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專(zhuan) 業(ye) 物流 > 正文

技術掛帥 物流集約化再進一步 ——《中國公路貨運市場發展趨勢》報告發布

發布時間:2021-12-29 13:43:37 中國交通報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近日,波士頓谘詢公司發布《中國公路貨運市場發展趨勢》報告。該報告通過對400餘(yu) 家道路貨運行業(ye) 及上下遊企業(ye) 調研,結合2019年至2021年多家貨運平台大數據分析結果,對我國公路物流行業(ye) 現狀、物聯網技術、產(chan) 業(ye) 鏈格局等進行剖析,探討道路貨運未來發展趨勢。

中小貨運企業(ye) 成中堅力量

《中國公路貨運市場發展趨勢》報告顯示,目前我國約有730萬(wan) 輛重卡。“在調研中,我們(men) 將貨運經營者分為(wei) 貨主、貿易商、各規模車隊、第三方物流、互聯網貨運平台等主體(ti) ,這些市場主體(ti) 在自建運力外,還吸納了大量社會(hui) 運力作為(wei) 協助,從(cong) 而形成不同規模的車隊。這些車隊運力約占市場重卡保有量的八成。”波士頓谘詢公司董事、總經理葛磊介紹。

根據報告,我國車隊規模分布情況呈現紡錘形結構。目前,我國擁有10輛貨車以下的微型貨運經營者多達60萬(wan) 家,管理車輛數量占總保有量的20%,與(yu) 個(ge) 體(ti) 零散貨車司機共同構成紡錘形的一端。擁有800輛至3000輛貨車的大貨運經營者約為(wei) 500家,管理車輛數量占比約10%;擁有3000輛運力以上的超大貨運經營者約有70家,管理車輛數量占比5%,兩(liang) 者共同構成紡錐形的另外一端。

10輛至800輛規模的運力組織成為(wei) 我國車隊最主要的形態表現。報告顯示,擁有10輛至100輛貨車的小貨運經營者數量約為(wei) 8萬(wan) 家,管理車輛數量占比25%至30%;擁有100輛至800輛貨運的中貨運經營者數量約為(wei) 7000家,管理車輛數量占比25%。

車隊規模、車隊數量的變化是評估物流行業(ye) 集約化發展的指標之一。葛磊介紹,從(cong) 過去幾年來看,我國物流行業(ye) 集中度呈現緩慢提升態勢。“但是,2020年後三個(ge) 季度由於(yu) 市場需求激增,市場重卡保有量有所提升,加劇了貨運市場的零散化程度。”葛磊介紹,“行業(ye) 集中度受到產(chan) 業(ye) 結構、物流標準化建設以及運輸組織方式多重因素影響。未來兩(liang) 年內(nei) ,隨著運力供大於(yu) 求的情況越來越凸顯,物流市場將會(hui) 迎來一波洗牌。而基於(yu) 當前的市場狀況,未來我國依然呈現行業(ye) 集中度緩慢提升的態勢。”葛磊說。

《中國公路貨運市場發展趨勢》報告認為(wei) ,未來5年左右,由中小貨運經營者管理的車輛數占比將提升5至8個(ge) 百分點,大貨運經營者管理和超大貨運經營者管理的車輛數占比將提升1至2個(ge) 百分點。同時,微型貨運經營者和個(ge) 體(ti) 司機管理車輛數占比預計均會(hui) 縮減5個(ge) 百分點。

信息化將迎爆發式發展

車隊規模化發展,在人員管理、運力調度、運費結算等多場景催發了對信息化的應用需求。目前,一些物流企業(ye) 圍繞安全保障、經濟效益等方麵,推進了貨車自動稱重、駕駛行為(wei) 監管、胎壓監測以及提升裝載率、保險金額大數據測算等技術應用。

“目前,我國一些物流企業(ye) 先行先試,在信息化方麵做了很多探索。我國頭部物流企業(ye) 信息化程度甚至比國外還要高。”葛磊介紹,隨著多年信息化方麵的基礎實踐和行業(ye) 的帶動,我國即將迎來信息化全麵爆發式發展的拐點,屆時將為(wei) 行業(ye) 帶來700億(yi) 元至1000億(yi) 元的市場紅利。

值得一提的是,自動駕駛技術將成為(wei) 助推物流行業(ye) 發展的關(guan) 鍵性技術之一。“我們(men) 預測未來兩(liang) 年,國內(nei) 將有多家物流企業(ye) 逐步落地L3自動駕駛技術,在資本關(guan) 注下,將會(hui) 推動L4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與(yu) 應用。”葛磊說,基於(yu) 研究預測,L4自動駕駛技術預期於(yu) 2030年在長途幹線開始大規模商業(ye) 化應用。

值得關(guan) 注的是,L4自動駕駛技術的商業(ye) 化應用或將減少某些物流場景內(nei) 對貨車司機的需求。隨著車隊管理水平的提升,中小貨運經營者的車輛管理規模有望進一步擴張,頭部有望出現超級運輸平台。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