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宏觀經濟 > 正文

2020年上半年財政收支情況新聞發布會文字實錄

發布時間:2020-07-17 16:50:06 財政部網站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2020年7月17日,財政部召開2020年上半年財政收支情況新聞發布會(hui) ,介紹了2020年上半年財政收支情況,並回答了記者們(men) 的提問。 

王慶閣:女士們(men) 、先生們(men) ,大家上午好!歡迎大家參加財政部2020年上半年財政收支情況新聞發布會(hui) 。

今年以來,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下,財政部堅持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堅決(jue) 貫徹黨(dang) 中央、國務院決(jue) 策部署,緊扣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目標任務,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前提下,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為(wei) 主線,堅決(jue) 打好三大攻堅戰,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麵落實“六保”任務,認真落實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為(wei) 的要求,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各項工作取得積極進展。

今天,我們(men) 很高興(xing) 邀請到財政部國庫支付中心主任劉金雲(yun) 先生、預算司一級巡視員王克冰先生、稅政司副司長陳東(dong) 浩先生。請他們(men) 向大家介紹2020年上半年財政收支情況,並回答提問。

下麵,首先請劉金雲(yun) 先生介紹2020年上半年財政收支情況。

財政部國庫支付中心主任劉金雲(yun)

劉金雲(yun) :一、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支情況

(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情況。

1-6月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96176億(yi) 元,同比下降10.8%。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4347億(yi) 元,同比下降14%;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收入51829億(yi) 元,同比下降7.9%。全國稅收收入81990億(yi) 元,同比下降11.3%;非稅收入14186億(yi) 元,同比下降8%。

主要稅收收入項目情況如下:

1.國內(nei) 增值稅28770億(yi) 元,同比下降19.1%。

2.國內(nei) 消費稅7711億(yi) 元,同比下降9%。

3.企業(ye) 所得稅23376億(yi) 元,同比下降7.2%。

4.個(ge) 人所得稅5782億(yi) 元,同比增長2.5%。

5.進口貨物增值稅、消費稅6944億(yi) 元,同比下降16.2%。關(guan) 稅1192億(yi) 元,同比下降15.2%。

6.出口退稅8152億(yi) 元,同比下降16.6%。

7.城市維護建設稅2229億(yi) 元,同比下降14.5%。

8.車輛購置稅1575億(yi) 元,同比下降15.4%。

9.印花稅1511億(yi) 元,同比增長8.8%。其中,證券交易印花稅892億(yi) 元,同比增長16%。

10.資源稅854億(yi) 元,同比下降11%。

11.土地和房地產(chan) 相關(guan) 稅收中,契稅3108億(yi) 元,同比下降2.4%;土地增值稅3254億(yi) 元,同比下降8.7%;房產(chan) 稅1398億(yi) 元,同比下降5.3%;耕地占用稅757億(yi) 元,同比下降8%;城鎮土地使用稅1050億(yi) 元,同比下降7.3%。

12.環境保護稅101億(yi) 元,同比下降10.9%。

13.車船稅、船舶噸稅、煙葉稅等其他各項稅收收入合計533億(yi) 元,同比增長3.1%。

(二)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情況。

1-6月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16411億(yi) 元,同比下降5.8%。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支出16344億(yi) 元,同比下降3.2%;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00067億(yi) 元,同比下降6.2%。

主要支出科目情況如下:

1.教育支出16739億(yi) 元,同比下降7.6%。

2.科學技術支出3754億(yi) 元,同比下降12.2%。

3.文化旅遊體(ti) 育與(yu) 傳(chuan) 媒支出1526億(yi) 元,同比下降4.8%。

4.社會(hui) 保障和就業(ye) 支出17952億(yi) 元,同比增長1.7%。

5.衛生健康支出10070億(yi) 元,同比下降0.2%。

6.節能環保支出2661億(yi) 元,同比下降15.4%。

7.城鄉(xiang) 社區支出9963億(yi) 元,同比下降30%。

8.農(nong) 林水支出10194億(yi) 元,同比增長7.9%。

9.交通運輸支出5865億(yi) 元,同比下降13.3%。

10.債(zhai) 務付息支出4505億(yi) 元,同比增長9.8%。

二、全國政府性基金預算收支情況

(一)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情況。

1-6月累計,全國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31479億(yi) 元,同比下降1%。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1591億(yi) 元,同比下降20%;地方政府性基金預算本級收入29888億(yi) 元,同比增長0.3%,其中,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28129億(yi) 元,同比增長5.2%。

(二)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情況。

1-6月累計,全國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45212億(yi) 元,同比增長21.7%。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政府性基金預算本級支出630億(yi) 元,同比下降27.9%;地方政府性基金預算相關(guan) 支出44582億(yi) 元,同比增長22.9%,其中,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相關(guan) 支出28820億(yi) 元,同比下降10.7%。

王慶閣:感謝劉金雲(yun) 先生的介紹。下麵進入提問環節。請記者朋友提問前通報一下所在新聞機構。

財新傳(chuan) 媒記者提問

財新傳(chuan) 媒記者:剛剛劉金雲(yun) 主任通報了上半年全國財政收入下降10.8%。請問上半年財政收入有何特點?

劉金雲(yun) :謝謝你的提問。上半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下降10.8%。其中,6月份,推進複工複產(chan) 和助企紓困成效繼續顯現,財政收入同比增長3.2%,增幅由負轉正,為(wei) 年內(nei) 首次月度正增長。經濟企穩回升,工業(ye) 增加值連續3個(ge) 月增長,帶動增值稅降幅由上月的5.5%收窄至2.7%;進口在4月、5月兩(liang) 位數下降後,6月份轉為(wei) 增長6.2%,帶動進口環節稅收由負轉正,增長7.5%;一般在5月末匯算清繳的上年企業(ye) 所得稅,按有關(guan) 規定延至6月初入庫,體(ti) 現為(wei) 6月份收入。剔除企業(ye) 所得稅匯算清繳不可比因素,稅收收入小幅增長1%。

上半年財政收入形勢有以下幾個(ge) 特點:

從(cong) 總體(ti) 看,受多重因素影響全國財政收入下降較多。一是疫情衝(chong) 擊導致稅基減少,以及為(wei) 支持疫情防控保供、企業(ye) 紓困和複工複產(chan) 采取減免稅、緩稅等措施,拉低收入增幅10個(ge) 百分點。二是鞏固減稅降費成效,前幾個(ge) 月增值稅翹尾減收拉低收入增幅4個(ge) 百分點。三是上年末延至今年初繳納入庫的稅收同比減少,以及去年同期中央特定國有金融機構和央企上繳利潤等使得收入基數較高,相應拉低今年全國財政收入增幅。從(cong) 全國收入運行走勢看,上半年各月全國財政收入增幅分別為(wei) -3.9%、-21.4%、-26.1%、-15%、-10%、3.2%,呈現一季度收入大幅下降後二季度持續回升向好態勢。單獨測算疫情衝(chong) 擊以及為(wei) 應對疫情采取減免稅等措施的影響,分別拉低1-6月各月收入增幅約1個(ge) 、13個(ge) 、25個(ge) 、15個(ge) 、10個(ge) 、5個(ge) 百分點。

從(cong) 稅收收入看,主要經濟指標恢複性增長,稅收降幅收窄。1-6月,國內(nei) 增值稅同比下降19.1%,其中,5、6月份國內(nei) 增值稅降幅分別為(wei) 5.5%、2.7%,降幅比1-4月明顯收窄,主要受複工複產(chan) 持續推進和增值稅翹尾減收因素消退影響。國內(nei) 消費稅同比下降9%,其中第二季度消費稅收入同比增長2.8%,已基本恢複正常水平。進口貨物增值稅消費稅同比下降16.2%,其中第二季度下降7.4%。企業(ye) 所得稅同比下降7.2%,其中第二季度下降3.7%,降幅收窄主要受工業(ye) 企業(ye) 利潤增速回升影響。

從(cong) 非稅收入看,地方多渠道盤活國有資源資產(chan) 帶動非稅收入增長,涉企收費繼續下降。1-6月,全國非稅收入同比下降8%。中央非稅收入711億(yi) 元,同比下降73.3%,主要是去年同期特定國有金融機構和央企上繳利潤基數較高。地方非稅收入13475億(yi) 元,同比增加713億(yi) 元,增長5.6%,主要是一些地區為(wei) 緩解收支平衡壓力,多渠道盤活國有資源資產(chan) ,國有資源(資產(chan) )有償(chang) 使用收入和國有資本經營收入合計同比增加1013億(yi) 元。同時,企業(ye) 負擔持續減輕,涉企收費繼續下降,全國教育費附加等專(zhuan) 項收入同比下降4%,行政事業(ye) 性收費收入同比下降9.7%。

經濟日報記者提問

經濟日報記者: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建立特殊轉移支付機製,新增財政資金直達市縣基層、直接惠企利民。請問財政部采取了哪些措施,來落實上述要求?

預算司一級巡視員王克冰

王克冰:建立特殊轉移支付機製,確保新增財政資金直達市縣基層、直接惠企利民,是黨(dang) 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決(jue) 策部署,是紓解企業(ye) 困難和激發市場活力的重要工具,是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的有力保障。財政部堅決(jue) 貫徹落實黨(dang) 中央、國務院有關(guan) 決(jue) 策部署,綜合采取有力措施,確保直達機製快速有效落地實施。主要工作包括:

一是健全工作機製。專(zhuan) 門成立了直達資金監控工作領導小組,加強對有關(guan) 工作的統籌協調,並組建工作專(zhuan) 班,集中製定工作方案,明確管理要求,加強對地方的督促指導。同時,會(hui) 同有關(guan) 部門建立專(zhuan) 項工作機製,加強政策協調聯動,強化資源信息共享,推動形成工作合力。

二是製定管理辦法。研究製定《特殊轉移支付資金管理辦法》、《抗疫特別國債(zhai) 資金管理辦法》,明確了資金分配下達和使用的具體(ti) 要求。印發《中央財政實行特殊轉移支付機製資金監督管理辦法》、《關(guan) 於(yu) 做好直達資金監控工作的通知》,細化了資金監管各項要求。上述製度構建起覆蓋資金分配、撥付、使用和監管全過程的製度體(ti) 係。

三是建設監控係統。為(wei) 促進資金安全高效使用,我部開發了聯通各級財政的直達資金監控係統,通過采取單獨下達、單獨標識、單獨調度的方式,實現全鏈條全過程監控,從(cong) 源頭到末端,“一竿子插到底”,確保賬務清楚、流向明確。係統中建立預警機製,提醒地方及時糾正違規問題。此外,監控係統還向審計等有關(guan) 部門和地方開放共享,滿足相關(guan) 部門和地方監管的信息需要。

四是開展全員培訓。舉(ju) 辦直達資金監控工作視頻培訓班,就直達資金預算管理、資金撥付、監控機製、係統操作等進行專(zhuan) 題培訓,培訓人員涵蓋地方各級財政部門共4萬(wan) 餘(yu) 人次。

通過各級財政部門共同努力,在較短時間內(nei) 完成了係統開發調試、資金分配和審核確認等各項工作,6月底前已將具備條件的直達資金全部下達地方,增強了基層財政保障能力,有力支持基層做好“六穩”、“六保”工作。下一步,財政部將持續抓好直達資金管理,盯牢直達資金使用,加強直達資金監控,強化問題整改落實,及時跟蹤完善政策,確保有關(guan) 資金規範高效使用。

中國證券報記者: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加大減稅降費力度。請問,財政部上半年出台了哪些減稅降費措施?成效如何?

稅政司副司長陳東(dong) 浩

陳東(dong) 浩:今年以來,麵對突如其來的疫情,為(wei) 應對經濟下行壓力,幫助企業(ye) 渡過難關(guan) ,按照黨(dang) 中央、國務院決(jue) 策部署,財政部會(hui) 同有關(guan) 部門及時出台了一係列階段性、有針對性的減稅降費政策措施。主要包括:加大對疫情防控重點保障物資生產(chan) 供應的稅收支持力度,對受疫情影響較大行業(ye) 企業(ye) 給予稅收減免,加大個(ge) 體(ti) 工商戶和小微企業(ye) 稅收優(you) 惠力度,出台擴大汽車消費的稅收政策,完善出口退稅等穩外貿稅收支持政策,階段性減免社保費、醫保費用,減免部分行政事業(ye) 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等。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指出,對前期出台的減稅降費政策,執行期限全部延長到今年年底,小微企業(ye) 、個(ge) 體(ti) 工商戶所得稅繳納一律延緩到明年。財政部認真落實《政府工作報告》要求,會(hui) 同有關(guan) 部門及時發文明確延長相關(guan) 政策執行期限。實施上述政策,預計全年新增減稅降費規模將超過2.5萬(wan) 億(yi) 元。

為(wei) 確保各項減稅降費政策落到實處,使企業(ye) 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近期,財政部會(hui) 同稅務總局專(zhuan) 門向地方財稅部門部署,進一步抓好已出台減稅降費政策的落實工作,提高政治站位、堅決(jue) 落實落細減稅降費政策;依法依規組織收入、嚴(yan) 禁違規征收稅費;加強涉企收費監管力度、堅決(jue) 製止各種亂(luan) 收費;加強地方預算收支管理、支持落實減稅降費政策;加強檢查評估、保障落地見效等方麵,提出具體(ti) 要求、切實抓好相關(guan) 工作。從(cong) 目前各方麵反映的情況看,減稅降費措施落實有力,政策受益麵廣,實施效果良好,對有效對衝(chong) 疫情影響、紓解企業(ye) 困難、支持複工複產(chan) 和經濟平穩運行發揮了重要作用。

下一步,財政部將按照黨(dang) 中央、國務院關(guan) 於(yu) 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麵落實“六保”任務的總體(ti) 要求,與(yu) 有關(guan) 部門加強協調配合,加大指導和督促力度,繼續密切關(guan) 注各行業(ye) 稅負變化,跟蹤做好效果監測和分析研判,幫助企業(ye) 用足用好政策,更好地促進企業(ye) 複工複產(chan) 和經濟平穩運行。 

中國財經報記者提問

中國財經報記者:抗疫特別國債(zhai) 備受社會(hui) 關(guan) 注。請問目前整體(ti) 發行情況如何?下一步有何計劃?

劉金雲(yun) :為(wei) 貫徹落實黨(dang) 中央、國務院決(jue) 策部署,財政部高度重視,全力做好抗疫特別國債(zhai) 發行工作。截至7月16日,抗疫特別國債(zhai) 已發行12期,累計發行7200億(yi) 元,完成1萬(wan) 億(yi) 元發行任務的72%。其中,5年期、7年期、10年期分別發行2000億(yi) 元、1000億(yi) 元、4200億(yi) 元。發行主要特點:一是發行利率符合市場預期。平均發行利率2.75%,與(yu) 國債(zhai) 二級市場收益率銜接良好。二是認購需求保持旺盛。平均投標倍數(實際投標量/計劃發行量)達2.63倍,較6月以來一般記賬式附息國債(zhai) 高0.1倍。三是市場評價(jia) 積極正麵。市場機構普遍認為(wei) ,抗疫特別國債(zhai) 發行透明度高,節奏較為(wei) 均衡,維護了債(zhai) 券市場平穩運行。

下一步,財政部將繼續統籌協調抗疫特別國債(zhai) 、一般國債(zhai) 、地方政府債(zhai) 券發行節奏,維護抗疫特別國債(zhai) 良好發行環境,全力保障剩餘(yu) 2800億(yi) 元抗疫特別國債(zhai) 在7月底發行完成。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之聲記者提問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之聲記者:麵對基層財政收支壓力問題,如何支持基層做好“三保”工作?

王克冰:今年受疫情影響,基層“三保”麵臨(lin) 的壓力比以前年度增大。為(wei) 緩解基層“三保”壓力,財政部把保基層“三保”作為(wei) 今年預算安排的重中之重,通過采取新增赤字、發行抗疫特別國債(zhai) 、大力壓減中央本級支出等措施,加大對地方的財力支持。今年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達到83915億(yi) 元,比上年增加9500億(yi) 元、增長12.8%,增量和增幅都是近年來最高的,並重點向中西部和困難地區傾(qing) 斜。其中,專(zhuan) 門安排特殊轉移支付6050億(yi) 元,支持地方財政應對疫情影響彌補減收增支和縣級“三保”缺口;正常轉移支付中的均衡性轉移支付、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製獎補資金增幅均達10%,老少邊窮地區轉移支付增幅達12.4%。

預算執行中,財政部主要從(cong) 以下幾個(ge) 方麵支持和推動地方“三保”工作。一是成立“三保”工作領導小組,組建專(zhuan) 班研究“三保”問題,采取一係列措施,增加地方可用財力,增強基層“三保”能力。二是建立新增財政資金特殊轉移支付機製,通過創新機製更好推動地方落實兜牢基層“三保”底線的任務,確保新增財政資金直達市縣基層。三是加強對地方各級財政庫款運行的監測研判,按日實施重點市縣工資保障監測預警。督促指導省級財政規範有序調度資金,切實保障基層“三保”支出需要。四是加大對困難地區支持力度,延長階段性提高地方財政資金留用比例政策,對中西部和東(dong) 部遼寧省延長執行到今年年底,由此再增加的地方留用資金約550億(yi) 元,全部留給縣級使用。五是嚴(yan) 肅財經紀律,督促省級建立約談和問責機製,加大監督問責力度。對做得好的地方進一步強化正向激勵措施,對違法違規挪用“三保”資金的,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對典型案件及時通報批評、嚴(yan) 肅問責、處理到人。

綜合分析來看,今年地方“三保”方麵,資金來源上是有保障的,資金分配上是可直達的,責任落實上是明確的,組織領導上是有機製的,對個(ge) 別市縣財力困難的,也能夠通過相關(guan) 工作機製及時解決(jue) 。下一步,財政部將繼續抓好各項落實工作,密切關(guan) 注地方財政運行情況,加強對地方的指導,確保地方財政平穩運行。

第一財經記者提問

第一財經記者:為(wei) 應對疫情衝(chong) 擊,今年地方政府專(zhuan) 項債(zhai) 券規模進一步擴大。請問上半年專(zhuan) 項債(zhai) 券發行使用情況如何?在推動專(zhuan) 項債(zhai) 時如何做好風險防範?

王克冰:(一)新增地方政府專(zhuan) 項債(zhai) 券發行使用情況。

經全國人大審議批準,2020年安排新增專(zhuan) 項債(zhai) 券3.75萬(wan) 億(yi) 元,比上年增加74.4%。經國務院批準,前期分3批提前下達了新增專(zhuan) 項債(zhai) 券額度2.29萬(wan) 億(yi) 元;近期剛剛下達第4批額度1.26萬(wan) 億(yi) 元。今年以來,新增專(zhuan) 項債(zhai) 券發行使用情況良好。

從(cong) 發行情況看:一是發行進度快。截至7月14日,全國各地發行新增專(zhuan) 項債(zhai) 券2.24萬(wan) 億(yi) 元,占提前下達額度的98%,規模同比增加58%。二是發行利率前低後高。前3個(ge) 月平均發行利率逐步走低,4月以來平均發行利率明顯回升,利率差約50個(ge) 基點。截至7月14日,平均發行利率3.36%。三是長期債(zhai) 券占比9成。截至7月14日,平均發行期限15.6年。其中,10年期及以上長期債(zhai) 券發行2.02萬(wan) 億(yi) 元,占90%,較上年提高56個(ge) 百分點,專(zhuan) 項債(zhai) 券期限與(yu) 其項目建設和運營期限相應匹配。

從(cong) 使用情況看:一是突出支持重點。已發行的2.24萬(wan) 億(yi) 元新增專(zhuan) 項債(zhai) 券,全部用於(yu) 國務院常務會(hui) 議確定的重大基礎設施和民生服務領域。其中,用於(yu) 交通基礎設施、市政和產(chan) 業(ye) 園區,以及教育、醫療、養(yang) 老等民生服務領域1.86萬(wan) 億(yi) 元,占83%。二是帶動作用明顯。各地約有2200億(yi) 元專(zhuan) 項債(zhai) 券用作鐵路、軌道交通、農(nong) 林水利、生態環保等領域符合條件的重大項目資本金,有利於(yu) 帶動擴大有效投資。三是使用結構優(you) 化。按照黨(dang) 中央、國務院決(jue) 策部署,各地積極安排專(zhuan) 項債(zhai) 券資金支持“兩(liang) 新一重”、公共衛生體(ti) 係建設、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等重點領域,共計約安排9000億(yi) 元以上。四是支出進度加快。截至7月14日,新增專(zhuan) 項債(zhai) 券資金已支出1.9萬(wan) 億(yi) 元、占發行額的85%,其中有14個(ge) 地區支出進度在90%以上。

(二)防範地方政府專(zhuan) 項債(zhai) 券風險有關(guan) 舉(ju) 措。

黨(dang) 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地方政府債(zhai) 務風險防範工作。財政部堅決(jue) 貫徹落實黨(dang) 中央、國務院決(jue) 策部署,結合專(zhuan) 項債(zhai) 券管理特點和地方實際,從(cong) “借、用、管、還”等各個(ge) 環節全方位加強專(zhuan) 項債(zhai) 券管理,嚴(yan) 格防範法定專(zhuan) 項債(zhai) 券風險,絕不因疫情形勢放鬆風險管控,牢牢守住不發生係統性風險的底線。

一是嚴(yan) 格舉(ju) 債(zhai) 信息公開。發揮按中央要求建立的全國統一的地方政府債(zhai) 務信息公開平台(WWW.CELMA.ORG.CN)作用,要求地方詳細公開發行專(zhuan) 項債(zhai) 券對應項目信息,發揮市場自律約束作用,以公開促規範、以公開防風險。

二是嚴(yan) 格專(zhuan) 項債(zhai) 券用途。堅持專(zhuan) 項債(zhai) 券必須用於(yu) 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項目,堅持項目收益和融資自求平衡。嚴(yan) 禁用於(yu) 發放工資、單位運行經費、發放養(yang) 老金、支付利息等,嚴(yan) 禁用於(yu) 置換債(zhai) 務以及商業(ye) 化運作的產(chan) 業(ye) 項目、企業(ye) 補貼等。

三是嚴(yan) 格規範資金管理。依托地方政府債(zhai) 務管理信息係統,對專(zhuan) 項債(zhai) 券使用實行穿透式、全過程監控,並逐步建立與(yu) 相關(guan) 部門共享機製。授權財政部監管局加強日常監督,對每個(ge) 專(zhuan) 項債(zhai) 券項目實行逐筆監控。

四是嚴(yan) 格落實償(chang) 債(zhai) 責任。落實地方屬地管理責任,省級政府負總責,省以下地方各級政府各負其責。采取綜合性措施,督促地方政府、主管部門、專(zhuan) 項債(zhai) 券資金使用單位等依法依規履行各自償(chang) 債(zhai) 責任,確保法定專(zhuan) 項債(zhai) 券不出任何風險。

王慶閣:今天的新聞發布會(hui) 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