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產(chan) 業(ye) 數字化 > 正文

5G+助力園區複工,熱成像、無人車為防疫加持

發布時間:2020-02-24 16:16:24 人民日報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隨著成都地區的疫情逐步得到有效控製,企業(ye) 開始著手複工複產(chan) ,越來越多的高科技智慧型身影也出現在防“疫”一線。

菁蓉匯位於(yu) 成都高新區,北有中關(guan) 村、南有深圳灣、東(dong) 有長陽穀、西有菁蓉匯,目前菁蓉匯匯聚眾(zhong) 創空間/孵化器24家,截至目前注冊(ce) 企業(ye) 總計1839家,其中線下企業(ye) 609家。在這樣一個(ge) 企業(ye) 密集、員工眾(zhong) 多的園區內(nei) ,菁蓉匯在最近也迎來了第一波複工大潮。

與(yu) 此同時,如何做好防疫工作,也是當前麵臨(lin) 的大考。在保證效率的情況下做到正常複工、實現精準把控成為(wei) 重中之重。為(wei) 了保障企業(ye) 複工的安全,菁蓉匯與(yu) 中國電信四川公司合作,用眾(zhong) 多“黑科技”設備為(wei) 複工複產(chan) 保駕護航,有效避免人員聚集帶來的風險。

5G+熱成像測溫係統:無感測量,效率提升

作為(wei) 成都新經濟企業(ye) 密集的幾個(ge) 區域之一,平日裏的菁蓉匯在工作日上下班高峰期時段,人流密集,寫(xie) 字樓入口、電梯樓梯處人員擁擠,時常出現長時間排隊現象。這樣的情況明顯對於(yu) 複工期間的防疫工作十分不利。如果僅(jin) 僅(jin) 依靠人工進行溫度的測量,不僅(jin) 會(hui) 導致員工在上下班高峰期的進一步集聚,也降低了園區防疫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

早在2月13日,中國電信四川公司就將5G+熱成像測溫係統引入成都伊藤洋華堂(雙楠店),這套設備的優(you) 勢在於(yu) 通過熱成像攝像機對行人的額頭溫度進行測量。借助非接觸式篩查,實現發熱、高溫異常事件告警和人員識別,提高了高溫人群檢測速度,減少疫情傳(chuan) 播的可能性,也提高了人員通行效率。

而現在,這樣的設備也被應用在菁蓉匯的園區裏、辦公樓入口處。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在5G雙千兆的支持下,工作人員在菁蓉匯園區1號辦公樓門前順利開通了5G+紅外熱成像測溫係統,可快速在人群中自動檢測到體(ti) 溫超過37.3°C的人員,並產(chan) 生聲光/彈窗提醒。

記者在現場看到,行人從(cong) 入口處通過一條短短的過道,大屏就會(hui) 自動識別員工頭部區域,從(cong) 而進一步確認額頭位置進行測溫。同時,通過自主研發的AI預警監控雲(yun) 平台,可實現在線實時監測各區域疫情數據、各區段監測數值占比、每日數據圖標對比、大數據統計分析等功能,對出現的任何異常數據進行彈窗報警提示,並自動留存報警信息。

記者采訪了菁蓉匯園區物業(ye) 單位——成都誠悅時代物業(ye) 服務有限公司CEO張懷林,他表示:目前菁蓉匯園區已經有150家企業(ye) 複工,平均每日有近1700名員工在園區內(nei) 工作,防疫工作十分關(guan) 鍵。而現在借助電信的網絡支撐,已經提前深入了解各複工複產(chan) 企業(ye) 的需求,做好了相關(guan) 的應急備案和防疫手段,用盡量不被人所感知的“黑科技”來提升整個(ge) 工作園區的效率,也增加了複工員工的安全感。

5G+無人車消毒設備:無人化全方位噴灑

除了測量企業(ye) 員工體(ti) 溫之外,平時對於(yu) 創業(ye) 園區以及辦公場所的殺毒工作也不容忽視。

據中國電信四川公司工作人員介紹,5G+無人消毒車已經在四川省人民醫院等醫療機構投入使用,解決(jue) 了疫區隔離難、用工荒、消毒難的三大痛點。而在人口流動性更高、環境更加複雜的菁蓉匯,也需要每日進行必要的消毒,保證所有員工在園區內(nei) 安心複工,確保防疫工作的有序展開。

現場的工作人員表示,5G+無人車應用開展消毒清掃工作更加快速高效,單台無人車配備了200L的藥箱容量,裝載了環繞車身的8個(ge) 噴灑出口和雷達、攝像頭等設備,可在無人幹預的情況下在園區內(nei) 自動駕駛,對路麵進行全方位無死角的消毒作業(ye) ,有效噴灑範圍覆蓋超過5米。

其次,該消毒車可以通過5G網絡實現遠程駕駛,相關(guan) 工作人員可以足不出戶控製園區內(nei) 運行的無人車。憑借5G網絡低延遲的特性,配合自動駕駛與(yu) 遠程操控,大大提高了單人管理效率,實現精準操控。

與(yu) 此同時,除了可以無人駕駛圍繞消殺區域自動作業(ye) 外,這款無人車還配備智能換電係統,可通過更換電池實現24小時不間斷作業(ye) ,避免過多人員接觸,提升防疫人員工作效率。

看得見的5G技術

在這些黑科技的背後,離不開大帶寬、低延遲的5G網絡作為(wei) 技術支持。這次的抗疫行動,是中國電信四川公司對5G+雙千兆網絡的一次練兵,也是5G作為(wei) 新興(xing) 技術賦能實際產(chan) 業(ye) 的一次結合。在5G+雙千兆技術的保障下,一係列設備設施得以發揮出最大的功效,為(wei) 複工複產(chan) 期間的防疫措施保駕護航。

從(cong) 2月中下旬開始,眾(zhong) 多省份相繼出台關(guan) 於(yu) 支持和推動中小企業(ye) 複工複產(chan) 的措施,中國電信四川公司也在為(wei) 四川的本土企業(ye) 提供技術保障。其中不僅(jin) 包括先後利用5G技術助力“熱成像測溫”“5G遠程會(hui) 診”“疫情監控係統”“外出務工人員健康申報查詢”等防疫工作,還支撐企業(ye) 利用中國電信雲(yun) 服務、遠程辦公、線上協作等方式恢複生產(chan) 。

三道二維碼:努力做到“早摸底 嚴(yan) 入口”

為(wei) 了避免集中複工報備出現人員密集情況,張江人工智能島推出網上提前申報係統:企業(ye) 複工前日的中午12點前,提供複工人員健康信息、返滬時間等申報材料,核準後,係統將生成白名單。

複工當天,員工掃描登記檢測點二維碼,填寫(xie) 姓名及聯係方式,核實成功,手機將立刻顯示新的二維碼,檢測人員則再用設備掃描,將生成審核的最後一道二維碼,下麵分別顯示體(ti) 溫正常、體(ti) 溫異常兩(liang) 個(ge) 選項,測溫後,完成所有準入審核。後台也記錄下所有進入人員信息。

“三道二維碼,為(wei) 了早摸底、嚴(yan) 入口,也希望提高企業(ye) 複工備案效率,避免人員聚集。”張江人工智能島物業(ye) 經理金雯說。

張江人工智能島返工首日19家企業(ye) 4家申報複工,返崗率在7.5%。申報首日複工的企業(ye) ,也推出錯峰上班、有條件員工雲(yun) 辦公等舉(ju) 措。

而這些“黑科技”的出現,也解決(jue) 了在疫情期間,企業(ye) 人員管控難、遠程辦公效率低、勞動人員,醫療人員不足等難題,更加科學、有效地幫助企業(ye) 複工複產(chan)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