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物流裝備 > 正文

芯片短缺國內車市罕遇“以產定銷” 新能源車逆勢增長年銷或超300萬輛

發布時間:2021-10-18 09:35:21 證券日報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受到芯片供應持續短缺的影響,國內(nei) 汽車行業(ye) 運行壓力維持高位。自5月份以來,國內(nei) 車市已經連續5個(ge) 月銷量下滑。

10月12日,中國汽車工業(ye) 協會(hui) (下稱“中汽協”)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9月份,汽車產(chan) 銷分別達到207.7萬(wan) 輛和206.7萬(wan) 輛,同比分別下降17.9%和19.6%;前9月,汽車產(chan) 銷分別達到1824.3萬(wan) 輛和1862.3萬(wan) 輛,同比分別增長7.5%和8.7%,增速繼續回落。

“這種情況在曆史上很少出現。”中汽協常務副會(hui) 長兼秘書(shu) 長付炳鋒表示,汽車行業(ye) 連續很多年產(chan) 能過剩,競爭(zheng) 比較激烈,今年由於(yu) 芯片短缺的影響,出現了“以產(chan) 定銷”的局麵。

中汽協副秘書(shu) 長陳士華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9月份,芯片供應略有緩解,但仍然不能滿足生產(chan) 需要,再加之去年同期基數較高,因此當月汽車產(chan) 銷環比上升,但同比下降。此外,全國多個(ge) 省份實行的有序用電政策也對汽車生產(chan) 帶來了一定影響。綜合各方麵因素,全年汽車銷量數據或達不到此前預期。

國內(nei) 車市

多年未遇“以產(chan) 定銷”

高基數壓力和供應不足的影響直接導致國內(nei) 乘用車市場產(chan) 銷量呈現出明顯的下降趨勢,往年傳(chuan) 統銷售旺季的“金九銀十”今年罕遇“以產(chan) 定銷”。

數據顯示,9月份,乘用車產(chan) 銷分別完成176.7萬(wan) 輛和175.1萬(wan) 輛,同比分別下降13.9%和16.5%。前9月,乘用車產(chan) 銷分別完成1465.8萬(wan) 輛和1486.2萬(wan) 輛, 同比分別增長10.7%和11.0%。值得注意的是,與(yu) 2019年同期相比,乘用車產(chan) 銷已經分別下降2.9%和2.7%。

“今年的情況極為(wei) 特殊,汽車行業(ye) 多年來是買(mai) 方市場,供大於(yu) 求,競爭(zheng) 比較激烈。但現在是以產(chan) 定銷,產(chan) 量略微受到影響,購買(mai) 力還是很旺盛的。今年後三個(ge) 月雖然形勢仍然嚴(yan) 峻,但預期芯片短缺會(hui) 有所緩解。”付炳鋒表示。

陳士華告訴記者,芯片短缺主要是受到7至9月份馬來西亞(ya) 疫情衝(chong) 擊。目前,當地工廠已經恢複生產(chan) ,ESP芯片短缺的情況,在四季度應該會(hui) 大幅緩解。不過,汽車芯片供應緊張的問題仍然難以解決(jue) ,估計要到明年下半年才能達到供需平衡,基本滿足市場需要。

事實上,如今無論是汽車生產(chan) 企業(ye) 還是汽車銷售企業(ye) ,都麵臨(lin) 較大的壓力。對車企而言,各類原材料價(jia) 格上漲直接推升成本壓力。而關(guan) 鍵芯片和其他零部件的海外供給受阻,供應鏈問題目前隻能以周度為(wei) 單位進行供貨,也帶來了巨大的生產(chan) 損失。

經銷商層麵,一方麵,由於(yu) 在售車型庫存水平偏低,通過訂金方式鎖單留客,新車交付壓力不減。另一方麵,車源短缺也造成了經銷商無車可賣,雖然目前汽車銷售的成交價(jia) 格有所回升,但仍難以抵衝(chong) 收益損失。

記者注意到,今年年初,中汽協曾預測,全年汽車產(chan) 銷將較2020年增長4%。但是,由於(yu) 芯片短缺影響造成的產(chan) 量損失超出預期,今年全年銷量不排除出現負增長。展望四季度,陳士華表示,汽車消費需求穩定,供給端不確定性仍然很大。

“四季度芯片整體(ti) 供應預期好於(yu) 三季度,但芯片供應仍然短缺。各地有序用電,將加大汽車產(chan) 業(ye) 供應風險。此外,電費上漲、原材料價(jia) 格持續在高位,都將進一步加大企業(ye) 成本壓力。綜合各方麵因素,全年市場將達不到此前預期。”陳士華表示。

新能源汽車全年銷量

有望突破300萬(wan) 輛

與(yu) 傳(chuan) 統燃油車走勢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今年以來,新能源汽車產(chan) 銷快速增長,實現對燃油車市場的替代和趕超,並拉動車市向新能源化轉型的步伐。《證券日報》記者觀察到,9月份,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首次突破35萬(wan) 輛,創下曆史新高。前9月,新能源汽車產(chan) 銷分別完成216.6萬(wan) 輛和215.7萬(wan) 輛,這是我國新能源汽車年產(chan) 銷量首次突破200萬(wan) 輛。

按照目前的趨勢,中汽協副總工程師許海東(dong) 預測:在不出現重大變化的前提下,今年新能源汽車的產(chan) 銷量很有可能會(hui) 突破300萬(wan) 輛。此外,9月份,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達到了17.3% ,我國有望提前實現2025年新能源汽車20%市場份額的中長期規劃目標。

從(cong) 細分車型來看,純電動汽車仍是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主角。此前飽受輿論負麵之苦的特斯拉“負重”摘得銷冠,9月份銷售56006輛電動汽車,其中,有52153輛交付給了中國本土車主。Model Y國內(nei) 售出33033輛,是9月份國內(nei) 銷量最高的電動車型。單月3萬(wan) 輛的“戰績”,已遠超同級別的燃油車競品。

國內(nei) 造車新勢力方麵,蔚來汽車和小鵬汽車在9月份首次實現了銷量破萬(wan) 輛,創造了最新的銷量紀錄;小鵬汽車同樣收獲了月銷量破萬(wan) 的優(you) 秀成績,9月份交付10412輛,環比增長44%,同比增長199.4%;在8月份交付量首次突破9000輛,並揚言要在9月份衝(chong) 擊萬(wan) 輛的理想汽車,因芯片短缺問題9月份交付量環比有所下降;第二梯隊的哪吒、威馬、零跑等企業(ye) ,交付量均呈現大幅增長態勢。

乘聯會(hui) 秘書(shu) 長崔東(dong) 樹表示,兩(liang) 個(ge) 造車新勢力企業(ye) 銷量過萬(wan) 輛,說明自主品牌新勢力成長得非常好,尤其是在高端領域獲得了市場的充分認可。也正憑此,此次中汽協發布的數據中加入了一個(ge) 新“成員”,即主要新勢力企業(ye) 集中度。

陳士華表示:“新增這個(ge) 數據,是因為(wei) 在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的發展中,造車新勢力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尤其是頭部企業(ye) 在產(chan) 品開發、智能化方麵表現突出。”他認為(wei) ,造車新勢力值得傳(chuan) 統車企去敬畏和尊重。在目前環境下,如果不向新能源、智能化轉型,傳(chuan) 統車企就可能麵臨(lin) 淘汰。

談及國慶期間新能源汽車出行充電難這一話題時,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信息部主任仝宗旗表示,高速公路的充電設施相對於(yu) 城市內(nei) 部確實偏少,在節假日集中出行的情況下,會(hui) 出現不夠用的問題,後期會(hui) 進行改善,但短期內(nei) 這個(ge) 現象還會(hui) 持續。他建議,新能源車主在遠程出行時一定要提前做好規劃。

“長遠來看,新能源汽車消費者可以放心。”付炳鋒表示,對於(yu) 充電設施,我國一直堅持適度超前的規劃方式。目前,節假日出現峰值需求是未來布局中要考慮的問題。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