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產(chan) 業(ye) 數字化 > 正文

XPO研究稱六大趨勢預示西方購物線上化進程加速

發布時間:2021-01-12 10:50:35 中國郵政快遞報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在中國,幾年前就出現“前一年快遞旺季期間才創下的業(ye) 務量,下一年就成了常態”的現象。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西方國家也正經曆著類似的軌跡。

北美物流企業(ye) XPO最近公布了委托Statista於(yu) 2020年10月進行的兩(liang) 份研究報告結果。報告稱,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的網絡購物給物流服務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也正因為(wei) 如此,2020年年末旺季電商快遞表現具有特殊的研究價(jia) 值。報告研究範圍主要為(wei) 英美兩(liang) 國的600多家規模不同的零售企業(ye) 以及來自英國、美國、法國、西班牙的4000多名消費者。

研究稱2020購物和寄遞旺季呈現出六大特點。一是為(wei) 應對2020年旺季網購,零售商的備戰工作更加充分。調查顯示,美國94%的零售商,英國87%的零售商為(wei) 旺季做足準備。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美國有88%的零售商表示升級了電商平台功能,英國這一比例為(wei) 91%。兩(liang) 國平均有60%的零售商已經或是計劃為(wei) 此增加倉(cang) 儲(chu) 設施,60%零售商表示已經或計劃增加運輸資源支撐。

二是零售商集體(ti) 行動提供網購服務。2020年,英美平均51%的消費者優(you) 先選擇旺季網購禮物,55%的消費者花費在網購上的時間比上一年更多。據Adobe分析,“黑色星期五”期間,英美實體(ti) 店銷售額減少48%,網購銷售額則同比上年增長了22%,達到90億(yi) 美元;“感恩節”期間,英美網購額達到創紀錄的51億(yi) 美元,同比增長21.5%。“網絡星期一”的網購額創下美國曆史新紀錄,達108億(yi) 美元,同比激增50%。在英國,“網絡星期一”處理訂單190萬(wan) 單,物品超510萬(wan) 件,訂單量同比增長27%。

三是消費者對企業(ye) 寄遞能力充滿信心。經過在疫情持續期間的實戰, 2020年網購旺季,英美零售商和消費者對快遞準時寄達信心滿滿。在英美,有83%和74%的零售商認為(wei) 旺季遭逢疫情期間的電商快遞會(hui) 按時交付,不存在挑戰。兩(liang) 國平均85%的消費者認為(wei) 去年年底的旺季快遞準時送達。

四是網購商品退貨已成為(wei) 必需服務。網購激增也拉高了退貨率。商業(ye) 地產(chan) 公司CBRE表示,由於(yu) 很多消費者一次性買(mai) 了不同尺碼或顏色商品挑選,最終隻留下一件合意的,預計美國剛過去的購物旺季網購退貨率將超過30%。英美約2/3的零售商表示疫情期間網購退貨增加,34%和47%的英美零售商表示處理退貨難度很大。許多零售商都在尋求第三方快遞企業(ye) 的幫助。

五是線下門店雖然客流量減少,但其作為(wei) 履單中心的作用在加強。XPO介紹,其眾(zhong) 多零售企業(ye) 客戶鼓勵客戶到店或是路邊取件,減少送貨到家。這樣做既可以維持實體(ti) 店流量,又可以為(wei) 消費者提供更好的服務。西方消費者對於(yu) 店內(nei) 或路邊取件也很支持。加拿大電商公司Shopify調查稱,疫情初期3個(ge) 月內(nei) ,40%的北美網購者選擇路邊取件,38%的表示以後也會(hui) 選擇這種方式。不過也有一些反對聲音出現。Statista調查稱,英美約60%消費者表示網購最不方便的當屬本人不能當麵簽收。快遞延誤是網購的另一個(ge) 不方便之處。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零售商強化實體(ti) 店的履單功能,提升時效。

六是持續蔓延的疫情拉升了電商消費熱情,且這種勢頭將延續下去。美國商務部數據顯示,2020年三季度美國零售電商銷售額同比增長36.7%;疫情初次來襲的第二季度,美國電商銷售額占零售總額的16.1%,高於(yu) 一季度11.8%的占比,這說明電商在沒有疫情影響下即呈現快速發展之勢。疫情之後,實體(ti) 店的走勢如何?Statista調查顯示,美國1/3的被調查者表示疫情後會(hui) 經常光顧實體(ti) 店,和疫情前人數大致相當。報告還特意強調,未來,電商消費需求不減,零售商應完善供應鏈,應對“旺季即下一年常態”的轉變。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