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8-03 08:57:40 中國新聞網

在逾6個(ge) 月的戰“疫”特殊時期裏,“萬(wan) 物皆可網購”成為(wei) 趨勢,農(nong) 產(chan) 品銷售也搭上互聯網“快車”,俏銷全國。
7月30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在商務部召開的網上例行新聞發布會(hui) 上介紹,據商務大數據監測,上半年,全國農(nong) 產(chan) 品網絡零售額達1937.7億(yi) 元,同比增長39.7%。那麽(me) ,作為(wei) 全國農(nong) 產(chan) 品網絡零售額貢獻者之一的農(nong) 產(chan) 品零售小微企業(ye) 有何直觀感受?《證券日報》記者近兩(liang) 日就此進行了采訪調查。
農(nong) 產(chan) 品“上網”解滯銷難題
“寶寶們(men) ,歡迎你們(men) 來到直播間,這裏向大家展示的都是湖北恩施富硒茶。”8月2日上午10點,《證券日報》記者進入“向往土家”的淘寶直播間,名叫“土家阿哥”的主播正在賣力地吆喝,向網友介紹著自己桌前的野生紅茶、珍稀白茶、高山雲(yun) 霧綠茶等不同種類的茶葉。
主播呂睿先也正在“軍(jun) 鵬大米拚購旗艦店”的蘇寧直播間直播,他不停地重複:“進來的朋友們(men) 上午好,今天向大家推薦的是東(dong) 北軍(jun) 鵬稻花香米、蟹田米、長粒香米和珍珠米等。”
為(wei) 進一步了解農(nong) 產(chan) 品零售小微企業(ye) 如何借力互聯網解農(nong) 產(chan) 品滯銷難題,《證券日報》記者在土家阿哥和呂睿先直播的間隙,采訪了他們(men) 。
“以前,茶葉主要向遊客、客商(外地經銷商)銷售;但今年受疫情影響,導致公司價(jia) 值300多萬(wan) 元的茶葉積壓滯銷;後來,在淘寶直播等平台的助力下,全國各地的消費者開始關(guan) 注湖北恩施富硒茶,茶葉的銷路得以打開。”土家阿哥認為(wei) 是直播模式為(wei) 農(nong) 產(chan) 品零售小微企業(ye) 打開了“另一扇窗”。
呂睿先告訴記者,直播間裏展示的產(chan) 品,全部為(wei) 虎林市軍(jun) 鵬米業(ye) 集團有限公司在虎林地區收購、加工及銷售的糧食。公司每年水稻消耗量為(wei) 6萬(wan) 至8萬(wan) 噸,大米銷售量為(wei) 4萬(wan) 至6萬(wan) 噸。
“今年1月中旬,公司開始高度重視網絡銷售並在多個(ge) 電商平台上開設網店、嚐試直播賣貨,沒想到在1月底‘撞上’了疫情暴發,相當於(yu) 快人一步搶占線上商機。最初,為(wei) 了積攢人氣,我們(men) 先以低價(jia) 促銷的方式吸引消費者;後來,隨著品牌知名度的不斷提高,我們(men) 改用高質量的產(chan) 品征服回頭客及新客。”呂睿先進一步介紹,上半年平均每月網絡銷售額為(wei) 120萬(wan) 至130萬(wan) 元,占總銷售額的5%左右。下半年,公司將進一步拓展網絡銷售業(ye) 務,爭(zheng) 取達到“從(cong) 1到N”的轉變。
3月30日至31日,《人民日報》官微三次為(wei) 湖北農(nong) 產(chan) 品“帶貨”,湖北噠噠水產(chan) 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小龍蝦品牌“蝦噠噠”就榜上有名。8月1日下午,當記者致電公司總經理連春光時,他說:“3月31日還剩1.12萬(wan) 噸的庫存已於(yu) 5月底全部消化。”
“截至目前,蝦噠噠平均每天的網絡銷售額達到10多萬(wan) 元、訂單量為(wei) 500多個(ge) ,日網絡銷售額占總銷售額的20%左右。”連春光透露,網絡銷售還為(wei) 蝦噠噠提高了知名度,很多大型商超主動來洽談合作。接下來,他們(men) 將引進更多網絡營銷人才,產(chan) 品結構也會(hui) 向線上傾(qing) 斜。
“互聯網可以從(cong) 三個(ge) 維度助力農(nong) 產(chan) 品銷售。”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付一夫告訴《證券日報》記者,第一,拓展市場範圍。讓農(nong) 產(chan) 品能夠直接對接全國大市場,這裏有更為(wei) 龐大穩定的消費群體(ti) ,以此可改善因種種原因而導致的農(nong) 產(chan) 品積壓和滯銷等問題。第二,實現生產(chan) 者和消費者直接交易。讓優(you) 質農(nong) 產(chan) 品從(cong) 菜園、果園直達城市餐桌,縮短產(chan) 業(ye) 鏈長度,減少批發商和零售商等中間環節的各項成本,既讓消費者買(mai) 到物美價(jia) 廉的農(nong) 產(chan) 品,又助力農(nong) 民和相關(guan) 小微企業(ye) 增收。第三,拉近農(nong) 產(chan) 品零售小微企業(ye) 與(yu) 消費者的距離。
網絡“菜籃子”需求增加
《證券日報》記者在調查采訪過程中了解到,除了農(nong) 產(chan) 品零售小微企業(ye) 在積極推動農(nong) 產(chan) 品“上網”外,消費者對於(yu) 網絡“菜籃子”的需求也明顯增加。
家住北京市朝陽區的木子(化名)告訴記者:“今年以來,我分別在電商平台的助農(nong) 專(zhuan) 場及物流企業(ye) 、餐飲店的公眾(zhong) 號上,下單購買(mai) 了紅薯、玉米、洋蔥、雞蛋、土雞、葡萄、西瓜等農(nong) 產(chan) 品,重量為(wei) 5斤裝到10斤裝不等。其中,蔬菜價(jia) 格普遍低於(yu) 市場價(jia) 的3%左右,水果價(jia) 格普遍低於(yu) 市場價(jia) 的5%左右。”
“我買(mai) 的上述農(nong) 產(chan) 品大部分是從(cong) 雲(yun) 南、廣西、陝西等省份發貨,平均3天至4天就能送貨上門。我仔細觀察了一下,商家基本上都能保證在消費者下單48小時內(nei) 發貨,且大部分為(wei) 定製包裝,產(chan) 品損壞率極低。”木子進一步介紹。
“由於(yu) 網購的農(nong) 產(chan) 品都是當地特色產(chan) 品,所以口感很好。”上海市普陀區桓靜(化名)向記者透露,市場上的農(nong) 產(chan) 品質量參差不齊、假貨很多,網購農(nong) 產(chan) 品隻需選準店鋪(旗艦店、專(zhuan) 營店等),就能避免買(mai) 到假冒偽(wei) 劣產(chan) 品。
下半年,農(nong) 產(chan) 品零售小微企業(ye) 發展還需哪些“助攻”?對此,付一夫認為(wei) ,一方麵,要創新融資渠道和方式,著力解決(jue) 小微企業(ye) 的融資痛點,具體(ti) 可以通過建立準公益性、專(zhuan) 門服務小微企業(ye) 和“三農(nong) ”的政府性融資擔保體(ti) 係,撬動更多金融活水精準流動,支持農(nong) 產(chan) 品銷售的薄弱環節,緩解小微企業(ye) 融資難、融資貴頑疾。另一方麵,應繼續發力農(nong) 村電商,立足於(yu) 農(nong) 村當地具體(ti) 情況,加大力度建設農(nong) 村互聯網與(yu) 物流基礎設施,加大農(nong) 村電商的覆蓋率,讓更多人接受和擁抱互聯網,同時要加快完善相應的規則製度,為(wei) 農(nong) 村電商的發展提供一個(ge) 公正、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並發力人才引進,注重人才培養(yang) ,以人才來帶動整個(ge) 行業(ye) 的發展。(證券日報)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