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宏觀經濟 > 正文

積極財政助力經濟強基固本 下半年重在提升效能

發布時間:2021-08-12 11:11:18 經濟參考報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2021年財政政策要“提質增效,更可持續”。上半年我國財政收入恢複性增長,支出結構繼續向民生領域傾(qing) 斜,有力地支持了經濟固本培元、科技創新和就業(ye) 穩定。下階段,財政政策將落實中共中央政治局會(hui) 議部署,保持政策連續性、穩定性和可持續性,提升效能,推動基建回升,著力點在於(yu) 跨周期調節經濟、保障重大國家戰略落實、持續改善民生等方麵。

上半年經濟持續修複推動上半年財政收入恢複性增長。數據顯示,上半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為(wei) 21.8%,兩(liang) 年平均增速為(wei) 4.2%,已超過2019年全年增速的3.8%。稅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比重為(wei) 85.8%,高於(yu) 去年同期,財政收入質量改善。

上半年財政持續推動經濟平穩運行和高質量發展。一是加大對中小企業(ye) 和個(ge) 體(ti) 工商戶的減稅降費,穩住了市場主體(ti) ,一定程度上對衝(chong) 了大宗商品上漲對中小企業(ye) 帶來的負麵衝(chong) 擊。二是加大對先進製造研發費用的加計扣除,對先進製造業(ye) 企業(ye) 按月全額退還增值稅增量留抵稅額,直接增加了先進製造企業(ye) 的利潤,減少了資金占用,鼓勵科技創新。三是支出結構繼續優(you) 化,落實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理念,從(cong) 基建到民生的轉變在延續。上半年社保、醫療和教育等支出增速較高,農(nong) 林水、城鄉(xiang) 社區支出為(wei) 負增長,有利於(yu) 提高社會(hui) 保障水平和邊際消費傾(qing) 向,提振消費、促進內(nei) 循環。四是提高財政支出效率,實施常態化的財政資金直達機製,為(wei) 地方落實“六保”任務提供保障。

展望下半年財政形勢,盡管有上半年的良好基礎,但是經濟恢複基礎不牢固、不均衡的問題依然存在,財政收入增速回落的同時剛性支出不減,緊平衡態勢仍存,有必要提升政策效能。近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hui) 議提出,要做好宏觀政策跨周期調節,保持宏觀政策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統籌做好今明兩(liang) 年宏觀政策銜接,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提升政策效能,兜牢基層“三保”底線,合理把握預算內(nei) 投資和地方政府債(zhai) 券發行進度,推動今年底明年初形成實物工作量。

這對下階段財政工作提出了五點要求:一是財政政策要保持連續性、穩定性和可持續性,同時要跨周期調節。收入端繼續落實減稅降費,支出端仍要保持對經濟持續恢複必要的支持力度。跨周期調節就是要綜合考慮到財政空間和財政風險,既不能透支未來,也不能不顧當下的下行壓力,未雨綢繆式穩增長。下半年財政政策仍有空間,空間主要在專(zhuan) 項債(zhai) ,應加快專(zhuan) 項債(zhai) 發行和使用,促進基建從(cong) 低位回升,即形成實物工作量。二是在財政形勢緊平衡的背景下要提升政策效能,政策從(cong) 規模型轉向效率型,要強化財政績效管理、優(you) 化支出結構、精準落實政策等。三是保障重大國家戰略落實,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供給端,繼續支持科技創新和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升級,加快“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保障發展的安全性、穩定性與(yu) 可持續性。需求端,繼續支持鄉(xiang) 村振興(xing) 和共同富裕,提高居民消費能力及消費傾(qing) 向。四是持續改善民生社保,優(you) 化財政支出結構。五是統籌財力,防範化解地方政府隱性債(zhai) 務,避免出現係統性風險,落實“地方黨(dang) 政主要領導負責的財政金融風險處置機製”。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