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宏觀經濟 > 正文

中國外貿該如何保持良好增長

發布時間:2021-08-06 08:32:26 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在全球範圍內(nei) 供給與(yu) 需求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上半年我國對外貿易出現快速增長:18.07萬(wan) 億(yi) 元的貨物進出口規模創下曆史同期最好水平,與(yu) 2019年同期相比增長了22.8%。截至今年6月,我國月度進出口已連續13個(ge) 月實現同比正增長,外貿穩增長態勢進一步鞏固。

隨著全球疫情防控逐漸進入常態化,國際市場需求調整,許多製造業(ye) 國家重啟生產(chan) ,是否會(hui) 對我國外貿出口形成結構調整壓力?外貿快速增長態勢還能保持嗎?專(zhuan) 家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采訪時指出,盡管下半年國際供需缺口出現變化,但仍有可能通過針對性的政策及切實降低外貿企業(ye) 綜合成本等舉(ju) 措,將目前外貿良好增長的態勢保持下去。

供應鏈適應國際變化

全球疫情暴發以來,我國外貿在服務保障各國人民生產(chan) 生活的創造性實踐中,綜合競爭(zheng) 力得到進一步錘煉和提升。一方麵,全球經濟複蘇對國際貿易及我國產(chan) 品出口起到提振作用。另一方麵,我國經濟整體(ti) 內(nei) 生動力在持續增強,主要經濟指標持續向好,生產(chan) 需求繼續回升,為(wei) 外貿穩增長奠定了堅實基礎,穩外貿政策紅利持續釋放,更為(wei) 外貿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以人民幣計,1月至6月中國外貿進出口增長27.1%,規模創曆史新高,這是全球範圍內(nei) 供給與(yu) 需求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商務部對外貿易司司長李興(xing) 乾不久前表示,上半年外貿快速增長最關(guan) 鍵的因素,是需求牽引供給。

疫情導致國際市場出現了巨大的供需缺口,中國外貿供應鏈體(ti) 係能夠快速適應國際市場需求變化,及時提供適銷對路的產(chan) 品,滿足各國各地區防疫和生產(chan) 生活需要。從(cong) 口罩、防護服、檢測試劑盒乃至疫苗,再到服務於(yu) 各國民眾(zhong) 居家辦公和生活需要,中國外貿企業(ye) 充分調動生產(chan) 資源,提高研發設計水平,加強產(chan) 品質量監控,出口了大量優(you) 質消費品。

除了數量增長之外,上半年外貿高質量發展也取得明顯成果。比如,高水平開放平台增長迅速。上半年,我國綜合保稅區、自由貿易試驗區、海南自由貿易港進出口增速均顯著高於(yu) 我國外貿總體(ti) 增速。同時,市場主體(ti) 活力明顯增強。有進出口實績企業(ye) 47.9萬(wan) 家,增長8.1%。民營企業(ye) 進出口增長35.1%,高於(yu) 外貿整體(ti) 增速8個(ge) 百分點。此外,新業(ye) 態新模式加快培育、對主要貿易夥(huo) 伴較快增長、商品結構更趨優(you) 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等特點也較突出。

環境改善挑戰仍存

隨著全球新冠疫苗接種進度加快,部分國家已經出現經濟回暖,生產(chan) 逐步恢複,這對中國外貿既是挑戰也是機遇。挑戰是,我國出口將麵臨(lin) 市場競爭(zheng) 的加劇;機遇是,這些變化恰是中國外貿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更好適應國際市場需求,提升競爭(zheng) 力的機會(hui) 和動力。

“上半年,我國外貿強勁增長一方麵表現為(wei) 高出口增速,另一方麵是占世界份額的增加。”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世界經濟與(yu) 政治研究所研究員蘇慶義(yi) 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隨著全球經濟形勢變化,供需缺口會(hui) 縮減。盡管不如上半年,但我國下半年外貿麵臨(lin) 的總體(ti) 情況依然較為(wei) 樂(le) 觀。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所副主任、研究員許英明則認為(wei) ,下半年國際市場供需缺口將會(hui) 有所緩解,但依然較大,供給端複蘇速度仍不及需求端。

“外貿高速增長有國際訂單轉移的因素,國外產(chan) 業(ye) 鏈由於(yu) 疫情中斷,去年以來部分國際訂單轉向我國。”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對外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楊長湧表示,疫情形勢好轉,國外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恢複,並不意味著訂單會(hui) 重新轉出去。“盡管國外產(chan) 能逐漸恢複,但是從(cong) 國際貿易運作規律和跨國公司防風險的規律來看,不會(hui) 出現大規模訂單轉移現象”。

商務部外貿司近期監測的情況顯示,約40%的外貿企業(ye) 新簽出口訂單同比增長。外部需求回暖、國內(nei) 經濟穩中向好將繼續支撐我國外貿發展。

著力解決(jue) “一箱難求”問題

隨著去年同期基數逐步抬高,下半年外貿增速將有所回落,外貿發展仍麵臨(lin) 諸多不確定、不穩定因素。原材料價(jia) 格高企、海運物流不暢等問題進一步擠壓外貿企業(ye) 利潤空間,也影響企業(ye) 接單意願。對此,李興(xing) 乾表示,我國下半年將重點圍繞企業(ye) 麵臨(lin) 的突出困難和問題,研究出台更有針對性的政策舉(ju) 措,切實降低外貿企業(ye) 綜合成本。

許英明認為(wei) ,下半年要全力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穩價(jia) 工作,“一方麵,繼續投放國家儲(chu) 備,並向中小企業(ye) 有所傾(qing) 斜,增加有效供給,穩定原材料價(jia) 格。另一方麵,密切跟蹤大宗商品價(jia) 格走勢,加強原材料市場預期引導。”同時,著力解決(jue) “一箱難求”“一艙難求”等難題。支持企業(ye) 提升集裝箱產(chan) 量,進一步主動擴大進口。鼓勵海運企業(ye) 、船公司、港口加強合作,引導企業(ye) 增加主要海運航線臨(lin) 時船舶的運行次數。此外,落實好對外貿市場主體(ti) 尤其是中小微企業(ye) 的支持政策。落實對中小出口企業(ye) 稅費、金融支持政策,支持各類市場主體(ti) 特別是中小微外貿企業(ye) 穩定生產(chan) 。

專(zhuan) 家表示,在新發展階段,我國構建新發展格局意味著不能再靠傳(chuan) 統優(you) 惠政策提振出口。在穩定出口部門就業(ye) 的前提下,更重要的是提升企業(ye) 競爭(zheng) 力,切實做好擴大內(nei) 需的工作。要堅定不移構建新發展格局,不因外部環境而改變自身的中長期目標。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