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06-15 10:18:19 人民日報海外版

5月30日,伴隨著汽笛轟鳴,“廣州—敖德薩”中歐班列在廣州海關(guan) 監管下,從(cong) 廣州白雲(yun) 大朗鐵路貨運站順利啟程,約25天後將抵達黑海沿岸最大的港口城市——烏(wu) 克蘭(lan) 敖德薩。這趟班列的成功開行,是中國與(yu)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合作深度與(yu) 廣度持續加深的新注腳,為(wei) 粵港澳大灣區聯通黑海開辟了開放合作的新通道。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站在新的曆史起點上,實現“兩(liang) 個(ge) 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中國夢,必須適應經濟全球化新趨勢、準確判斷國際形勢新變化、深刻把握國內(nei) 改革發展新要求,以更加積極有為(wei) 的行動,推進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ti) 製,以對外開放的主動贏得經濟發展的主動、贏得國際競爭(zheng) 的主動。
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是我國發展不斷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寶。特別是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鞏固外貿傳(chuan) 統優(you) 勢,培育競爭(zheng) 新優(you) 勢,拓展外貿發展空間;著力優(you) 化營商環境,不斷提高利用外資水平;完善對外投資體(ti) 製,加強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全麵開放新格局,堅定不移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取得了舉(ju) 世矚目的輝煌成就。
外貿高質量發展不斷推進
對外經貿連接國內(nei) 國際兩(liang) 個(ge) 市場、兩(liang) 種資源,在經濟社會(hui) 發展進程中意義(yi) 重大。
改革開放以前,我國對外貿易局限於(yu) 同少數國家互通有無、調劑餘(yu) 缺。1978年我國貨物進出口總額占全球份額的0.8%,列全球第二十九位。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對外貿易迅速發展。2001年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對外貿易發展進入新階段。我國積極參與(yu) 多邊貿易體(ti) 製下的經貿合作,推進貿易便利化,貿易規模、貿易質量不斷取得新突破,對外貿易實現跨越式發展。2004年貨物貿易進出口規模突破1萬(wan) 億(yi) 美元,2007年和2011年分別突破2萬(wan) 億(yi) 美元和3萬(wan) 億(yi) 美元。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加快培育外貿競爭(zheng) 新優(you) 勢,穩步推進貿易強國建設。2013年,我國成為(wei) 全球貨物貿易第一大國。2018年,我國貨物進出口總額占全球份額達11.8%。
當前,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交織疊加,世界進入動蕩變革期。應對複雜嚴(yan) 峻的外部環境,我國外貿運行質量、效益繼續穩步提升。2020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達32.16萬(wan) 億(yi) 元,再創曆史新高,成為(wei) 全球唯一實現貨物貿易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ti) ,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地位進一步鞏固。
——外貿結構不斷優(you) 化,質量效益逐步提升。改革開放前,我國貨物貿易主要是以出口初級產(chan) 品來換取工業(ye) 製品。改革開放後,工業(ye) 製品在商品出口中逐步占據絕對主導地位。2020年,我國機電產(chan) 品出口10.66萬(wan) 億(yi) 元。出口商品結構的優(you) 化有力地提升了貨物貿易發展的質量和效益。
——貿易夥(huo) 伴日益多元,市場布局更趨平衡。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與(yu) 新興(xing) 市場和發展中國家貿易保持持續較快增長,遍布全球的多元化貿易格局逐步形成。2020年,中國與(yu) 中東(dong) 歐國家貿易額首次突破千億(yi) 美元,達到1034.5億(yi) 美元,同比增長8.4%。
——新業(ye) 態蓬勃發展,外貿動能不斷釋放。近年來,我國強化貿易領域科技創新、製度創新、模式和業(ye) 態創新,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增加到105個(ge) ,市場采購貿易試點增加到31個(ge) 。2020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和市場采購出口分別增長了31.1%和25.2%。
利用外資水平持續提升
“去年,大眾(zhong) 汽車集團(中國)全年交付量達385萬(wan) 輛,占中國市場份額達19.3%。”大眾(zhong) 汽車集團(中國)首席執行官馮(feng) 思翰表示,大眾(zhong) 集團1984年進入中國市場,作為(wei) 中國改革開放的親(qin) 曆者、見證者和貢獻者,大眾(zhong) 集團從(cong) 中國的改革開放中獲益良多,將進一步擴大在華投資經營。
作為(wei) 連接國內(nei) 國際兩(liang) 個(ge) 市場的重要紐帶,外資企業(ye) 在增強國內(nei) 國際經濟聯動效應,提升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方麵發揮了重要作用。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全麵落實外商投資企業(ye) 國民待遇,努力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利用外資水平持續提升。2020年,在全球跨國直接投資大幅下降的背景下,我國實際使用外資逆勢增長,全國實際使用外資9999.8億(yi) 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2%,規模再創曆史新高。
——開放領域不斷擴大。“十三五”期間,我國連續4年修訂全國和自貿試驗區外商投資準入負麵清單。鼓勵外資投資領域持續增加。今年4月,國務院批複同意在天津、上海、海南、重慶4省市開展服務業(ye) 擴大開放綜合試點,試點期3年。服務業(ye) 開放再寫(xie) 新篇。
——開放水平不斷提升。加快建設對外開放新平台。辦好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hui) ,充分發揮國際采購、投資促進、人文交流、開放合作平台作用;創新廣交會(hui) 、服貿會(hui) 辦展模式,增強國際影響力;落實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ti) 方案,加快建設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推動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順利開局,蓬勃發展。目前,我國已設立21個(ge) 自貿試驗區,賦予自貿試驗區更大改革自主權,向全國複製推廣了260項製度創新成果。
——營商環境持續優(you) 化。2020年,外商投資法及其實施條例正式實施,全麵取消商務領域外資企業(ye) 審批備案,實施信息報告製度;出台外資企業(ye) 投訴工作辦法,發布中國外商投資指引,加大投資促進保護力度。日前發布的《2021中國商務環境調查報告》顯示,61%的受訪外資企業(ye) 將中國作為(wei) 首選投資目的地,2/3的企業(ye) 表示將進一步增加在華投資。
跨國經貿合作成果豐(feng) 碩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和世界各國不斷深化多雙邊經貿合作,合作的形式和內(nei) 容不斷拓展,有力地促進了多雙邊關(guan) 係穩定健康發展,實現了互利共贏。
深化“一帶一路”經貿合作。截至2021年1月底,我國累計同140個(ge) 國家和31個(ge) 國際組織簽署205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2020年,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進出口9.37萬(wan) 億(yi) 元,對沿線國家和地區非金融類直接投資177.9億(yi) 美元,增長18.3%。完善經貿合作機製平台。一大批綜合效益好、帶動作用強的項目落地生根,促進了互聯互通和當地經濟發展。境外經貿合作區建設水平不斷提高,產(chan) 業(ye) 聚集效應和輻射作用明顯增強。
積極參與(yu) 全球治理體(ti) 係改革和建設。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加快建設麵向全球的自貿區網絡,已與(yu) 26個(ge) 經濟體(ti) 簽署19個(ge) 自貿協定,簽署區域全麵經濟夥(huo) 伴關(guan) 係協定(RCEP),全球最大的自貿區“揚帆啟航”。我國堅定支持多邊貿易體(ti) 製,積極參與(yu) 世界貿易組織改革。
奮進“十四五”、開啟新征程,在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指引下,我們(men) 將以擴大開放促進深化改革,全麵提高開放水平,加快構建以國內(nei) 大循環為(wei) 主體(ti) 、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為(wei)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作出更大貢獻。(記者 杜海濤 羅珊珊)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