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9-07-19 09:20:22 電商報

7月19日消息,現如今,在藍天保衛戰的部署號召下,綠色環保理念被日益推廣,各行各業(ye) 都在抓緊綠色化轉型升級。其中,新能源車就是此等背景下的一種時代產(chan) 物。
據《電商報》了解,從(cong) 中國雄安官網獲悉,《關(guan) 於(yu) 劃定雄安新區移動源汙染物低排放控製區的通告》已於(yu) 日前發布,其中提到,即日起,雄安新區全區均劃定為(wei) 移動源汙染物低排放控製區,新區全區範圍內(nei) 非道路移動機械都實行嚴(yan) 格監管。2020年底前,新區範圍內(nei) 運營的公共汽車、環衛、通勤、輕型物流配送等車輛,應全部實現新能源化。
事實上,在當今市場上,傳(chuan) 統燃油汽車所帶來的環境汙染弊端已開始被愈發重視,新能源汽車迎來高速發展,並逐漸往市場中滲透。而作為(wei) 我國經濟增長中的一大砥柱型產(chan) 業(ye) ,正在積極推進綠色轉型的物流領域也對新能源車頗為(wei) 寵愛。數據顯示,當前中國物流車的保有量在2000萬(wan) 輛左右,其中新能源物流車保有量突破50萬(wan) 輛。
與(yu) 此同時,國家及各地政府都在積極推動新能源物流車的發展。去年10月,國務院辦公廳正式發布的《推進運輸結構調整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指出,要加快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車輛的推廣應用,要求到2020年,城市建成區新增和更新輕型物流配送車輛中,新能源車輛和達到國六排放標準清潔能源車輛的比例超過50%,重點區域達到80%。
今年2月,國家發改委、網信辦、工信部、公安部、財政部等24部委聯合發布的《關(guan) 於(yu) 推動物流高質量發展促進形成強大國內(nei) 市場的意見》也指出,要加快綠色物流發展,持續推進柴油貨車汙染治理力度,鼓勵企業(ye) 使用符合標準的低碳環保配送車型,並提出落實新能源貨車差別化通行管理政策,提供通行便利,擴大通行範圍,對純電動輕型貨車少限行甚至不限行。
而在政策號召、以及城配用車需求爆發式增長等因素的促進下,眾(zhong) 快遞物流企業(ye) 也都在紛紛加速新能源物流車布局。菜鳥網絡曾在2017年發布了一項未來綠色智慧物流汽車計劃,擬在未來5年,聯合上汽、東(dong) 風等車企共同投放100萬(wan) 輛新能源智慧物流汽車。
京東(dong) 方麵則曾透露,迄今為(wei) 止集團已經將5000多輛送貨車替換成了新能源車,並計劃在未來幾年投放更多的新能源車。中國郵政集團公司還啟動了綠色郵政行動,計劃到2020年實現城市新增新能源投遞車輛占比達到100%。
今年5月30日,江淮汽車與(yu) 順豐(feng) 速運186台新能源物流車順利交車。蘇寧方麵也宣布,2019年計劃在全國100個(ge) 城市投放5000輛新能源車。6月初,蘇寧物流宣布,其北京通州基地已迎來了全新交付的100輛新能源車;並表示,618蘇寧物流這波新能源車還會(hui) 在廣州、成都、西安、深圳、廈門、沈陽、海口等30個(ge) 城市和地區上線。
此外,一些新能源物流車運營商也受到了資本的青睞。地上鐵租車(深圳)有限公司(簡稱“地上鐵”)就在今年6月份宣布,公司已於(yu) 年初完成7000萬(wan) 美金B3輪融資。在此輪融資完成後,地上鐵已累計獲得1億(yi) 元美元B輪係列融資。值得一提的是,UPS、DHL和聯邦快遞等國際物流巨頭也在積極投入新能源物流車的使用。
不過,盡管有著政策和資本的雙重推動,作為(wei) 一種新興(xing) 事物,新能源物流車當下的發展體(ti) 係中也還是存在著一些痛點待解。在快速發展的勢頭下,行業(ye) 內(nei) 所存在的弊端逐漸顯露。
一方麵,新能源物流車發展初期門檻較低,導致了從(cong) 業(ye) 企業(ye) 技術水平參差不齊,不乏一些濫竽充數騙取補貼者。此外,雖然當下市場上新能源物流車數量並不少,但其品質好的卻並不多。在市場競爭(zheng) 中,各企業(ye) 缺乏一定的研發創新能力。
另一方麵,新能源物流車的技術水平也還存在較大的提升空間。其當下仍麵臨(lin) 著續航能力不足、車輛故障率高、配套設施建設不完善、維修保養(yang) 成本高以及售後服務不健全等問題。並且,自2018年以來,新能源物流車還發生了數十起車輛自燃事件,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群眾(zhong) 的信任危機。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