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產(chan) 業(ye) 數字化 > 正文

“2021全國網上年貨節”網絡零售額達9057.6億元

發布時間:2021-03-24 14:04:06 中國新聞網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據商務部網站消息,2021年1月20日至2月18日,商務部會(hui) 同中央網信辦、工業(ye) 和信息化部、市場監管總局、國家郵政局和中國消費者協會(hui) ,共同指導地方和企業(ye) 開展了“2021全國網上年貨節”。年貨節期間,全國網絡零售額達9057.6億(yi) 元。

為(wei) 深入貫徹黨(dang) 的十九屆五中全會(hui) 和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精神,落實黨(dang) 中央、國務院關(guan) 於(yu) 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人民群眾(zhong) “就地過年”服務保障工作重要部署,自2021年1月20日(農(nong) 曆庚子年臘月初八)至2月18日(辛醜(chou) 年正月初七),商務部會(hui) 同中央網信辦、工業(ye) 和信息化部、市場監管總局、國家郵政局和中國消費者協會(hui) ,共同指導地方和企業(ye) 開展了“2021全國網上年貨節”(以下簡稱年貨節)。

各方圍繞“防疫情、保供應、促消費”目標,多措並舉(ju) ,綜合施策,強化疫情防控,保障物資供應,有效疏解人員聚集壓力,有序引導節日消費,有力服務“就地過年”,取得明顯成效。

此次年貨節社會(hui) 關(guan) 注度高,參與(yu) 麵廣,影響力大,口碑評價(jia) 好,帶動作用強。各地紛紛借勢推動新模式新業(ye) 態發展,在完成既定目標,掀起全網“居家嗨購”熱潮的同時,為(wei) 農(nong) 戶、商家和企業(ye) 引流量、拓渠道、樹品牌,融合線上線下,燒旺供需兩(liang) 端,實現2021年網絡消費“開門紅”。

據商務部大數據監測,年貨節期間,全國網絡零售額達9057.6億(yi) 元,在線餐飲銷售額按照農(nong) 曆同比增長48.5%,外賣銷售額增長56.8%,年夜飯係列商品銷售額增長78.8%。

一是多方合作統籌指導有力。年貨節活動指導部門和單位高度重視,圍繞防疫情、保供應、促消費、護權益、重規範,精心安排,周密部署,高位推動,共同指導各地和企業(ye) 落實防疫保供任務要求,優(you) 化完善網絡消費相關(guan) 服務保障。商務部著力抓好統籌協調、動員部署、監測統計、輿論宣傳(chuan) 、總結推廣等工作,指導地方和企業(ye) 積極做好商品供應,滿足春節前後不同階段市場消費需求;國家郵政局倡導郵政快遞企業(ye) 合理安排生產(chan) 運營,開展關(guan) 愛快遞員“暖蜂行動”;中央網信辦指導各地網信部門組織做好活動的網上宣傳(chuan) 和優(you) 化數字營商環境;工業(ye) 和信息化部指導生產(chan) 企業(ye) 全力保障重點產(chan) 品供應,引導企業(ye) 適應網上消費新模式;市場監管總局、中國消費者協會(hui) 加強對電商平台規範經營指導監督和動態監測,主動開展消費投訴等搜集匯總處理。

二是因地製宜豐(feng) 富活動內(nei) 容。各地結合實際情況,統籌資源、動員企業(ye) ,通過政企聯動、跨省聯動、城鄉(xiang) 聯動等形式,圍繞年貨采購和“就地過年”豐(feng) 富消費內(nei) 容和場景開展配套活動,推動活動走深走實。北京、上海、江蘇、浙江、廣東(dong) 等地發揮行業(ye) 優(you) 勢,調動機構力量,指導各類電商平台積極參與(yu) 年貨節;山東(dong) 、重慶、四川等地結合在外務工就地過年等特點,加強跨省聯動促銷;內(nei) 蒙古、湖南、廣西、海南、貴州、雲(yun) 南、西藏、寧夏、甘肅等地通過全國電商平台和地方電商企業(ye) 優(you) 勢互補,力推地方風味和特色年貨;山西、遼寧、吉林、黑龍江、江西、湖北、陝西等地開展電商直播促消費,帶動農(nong) 產(chan) 品、非遺產(chan) 品銷售,助力企業(ye) 拓展銷售渠道。北京、江蘇、山東(dong) 、福建、廣西等地還配合年貨節活動,依托電商平台以發放年貨消費券、暖心消費券、數字貨幣消費券等方式促進消費,釋放改革創新紅利。

三是防疫到位夯實保供基礎。各地將疫情防控作為(wei) 年貨節重中之重,指導、督促、幫助電商等企業(ye) 因地製宜落實落細防疫措施,為(wei) 電商、倉(cang) 儲(chu) 配送、外賣騎手、餐飲商戶等市場保供一線人員發放防疫物資和接種疫苗,定期開展員工核酸檢測等,為(wei) 群眾(zhong) 營造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重慶對接觸冷鏈、進口商品的作業(ye) 人員實現全員疫苗接種。電商平台和物流快遞企業(ye) 堅持內(nei) 防外防同步、人防物防並重,並通過提供防疫禦寒用品、開放騎手驛站、發放補貼等舉(ju) 措,做好一線人員工作和生活保障,鼓勵員工留守崗位。

四是網上服務保障就地過年。各地聯合電商等企業(ye) ,精選商品,優(you) 化服務,出台實招實策,利用直播、上雲(yun) 等模式,引導群眾(zhong) 網上購物,減少線下聚集,促進人流變物流、到店轉到家。商務部大數據監測顯示,方便麵、雞蛋、瓶裝水、豬肉、麵粉、牛奶、蔬菜、食用油和大米日均銷售額比2020年1月日均銷售額分別增長87.3%、78%、56.1%、48.6%、47.9%、41.3%、38.7%、38.3%和30.5%。大中城市就地過年人數較往年大幅增加,本地消費需求迅速增長。主要電商平台推出春節“不打烊”、“線上預約,線下消費”等多樣化服務,保障滿足就地過年消費需求。

五是“宅”需求引領消費升級。“就地過年”倡議激發居家消費旺盛,綠色、智能、健康、個(ge) 性化等商品或服務消費升級明顯。一是健身、娛樂(le) 、益智類商品受到熱捧。跳繩、啞鈴、拉力器和筋膜槍銷售同比分別增長301%、91.5%、67.5%和36.5%,家用遊戲機和遊戲手柄分別增長81%和55.7%,學習(xi) 類智能產(chan) 品增長44.5%。二是升級類產(chan) 品備受青睞。5G手機、智能投影儀(yi) 、除菌類洗衣機和遊戲筆記本分別增長10.7、5.1、5和1.6倍,智能無線吸塵器、擦窗機器人、掃地機器人和節能洗衣機銷售額分別增長78.6%、70.3%、43%和21.8%。三是健康年貨正在興(xing) 起。中西藥品增長104.8%,冬蟲夏草、靈芝分別增長97.6%和58.4%。某平台上,同仁堂、片仔癀等老字號品牌銷售同比增長均超過1倍。

六是線上流量賦能線下經濟。線下商超商圈、服務企業(ye) 、生產(chan) 企業(ye) 等,借助電商引流、推廣、預訂、無接觸配送等線上優(you) 勢,更顯生機與(yu) 活力。四川依托產(chan) 業(ye) 帶,推廣川茶、川酒等,網絡零售額增長45.8%、14.5%;廣西2900多家工業(ye) 企業(ye) 6500多種產(chan) 品參與(yu) 活動,交易額超10億(yi) 元;浙江台州舉(ju) 辦線上汽車促銷活動,與(yu) 190餘(yu) 家汽車4S店聯合營銷,銷售額超4.7億(yi) 元。

七是跨境電商帶動年味“出口”。海外華人借助跨境電商平台網淘年貨,中國“質造”加速融入海外消費者節日生活。某電商平台海外數據顯示,2000萬(wan) 海外消費者網購活躍,筋膜槍、美妝、除蟎儀(yi) 等國貨品牌受歡迎,華人華僑(qiao) 給國內(nei) 親(qin) 人網購禮物同比增長1倍多。

八是農(nong) 村電商承載年貨“雙向流通”。傳(chuan) 統電商、直播帶貨等在鄉(xiang) 村地區加速下沉,幫助各地農(nong) 產(chan) 品更好地觸網上行,助力更多優(you) 質消費品進入農(nong) 村市場。據商務部大數據監測,年貨節期間,全國農(nong) 村網絡零售額達1291.8億(yi) 元。另有監測顯示,四川66個(ge) 原國家級貧困縣農(nong) 產(chan) 品網絡零售額增長37.3%。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