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產(chan) 業(ye) 數字化 > 正文

手機將被小型機器人取代?人工智能技術突破是關鍵

發布時間:2020-12-31 15:47:38 科技日報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機器人是製造業(ye) 的皇冠,它的應用、製造是衡量一個(ge) 國家高端製造的重要標誌。”12月11日,在由中國自動化學會(hui) 、深圳市科學技術協會(hui) 聯合主辦的2020國家機器人發展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大學電氣與(yu) 信息工程學院院長王耀南認為(wei) ,“發展機器人技術和產(chan) 業(ye) 已經成為(wei) 我國重大戰略的需求。”

進入高端發展時期

為(wei) 什麽(me) 各國要競相發展機器人?王耀南認為(wei) ,原因在於(yu) 國家民生工程的需要。機器人能夠輔助人們(men) 完成各種危險工作、複雜任務,在大型工程如橋梁建造以及維護、海洋開發、太空探索等中都發揮著重要作用。

王耀南指出,20世紀,機器人進入到智能發展階段。人類進入現代工業(ye) 社會(hui) 後,機器人主要被應用到工業(ye) 領域,尤其是二戰以後日本、美國、德國等國,在勞動力短缺的情況下,工業(ye) 機器人有了更多的應用空間,所以60年代工業(ye) 機器人得到大力發展。

今天機器人的應用無處不在,在製造業(ye) 、物流行業(ye) 、醫療行業(ye) 等領域都發揮了重要作用。“從(cong) 平台建設方麵來看,機器人分為(wei) 工業(ye) 機器人、飛行機器人、移動機器人、空間機器人、海洋機器人等,這些機器人在智能製造領域應用較多。”王耀南說。

“近十年來中國機器人發展可以分為(wei) 兩(liang) 個(ge) 階段,前5年為(wei) 產(chan) 業(ye) 發展期,如今已經進入到高端發展期。”王耀南預測。

新冠肺炎疫情之後,醫療機器人成為(wei) 智能機器人的主攻方向之一。“未來,機器人還將在國家重大工程基礎設施建造,尤其是將在新基建的建設中發揮重大作用。”王耀南說,比如關(guan) 於(yu) 珠穆朗瑪峰的科考行動,在惡劣天氣下,未來可采用機器人協助考察。

具備四大核心係統

王耀南認為(wei) ,機器人是一個(ge) 能夠自動執行和操作作業(ye) 的裝置,它具備感知功能、規劃功能、決(jue) 策功能、控製功能,能夠完成人類難以完成或者重複的勞動,可以在枯燥、危險、惡劣的環境下使用。

那麽(me) 到底有多少種機器人呢?王耀南指出,從(cong) 不同角度出發,機器人劃分的類型也不一樣。如從(cong) 用途來看,可分為(wei) 工業(ye) 機器人、農(nong) 業(ye) 機器人、醫療機器人、巡檢機器人等;從(cong) 空間來看,有工業(ye) 機器人、水下機器人、空間機器人、陸地機器人等。

“不難看出,機器人是一門涵蓋了多學科的科學,涉及人工智能、機械工程、控製科學、計算機、電子、材料等多個(ge) 領域。”王耀南表示,“但不管多麽(me) 複雜的機器人,實際上它都是一個(ge) 自動化係統,具備感知係統、決(jue) 策係統、控製係統以及複雜的本體(ti) 結構係統這四大核心部分。”

此外,王耀南認為(wei) ,智能感知、智能協作規劃、智能精準控製是智能機器人的幾大核心技術。在智能感知方麵,如何設計好一個(ge) 完整的機器人視覺感知,如何打造微傳(chuan) 感高智能化的感知感控一體(ti) 的芯片,是今後要思考的問題;在控製技術方麵,柔順控製、智能控製、協同控製是三個(ge) 研究熱點;要達到精準控製,機器人還要有一雙靈巧的手。“機器人作業(ye) ,用來完成複雜任務,打造靈巧的機器手是一項關(guan) 鍵技術。”王耀南說。

未來小型機器人或成標配

“現在人人帶手機,將來人人會(hui) 帶小型機器人,而要滿足這個(ge) 需求,機器人需具備五大要素。”王耀南說,即具備感知功能、規劃功能、決(jue) 策功能、運動功能、學習(xi) 功能。

在王耀南看來,“未來真正的機器人要具備情感交互、人機協作功能,並具備學習(xi) 、語意分析等能力,才可以真正成為(wei) 智能服務機器人。”

要實現這個(ge) 目標,我們(men) 有大量工作要做,比如把感知能力、記憶能力、學習(xi) 能力、決(jue) 策能力加入到機器人的係統中,讓機器人具備智能化、自主網絡控製係統。

“發展智能機器人,人工智能是關(guan) 鍵。人工智能三大核心技術,感知技術、認知技術、行為(wei) 控製技術是發展智能機器人的主要技術。”王耀南說。

王耀南指出,人工智能怎麽(me) 和機器人有機結合起來,歸納起來有幾個(ge) 關(guan) 鍵點,在感知層麵主要涉及語言識別、物理識別;在認知層麵主要涉及語意理解、情感分析、決(jue) 策層具備多模態交互等;在執行層麵主要涉及步態控製、步態識別和交互等。

“未來機器人發展一定是網絡化、自主化、協作化、靈巧化的。同時,機器人一定是要有一個(ge) 好的發展規劃、創新的環境和下一代機器人的標準和技術。”王耀南說,最關(guan) 鍵還要有產(chan) 業(ye) 隊伍人才,這個(ge) 人才隊伍需要將技工、工程師、科學家融合在一起。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