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9-10-28 13:15:51 北國網

“2016年剛開始做末端門店的時候,花橋網點派件量為(wei) 每天9000多票,業(ye) 務員50多人,現在每天派件量高達23000多票,但業(ye) 務員數量減少到43人。”江蘇蘇州昆山市花橋中通網點負責人陶新苗談到驛站帶來的改變,不僅(jin) 是快遞員數量的減少,背後更有流量與(yu) 收入的增加。
伴隨著快遞業(ye) 務量的日趨增長,以快寶驛站為(wei) 代表的第三方快遞代收平台正在獲得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青睞。快寶驛站以“互聯網+快遞代收點”新型模式鏈接社區居民、末端商圈以及快遞員三方,不僅(jin) 解決(jue) 了快遞派送“最後一百米”的難題,還為(wei) 末端網點發展帶來了新的方向。
門店降本增效顯著
隨著雙11的到來,快遞企業(ye) 為(wei) 平穩度過新的快遞高峰期,不少快遞公司都采取了開辟新的運輸路線、擴大中轉中心產(chan) 能,以及增加臨(lin) 時分揀人員等手段。但是在快遞末端的最後100米,目前仍然需要大量的快遞員來完成繁重的派件作業(ye) 。
如何整合現有社會(hui) 資源與(yu) 快遞業(ye) 協同發展,提高末端派件效率成為(wei) 行業(ye) 內(nei) 外試水的重點。在眾(zhong) 多參與(yu) 者中,末端代收門店的運營模式成為(wei) 最有效的解決(jue) 方式之一。
由於(yu) 上班族白天家裏沒人,把快件放到末端代收點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快寶網絡副總經理周明表示,在快寶驛站內(nei) ,通過移動終端,消費者隻需要憑借驗證碼即可完成取件,快遞網點也隻需要批量把快件放到站內(nei) ,投遞站不但減輕了快遞員的勞動強度,還提高了投遞效率。
正是嚐到了末端門店帶來的甜頭,花橋中通從(cong) 2016年至今已經建設29家門店,門店簽收占比超過70%,另外門店日均簽收同行快遞3000票左右,並實現攬收快遞700票以上。
陶新苗表示,在激烈的快遞競爭(zheng) 中,通過門店建設起到了降本增效的作用,網點利潤不降反而大幅提高,用工數量、成本、潛在風險大幅減少,享受到了風口紅利,快寶驛站成為(wei) 解決(jue) 末端100米投遞難題的利器。
另一方麵,有統計顯示,目前快遞員日均派件量200~300件,已處於(yu) 工作飽和狀態,八成快遞人員日均工作超過8個(ge) 小時,“雙11”等物流高峰期的派件量更是大幅增加。長期以來,快遞員勞動強度居高不下。
花橋中通的末端門店不止為(wei) 自己派件,還幫助同行提高派送效率。“以前要挨家挨戶上門投遞,工作量大且效率低。”正在錄單的快遞員小王對快寶驛站模式豎起了大拇指。他說,門店為(wei) 快件提供了寄存場所,避免了快件丟(diu) 失,客戶投訴也大幅度減少,現在小區內(nei) 大部分快件均投遞到便利店,隻有少數大件或消費者為(wei) 行動不便者時會(hui) 送貨上門。
實際上,在末端驛站出現之前,為(wei) 解決(jue) 快遞末端派送難題,快遞櫃曾一哄而上。即便在一定程度上滿足改善快遞常見的問題,但快遞櫃本身體(ti) 積有限,而且超時取件還會(hui) 加收超時費,導致了快遞員派件效率和收件人的取件體(ti) 驗依舊無法徹底改善。
而以快寶驛站為(wei) 代表的末端門店則可以從(cong) 根源上解決(jue) 這一問題。快遞員再也不會(hui) 因為(wei) 快遞自提櫃體(ti) 積和數量的限製而無法派件,而收件人也可以隨時去取件,並且不會(hui) 加收超時費用。
“私域流量”變現
對快遞企業(ye) 來說,末端門店起到了中轉站的作用。同時末端門店搭載相應的新零售與(yu) 商業(ye) 服務,利用代收快遞帶來的流量,也能讓門店增加收入和更具競爭(zheng) 力。
與(yu) 其他平台相比,隨著實體(ti) 商業(ye) 模式的轉變與(yu) 新零售發展,社區、商業(ye) 區周邊的實體(ti) 店逐漸興(xing) 起,而分布廣泛、門店麵積適中,工作人員對社區人群熟悉度高的快寶驛站具有得天獨厚的優(you) 勢。
以花橋中通為(wei) 例,依托網點轄區內(nei) 的流量資源,快寶驛站為(wei) 末端網點提供自己的公眾(zhong) 號寄遞係統,實現自有用戶的沉澱,也就是當下比較流行的“私域流量”。門店通過社區建群團購,小程序分享賣貨,經過產(chan) 地直采實現次日配送,從(cong) 而建立自己的社區團購係統,整合現有社區資源,反過來補給末端平台。
快寶網絡副總經理周明表示,與(yu) 普通社區拚購平台不同,依托快寶驛站的資源優(you) 勢,網點可以在每個(ge) 社區裏建大量的微信群,通過嵌入小程序在群裏分享優(you) 質實惠的產(chan) 品。依托遍布社區的快寶驛站作為(wei) 前置倉(cang) ,進行集中配送,確保消費者在第一時間收到貨品。
由於(yu) 快寶驛站直接麵對終端消費者,且了解消費者需求,通過B2C模式直接麵向消費者銷售產(chan) 品和服務,引發了不少社區消費者的青睞與(yu) 點讚。目前,快寶驛站已經幫助100多個(ge) 城市的末端門店開通了商業(ye) 服務,協助他們(men) 將流量變現,增加客戶粘性。
業(ye) 內(nei) 普遍認為(wei) ,快遞末端門店搭載商業(ye) 服務,代表著電商快遞與(yu) 實體(ti) 零售的創新結合。這種模式不但實現了快遞末端運力的再分配,更是重新構築了線下末端流量的運營效益,如果再加上一係列智能技術的全麵加持,或許可以真正實現對實體(ti) 零售的創新賦能。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