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5-13 11:04:27 中國交通新聞網

如今,越來越多的鄉(xiang) 村居民樂(le) 於(yu) 在網上購物,或通過電商平台銷售自家的農(nong) 貨。快遞下沉、農(nong) 貨上行,便成為(wei) 一個(ge) 值得思考的熱點話題。2019年起,菜鳥網絡鄉(xiang) 村事業(ye) 部(簡稱菜鳥鄉(xiang) 村)啟動了以“快遞共配+農(nong) 貨上行”為(wei) 主要內(nei) 容的農(nong) 村快遞物流智慧共配項目(簡稱共配項目),通過向縣域快遞企業(ye) 提供技術、管理、商業(ye) 解決(jue) 方案推動農(nong) 村快遞共配降本提效,探索網點商業(ye) 化、農(nong) 貨上行,造福農(nong) 村消費者。
貴州省地處我國西南腹地、雲(yun) 貴高原,地勢起伏大,很多偏遠鄉(xiang) 村經濟落後、交通不便,共配項目在貴州省的落地發展正逐步打通鄉(xiang) 村配送“最後一公裏”,助力黔貨出山。
區域縮小貨量大了
企業(ye) 效益上來了
“阿姨,您的快遞,拿好了哦!”記者給共配項目貴州省黔東(dong) 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縣快遞員何金好打電話時,她正在送快遞。派送快遞工作並不輕鬆,工作時間長,搬運體(ti) 積大和重量沉的包裹常常讓快遞員疲憊不堪。聽到對方是一名女性,這讓記者有些意外。
何金好卻告訴記者,共配項目實施後,雖然貨量變多了,但是送快遞的區域縮小了,與(yu) 之前相比輕鬆多了。同何金好一樣,記者在采訪其他幾名快遞員的時候,也得到了相同的回複,“區域小,貨量大”是他們(men) 共同的感受。如何理解這句話?菜鳥鄉(xiang) 村貴州省負責人陳子男告訴記者,過去某一家快遞企業(ye) 的快遞員要負責該企業(ye) 在這個(ge) 鄉(xiang) 鎮所有快遞的配送,貨量不是很多,但是要跑很遠的路。共配項目是幫助縣域一級當地幾家快遞企業(ye) 整合起來共同成立一家合資公司,共享人力資源,縮小快遞員配送區域,提高配送密度。
共配項目貴州省黔東(dong) 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縣快遞員楊昌西對此體(ti) 會(hui) 頗深,已經做了兩(liang) 年多快遞員的他,以前隻送一家快遞企業(ye) 的快遞包裹,件量不是很多,區域劃得很大,一天到晚跑下來也沒送多少件,賺的錢剛剛好夠生活。楊昌西現在負責一個(ge) 承包區,他告訴記者:“加入共配項目之後,不同快遞企業(ye) 的包裹我們(men) 都送,工作量就大了;區域劃小了,我們(men) 跑得就少了,收入還增加不少。”
據悉,加入共配項目後,雷山縣劃分了承包區,在縣域一級有18個(ge) 承包區,8個(ge) 鄉(xiang) 鎮也都有承包區,每個(ge) 承包區的派件區域為(wei) 200米左右。承包區在居民區附近建有門店,很多客戶選擇自取,這也減輕了快遞員送件壓力。即使一個(ge) 人在電商平台購買(mai) 的多件商品分別由不同快遞企業(ye) 承運,“隻需要一個(ge) 快遞員聯係他就行了,非常方便。”雷山縣合資公司負責人王貴說,某些鄉(xiang) 村目前也設置了若幹個(ge) 村級快遞站點,鄉(xiang) 鎮快遞員每隔一天就把快遞包裹送到村級快遞站點,再打電話告訴村民前來取件。
共配項目的優(you) 勢不單單體(ti) 現在末端配送上,還為(wei) 縣域一級的快遞企業(ye) 帶來了更高效的操作模式。陳子男告訴記者,共配項目在縣域一級整合了當地快遞企業(ye) 的分撥倉(cang) 庫,原來5家快遞企業(ye) 分別需要400平方米的場地,現在1000平方米完全夠5家企業(ye) 用了,場地成本大幅降低。菜鳥鄉(xiang) 村向縣裏共配的快遞企業(ye) 提供“溪鳥共配係統”等技術支持,將多家企業(ye) 的操作係統進行整合,打通了龍門架、高拍儀(yi) 等分揀設備和快遞到件、派件、簽收等環節,實現了不同企業(ye) 快遞包裹的混掃、混派。“從(cong) 這個(ge) 係統可以看到所有數據,能夠更高效地派送,減少了末端配送方麵很多工作量。”王貴說。
不僅(jin) 如此,共配項目還節約了人力成本。台江縣合資公司負責人潘金鵬說:“台江縣整合了中通、申通、韻達等快遞企業(ye) ,以前每家有四五個(ge) 快遞員,3家就有近15個(ge) ,現在七八個(ge) 快遞員就夠用了。”
吸納貧困戶就業(ye)
家門口就掙了錢
貴州地處偏遠山區,很多縣都是國家深度貧困縣,如何吸納當地貧困戶就業(ye) ,是菜鳥鄉(xiang) 村始終考慮並且在做的事情。陳子男表示,一個(ge) 企業(ye) 應該承擔相應的社會(hui) 責任,而且快遞業(ye) 裏例如分揀操作工、快遞員等工作本身對勞動力文化要求不是很高,參與(yu) 共配項目的快遞企業(ye) 有合適的崗位可以去吸納貧困戶就業(ye) ,讓他們(men) 從(cong) 事一些比較簡單的工作。
快遞員何金好就屬於(yu) 這樣的情況,她是從(cong) 外省嫁到台江縣的,她的愛人常年在外打工,留下她在老家照看3個(ge) 孩子和兩(liang) 位老人,孩子的爺爺腿腳還不是很方便,經常需要人照顧。之前她在一個(ge) 服裝廠打工,做衣服、鞋子,一個(ge) 月工資在2000元左右,工作時間很長且固定,如果家裏有事也不好請假。現在何金好做快遞員,工作相對來說辛苦一點,時間卻可以自由分配,一般從(cong) 早上開始工作,下午三四點就可以下班,碰到有事,可以晚一點開始工作。工資一般都是在三四千元左右,有時候能夠達到四五千元,這在當地是一個(ge) 不錯的收入。據了解,台江縣參與(yu) 共配項目的4家快遞企業(ye) 每家都至少吸納了兩(liang) 名貧困戶居民工作,工作崗位涵蓋快遞員、客服、倉(cang) 庫打包員、分揀操作工等。
在雷山縣,同樣的案例也有不少。雷山縣有不少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小區,共配項目在雷山縣吸納了小區15個(ge) 貧困戶居民就業(ye) ,為(wei) 他們(men) 提供了客服、快遞員、分揀操作工等工作。做客服的王玉玲住在共 配項目雷山縣共配中心附近的羊排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小區,她告訴記者,現在這份工作讓她很滿足,一般早上8時上班,下午6時下班,負責數據方麵的工作和處理客戶投訴。“之前各家快遞企業(ye) 單獨派件時,會(hui) 產(chan) 生很多投訴和服務問題,現在統一在一起,如果是一個(ge) 客戶的話,他的快遞是同一時間送到的,投訴少了很多,我的工作也輕鬆了很多。”王玉玲說。
“送包裹”變“產(chan) 包裹”
小農(nong) 戶對接大市場
“我們(men) 現在想要做的事情就是如何幫助農(nong) 村老百姓脫貧致富,貴州農(nong) 產(chan) 品資源豐(feng) 富,種的蔬菜都是有機蔬菜,但是過去農(nong) 戶沒有渠道,賣不出去,自己吃也吃不完,隻能拿來喂豬或者爛在地裏,很可惜。”說起這個(ge) ,王貴顯得有些激動。
王貴告訴記者,這兩(liang) 天他正在雷山縣下麵的村子裏做“蔬菜上行”的調研,當地的韭菜非常受歡迎,韭菜的種養(yang) 、管理很簡單,並且產(chan) 量大。收購價(jia) 加上成本在1.5元左右,但是在城市的超市裏韭菜可以賣到5元一斤。不光是韭菜,雷山縣的土豆、筍、白菜也很優(you) 質,王貴計劃通過線上和線下兩(liang) 種方式幫助農(nong) 戶銷售蔬菜,線下通過共配把蔬菜配送到學校、機關(guan) 的食堂,更便宜更省錢,線上通過電商平台來銷售。“之前隻是做快遞,沒怎麽(me) 幫農(nong) 戶賣過農(nong) 產(chan) 品,物流成本太高。 現在能夠通過共配項目的電商資源開始嚐試在網上賣農(nong) 貨,解決(jue) 農(nong) 村的農(nong) 貨出山難題。”王貴說。
陳子男告訴記者,共配項目的係統具備購物的功能,鄉(xiang) 鎮站點可以選擇當地有代表性、優(you) 質的農(nong) 貨信息上傳(chuan) 到係統,菜鳥鄉(xiang) 村幫助他們(men) 做免費的推廣和營銷。“我們(men) 的係統和菜鳥裹裹 App 是有關(guan) 聯的,城市的消費者用菜鳥裹裹時能夠看到相應的信息。”陳子男說。此外,菜鳥鄉(xiang) 村還有自己的天貓旗艦店,專(zhuan) 門給縣裏做農(nong) 貨上架銷售,還會(hui) 結合淘寶直播等電商活動,幫助農(nong) 貨商家做推廣促銷,推動進村“送包裹”變出村“產(chan) 包裹”,助力黔貨出山,鄉(xiang) 鎮快遞站點和農(nong) 戶都有機會(hui) 增收。
每日 推薦
- 比亞迪叉車:以綠色科技賦能傳統紙媒轉型
- 推動道路貨運行業高質量發展部際聯席會議召開2025年第一次全體會議 凝聚合力切實保障貨車司機合法權益
- 三部門多措並舉促進航空口岸通關便利化
- 稅惠政策支持科技創新和製造業發展
- 10個城市啟動第二批公共領域車輛全麵電動化試點
- 【四川】多式聯運數智平台建圈強鏈育產業
- 物流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核心:數字化運營的實踐與價值
- 【江西】交投吉安西中心創新“綠通先行後驗”模式 民生通道再提速 鮮活農產品不再等待
-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要求 發揮高鐵航空優勢構建快速輸送係統
- 【浙江】“司機之家”提質擴麵
- 2024年民營企業在我國外貿領域創造“三個首次”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