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9-07-25 15:15:40 廣西日報

“現在訂單多,工人都快忙不過來了,每天都有客戶到廠裏來看造船進度。”日前,記者在廣西利維船舶製造有限公司走訪時,公司總經理黎林陽樂(le) 不可支地說。3年前造船業(ye) 遭遇低潮時的慘淡愁容,早已不見蹤影。
2016年,記者到貴港走訪時,造船廠蕭條冷落,有些已處於(yu) 半停工狀態,廠長們(men) 說得最多的就是“沒有訂單,沒新船可造了。”讓人感覺整個(ge) 船舶市場“寒風襲麵”。
風起雲(yun) 湧,千帆競發。隨著西江黃金水道建設的推進,航運迅速發展,也重新掀起了西江兩(liang) 岸的造船熱潮。據中國船舶交易信息平台統計,貴港市西江航運交易所已連續11個(ge) 月在全國二手船舶交易中領跑,今年一季度交易各類船舶共計438艘,同比增長20.68%,船舶交易金額近8.25億(yi) 元,同比增長47.64%,廣西船市火熱程度可見一斑。
運價(jia) 翻番帶旺船市
廣西造船業(ye) 曆史悠久,但上世紀90年代以前,除幾家稍有規模的國營造船廠外,其餘(yu) 都是些小打小鬧的小作坊或沙灘船廠。2003年,廣西造船業(ye) 開始高速發展,據不完全統計,2003年至2014年,廣西造船總產(chan) 值250多億(yi) 元,完工船舶510多萬(wan) 載重噸,260多萬(wan) 總噸。如此龐大的數據,幾乎是廣西2003年以前造船量的總和。但2016年,造船業(ye) 跌入低穀,慘淡經營。近3年來,西江黃金水道建設步伐的加快,讓造船業(ye) 絕處逢生,可謂是大起大落。
“今年以來,在運價(jia) 明顯回升、貨源充足以及對西江黃金水道未來發展前景看好的多重刺激下,西江內(nei) 河船舶企業(ye) 造船熱情高漲。”廣西北部灣港口管理局副局長譚健文如是說。
航運市場運價(jia) 普漲,3年翻了一番。記者從(cong) 珠江航務管理局獲悉:今年一季度,珠江下遊地區水運市場持續健康運行,貴港至廣州和貴港至深圳平均運價(jia) 約為(wei) 28元/噸和30元/噸。而在2016年2月份,貴港至深圳運價(jia) 在17元/噸左右,貴港至廣州平均運價(jia) 在15元/噸上下,每噸15元是西江水運市場運價(jia) 自1990年以來的曆史最低點。
黎林陽認為(wei) ,目前,船舶需求量在持續增加,保有量巨大,西江黃金水道建設和粵港澳大灣區、北部灣經濟區建設的加速,對船舶的需求日益增大,造船業(ye) 由此迎來新的機遇。
“現在運價(jia) 高漲,大大刺激了造船市場,有時一船難求,我們(men) 廠的造船船台供不應求,訂單已排到明年底。”貴港和順船務有限公司董事長許藜瓊說。
航運發展拉動市場
廣西內(nei) 河航運主要集中在連接南寧、貴港、梧州、百色、來賓和柳州等市的“一幹三通道”,是西南三省連接珠三角與(yu) 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通道。2008年開始,西江迎來了飛速發展的黃金機遇期,為(wei) 進一步發揮內(nei) 河水運的優(you) 勢,廣西作出“打造西江億(yi) 噸黃金水道”的重大戰略部署,內(nei) 河水運掀起建設熱潮。
近年來,廣西相繼建成了總通過能力超億(yi) 噸的長洲水利樞紐船閘、桂平二線3000噸級船閘、老口航運樞紐工程等一批重點樞紐船閘項目。2018年,全區內(nei) 河港口生產(chan) 性泊位530個(ge) ,綜合通過能力達1.1億(yi) 噸以上;全區內(nei) 河港口貨物吞吐量達1.39億(yi) 噸,其中集裝箱突破百萬(wan) 標箱,達105.5萬(wan) 標箱;長洲樞紐船閘貨物通過量突破1.3億(yi) 噸,與(yu) 長江三峽船閘過閘貨運量持平。如今的西江水道,連雲(yun) 貴湘粵、達港澳東(dong) 盟,成為(wei) 我國西南出海水路運輸大通道,“水上高速公路”雛形初顯。
近期,自治區印發《進一步加快珠江-西江經濟帶(廣西)重大基礎設施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年)》,將以幹線航道為(wei) 重點,完善和擴大高等級航道網絡,優(you) 化提升港口功能,全麵提升西江航運幹線能力。
隨著西江航運幹線貴港至梧州3000噸級航道工程正式開工建設,船舶市場的發展步伐也在加快。據貴港船舶檢驗局局長胡作武介紹,截至5月底,貴港船舶檢驗局受理檢驗的在建船舶共232艘,與(yu) 去年同期相比增長75%,造船量占全區60%以上,新造船舶以70多米長4000噸級以上的船舶為(wei) 主,最大的船舶達90米長5000噸級,最小的船舶為(wei) 59米長2000噸級。
“2012年前我們(men) 公司建造的最大的船舶才2500噸級,目前建造的基本都是3000到4000噸級船舶,5000噸級船舶也有多艘。”黎林陽說。
在貴港沿江兩(liang) 岸,記者看到,台泥、香港華潤等企業(ye) 依江而建,散裝碼頭、集裝箱碼頭隨處可見,各種船舶在江麵上揚帆起航,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貴港市港航管理局副局長黃醒仟認為(wei) ,隨著西江經濟帶建設力度不斷加大,貴港沿江產(chan) 業(ye) 布局日趨完善,貴港港已從(cong) 當初的“貨物中轉港”轉型為(wei) “貨源港”。水運發展日益蓬勃,必然有力拉動船舶市場快速發展。
造船產(chan) 業(ye) 亟待升級
“隨著貨物運輸結構調整進程加快,‘公轉水’‘鐵水聯運’不斷推進,水路運輸綜合交通體(ti) 係逐漸完善,船舶大型化、專(zhuan) 業(ye) 化、多元化、高效化發展將成為(wei) 新趨勢。”有關(guan) 專(zhuan) 家認為(wei) 。
在航運市場發展的需求下,加上大型船舶運量大、成本低、利潤高的優(you) 勢日益突出,船企紛紛對船隻進行升級換代,逐步淘汰千噸以下的小型船舶。2018年全區新造內(nei) 河船舶305艘,32.1萬(wan) 總噸,59.3萬(wan) 載重噸,分別同比增長3.4%、42.0%和64.7%。
“從(cong) 整體(ti) 上看,目前廣西內(nei) 河造船仍以散貨船為(wei) 主,這是目前航運市場上主流的船型,廣西造船業(ye) 在高端產(chan) 品的設計、生產(chan) 以及船舶重要配套設備的開發和製造方麵,與(yu) 國內(nei) 先進水平仍然存在較大差距。”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造船行業(ye) 還缺乏大中型龍頭企業(ye) ,存在規模小、技術差、船舶產(chan) 品附加值低、競爭(zheng) 力不強的短板。因此,除了開拓高附加值船舶產(chan) 品外,船企還應從(cong) 突出綠色環保性能、提高質量、提高經濟性等方向改進內(nei) 河船舶產(chan) 品。
“目前西江加快建設3000噸級航道,加強沿途港口碼頭規劃,物流和貨種運輸需求擴大,汽車滾裝船、化學品集裝箱船、罐裝水泥船等專(zhuan) 業(ye) 化船舶的市場需求將擴大。廣西將加快調整水運結構,緊跟內(nei) 河船舶綠色、智能化發展趨勢,進一步推進廣西船舶工業(ye) 轉型升級。”譚健文表示,在船型標準化方麵,將嚴(yan) 格按照已出台的相關(guan) 規定執行,在船舶節能減排技術方麵,將繼續開展西江幹線貨運船舶動力節能技術研究、西江運輸船舶能效監測與(yu) 管理、西江幹線多用途貨船高效推進螺旋槳開發與(yu) 應用等,力爭(zheng) 取得更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hui) 效益。還將通過不斷建設廣西船舶及海洋工程公共技術服務平台,推動廣西中小型船企提升市場競爭(zheng) 力,進一步縮短新產(chan) 品開發的周期,實現其快速產(chan) 業(ye) 化,推動廣西船舶與(yu) 海洋工程產(chan) 業(ye) 的快速發展,縮小與(yu) 沿海地區的實力差距。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