年外貿成績亮眼 貨物貿易總額連續5年全球第一

2021年外貿成績亮眼,進出口規模首次突破6萬(wan) 億(yi) 美元關(guan) 口。全年進出口總值39.1萬(wan) 億(yi) 元人民幣,比2020年增長21.4%。

郭婷婷在發布會(hui) 上介紹,我國現已成為(wei) 全球第二大商品消費市場,貨物貿易總額連續5年全球第一,吸收外資保持全球第二,對外投資穩居世界前列,設立21個(ge) 自由貿易試驗區,推進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簽署全球最大的自貿協定區域全麵經濟夥(huo) 伴關(guan) 係協定(RCEP)。

外貿成績亮點頻出,原因為(wei) 何?商務部外國投資管理司司長陳春江指出,擴大開放成效持續彰顯。中國堅定不移擴大對外開放,進一步壓減外資準入負麵清單,全麵放開汽車製造業(ye) 外資股比限製,實現自貿試驗區製造業(ye) 限製“清零”。積極推動RCEP如期生效,正式申請加入CPTPP和DEPA,持續釋放積極信號。

在穩外資政策方麵,陳春江指出,2021年製定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穩外資22條措施,指導各地出台140多份政策文件,形成政策“組合拳”。東(dong) 、中、西部地區吸收外資協同發力,分別增長14.6%、20.5%和14.2%,20個(ge) 省份吸收外資實現兩(liang) 位數以上增長,為(wei) 全國穩外資提供了重要支撐。

開放平台帶動效應持續彰顯。自貿試驗區、自由貿易港、服務業(ye) 擴大開放試點示範等開放平台投資自由化便利化舉(ju) 措持續出台,成為(wei) 吸引外資的高地。2021年,21個(ge) 自貿試驗區吸收外資增長19%,海南自貿港引資實現翻番,“1+4”服務業(ye) 擴大開放試點示範地區服務業(ye) 引資占全國的33.4%,充分顯示了高水平開放平台對外資的強大吸引力。

商務部定調2022年為(wei) “外貿鞏固提升年” 部署四項行動“穩外貿”

高增長基數效應下,2022年外貿形勢將如何發展?商務部對外貿易司司長李興(xing) 乾指出,在去年6.05萬(wan) 億(yi) 美元規模、30%高速增長的基數之上,今年外貿形勢十分嚴(yan) 峻,穩增長的困難和壓力前所未有。

李興(xing) 乾分析稱,從(cong) 需求角度看,全球外需增長麵臨(lin) 兩(liang) 大不確定因素。一是疫情反複遲滯全球經濟複蘇進程。二是複蘇不均衡導致全球係統性風險在上升。受“疫苗鴻溝”、政策差距等影響,低收入國家和發達經濟體(ti) 複蘇差距不斷擴大,貨幣貶值、通脹高企。從(cong) 供給角度來看,全球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麵臨(lin) 兩(liang) 大不穩定因素。一是國際供應鏈加速重構,發達經濟體(ti) 片麵追求產(chan) 業(ye) 回歸,正在分化市場,降低全球資源配置效率。二是全球供應鏈紊亂(luan) 和瓶頸效應短期內(nei) 難以徹底緩解。

“從(cong) 當前形勢出發,我們(men) 確定2022年為(wei) ‘外貿鞏固提升年’。”李興(xing) 乾指出,著重提高中國外貿的綜合競爭(zheng) 力,下一步將具體(ti) 實施四項行動。

一是跨周期調節“穩外貿”,充分釋放政策效應,進一步提升出口信用保險作用,切實抓好外貿領域信貸投放,增強企業(ye) 應對匯率風險能力。進一步提高貿易便利化水平,切實為(wei) 企業(ye) 紓困解難。

二是開展市場多元化“行動”,充分發揮貿易暢通工作組作用,用好已經商簽的自貿協定,辦好廣交會(hui) 、進博會(hui) 、服貿會(hui) 等重大展會(hui) 。

三是暢通外貿供應鏈,培育好國家加工貿易產(chan) 業(ye) 園、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範區等各類平台和載體(ti) ,持續推進物流暢通、結算暢通。

四是外貿創新提質行動。發揮好跨境電商、海外倉(cang) 等新業(ye) 態、新模式帶動作用,建設好全球貿易數字化領航區,促進綠色貿易健康發展。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