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11-23 10:19:04 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最近和此前一段時間,廣東(dong) 、北京、浙江、河北、江西等多地陸續發布了促進數字經濟發展的相關(guan) 政策舉(ju) 措。今年以來,數字經濟為(wei) 各地經濟恢複性增長提供了有力支撐,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在線教育、遠程辦公、無接觸配送……一大批新業(ye) 態新模式加速發展,展現出數字經濟的強勁韌性和巨大發展潛力。據預測,到2030年我國數字經濟體(ti) 量有望突破百萬(wan) 億(yi) 元。
近日,廣東(dong) 省發布《廣東(dong) 省數字經濟促進條例(征求意見稿)》,此前北京、浙江、河北、江西等多地也陸續發布了促進數字經濟發展的相關(guan) 政策舉(ju) 措。今年前三季度,數字經濟逆勢而上,有力支撐了經濟複蘇。如何看待當前數字經濟的發展態勢,著眼未來應如何布局?記者采訪了有關(guan) 專(zhuan) 家學者。
數字經濟發展態勢強勁
在線教育、遠程辦公、無接觸配送……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一大批新業(ye) 態新模式快速發展,數字經濟展現出強勁韌性和巨大發展潛力。近日發布的《百項數字經濟應用場景報告》顯示,我國線上服務新模式蓬勃興(xing) 起,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xing) 技術加速應用於(yu) 生產(chan) 、物流、教育、醫療等領域;產(chan) 業(ye) 數字化加速轉型,“上雲(yun) 用數賦智”行動將實體(ti) 經濟數字化轉型引向深入;新個(ge) 體(ti) 經濟快速發展,共享經濟新業(ye) 態不斷湧現。
從(cong) 全國來看,今年前三季度,高技術製造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長5.9%,3月份以來,月均增速達到9%。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ye) 實現收入同比增長11%,其中大數據服務和雲(yun) 服務收入分別增長16%和7%。
數字經濟為(wei) 各地經濟恢複性增長提供了有力支撐。前三季度,浙江省數字經濟核心產(chan) 業(ye) 增加值4893.9億(yi) 元,增速從(cong) 一季度的-1.8%、上半年的9.4%快速提升到前三季度的11%;規模以上數字經濟核心產(chan) 業(ye) 製造業(ye) 完成增加值1644.5億(yi) 元,同比增長14.4%,創2019年以來新高,對全省工業(ye) 增長貢獻率超過六成。
在重慶,前三季度高技術服務業(ye) 投資增長56.7%,提高11.6個(ge) 百分點;以5G網絡、數據中心、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為(wei) 主的信息傳(chuan) 輸與(yu) 信息技術服務業(ye) 投資增長141.2%。在海南,前三季度高技術製造業(ye) 投資較去年同期增長60.7%,高技術服務業(ye) 投資較去年同期增長15.7%;在湖北,三季度以來,高技術製造業(ye) 增加值月度增速均超兩(liang) 位數,9月份達13.6%。
“宅經濟”還引爆了“雲(yun) 經濟”。前三季度,浙江全省電商實現網絡零售13968億(yi) 元,同比增長12.1%;省內(nei) 居民網絡消費7194億(yi) 元,同比增長9.1%。1月份至8月份,北京市在線教育、在線娛樂(le) 、在線遊戲、在線體(ti) 育4個(ge) 領域企業(ye) 營業(ye) 收入同比增長30.4%,遠高於(yu) 服務業(ye) 平均水平。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說,“疫情之下,很多原本隻專(zhuan) 注線下的店鋪開始走線下線上結合的道路,偏遠地區與(yu) 鄉(xiang) 村同樣如此”。
各地搶抓數字經濟新優(you) 勢
《廣東(dong) 省數字經濟促進條例(征求意見稿)》提出,全麵建設數字經濟強省。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至9月份,廣東(dong) 省新建5G基站6.9萬(wan) 座,為(wei) 全年建設目標的143.9%;累計建成5G基站10.6萬(wan) 座,數量居全國第一,基本實現深圳5G網絡全覆蓋、廣州主要城區連續覆蓋、珠三角中心城區廣覆蓋。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dong) 認為(wei) ,疫情期間,各地積極推動本地經濟的數字化轉型和社會(hui) 的智能化改造,這既是推動現代化發展的應有之舉(ju) ,也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
今年以來,多地陸續發布數字經濟相關(guan) 規劃,加強頂層設計。例如,《北京市促進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行動綱要(2020—2022年)》提出,將北京市建設成為(wei) 國際數字化大都市、全球數字經濟標杆城市,到2022年數字經濟增加值占地區生產(chan) 總值比重達到55%。浙江省今年推動出台了《浙江省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等多項政策舉(ju) 措。前三季度,浙江已實施重點新基建項目74項,包括建設5G基站5.5萬(wan) 個(ge) 。“數字新基建”重點項目加速上馬,帶動了通信等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高速增長。
“數字經濟時代成就了更多的可能性。傳(chuan) 統經濟往往更注重熱門行業(ye) 、頂尖行業(ye) ,容易造成全國範圍內(nei) 的產(chan) 業(ye) 同質化現象。數字經濟不隻關(guan) 注熱門行業(ye) ,數字經濟能更好地實現規模經濟和範圍經濟,各地即使經營非熱門行業(ye) 也有利可圖。”盤和林說。
對於(yu) 各地爭(zheng) 相布局數字經濟,盤和林認為(wei) ,各地在設立數字經濟發展目標和路徑時,一定要多了解自己的地區、城市,走差異化道路。因為(wei) 差異化既能提高收益,又能及早打造“護城河”。
著眼未來推動數字化發展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先後出台一係列重大政策文件,持續推動數字經濟健康發展。2019年我國數字經濟增加值規模達到35.8萬(wan) 億(yi) 元,占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比重達到36.2%,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wei) 67.7%。
今年以來,相關(guan) 政策舉(ju) 措繼續出台。《中共中央、國務院關(guan) 於(yu) 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ti) 製機製的意見》首次將數據與(yu) 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並列為(wei) 生產(chan) 要素;13部門聯合印發的《關(guan) 於(yu) 支持新業(ye) 態新模式健康發展 激活消費市場帶動擴大就業(ye) 的意見》則首次明確提出了15個(ge) 新業(ye) 態新模式。
數字經濟潛力巨大。據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技術團隊預測,2020年至2025年,中國數字經濟年均增速將保持在15%左右。到2025年,數字經濟規模將突破80萬(wan) 億(yi) 元,占GDP比重達55%。到2030年,數字經濟體(ti) 量有望突破百萬(wan) 億(yi) 元。
《中共中央關(guan) 於(yu) 製定國民經濟和社會(hui) 發展第十四個(ge) 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加快數字化發展。發展數字經濟,推進數字產(chan) 業(ye) 化和產(chan) 業(ye) 數字化,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ti) 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zheng) 力的數字產(chan) 業(ye) 集群。
劉向東(dong) 認為(wei) ,既要在技術研發方麵下功夫,更要在應用方麵提出新舉(ju) 措,包括構建多種數字化場景、建設數字經濟試驗區等,逐步形成具有競爭(zheng) 力的數字產(chan) 業(ye) 集群,提升我國在全球數字經濟中的引領地位。
“過去數字經濟發展更多是通過數字化手段將線下經濟未釋放的經濟活力激活,是潤滑作用。未來數字經濟一定要著眼於(yu) 實體(ti) 經濟,變潤滑作用為(wei) 改變作用,真正賦能實體(ti) 經濟,一方麵對已有產(chan) 業(ye) 提質增效,另一方麵創造更多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盤和林說。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