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6-08 16:09:55 河南商報

時隔12年,河南“限塑令”再升級——2020年底,商超、藥店、書(shu) 店、餐飲打包外賣……大量消費場景內(nei) 的一次性塑料製品將迎來“大限”。
屆時,在鄭州、洛陽、濮陽、許昌4個(ge) 試點城市,在上述消費場景下,不可降塑料袋、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快遞行業(ye) 使用的一次性塑料包裝等,都將被禁止或限製使用。
2025年底,新版“限塑令”將會(hui) 在河南全省推廣。
與(yu) 2008年限塑令主要限製消費端的使用不同,此次限塑令,不僅(jin) 把消費端的限塑範圍拓展到了外賣、快遞等領域,而且,還從(cong) 生產(chan) 銷售端直接禁止生產(chan) 和銷售,並積極推廣應用替代產(chan) 品和模式。
【河南新的“禁、限塑令”來了】
6月2日,河南省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廳聯合印發《加快白色汙染治理 促進美麗(li) 河南建設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從(cong) 生產(chan) 和消費兩(liang) 個(ge) 方麵,推動減少一次性塑料製品的使用。
河南商報記者了解到,白色汙染是指過度使用塑料製品特別是一次性塑料製品引起的環境汙染問題。黨(dang) 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白色汙染問題,將白色汙染治理作為(wei) 生態文明建設和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nei) 容加以推動。今年元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已經印發《關(guan) 於(yu) 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發改環資﹝2020﹞80號)。
河南的《行動方案》是在全麵貫徹落實國家《意見》的基礎上,結合河南實際,做出的進一步細化的措施。
《行動方案》顯示,在生產(chan) 端,河南將在全省範圍內(nei) 禁止生產(chan) 和銷售厚度低於(yu) 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袋、厚度低於(yu) 0.01毫米的聚乙烯農(nong) 用地膜。禁止以醫療廢物為(wei) 原料製造塑料製品。全麵禁止廢塑料進口。到2020年底,禁止生產(chan) 和銷售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棉簽;禁止生產(chan) 含塑料微珠的日化產(chan) 品。到2022年底,禁止銷售含塑料微珠的日化產(chan) 品。
在消費端,2020年底,鄭州、洛陽、濮陽、許昌4個(ge) 試點城市,在很多消費場景都不能使用一次性塑料製品。
其中,商場、超市、藥店、書(shu) 店等場所,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hui) 活動等場景,將首批禁止提供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集貿市場雖然還可以使用,但不可降解塑料袋的使用也將受到規範和限製。
同時,上述城市星級賓館、酒店等場所也不能再主動提供一次性塑料用品。
四個(ge) 試點城市還將先行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裝袋、一次性塑料編織袋等,降低不可降解的塑料膠帶使用量。
而到2025年底前,河南省內(nei) 其餘(yu) 城市將推廣此新的限塑令。
【12年後的河南版限塑令更嚴(yan) 格了】
“限塑令”並不是一個(ge) 新話題,2008年6月我國就推過一次“限塑令”。當時也是要求全國範圍內(nei) 禁止生產(chan) 、銷售、使用厚度小於(yu) 0.025毫米的塑料購物袋。而這句話後麵緊跟著還有一句: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一律不得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
重點是:“不得免費提供。”於(yu) 是後來超市的塑料袋都是有償(chang) 提供了,甚至還有大量小超市仍然免費提供。
相比之下,此次河南的這個(ge) 行動計劃中的限塑令的要求顯然更為(wei) 嚴(yan) 格,不再有“不得免費提供”一說。
此外,塑料袋隻是限製品類中的一部分,一次性塑料棉簽、含有塑料微珠的洗麵奶、不可降解的快遞包裝等13類塑料製品都上了“黑名單”,而且明確這些產(chan) 品將在2020年、2022年和2025年三個(ge) 時間節點裏,逐步被禁止使用。
有數據統計顯示,2008年中國的塑料袋使用量為(wei) 30億(yi) 個(ge) ,僅(jin) 用於(yu) 買(mai) 菜的塑料袋就達10億(yi) 個(ge) 。但12年過去了,雖然商超在塑料袋使用量上有一定的控製,新興(xing) 的外賣和快遞業(ye) 卻成為(wei) 使用塑料的大戶,塑料袋整體(ti) 消耗量不降反增。
僅(jin) 以快遞為(wei) 例,國家郵政局發布的《2017年中國快遞領域綠色包裝發展現狀及趨勢報告》顯示,截至2016年,我國快遞業(ye) 共消耗塑料袋已達到147億(yi) 個(ge) ,其中快遞直接使用塑料袋數量約為(wei) 68億(yi) 個(ge) 、占比46%,剩餘(yu) 54%為(wei) 電商平台和賣家的自帶包裝。
而到了2018年,全國快遞量超過500億(yi) 件,這其中消耗的塑料袋就達到245億(yi) 個(ge) ,所用的膠帶達到430億(yi) 米。
僅(jin) 此一項,就是12年前塑料袋使用量的數倍,這也是此次“限塑令”升級的重要原因。
【12年前“限塑令”執行得並不好】
相對而言,大型超市、商場是限塑令執行得相對較好的地方。
“大號塑料袋5角,小號塑料袋3角。”在鄭州世紀聯華超市,每當消費者提出要塑料袋,結賬的工作人員都會(hui) 熟練地報價(jia) 。而經過多年的塑料袋有償(chang) 使用教育,很多消費者也接受塑料袋收費的現實。
隻是,年齡比較大的消費者更願意自帶購物袋,主動不使用收費塑料袋;而年輕人則更多地圖方便,並不在意購買(mai) 幾角錢一個(ge) 塑料袋。盡管超市的塑料袋上印著可以循環使用的字樣,但是多數消費者依然是使用一次就丟(diu) 掉,下次去超市購物再購。
然而,即便是在執行得比較好的大型超市、商場,到了生鮮區,成卷的塑料袋依然是免費使用。消費者將塑料袋隨意撕下,將所選購的商品分裝,部分消費者甚至會(hui) 一次性撕掉好幾個(ge) ,裝在口袋裏帶回家。
也有人,稱超市的塑料袋已做到可降解。“我們(men) 收費的塑料袋和免費卷裝塑料袋,都是可降解的。”上述超市人士告訴河南商報記者。
與(yu) 大型商超對塑料袋使用尚有限製相比,農(nong) 貿市場裏麵塑料袋使用就非常隨意了,沒有菜販不提供塑料袋的,而且基本都是禁止生產(chan) 和使用的超薄塑料袋。
“300個(ge) 塑料袋也就六七塊錢,經常有商販來賣給我們(men) ;我們(men) 一直都在用,並沒人來處罰。”鄭州桐柏路上一農(nong) 貿市場裏賣雞蛋的商戶說。
對於(yu) 塑料袋,他也非常依賴,沒有塑料袋就沒法做生意:就算消費者提著購物袋來,也沒有人願意將擠壓就破碎的雞蛋直接放進去。
【“限塑令”執行需要配套法律法規】
12年前“限塑令”部分流於(yu) 表麵,即將執行的新“限塑令”是否也會(hui) 因為(wei) 後續監管措施不力等原因,變得“雷聲大雨點小”:大企業(ye) 相對規範,小企業(ye) 不受監管?
“此次13類塑料品,分散在農(nong) 業(ye) 、食品、化妝品、日用品等多個(ge) 領域,又涉及生產(chan) 、銷售、使用等不同環節。”中國商業(ye) 經濟學會(hui) 副會(hui) 長宋向清說,而且對這些塑料製品的監管也分散在發改委、工信、市場、環境等多個(ge) 部門,這對以後的具體(ti) 管理有一定的挑戰。
再加上目前“限塑令”盡管設置了時間節點,但並不具有強製執行性,因此他認為(wei) 必須有配套的法律和法規。這可能涉及循環經濟促進法、固體(ti) 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產(chan) 品質量法等。
不過,部分企業(ye) 已在嚐試不可降解塑料的替代原料的生產(chan) 。
鄭州部分商家已經在外賣盒上做出了改變。一家燙飯商家疫情後恢複營業(ye) ,就開始使用紙質碗盛裝餐品,鋁箔製的碗蓋。這種設計不僅(jin) 環保還能保證湯品不漏灑。而輕食沙拉商家也開始有選擇使用紙質碗以及牛皮紙袋包裝,減少塑料袋使用並提升餐品的顏值。
京東(dong) 物流也已經研發了生物降解塑料袋等新材料,目前京東(dong) 已經大規模使用可降解包裝袋,每年淘汰近百億(yi) 個(ge) 傳(chuan) 統塑料袋。
不過,不可回避是,可降解的替代品目前成本相對高,而且其耐熱、韌性等也與(yu) 塑料相比有限製。在此次行動計劃中,河南也將加快培育替代產(chan) 業(ye) 。其中包括支持企業(ye) 攻關(guan) 聚乳酸(PLA)規模化、連續化生產(chan) 關(guan) 鍵技術,完善生物基可降解材料的全產(chan) 業(ye) 鏈關(guan) 鍵技術集成,降低應用成本。建設一批補鏈和擴能項目,力爭(zheng) 3年內(nei) 可降解替代材料產(chan) 能增長到10萬(wan) 噸以上。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