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11-09 19:56:59 蘇寧物流

“我們(men) 是蘇寧的,來送裝冰箱。”說著王興(xing) 轉過身展示了工裝背後大大的logo,原始村落攔路的村民瞬間換了輕鬆的表情,讓開道路。
今年雙十一,位於(yu) 猛海縣打落鎮附近的原始村落,單量大增,各種電器成為(wei) 原住民的新寵,電視、冰箱、洗衣機……蘇寧物流快遞員王興(xing) 從(cong) 早上6點啟程,在原始雨林裏穿梭了一整天,送了四個(ge) 寨子。除了大件電器,還有電水壺、電飯鍋等小家電,而這些,在三四年前絕對不會(hui) 出現在部落村民的購物清單中——那時,他們(men) 更願意使用不要錢的柴火。
雲(yun) 南猛海縣,我國西南邊陲的一個(ge) 小縣,地處中緬邊境,緊鄰著名的金三角。蘇寧物流在猛海開展工作,常常如置身於(yu) 扣人心弦的電影大片中。
深山裏的電器安裝,從(cong) 7天到次日達
“今年雙十一,我連續七八天早上六點出發,晚上十一點到家。累,但有成就感。”
王興(xing) 所負責的猛海片區中,有部分古老而原始的密林。2019年雨季的一天,他開車送貨,途經這片森林時,忽然地麵傳(chuan) 來輕微的震動,王興(xing) 下意識刹住車,片刻後,一群野象從(cong) 樹林中緩緩走出來。
(去送貨,要穿過自然保護區)
看著地麵揚起團團塵埃,王興(xing) 和安裝師傅屏住呼吸,停車熄火,靜靜等待著象群穿過公路。
遇見大象那天,王興(xing) 是要去給猛阿鎮一個(ge) 藥材生產(chan) 基地送裝新空調。
進入雨季,藥材與(yu) 茶葉得用空調除濕保存,這家基地倉(cang) 庫的空調壞了要趕緊裝,王興(xing) 那天忙完回家時,已是深夜一點半。
“幸好現在時效快!要是兩(liang) 三年前,他的貨就麻煩了。”王興(xing) 說。熱帶雨林地區,企業(ye) 對現代電器非常依賴,“藥材和茶葉,得裝空調除濕,還得有專(zhuan) 業(ye) 的除濕機,水果要放冰箱,這些大件電器要是壞了兩(liang) 三天,對於(yu) 客戶來說很麻煩。”
王興(xing) 是90後,四川人,從(cong) 小聽過茶馬古道川滇路上的袍哥傳(chuan) 說。2016年,他來到猛海,加盟蘇寧物流。幾年下來,對當地家電需求很熟悉,除了企業(ye) 用戶,還經常要深入到偏遠村寨去送貨。不過以前蘇寧在猛海的送裝量並不高,王興(xing) 回憶兩(liang) 年前的數據:“一周七八件吧。”
(給居民送貨的王興(xing) )
猛海縣隸屬於(yu) 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聚居著傣族、哈尼族、布朗族等多個(ge) 民族,蘇寧物流縣級服務中心成立以前,當地人從(cong) 蘇寧購買(mai) 家電,要先從(cong) 景洪市送到猛海縣城,定期周二、周五送,然後再從(cong) 縣城送到下麵的鄉(xiang) 鎮、村落,正常買(mai) 個(ge) 家電都需要一周左右。
2019年初,猛海縣蘇寧物流縣級服務中心成立,時效大大提升,客戶線上下單後,第2天就能到達猛海,接到貨後,王興(xing) 和師傅立刻驅車送裝,茶山、林場中,有些地方不能通車,跋山涉水,手抬背扛,是常事。一次,他到位於(yu) 中緬邊境線上的打洛鎮去送冰箱,經過哈尼族聚居的一個(ge) 村寨時,被村民攔住,扣住人和貨不準走,折騰了半天才弄清楚是場誤會(hui) 。原來,這古村落有很多規矩,不經寨主同意,不能隨便進出。
(竹樓裏也是要看電視的)
現在隨著蘇寧物流每周8-10單到各個(ge) 鄉(xiang) 鎮安裝,身穿黃色蘇寧工作服的安裝師傅們(men) 都已經和村民們(men) 混了個(ge) 臉熟,古香古色的民族村寨中,醒目地掛著一些空調外機,成為(wei) 一道獨特的風景。
遠古與(yu) 現代,就這麽(me) 奇妙地在這片土地上融合。
每天貨值千萬(wan) ,普洱茶“重裝出征”
“筍葉包嚴(yan) 實點,打包下手輕點。”
雙十一,雲(yun) 南普洱茶單量增長了三分之一,雖然受疫情影響,沒去年那麽(me) 火爆,但還是讓師紅喜忙得腳不沾地,特別是普洱茶一包動輒好幾萬(wan) ,貴重又易損。
36歲的師紅喜老家在雲(yun) 南大理,少年時隨家遷居猛海,20年了,也算大半個(ge) 猛海人。他是猛海縣天天快遞網點負責人。猛海縣被譽為(wei) “中國普洱茶第一縣”,昔日著名的茶馬古道,就從(cong) 這裏出發,將茶葉、蔗糖等特產(chan) 運往西藏、緬甸、泰國等地。
說起這個(ge) ,師紅喜一臉自豪,現在,他網點基本的攬件來源也是茶葉。“平均每天700件左右,價(jia) 值數百萬(wan) 、上千萬(wan) 元的貨。”
(收茶的街道之一,看著很低調,每天有貨發)
師紅喜沒有誇張,他這裏發出的貨,大都是發給供貨商,大件裝,7餅茶裝一桶,6桶裝一件,每件淨重15公斤,最便宜也要3000元左右,貴的達數萬(wan) 元。
“每天我們(men) 打包的不是貨,是巨款啊,大家的精神都是緊繃的,千萬(wan) 不能丟(diu) 件。”
師紅喜說,在這方麵,四年前曾有過一次教訓。當時雙十一,一個(ge) 快遞員貼錯了單,造成兩(liang) 件普洱茶遺失,價(jia) 值9600元。在內(nei) 部理賠程序未完成之前,師紅喜二話沒說,提前照價(jia) 賠付。
誠信贏得了發件老板的信任,他與(yu) 師紅喜成為(wei) 了很好的朋友,不但自己持續在天天發貨,還介紹了很多同行。也自從(cong) 這件事之後,師紅喜製定了嚴(yan) 謹的發件複查製度,再也沒丟(diu) 過件。
除了防丟(diu) 件外,普洱怕潮、怕異味,包裝更是不容閃失。
在防異味汙染方麵,2017年當地有家快遞公司栽過,給全行業(ye) 上了沉痛的一課。那家快遞公司將一箱榴蓮與(yu) 半車普洱茶同車分撥,結果普洱茶都被汙染,被索賠400萬(wan) ,至今還在打官司。現在,猛海所有快遞公司都是將普洱專(zhuan) 車發貨,並在包裝上嚴(yan) 防死守。
做好防潮防異味,商家是第一關(guan) ,先用明紙包上茶餅,再用筍葉裹緊裝入茶桶,然後將茶桶放進紙箱打包,送到天天網點後,在紙箱之外又用塑料保鮮膜緊裹一層,隔絕異味與(yu) 液體(ti) ,然後套上一層加厚氣泡膜,防碰撞,也避免保鮮膜被劃傷(shang) ,最外麵,再穿上一層厚實的編織袋。
(筍葉防潮,是茶葉的最佳拍檔)
如此“重裝出征”、“一路綠燈”的茶葉,才能“一路平安”到客戶手中。
就這樣,由猛海天天發出的茶葉從(cong) 未被汙染或受潮,靠譜的服務贏得了當地許多茶廠、經銷商、電商公司的信任。建立了穩定合作後,不用打電話也不用發微信,師紅喜每天下午派出5台車,沿固定線路收貨,雙十一大促期間,單量超1000單。
(貨值貴,每天都得查一下路由信息才安心)
不管是對於(yu) 90後的王興(xing) ,還是80後的師紅喜,紮根當地多年,從(cong) 昔日老人口中的馬幫往事,到如今便捷的現代物流,他們(men) 很幸運自己作為(wei) 蘇寧物流人,親(qin) 自參與(yu) 了這場變革,推動著中緬邊境上的這座猛海小城作為(wei) 茶葉集散地日益興(xing) 盛,也幫助那些原始山寨村落用上現代電器,他們(men) 親(qin) 眼見證著猛海的發展,見證著邊民們(men) 生活的變遷。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