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5-08 16:44:30 解放軍(jun) 報

今年年初國內(nei) 暴發的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發生的傳(chuan) 播速度最快、感染範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在億(yi) 萬(wan) 人民同舟共濟的戰“疫”中,我們(men) 感受到了中國力量和中國精神,也了解到了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變化:蘇州某地運用區塊鏈思維,開發出“戰疫寶”App,成功用於(yu) 協助企業(ye) 複工複產(chan) ,有效解決(jue) 了企業(ye) 場內(nei) 監管難題;江西聯通推出“基於(yu) 區塊鏈的企業(ye) 複工複產(chan) 備案申報平台”,可遠程在線填報、跨地區同步實施,避免了人員聚集,減輕了企業(ye) 負擔……
以“信任”為(wei) 關(guan) 鍵詞的區塊鏈技術,正款款走進大眾(zhong) 視野,在保證所有信息數字化並實時共享的同時,可實現多個(ge) 主體(ti) 之間的協作信任與(yu) 一致行動。人們(men) 相信,區塊鏈技術已不隻是下一代互聯網技術,更是下一代合作機製和組織形式,將成為(wei) 各國產(chan) 業(ye) “換道超車”的突破口……
一本不能篡改的“賬簿”
今年1月29日至30日,湖北省紅十字會(hui) 對外公布了第一批次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捐贈物資使用情況,隨即就有網友對公示信息提出了質疑。後證實,公示中記錄的“N95口罩36000個(ge) ”確有錯誤,應為(wei) “KN95口罩36000個(ge) ”。雖然承諾後續使用社會(hui) 捐贈情況將陸續公布,但漏掉一個(ge) 字母“K”,已影響到網友對該機構公開信息準確性的信任度。
互聯網時代,人們(men) 對中心化機構有著非常高的信任度,而一旦中心化機構出現失誤,造成的破壞將是巨大的。
此時,以“去中心化”為(wei) 顯著特點的區塊鏈,恰好可以避免這一問題。如何避免?區塊鏈到底是什麽(me) ?它將怎樣運行和應用到工作、生活之中?
本質上講,區塊鏈是一個(ge) 共享數據庫。從(cong) 區塊鏈的數據結構看,是由數據“塊”和“鏈”組成。在數據上傳(chuan) 過程中,數據會(hui) 被打包到一起,形成一個(ge) 個(ge) 數據塊。而被打包好的數據塊,又有另一個(ge) 學名,叫做“區塊”。數據塊會(hui) 按時間順序鏈接在一起,形成鏈式結構。“區塊鏈”因此得名。
相對於(yu) 傳(chuan) 統數據結構,區塊鏈沒有絕對的中心,即“去中心化”。“去中心化”,去的是中央控製方和中介方;“去中心化”不是不要中心,而是由節點來自由選擇中心、自由決(jue) 定中心。
當各方輸入的數據匯總到一起,源源不斷地在鏈條上記錄,每條輸入的信息都會(hui) 成為(wei) 彼此的參照,來驗證真偽(wei) 。如果將區塊鏈比作一本賬簿,那麽(me) 賬簿上每筆賬單都由多方參與(yu) 、見證。如此一來,其中某一方為(wei) 了達到某種目的偷偷修改也是沒有意義(yi) 的。所有數據組合在一起,保證了區塊鏈的可靠性——“從(cong) 不會(hui) 記錯賬”。
由於(yu) 特殊的數據結構,區塊鏈“不可偽(wei) 造”“不能篡改”“公開透明”“可以追溯”。這些特征,意味著信任,意味著人們(men) 不必懷疑區塊鏈上信息的真實性。
試想,如果區塊鏈應用於(yu) 慈善機構,信息一旦上鏈,就無法篡改和刪除,捐款流程和受贈信息全程可溯源、追蹤,全部信息不可偽(wei) 造,確保準確可靠,信任危機將不複存在;如果區塊鏈應用於(yu) 金融機構,當銀行在做金額結算、信息錄入時,區塊鏈的存在使記錄不能被篡改,並能溯源每筆資金流向,金融交易從(cong) 此將更加安全可信;區塊鏈讓終身追責成為(wei) 可能,公開透明的特性使監管機構可以更方便地監控係統交易數據,每個(ge) 人都要為(wei) 自己的言行負責,更有利於(yu) 監管和社會(hui) 治理。
區塊鏈,一個(ge) 有著特殊名字的數據存儲(chu) 庫,奠定了堅實的“信任”基礎。而今年在全球暴發的新冠肺炎疫情,或將成為(wei) 促使區塊鏈時代來臨(lin) 的最大外力介入。
不必在醫院做重複檢查
如果患者去幾家不同的醫院看病,或許會(hui) 遇見同樣的困擾——重複檢查。對於(yu) 有些基礎檢查,雖然在一家醫院已經做過,但當患者去另一家醫院看病時,醫生往往還讓其重複做相關(guan) 檢查。這不但浪費患者的時間和金錢,還浪費醫療資源。
醫生也有苦衷,因為(wei) 他不能確定病人之前做過的檢查是否真實權威。這背後,隱藏的其實是某種程度上醫院與(yu) 醫院相互之間形成的“信息孤島”,即相關(guan) 醫療信息無法或者難以順暢地相互流動。
此時,如果應用了區塊鏈技術,便可簡化流程,順暢信息流動,患者就不必在醫院重複做檢查了。
醫療行業(ye) 涉及居民個(ge) 人健康等敏感數據,出於(yu) 對隱私的保護,醫院之間很難做到信息共享。而人工智能分析係統隻能建立在大量數據基礎之上,醫療行業(ye) 不禁陷入兩(liang) 難:一麵是對隱私保護的業(ye) 務訴求,一麵是沒有大量數據支撐、難以利用人工智能輔助分析決(jue) 策。
但在區塊鏈世界裏,一切問題會(hui) 迎刃而解。
區塊鏈有3種組織形態,即公有鏈、聯盟鏈和私有鏈,其核心區別在於(yu) 訪問權限的開放程度。如與(yu) 公有鏈上所有信息記錄完全開放不同,聯盟鏈和私有鏈可以預先設定具有特定特征的參與(yu) 主體(ti) ,具有權限控製和成員準入控製的要求,可以保護隱私。本質上,聯盟鏈也屬於(yu) 私有鏈,隻是私有程度不同。因此,區塊鏈技術能夠做到兼顧隱私保護與(yu) 數據共享。
當醫生借助區塊鏈,發現患者在此之前已經做過前期的基礎檢查,就能簡化操作步驟,大大提升診斷效率。
基於(yu) 區塊鏈技術,醫療機構從(cong) 上到下,每個(ge) 人都能獲得不同的技術價(jia) 值,最終形成一個(ge) 閉環的區塊鏈醫療網絡,從(cong) 而整合醫療機構的大量信息,實現醫療信息安全存儲(chu) 、安全流動、安全可控。為(wei) 保證區塊鏈平台的安全可控,未來還將不斷提升區塊鏈安全隱私關(guan) 鍵技術水平,全麵支持加密算法和標準,以滿足業(ye) 務數據的隱私要求。
放眼全球,雖然目前區塊鏈技術在醫療領域的應用仍顯陌生,但有越來越多的國家看好區塊鏈在醫療領域的發展。國際商業(ye) 機器公司(IBM)的一項調查顯示,早在2017年,全世界16%的醫療機構已經有明確計劃,要推廣應用區塊鏈技術。
近觀我國,區塊鏈技術已“鏈”上多個(ge) 領域、“鏈”接起美好生活。2015年,百度公司開始布局區塊鏈,探索區塊鏈在金融領域的應用並組建團隊;2017年11月,阿裏巴巴集團、螞蟻金服集團與(yu) 雄安新區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阿裏巴巴與(yu) 螞蟻金服將承建“數字雄安”區塊鏈實施平台……
區塊鏈拔節生長未來可期
2009年1月3日,在芬蘭(lan) 赫爾辛基的一個(ge) 小型服務器上,中本聰“挖”出第一批比特幣。該幣是一種點對點的支付係統,可直接對接買(mai) 家和賣家,不需要像銀行和支付寶那樣的中間支付方。作為(wei) 區塊鏈的第一個(ge) 應用,比特幣開始被大家熟知,迅速火了起來。
區塊鏈從(cong) 金融領域興(xing) 起,隨之在社會(hui) 各領域鋪展開來,應用前景廣闊。
如在軍(jun) 事領域,憑借區塊鏈技術超強的抗攻擊能力,在未來信息化戰爭(zheng) 中可以保護戰場傳(chuan) 遞的網絡信息真實可靠。如果己方傳(chuan) 感器被敵方截獲,敵方企圖篡改數據,發回虛假信息、誘導錯誤決(jue) 策的美夢就會(hui) 破滅。因為(wei) 區塊鏈技術“去中心化”的本質,讓篡改後的數據無法與(yu) 區塊鏈其他節點上的信息保持一致,真假一目了然。
如在製造領域。基於(yu) 製造業(ye) 的供應鏈往往分布在全球各地,且發貨交易時間不同,容易造成製造中的環節難以追蹤。那麽(me) 通過區塊鏈,可以幫助企業(ye) 創建更智能、更安全的供應鏈。因為(wei) 它能確保數據不會(hui) 因為(wei) 某個(ge) 節點故障而丟(diu) 失,每個(ge) 人都可看到信息的去向,提供實時可見的可靠路徑。當發現產(chan) 品錯誤抑或安全漏洞時,製造商通過區塊鏈隨之找到問題的原因。這樣,就減少了產(chan) 品被召回的可能性,從(cong) 而進一步降低製造業(ye) 服務運營成本。
近年來,基於(yu) 數據信息的透明度、不可篡改性以及溯源性等,不論是企業(ye) 還是政府部門,不論是民用還是軍(jun) 用,世界各國都在加快區塊鏈技術研究,區塊鏈技術的發展呈現出勃勃生機與(yu) 活力。
伴隨發展而來的,是全新的創新和共識機製,也是不斷健全完善的監管體(ti) 係。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在2019年1月10日發布《區塊鏈信息服務管理規定》,“區塊鏈信息服務”進入監管時代。
百舸爭(zheng) 流千帆競,長江後浪推前浪。事物在不斷發展變化,舊事物孕育新事物,新事物終將代替舊事物。區塊鏈在不斷成長,“分布式共識”和“匿名性”特點讓它勢必會(hui) 成為(wei) 新一代顛覆性技術。
看未來,區塊鏈在進擊!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