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8-18 09:32:32 經濟日報

今年以來,麵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世界經濟深度衰退、國際需求和跨國投資大幅下降的不利局麵,我國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政策措施有力有效,外貿外資回穩向好、好於(yu) 預期,為(wei) 經濟穩步恢複作出了積極貢獻。
7月30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hui) 議在部署做好下半年經濟工作時提出,必須堅定不移推進改革,繼續擴大開放,持續增強發展動力和活力。要更大力度推進改革開放,用深化改革的辦法優(you) 化營商環境,繼續擴大開放。
“我國擁有14億(yi) 人口的龐大市場和完善的產(chan) 業(ye) 配套體(ti) 係,而且營商環境不斷改善,相信聰明的外商一定不會(hui) 放棄中國市場。”商務部部長鍾山日前接受經濟日報記者采訪時指出,下半年將進一步擴大開放、建設好開放平台、優(you) 化營商環境。
當前,我國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的有利因素並未發生根本轉變。從(cong) 市場規模看,我國有14億(yi) 人口,4億(yi) 多的中等收入群體(ti) ,消費不斷升級,強大國內(nei) 市場優(you) 勢日益彰顯,這為(wei) 對外開放提供了堅實基礎。從(cong) 產(chan) 業(ye) 鏈看,近年來,中國製造業(ye) 穩居全球第一,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門類最全、配套最完備的製造業(ye) 體(ti) 係,具備全產(chan) 業(ye) 鏈的綜合優(you) 勢,這為(wei) 對外開放提供了基本支撐。從(cong) 政策支持看,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國不僅(jin) 繼續堅定推進一係列重大改革開放舉(ju) 措,促進更高水平對外開放,同時也采取各種積極舉(ju) 措來應對疫情帶來的負麵影響。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院長顧學明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下半年,我國推動高水平開放應該從(cong) 3個(ge) 方麵著力。
一方麵,要進一步推動服務業(ye) 開放。做好增加服務業(ye) 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工作,深入探索服務業(ye) 開放模式,為(wei) 全國服務業(ye) 擴大開放積累經驗。同時,在金融、教育、文化、醫療等領域進一步放寬服務業(ye) 市場準入,以高水平開放促進服務業(ye) 結構調整優(you) 化。
另一方麵,要進一步推動製度型開放。立足我國在電子商務等產(chan) 業(ye) 的發展優(you) 勢,積極參與(yu) 塑造和引領國際規則,提升我國優(you) 勢領域的國際規則話語權。同時,推動規則、規製、管理、標準等健全完善,尤其是要清理簡並資格資質等“準營”環節門檻限製,解決(jue) 好開放的“玻璃門”“旋轉門”等問題。
此外,要進一步營造良好營商環境。深入貫徹對內(nei) 外資企業(ye) 一視同仁、平等對待的原則。進一步完善產(chan) 權保護製度,激發社會(hui) 創造創新活力。利用新興(xing) 信息技術完善信用監管體(ti) 係,提升事中事後監管水平,不斷營造穩定公平透明、法治化、可預期的營商環境。
今年以來,從(cong) 中央到地方出台了一係列支持舉(ju) 措,兼顧疫情防控與(yu) 開放合作。有專(zhuan) 家指出,這些改革措施,在確保有效控製疫情的同時,推動對外開放不停步、不停歇,甚至跑出了“加速度”。疫情的發生,並沒有影響我國對外開放的進程。我國通過主動開放向世界展現出負責任大國應有的作為(wei) 以及進一步開放的信心。
顧學明認為(wei) ,中央提出“加快形成以國內(nei) 大循環為(wei) 主體(ti) 、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尤其要看到推動高水平開放與(yu) 加快形成以國內(nei) 大循環為(wei) 主的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是相互支撐、相互促進的關(guan) 係。一方麵,通過推動高水平開放,吸引更多外資企業(ye) 投資,有利於(yu) 穩定我國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為(wei) 國內(nei) 大循環奠定基礎。鼓勵我國企業(ye) 走出去投資,積極拓展海外市場,有利於(yu) 在更大範圍內(nei) 實現國際循環。另一方麵,加強國內(nei) 大循環,將推動各類開放資源要素自由流動、合理配置,更好地優(you) 化我國區域開放布局。參與(yu) 國際經濟循環,有利於(yu) 我國在擴大開放中倒逼深化改革,並獲得更多的技術、人才、資金等資源,充分發揮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的作用。(記者 馮(feng) 其予)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