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07-29 11:27:45 中國水運報

近日,國新辦舉(ju) 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hui) ,商務部部長助理任鴻斌在會(hui) 上透露,跨境電商規模5年增長近10倍,市場采購貿易規模6年增長5倍,新業(ye) 態新模式已成為(wei) 推動外貿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
同時,從(cong) 資本視角看,目前國內(nei) 最炙手可熱的SHEIN、縱騰,國外的shopify,無一不是接上了中國跨境電商發展的東(dong) 風,實現了“扶搖直上九萬(wan) 裏”。
跨境物流供應鏈模式創新
過去五年,跨境電商市場依靠滲透率的提升複合增速超20%,預計未來4年仍將保持30%以上增長。跨境電商過去5年市場交易規模CAGR超20%,是進出口總額複合增速6.2%的逾3倍。2020年跨境電商交易規模達到12.7萬(wan) 億(yi) ,同比增長20.95%,增速創近4年新高。高速增長依靠滲透率提升,過去5年跨境電商滲透率提升2倍至2020年的36%,且近兩(liang) 年單年滲透率提升均大於(yu) 3%,滲透率高於(yu) 國內(nei) 電商。
歐美市場消費降級需求和線上流量紅利變化機遇,帶來創新的跨境物流供應鏈模式——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雖然使得全球零售總額同比下降7.84%到23.4萬(wan) 億(yi) 美元,但反而刺激了線上消費增長,全球電商滲透率提升至16.8%。疫情後,防疫用品網購將減少,但服裝、3C等線上消費養(yang) 成網購習(xi) 慣後會(hui) 保持,海外電商滲透率有回落但平均水平會(hui) 抬升。預計未來3年,全球電商滲透率年均提升約1.5%。
主要發達國家電商滲透率仍有提升空間:流量線上化紅利(歐美市場電商滲透率將大增),流量電商化紅利(Facebook和Google目前已成為(wei) 海外電商獨立站的流量土壤),流量場景化紅利(歐美消費需求更易受內(nei) 容影響瞬時激發,衝(chong) 動且價(jia) 格敏感度更低)。
相比傳(chuan) 統B2B模式,賣家通過跨境電商B2C模式加價(jia) 率更高,端到端物流及品牌運營能力要求增加。傳(chuan) 統品牌商通過海外品牌自建或代工的方式出口一般是選擇與(yu) 貨代公司合作,國際貨代公司一直占據主導權。隨著電商平台的崛起,跨境電商B2C購物平台快速崛起,國內(nei) 呈現四足鼎立的格局。相比傳(chuan) 統B2B,跨境電商B2C平台在物流履約方麵有一定的優(you) 勢,商家可以在平台費用加成之後,製定4—5倍加價(jia) 率。
國內(nei) B2C電商平台成功的發展模式,為(wei) 跨境電商平台崛起提供了樣板。跨境電商平台複刻了國內(nei) 電商成功模式,主要分為(wei) 3類:平台型交易模式、自營型交易模式和分銷平台交易模式。這三種模式的差異點在於(yu) 品牌商和物流商的嵌入度不同——
自營模式下,品牌商擁有獨立的平台,對商流的掌控力更強,能夠及時響應市場,這種模式尤其適用於(yu) 高周轉的非標品類,例如快時尚。結合對生產(chan) 供應鏈和消費供應鏈兩(liang) 頭的強把控,實現C2M,形成產(chan) 品力,賦能品牌力。
平台模式下,品牌、平台相互分離,平台主要完成交易撮合職能,賣家借助電商平台與(yu) 消費者建立聯係,賣家負責采購或生產(chan) ,借助平台完成銷售,物流由商家或平台自選物流完成,例如3C、食品等。
分銷模式下,物流商行使采購、分銷、倉(cang) 配職能,嫁接多個(ge) 類型相同的前後端商流,能夠形成規模效應,這種模式尤其適用於(yu) 高SKU的標品,例如日百等白牌。賣家主要完成選品賣貨職能,物流商作為(wei) 後端倉(cang) 庫提升規模成本效率,形成價(jia) 格優(you) 勢。
因此跨境B2C迅猛增長,尤其以DTC私域流量為(wei) 主的獨立站/其他流量平台較快增長:疫情下以Shopify為(wei) 主的獨立站與(yu) 主打東(dong) 南亞(ya) /歐洲戰場的速賣通平台取得100%+以上增長,其中獨立站傭(yong) 金費率較低,成為(wei) 獨立賣家+建立私域流量較為(wei) 合理的選擇;B2C物流履約目前分為(wei) FBA入Amazon倉(cang) 自營模式/多元化生態產(chan) 品方案/Shopify開放式履約等,SFN尋求外包履約方式,通過需求預測、采用智能庫存分配等方式,確保訂單快速、低成本交付。
跨境供應鏈服務愈加集中
小批量、高頻次的跨境電商快速反應供應鏈能力,成為(wei) 助力快時尚品牌崛起的關(guan) 鍵。以SHEIN為(wei) 例,SHEIN成立於(yu) 2008年10月,是一個(ge) 國際B2C快速時尚電子商務平台,專(zhuan) 注於(yu) 女裝,聚焦歐洲,美洲,澳大利亞(ya) 和中東(dong) 市場。隨著疫情對電商的加速效應,2020年6月,SHEIN已經超越Wish、沃爾瑪、eBay等當地公司,成為(wei) 僅(jin) 次於(yu) 亞(ya) 馬遜的購物榜第二名。
SHEIN僅(jin) 是出海品牌井噴冰山一角,隱形冠軍(jun) 的數量和規模超出人們(men) 想象,仍在水下悶聲發財:石頭科技從(cong) 2019年起逐步從(cong) 小米代工逐步向自由品牌轉型,跨境銷售收入占比超過50%。米家代工業(ye) 務是石頭科技的起家業(ye) 務,石頭負責研發/生產(chan) ,小米負責銷售,毛利率較低,2019年後,公司逐步放棄低毛利代工業(ye) 務逐步向品牌化業(ye) 務轉型;海外業(ye) 務從(cong) 代理商模式逐步向經銷渠道+亞(ya) 馬遜渠道轉型,逐步減少對代理商的依賴,海外疫情加速掃地機器人消費需求釋放,長期來看技術創新讓國產(chan) 品牌具備較強驅動力。
3C、電子與(yu) 紡織服裝是跨境電商出口的主要品類。3C電子和服裝具有消耗快、溢價(jia) 高的特點,其配送要求高頻次、高時效,對物流費率的容忍度高,且存在一定規模的退換貨逆物流需求,倉(cang) 配模式更加適合二者的物流需求。從(cong) 2020年中國出口包裹目的國統計數據看,美國和英國仍是最主要的目的國,占比分別達37%和27%。因為(wei) 這些區域購買(mai) 力強,市場體(ti) 量大,且物流和支付體(ti) 係較為(wei) 成熟。
跨境電商供應鏈即將湧現全鏈條整合型供應商,提供運營、支付、物流等專(zhuan) 業(ye) 服務:在一個(ge) 上遊品牌商分散、下遊零售商也分散的市場,產(chan) 業(ye) 鏈中端一定會(hui) 越來越集中,才能使市場效率不斷提高。終局視角看,上遊退化到隻承擔生產(chan) 職能,而下遊退化到隻管C端售賣,“造”和“賣”之間所有環節都由跨境供應鏈公司負責。
因此,跨境和品牌商流是長期分散的,但服務(物流、技術、金融等)會(hui) 走向集中:核心係統整合非核心係統,核心服務整合非核心服務。
係統整合:跨境獨立站SaaS服務商以建站服務為(wei) 基礎,將運配、支付等模塊進行生態集成,打造一體(ti) 化服務。物流、倉(cang) 配等信息化管理服務商則集成資源後接入各大平台實現商家多渠道管理。
服務整合:跨境並購迭起,快遞公司/傳(chuan) 統貨代積極向跨境電商物流布局轉型,自建或收購補足鏈條短板。
跨境物流供應流程去中間化
隨著國內(nei) 跨境電商公司崛起,國內(nei) 獨立三方貨代巨頭轉型,有望迎來跨越式發展。未來,跨境物流玩家完善數字化產(chan) 品能力,補足環節短板,集中度會(hui) 有所提升,並購加劇。
疫情推動貨代去中間化加速。疫情下,供應鏈受到強衝(chong) 擊,貨主傾(qing) 向於(yu) 直接與(yu) 供應鏈穩定性較好,並且有艙位資源的優(you) 質貨代訂艙,加速了貨代行業(ye) 去中間化的進程;許多規模較小的二、三級貨代因資金周轉緊張,應收款收不回等原因被迫讓客戶直接與(yu) 大型一級貨代公司對接。
本土貨代話語權提升。在FOB方式為(wei) 主的傳(chuan) 統貿易下,本土貨代無話語權,僅(jin) 有國內(nei) 段業(ye) 務,對應的的服務僅(jin) 從(cong) 工廠至船舶,多數利潤被海外貨代賺走;疫情帶動海外跨境電商滲透率提升,國內(nei) 品牌商需要通過郵政小包、商業(ye) 快遞、專(zhuan) 線物流、海外倉(cang) 等模式將服務運送到消費者手上,本土貨代業(ye) 務轉向全流程。中國產(chan) 品的出海使得中國商家話語權提升,會(hui) 傾(qing) 向於(yu) 直接選擇中國本土貨代,這對中國商家和中國貨代企業(ye) 是一個(ge) 雙贏的局麵。傳(chuan) 統的物流模式無法滿足跨境電商客戶需求,SKU的多元化將使得更多企業(ye) 按訂單量生產(chan) ,碎片化、短頻快的物流需求對物流模式提出了新要求,物流企業(ye) 毛利水平也有望提升。
海外倉(cang) 模式興(xing) 起。直郵物流和海外倉(cang) 模式共存,後疫情時代獨立站服務商崛起,催化海外倉(cang) 模式占比仍將持續提升。2020年,由於(yu) 時效保障和運費原因,直郵小包性價(jia) 比下降,海外倉(cang) 模式尤其是FBA倉(cang) 模式占比上升。遞四方、菜鳥、亞(ya) 馬遜鼓勵FBA提前入倉(cang) ,通過供應鏈預測補貨,以滿足時效及運力短缺風險。雖然海外倉(cang) 模式是跨境物流綜合方案的一種優(you) 化,其優(you) 勢在於(yu) :物流比肩內(nei) 貿電商,下單後直接尾程配送,但本身也有不足,海外倉(cang) 模式僅(jin) 適用銷量大的標準SKU,庫存風險及資金周轉壓力大。由於(yu) FBA是需要提前備貨,而FBA頭程絕大部分采取海運,海運頭程時效長達15—30天,因此相比直郵模式,采取海外倉(cang) 模式的跨境電商賣家資金周轉期要長0.5—1個(ge) 月,時間線拉長也加大了庫存滯銷風險,增加了倉(cang) 儲(chu) 管理費用及操作成本,相比直郵小包,海外倉(cang) 稅務風險相對較高。
總之,透過對上述幾個(ge) 有關(guan) 跨境電商核心問題的剖析,希望能為(wei) 跨境電商、物流及供應鏈相關(guan) 的從(cong) 業(ye) 者提供觀測行業(ye) 發展大勢的“一個(ge) 視角”,有助於(yu) 提前思考、提前判斷、提前布局。
延伸閱讀
聊聊B2B和B2C
B2B是跨境電商的主要模式,近年來B2C占比不斷提升,僅(jin) 跨境B2C物流就能給國內(nei) 物流企業(ye) 貢獻超3600億(yi) 市場機遇——
2020年,在中國跨境電商市場中,B2B模式占比達77.2%,占主導地位,B2C模式占比為(wei) 22.8%(以出口為(wei) 主),但B2C市場規模2014-2019年的複合增速為(wei) 26.21%,且在中國商家“出海”常態化背景下,B2C占比有望以年均1-2個(ge) 百分點速度擴張。
跨境電商B2B業(ye) 務與(yu) 傳(chuan) 統貿易類似,基本都走海運,特點是大批量、低頻率、集中化,物流操作相對簡單,已經是非常成熟的行業(ye) ,主要邏輯應該關(guan) 注中國整體(ti) 貿易數據,各類運價(jia) 和集裝箱供需情況。
跨境電商B2C物流特點是小批量、高頻率和碎片化,其物流過程覆蓋國內(nei) —攬收、跨國—幹線、進出口—清關(guan) 、海外—海外倉(cang) 配等環節,流程環節更多。其電商賣家數量龐大且分布廣泛,有前端攬收商務能力強的優(you) 勢,但B2C物流直接對接消費者,配送難度提升,還有退貨問題。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