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6-01 11:45:50 北京青年報

汽車市場回暖進行時
結束21個(ge) 月連降 4月銷量同比增長4.4%
中國汽車市場逐漸擺脫疫情的影響,回暖正在成為(wei) 主旋律。
4月,中國汽車產(chan) 銷量均突破200萬(wan) 輛,增長率均實現由負轉正,分別同比增長2.3%和4.4%,結束21個(ge) 月連續下滑趨勢。其中,商用車同比增長較為(wei) 明顯,產(chan) 銷量創月度曆史新高;乘用車及新能源汽車市場尚未完全啟動,產(chan) 銷量仍低於(yu) 上年同期水平。具體(ti) 到品牌來看,豪華品牌零售同比增長16%、主力合資品牌零售增速同比下降5%、自主品牌零售下降13%,市場分化明顯。
中汽協副秘書(shu) 長師建華表示,“4月國內(nei) 汽車市場的銷售數據有所好轉,隻是壓抑需求的釋放,車市仍麵臨(lin) 很大的不確定性。”
商用車意外成“後浪”
中國汽車工業(ye) 協會(hui) (以下簡稱“中汽協”)公布的數據顯示,4月,全國汽車產(chan) 銷量分別為(wei) 210.4萬(wan) 輛和207萬(wan) 輛,分別同比增長2.3%和4.4%,增長率由負轉正,結束21個(ge) 月連續下滑趨勢。對此,中汽協副秘書(shu) 長陳士華表示,原因首先是由於(yu) 國內(nei) 商用車銷量呈現出了明顯的上漲態勢。其次,受2019年部分地區提前實施國六標準的影響,去年同期銷量基數相對較小。最後,當前國內(nei) 疫情防控形勢好轉,也有利於(yu) 汽車銷售的增長。
此次增長主要由商用車拉動,而非乘用車。據中汽協統計,4月,乘用車當月售出158.7萬(wan) 輛,同比下降4.6%;商用車共售出53.4萬(wan) 輛,同比增長31.6%,為(wei) 曆史最高水平。在乘用車當中,SUV實現了7.3%的同比增長,轎車和MPV依舊下滑。在商用車當中,與(yu) 上年同期相比,客車產(chan) 銷小幅增長,貨車產(chan) 銷增長均超過34.2%達到49.6萬(wan) 輛;其中,重卡銷量19萬(wan) 輛,輕卡銷量破21萬(wan) 輛,創單月銷量曆史紀錄。
事實上,自本世紀以來,乘用車都是中國汽車市場的核心增長動力,無論是2008年金融危機的消費受阻,還是2010年強投資推動的車市全麵增長,乘用車都表現強勁,隻在2017年和2020年4月出現較大的乘商分化,呈商用車增速大幅高於(yu) 乘用車的走勢。在商用車領域,除上汽大通小幅下降外,申沃、上汽依維柯紅岩、南京依維柯等商用車4月份均呈現出不同程度的增長。
與(yu) 商用車的“意外”突圍不同,被寄予厚望的新能源汽車,沒能迎來“春天”。為(wei) 了盡可能地規避疫情的負麵影響,推動新能源汽車恢複發展,4月,中央和地方各類利好信息不斷,補貼與(yu) 免征購置稅政策一起延長至2022年底。不過,目前來看,帶動作用尚不明顯。數據顯示,4月,新能源汽車銷量為(wei) 7.2萬(wan) 輛,盡管銷量開始環比上升,降幅同比收窄,但仍同比下滑26.5%;1-4月,新能源汽車銷量為(wei) 20.5萬(wan) 輛,同比下降43.4%。
總體(ti) 而言,陳士華表示,4月份國內(nei) 汽車市場尚未恢複到正常情況,接下來國內(nei) 車市是不是會(hui) 繼續回暖,仍然有待觀望。
豪華品牌依然占據C位
伴隨著車市回暖,市場分化越加明顯。數據顯示,今年4月,豪華品牌零售同比增長16%、主力合資品牌零售增速同比下降5%、自主品牌零售下降13%。豪華車市場隔兩(liang) 個(ge) 月之後重回增長軌道,成三大細分市場中唯一增長市場。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hui) 秘書(shu) 長崔東(dong) 樹表示,4月豪華車市場總體(ti) 較強,一方麵是由於(yu) 4月消費者購車需求以剛需為(wei) 主,高端換購需求迅速回暖;另一方麵,部分豪華車型進行了較大幅度的促銷活動,拉動了豪華車整體(ti) 銷量增長,降維打擊態勢明顯。
其中,BBA依舊強勁,市占率不斷提升。4月,寶馬(含MINI品牌)銷量為(wei) 67228輛,同比增長13.6%;奔馳銷量同比上漲0.8%,達到57707輛,在華銷量創同期新高;奧迪銷量55888輛,同比增長34.4%,位列第三。值得一提的是,4月國內(nei) 豪華車銷量前十名全部由BBA產(chan) 品占領,其中寶馬占據四個(ge) 席位,奔馳和奧迪分別占據三席。
在豪華車市場整體(ti) 向好,BBA銷量持續提升的背景下,各品牌之間的競爭(zheng) 也更加激烈。以凱迪拉克、沃爾沃、捷豹路虎等為(wei) 代表的第二陣營豪華品牌也在加速探索,不斷逼近豪華車一線陣營。
數據顯示,4月,雷克薩斯品牌在華累計售出新車23150輛,同比增長6%,似乎並未受到此前“機油門”風波的影響,依舊占據二線豪華品牌的頭把交椅。緊隨其後的凱迪拉克,4月終端零售16273輛,同比增長29.5%,環比增長48%。同樣實現雙增長的還有沃爾沃和捷豹路虎。4月,沃爾沃在華銷量達到14698輛,同比增長21%,環比增長54%,創曆史同期單月最高值;奇瑞捷豹路虎4月銷量同比增長40.99%,環比增長125.54%。
國內(nei) 豪華車市場的大幅增長,表明汽車消費升級趨勢下的高端換購需求正迅速回暖。
頭部企業(ye) 霸屏朋友圈
雖然合資及自主品牌未能實現增長,但是頭部企業(ye) 的表現可圈可點。4月銷量數字一出,立即刷爆朋友圈。崔東(dong) 樹表示,汽車消費的馬太效應越發顯著,主流合資品牌和主流自主領軍(jun) 品牌走勢總體(ti) 較強,其中,自主廠家零售較強或受到了新品推動和民族情結推動的效果。
合資品牌中,一汽-大眾(zhong) 依舊占據銷量排行榜榜首,其官方公布的銷量為(wei) 16.57萬(wan) 輛,同比增長9.9%,大眾(zhong) 在華另一家合資公司上汽大眾(zhong) 卻出現了下滑,4月銷量為(wei) 12.01萬(wan) 輛,同比下滑16.14%,二者產(chan) 生了4萬(wan) 輛的差距。
日係合資品牌中,除了東(dong) 風本田銷量依舊受挫以外,廣汽本田、廣汽豐(feng) 田、一汽豐(feng) 田、東(dong) 風日產(chan) 4月份銷量均實現了增長,分別同比增長2.0%、47%、9%、4.9%,銷量達到7.2萬(wan) 輛、6.4萬(wan) 輛、7.2萬(wan) 輛、9.23萬(wan) 輛。美係合資中,長安福特單月銷售1.8萬(wan) 輛,同比增長8%,上汽通用卻未能跟上增長隊伍,4月份銷量為(wei) 11萬(wan) 輛,同比下降12.35%。其中,長安福特的銷量向上很大程度上與(yu) 其去年同期銷量基數較低有關(guan) 。
相比較而言,韓係和法係合資品牌的市場表現略顯艱難。官方數據顯示,4月份,神龍汽車銷量僅(jin) 為(wei) 5222輛,同比下滑45%;而剛剛宣布退出中國市場的東(dong) 風雷諾當月僅(jin) 銷售了710輛新車。韓係品牌中,東(dong) 風悅達起亞(ya) 官方數據顯示,4月其銷量為(wei) 2.35萬(wan) 輛,與(yu) 2019年同期基本持平。乘聯會(hui) 數據顯示,北京現代4月銷量3.42萬(wan) 輛,同比下滑32.9%。
我國汽車市場銷量逐步複蘇,但自主品牌整體(ti) 市場份額卻在收縮。4月份中國自主乘用車市場份額創下自2014年7月以來的最低水平。中汽協數據顯示,4月自主品牌乘用車銷量為(wei) 53.2萬(wan) 輛,同比下降9.4%,市場份額為(wei) 34.6%,同比下降2.6%。
盡管陳士華強調,一個(ge) 月的產(chan) 銷數據並不能說明什麽(me) 問題,但不容忽視的是,在激烈的市場競爭(zheng) 和乘用車市場總體(ti) 仍呈下降趨勢的市場中,品牌競爭(zheng) 愈發分化,強者恒強,品牌競爭(zheng) 力明顯較弱的自主品牌則承受更大的衝(chong) 擊。
廠家公布的數據顯示,吉利、長城、長安、廣汽集團等車企銷量在4月均實現了同比與(yu) 環比雙增長。其中,吉利汽車4月銷量為(wei) 10.54萬(wan) 輛,環比增長約44%、同比增長約2%;長城汽車全球共銷售新車80828輛,其國內(nei) 銷量為(wei) 78804輛,同比增長2%,環比增長46%。長安汽車,今年4月份銷量為(wei) 15.96萬(wan) 輛,同比增長32%,其中,長安自有品牌(重慶長安、河北長安、合肥長安)4月份銷量為(wei) 7.43萬(wan) 輛,同比增長72.39%。廣汽集團4月份的銷售數據也非常好看,達到 16.6萬(wan) 輛,同比增長6.10%,環比增長50.5%。
與(yu) 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海馬、力帆、比速、獵豹等車企生存異常艱難,銷量甚至不及造車新勢力。乘聯會(hui) 數據顯示,海馬、力帆、比速、獵豹4月份分別銷售了368輛、96輛、83輛和59輛,不足千輛的銷量讓其承擔更大的市場壓力。深陷信用“暴雷”的造車新勢力,在4月銷量繼續維持在千輛左右。官方公布的銷量數據顯示,蔚來交付新車3155輛,理想汽車交付超2600輛,威馬汽車為(wei) 1388輛,小鵬汽車為(wei) 1233輛。
新冠疫情對國內(nei) 汽車市場的負麵影響正在消退,4月止跌回暖的銷量表現,給沉寂了許久的汽車市場帶來希望,期望國內(nei) 汽車市場繼續回暖。但是國外疫情依舊不容樂(le) 觀,將衝(chong) 擊供應鏈並影響中國汽車出口貿易。中汽協表示,樂(le) 觀估計,如果國內(nei) 及海外疫情得到有效控製,預計今年國內(nei) 汽車市場銷量下滑15%;悲觀估計,如果海外疫情繼續蔓延,預計國內(nei) 汽車市場銷量下滑25%。(文/溫衝(chong) )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