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1-17 10:27:35 《中國物流與(yu) 采購》雜誌

“您知道哪家公司幫助申請網絡貨運資格(質)?”元旦過後,《中國物流與(yu) 采購》雜誌記者接到多個(ge) 求助電話。
收到這類電話的還有大路卡聯合創始人趙龍飛。“僅(jin) 谘詢定位軌跡方麵的差不多就有10家。”他向記者調侃道,“每天接不到幾個(ge) 谘詢(網絡貨運)電話,就好像少了點什麽(me) 。”
新年伊始,隨著《網絡平台道路貨物運輸經營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正式進入施行階段,網絡貨運的資質申請在業(ye) 界相應持續升溫。
審批門檻明顯提升
截至目前,獲得網絡貨運資質的企業(ye) 鳳毛麟角,隻有零星幾家企業(ye) 對外發布了獲得網絡貨運經營許可證的消息。
“目前獲得網絡貨運經營許可證的,都是無車承運人試點企業(ye) 。”趙龍飛透露,“更多企業(ye) 尚處在申請網絡貨運資質的籌備階段,一是對照相關(guan) 政策和標準,衡量是否能夠達標;二是企業(ye) 綜合評估申請資質的難度和成本。”
路歌平台董事長馮(feng) 雷接受記者采訪時也表示,“有不少省份尚未做好開展網絡貨運工作的準備。最近一段時間,各省才陸續發布了省內(nei) 的政策。此外,根據交通運輸部發布的網絡貨運政策,有不少前置條件需要審批周期,比如說三級等保。”
對於(yu) 資質的申請難度,記者去年曾采訪過多位業(ye) 界人士,他們(men) 均提出,與(yu) 無車承運人試點期間相比,網絡貨運的審批門檻明顯提高了。
山東(dong) 能源數智雲(yun) 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數智雲(yun) 科”)副總經理馬兵,在接受《中國物流與(yu) 采購》雜誌采訪時表示,《辦法》將有效規範企業(ye) 開展網絡貨運經營的市場行為(wei) ,同時也會(hui) 規範和提升企業(ye) 標準化和信息化的水平。
對此,有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告誡,4A級以上大規模物流企業(ye) 酌情申請網絡貨運經營資質,小規模物流企業(ye) 不要盲目跟風,應該謹慎考慮。
在趙龍飛看來,網絡貨運門檻的提升,主要體(ti) 現在信息化水平上。傳(chuan) 統物流企業(ye) 的技術裝備和後台操作係統比較老舊,適應不了網絡貨運時代的要求。
根據相關(guan) 政策要求,企業(ye) 必須具備:借助互聯網開展網絡化平台經營的能力;在線數據交易與(yu) 處理能力,取得省級電信管理部門頒發的增值電信業(ye) 務許可證;信息安全保護能力,取得三級信息係統安全等級保護備案證明及材料。
申請企業(ye) 麵臨(lin) 的挑戰
首先,對企業(ye) 的技術能力要求極高。以三級等保為(wei) 例,它是對非銀行機構的最高等級的信息產(chan) 品安全資格認證。
根據《信息係統安全等級保護基本要求》,“三級等保”需要測評內(nei) 容涵蓋等級保護安全技術要求5個(ge) 層麵和安全管理要求的5個(ge) 層麵,包含信息保護、安全審計、通信保密等在內(nei) 的近300項要求,共涉及測評分類73類。
三級等保要求網絡貨運平台具備保護客戶信息安全的能力,對企業(ye) 信息安全防護能力的要求十分嚴(yan) 苛。但現實的情況是,有相當一部分物流企業(ye) ,信息化平台老舊,且缺乏專(zhuan) 業(ye) 的成熟的技術團隊。
其次,麵臨(lin) 挑戰的還有企業(ye) 財力和數據真實性。技術能力的重要性不僅(jin) 體(ti) 現在三級等保這一個(ge) 環節。網絡貨運的根本是道路貨運經營,互聯網是一種必備的手段。然而,搭建網絡貨運平台,並保障其高效平穩的運轉,考驗的是企業(ye) 的技術能力,更是財力。
有些傳(chuan) 統物流企業(ye) ,為(wei) 了申請網絡貨運經營資質,聘請專(zhuan) 業(ye) 公司搭建了技術平台。為(wei) 了保障網絡貨運平台響應的及時性和良好的客戶體(ti) 驗等,需要一個(ge) 全天候持續改善客戶體(ti) 驗的團隊的支撐。而目前IT人才的年薪少則幾十萬(wan) 元,多則上百萬(wan) 元。這還需要企業(ye) 具備強大資金實力。
數據真實性要求較高。《辦法》和各省出台的落實細則,在數據真實性上提高了諸多要求。馮(feng) 雷認為(wei) ,“這將使網絡貨運平台的數據真實性有很大的改善。而這種改善對網絡貨運經營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即便如此,馬兵也是《辦法》的忠實擁躉。“《辦法》能淨化網絡貨運的市場環境,推動網絡貨運行業(ye) 規範發展。”馬兵補充說道,“比如說,沒有按照政策規定記錄並上傳(chuan) 車輛行駛軌跡的平台,省級交通部門就可以將其拒之門外,這利於(yu) 政府部門有效管理網絡貨運平台(的日常運營)。”
保障數據真實性是重點
上傳(chuan) 車輛行駛軌跡真實信息,無論是無車承運人試點期間還是網絡貨運時代,都是一個(ge) 繞不開的難點。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貨運與(yu) 物流管理處處長餘(yu) 興(xing) 源在2019年年底的一個(ge) 網絡貨運論壇上明確表示,運輸軌跡是交通部門監測的重點內(nei) 容。
無車承運人試點期間,這方麵的表現就不盡人意。2018年10月,交通運輸部發布的“關(guan) 於(yu) 無車承運人試點綜合監測評估情況的通報”顯示:12噸及以上普通貨運車輛定位異常率高達17.1%。
廣西一家物流企業(ye) 負責人對記者表示,無車承運人試點期間,政府部門對實際承運車輛運輸全程動態監控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話又說回來了,就算是強製執行,又有幾個(ge) 企業(ye) 願意做和能做得到呢?”
保障運輸軌跡數據真實要求網絡貨運平台,一是具備實時上傳(chuan) 數據的能力,二是上傳(chuan) 數據必須真實。這個(ge) 涉及兩(liang) 方麵的問題:
一是被監測人是否心悅誠服地上傳(chuan) 真實信息?“當下我國90%以上的公路運力來自個(ge) 體(ti) 運輸戶,不是所有司機都願意被監控的”,馬兵說,這隻是保障數據真實性需要邁過的一道坎而已。
目前國內(nei) 的卡車通過或前裝或後裝的方式,安裝車載衛星定位裝置,並需要繳納一筆不菲的服務費用。這應該是司機不願意被監控的原因之一。
二是被監測人是否有能力主動地上傳(chuan) 信息?即使司機願意被監控,但由於(yu) 種種原因,造成車輛行駛軌跡的信息與(yu) 車輛作業(ye) 的時間信息不符。
馬兵解釋說,有些操作是貨物裝(卸)完成後,不是第一時間錄入相關(guan) 信息,而是平台工作人員代為(wei) 完成相關(guan) 信息的錄入,或者司機休息時補錄的。如果要求車輛軌跡信息與(yu) 錄入信息的完全匹配,這不僅(jin) 要求企業(ye) 專(zhuan) 門安排員工幫助司機完成相關(guan) 信息的錄入工作,還需要調整作業(ye) 流程和內(nei) 部一些管理體(ti) 製。
為(wei) 了解決(jue) 大宗商品運輸車輛行駛軌跡實時上傳(chuan) 中存在的問題,數智雲(yun) 科正在尋找破解之策。
“在大宗商品供應鏈上下遊企業(ye) 間數據打通的前提下,司機隻需掃描倉(cang) 儲(chu) 管理係統的二維碼或條形碼,相關(guan) 數據就會(hui) 自動上傳(chuan) 。”馬兵告訴記者,“目前他們(men) 正在推進這項工作,但由於(yu) 大宗商品涉及範圍較大,不可能全麵覆蓋,隻能在我們(men) 把控的一些網點實現。做到全部數據的實時上傳(chuan) ,需要有一個(ge) 磨合的過程。”
其實,很多終端用戶深諳,發布數據於(yu) 己、於(yu) 行業(ye) 的正麵作用,但是他們(men) 也很矛盾,比如說擔心客戶數據泄露。
“在數據共享與(yu) 數據安全之間找到平衡點,是破解這一問題的關(guan) 鍵。”馬兵認為(wei) ,“企業(ye) 不是要獲得全部的信息,而是基於(yu) 安全的機製,讓相關(guan) 企業(ye) 獲得有用的信息,這是區塊鏈技術應該重點解決(jue) 的。我們(men) 正在加大研發力量,以期破解區塊鏈技術在不同行業(ye) 、不同場景下技術完整性的問題。”
除了數據的真實性,馮(feng) 雷補充認為(wei) ,要成功獲得網絡貨運經營資質,企業(ye) 還必須解決(jue) 兩(liang) 個(ge) 問題:一是互聯網的數字化轉型。他告訴記者,傳(chuan) 統物流企業(ye) 也好,互聯網科技企業(ye) 也罷,需要將線下的物流業(ye) 務搬到線上後,才能生產(chan) 真實的數據,進而促進業(ye) 務數據化和互聯網化的升級轉型。
二是合規配套方麵取得經營優(you) 勢。網絡貨運平台將麵臨(lin) 運輸行業(ye) 抵扣不足而導致的增值稅稅負較高的問題。因此,在數據真實和業(ye) 務具有發展潛力和速度的基礎上,企業(ye) 需要獲得地方政府的支持。“在現有製度下,如果沒有政府稅收上的支持,網絡貨運也是幹不下去的。”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交通運輸部明確提出,運輸軌跡是交通部門監測的重點內(nei) 容。但對於(yu) 監測情況如果不理想,將如何采取相應的懲戒措施卻並未涉及,比如限期整改或退出機製。對此,馮(feng) 雷認為(wei) ,是否有明確的退出機製並不是很重要。“因為(wei) 《辦法》的一大亮點在於(yu) ,打破了單一部門管理的局限,增強了交通部門與(yu) 稅務部門的監管聯動,若上傳(chuan) 虛假數據,不僅(jin) 會(hui) 被交通部門‘打板子’,可能被收回網絡貨運經營資質,稅務部門還會(hui) 給予聯動處罰,而後者的處罰可能會(hui) 讓企業(ye) 關(guan) 門大吉。”他解釋說。
而在趙龍飛看來,政府部門對網絡貨運的監管必然會(hui) 有一個(ge) 逐漸升級的過程,“但最初需要‘放水養(yang) 魚’。”
降本不能靠壓低司機運價(jia)
交通部門為(wei) 何如此重視數據的真實性?這應該與(yu) 網絡貨運的價(jia) 值導向息息相關(guan) 。降低物流成本不僅(jin) 是網絡貨運的三大價(jia) 值導向之一(其它兩(liang) 個(ge) 是優(you) 化運輸組織,規範經營行為(wei) ),更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轉型經濟的重要途徑。
在無車承運人試點期間,為(wei) 了降低物流成本,有些平台選擇壓低司機運價(jia) 的方式。
《網絡平台道路貨物運輸經營服務指南》明確提出,“網絡貨運經營者不得利用市場壟斷地位排除、限製競爭(zheng) ,隨意壓低運價(jia) ,損害貨車司機權益”。
餘(yu) 興(xing) 源也表示,物流降本增效,不要把關(guan) 注點放在壓低司機運價(jia) 上麵,而是降低實際承運人的空駛、等貨時間,提高車輛周轉率,降低單次平均運輸成本;統籌降低貨主企業(ye) 的倉(cang) 儲(chu) 、資金占用等成本。提升物流服務品質,滿足其時效、成本、便捷性等需求,提供定製化的運輸服務。
如何通過餘(yu) 興(xing) 源所說的方式,實現物流降本增效?這需要建立在海量的、真實的數據基礎之上的。
馬兵告訴記者,“很多煤礦的貨場,車輛一旦駛入,退路很快就被後車堵住,隻能幹等。這也是為(wei) 什麽(me) 有的訂單給150(元)司機都不願意接,而有的訂單給100(元)司機就走(的原因)!這就是數據的力量。要做到資源的科學調配,需要大數據支撐。比如說通過大數據讓車輛與(yu) 貨物在時間和距離上科學匹配,進而提高車輛運行效率。”
在降低增效方麵,餘(yu) 興(xing) 源表示,中鋼慧運的以生產(chan) 價(jia) 值增值為(wei) 路徑的方法值得借鑒。中鋼慧運追求為(wei) 貨主降低成本、為(wei) 車主增加效益的價(jia) 值目的的做法,取得了一箭三雕的效果。
對托運方,運距500公裏,噸公裏運價(jia) 從(cong) 0.38元降至0.27元,運費降幅高達28%;對承運方,車輛從(cong) 1個(ge) 月13趟提高到不低於(yu) 22趟,車輛利用率提高70%左右,月均收入提高23%;對貿易方,貨物周轉率提高20%~30%,高周轉擴大貿易量10%~15%,當日直達為(wei) 貿易方降低10~20元/噸裝卸費、倉(cang) 儲(chu) 費,利潤增長了5%~8%。
(本文刊登於(yu) 《中國物流與(yu) 采購》雜誌2020年第2期)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