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9-08-30 16:11:51 北國網

進入9月,各大高校迎來一年一度的開學季。大學生作為(wei) 網購的重要消費群體(ti) 之一,近年來校園快遞“最後一公裏”問題尤其凸顯,如何快捷、規範的解決(jue) 高校末端配送問題成為(wei) 了各方探討的焦點。
終結高校擺地攤亂(luan) 象
根據國家郵政局的統計,2019年上半年全國快遞業(ye) 務量完成277億(yi) 件,全年有望超過600億(yi) 件。有統計數據顯示,高校收到的包裹量不低於(yu) 全國總量的6%,粗略估算全年可達36億(yi) 件。
高校如此迅猛的快遞量與(yu) 增長速度,卻麵臨(lin) 著“最後一公裏”的尷尬。與(yu) 社區、寫(xie) 字樓不同,高校末端配送區域集中但麵積較廣,再加上繁瑣的派件流程,各個(ge) 快遞在校園內(nei) 擺攤,導致校園秩序混亂(luan) ,存在安全隱患。
為(wei) 解決(jue) 校園快遞的末端痛點,脫胎於(yu) 快寶網絡的快寶驛站運用互聯網手段,推出全流程校園寄取解決(jue) 方案,賦能驛站、快遞櫃等終端,通過整合最後100米配送資源,減少末端的重複配送、低效配送,降低物流成本。
與(yu) 社區快寶驛站類似,校園快寶驛站是快寶網絡為(wei) 校園設立的末端服務網點,通過與(yu) 各快遞公司合作,為(wei) 高校學生提供免費代收寄包裹,以及綜合生活、網購等服務。有了快寶驛站,各大快遞公司相當於(yu) 在校園有了專(zhuan) 用的包裹攬收、代收點,大大減輕工作壓力;而對學校來說,也能規範校園快遞的運營,消除隱患提高效率。
相比傳(chuan) 統的校園快遞運營,快寶驛站為(wei) 合作夥(huo) 伴製定了一套高效服務標準,打通了線上線下服務體(ti) 係,讓師生減少和避免寄遞糾紛,得以享受便捷安全的物流服務體(ti) 驗。
例如,對於(yu) 末端驛站來說,通過快寶驛站APP可以實現快速錄入,最快速度0.1秒每件;大學生取件高峰期使用自助出庫儀(yi) ,可實現300人同時取件;快寶驛站智能快遞櫃則可以實現24小時服務,助力打造智慧校園。
快寶網絡副總經理周明表示,快寶驛站一直為(wei) 社區、學校、寫(xie) 字樓提供最後一公裏解決(jue) 方案,目前已經與(yu) 數十家主流快遞公司及相關(guan) 電商企業(ye) 實現數據對接,使末端服務全程可視化。
在校園快遞深度介入校園生活,成為(wei) 校園與(yu) 社會(hui) 重要聯係的情況下,中國教育後勤協會(hui) 曾明確建議將“校園快遞站”作為(wei) 學校為(wei) 師生提供後勤服務的公共產(chan) 品,成為(wei) 與(yu) 食堂、宿舍一樣等學校基礎設施的一部分。
打造校園零售生態圈
結合國內(nei) 快遞末端最後一公裏痛點,很多新式投遞方法和模式被研發和使用。實踐證明,借由互聯網和移動設備,將快遞末端服務設施平台化並逐漸切入社區商業(ye) ,逐漸成為(wei) 快遞末端第三方服務商的發展方向。
高校也不例外。校園作為(wei) 相對封閉的社區,在其生態係統中,對快遞的承載能力又十分有限,單個(ge) 快遞企業(ye) 的進駐隻能解決(jue) 該企業(ye) 一家的問題。因此,在校園快遞的生態係統中,急需一個(ge) 公共服務平台來對接各快遞公司,而具備資源整合能力的快寶驛站,正順應了這種趨勢和訴求。
有機構統計,在校園本地生活服務與(yu) 校園網購的背後,潛藏著一個(ge) 年產(chan) 值達千億(yi) 級規模的產(chan) 業(ye) 。快寶自然不會(hui) 放過這座“富礦”,如何幫助網點將校園流量變現成為(wei) 快寶賦能的重要思路。在社區場景,脫胎於(yu) 快寶驛站的快寶雲(yun) 店已然成為(wei) 新型的社交電商平台,其產(chan) 生的社區團購就是真實居住社區內(nei) 居民團體(ti) 的一種購物消費行為(wei) ,是依托真實社區的一種區域化、小眾(zhong) 化、本地化的團購形式。
而在大學校園,快寶驛站嚐試通過公眾(zhong) 號開發、社交電商等途經賦能末端網點,將信息發布、品牌促銷、考研輔導等內(nei) 容鏈接到平台,可以規模化地以數字方式傳(chuan) 播商品內(nei) 容。盡管校園驛站本身規模並不大,但是通過平台鏈接,因其麵向的消費人群明確,購買(mai) 力、購買(mai) 頻次甚至客單價(jia) 等數據也能充分掌握,非常便於(yu) 商家的精準投放。
無論校園還是社區,業(ye) 內(nei) 普遍認為(wei) ,所謂“新物流”,是指以本地生活為(wei) 服務對象的新興(xing) 快遞配送方式,它代表的是供應鏈條上各個(ge) 環節的相互配合、相互刺激和相互促進。除了單純的快件配送,廣義(yi) 上還包括了O2O零售服務、外賣服務、半成品生鮮電商服務等。這些場景與(yu) 模式,在高校中有著廣闊的想象空間。
業(ye) 內(nei) 人士指出,類似於(yu) 快寶驛站的末端驛站,絕不僅(jin) 僅(jin) 隻是一個(ge) 包裹收發站點,而應該是以服務為(wei) 導向,打造成一個(ge) 標準接口,提供各種各樣的可能性。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