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產(chan) 業(ye) 數字化 > 正文

中消協報告:“雙十一”日均維權信息89萬條 價格爭議等問題集中

發布時間:2021-11-19 13:53:17 經濟參考網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18日,中消協發布的2021“雙十一”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顯示,在10月20日至11月12日共計24天監測期內(nei) ,共收集“雙十一”相關(guan) “消費維權”類信息超2100萬(wan) 條,日均信息量約89萬(wan) 條。監測發現,今年“雙十一”促銷活動期間消費負麵信息主要集中在價(jia) 格爭(zheng) 議、虛假發貨、平台問題等方麵。

根據報告,價(jia) 格爭(zheng) 議集中在11月1日與(yu) 預售定金和尾款有關(guan) 。一是不少準備付尾款的消費者發現疊加各種優(you) 惠後,預售價(jia) 格可能並非最優(you) 惠。二是不同直播間的差價(jia) 爭(zheng) 議、直播帶貨與(yu) 直接下單的差價(jia) 等爭(zheng) 議。

此外,報告指出,11月1日開始,不少網友吐槽物流信息不更新,客服機器人回複無法有效溝通。輿情持續增多並充分互動後,網友開始認為(wei) 根本原因是商家虛假發貨,造成物流信息多日不再更新。一些平台營銷活動套路太深也引起輿情吐槽。

中消協表示,今年“雙十一”消費維權輿情強烈而明顯的信號指征,再次證明消費升級語境下電商業(ye) 態在加速演變、重塑,相關(guan) 各方需有敏銳感知與(yu) 切實應對。

對此,中消協建議,從(cong) 充分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著眼,持續強化對電商營銷促銷中違法違規行為(wei) 的監督管控,既要緊盯特定時間節點,又要嚴(yan) 守平時日常。既要通過精準的製度設計與(yu) 釋法賦權保證執法主體(ti) 時時揚眉劍出鞘,約束和推動電商促銷始終循著法治軌道;又要通過形式多樣的同頻互動,鼓勵網購消費者與(yu) 新聞媒體(ti) 當好監督最前哨,提醒並推動電商平台與(yu) 商家重視網絡口碑與(yu) 市場聲譽。

同時,中消協呼籲消費者不斷加強健康消費理念建設,以更智慧、更從(cong) 容、更具社會(hui) 責任感的消費行為(wei) 擁抱消費升級。堅定良好消費心態、保持理性消費節奏、把握合理消費尺度,秉持綠色消費理念、避免揮霍浪費,讓消費回歸理性,不要在數字化生活中迷失。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