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9-06-11 09:45:44 新快報

在線上購物銷量暴漲的同時,產(chan) 生的快遞包裹壓力也不容忽視。為(wei) 此,作為(wei) 承擔618快件運輸重責的快遞企業(ye) 各出奇招。如,今年618,菜鳥網絡推出七種“新式武器”加碼物流速度;申通快遞則在智能分揀應用的基礎上加強“綠色寄遞”服務。
但總體(ti) 來看,在經曆了多年雙十一的壓力極限測試,頭部快遞企業(ye) 的運輸配送能力相比過去都有了很大的提升。當前來看,在智慧物流的配合下,快遞企業(ye) 全鏈路時效升級,末端配送壓力明顯降低,“爆倉(cang) ”現象鮮少出現。
相比平時派件量提高45%
隨著618購物狂歡節到來,各大電商平台進入“戰爭(zheng) ”白熱化階段, “一小時成交井噴”成為(wei) 今年618的典型特征。但與(yu) 此同時,瘋狂購物後產(chan) 生的“最後一公裏”配送問題仍成為(wei) 關(guan) 注焦點。
在越秀區申通某快遞網點,618購物狂歡節的“衝(chong) 擊波”暫未席卷而至。記者在該網點看到,置物架上零散地放置待配送快件,待配送區內(nei) 仍剩餘(yu) 一半以上的置物空間。“今年618購物節延續的時間較長,電商平台的活動時間多是從(cong) 6月1日持續至6月18日,持續半個(ge) 多月的購物活動勢必會(hui) 分流部分快遞壓力”,該快遞網點的工作人員向新快報記者介紹,總體(ti) 來看,目前的包裹量仍在可承受範圍之內(nei) 。
無獨有偶,在圓通快遞一網點的情況如出一轍。下午2時左右,馬師傅熟練地裝載完快遞,計劃在自己所屬片區內(nei) 完成派送任務。馬師傅向記者透露,相較於(yu) 雙十一,618的派件量未對自己造成壓力,“去年雙十一平均每天的派件量在400票左右,今年618以來,每天的派件量維持在280-290票的幅度,比平常每日200票的派件量相比提高了45%,但仍遠不足雙十一高峰的派件量。”
工作強度仍在預計範圍內(nei)
雖618購物節所產(chan) 生的快遞“威力”不如雙十一來得直接,但也對一線快遞人員造成一定影響。“平時正常為(wei) 晚上八點半左右下班,但因618的工作量提升,現階段我們(men) 需要從(cong) 早上6點半加班到晚上10點左右,工作時間比平時多了約3個(ge) 小時。而在派件量提高的同時也意味著收入上升,總體(ti) 來看為(wei) 利大於(yu) 弊”,馬師傅笑稱,有過“大考”經驗後,已經遊刃有餘(yu) 。順豐(feng) 快遞小哥也向新快報記者表示,618的整體(ti) 派件量比以往提高五分之一左右,現在每天工作量更多,少了很多休息時間,但工作強度仍在預計範圍內(nei) 。
而順豐(feng) 、“三通一達”等快遞企業(ye) 也向新快報記者表示對今年618快遞配送“放寬心”。中通快遞相關(guan) 負責人坦言,經過多年雙十一的考驗和能力提升,目前頭部快遞企業(ye) 能力相比過去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因此今年618沒有做特別準備;申通快遞方麵則回複,今年618在智能分揀基礎上突出綠色寄遞業(ye) 務,目前申通在全國轉運中心100%普及智能環保芯片袋,同時末端增設了可回收快遞箱;針對末端派送,將根據派送區域人員配置情況,增加派送人員或增加末端合作模式。
如今看來,重要購物節點對快遞物流的壓力測試考已告一段落,“爆倉(cang) ”將成為(wei) 過去式。至於(yu) 原因,华体会体育客服电话多少特約研究員楊達卿認為(wei) ,作為(wei) 開放性平台的菜鳥網絡,不但自建倉(cang) 儲(chu) 網絡為(wei) 快遞企業(ye) 提供支撐,還通過大數據導流物流,助力快遞企業(ye) 前置倉(cang) ,減輕了末端配送壓力;此外,當前通達係快遞企業(ye) 倉(cang) 配一體(ti) 化能力提升,倉(cang) 配一體(ti) 高效協同的能力已經形成。綜合之下,快遞末端承壓能力極大提高。
迎戰618 智能物流配送走起
數據顯示,天貓618開場僅(jin) 16小時,全國304城已收到當天購買(mai) 的商品。而在這場運力勝利戰的背後,得益於(yu) 各物流公司對硬件的升級。
●菜鳥
在618活動前夕,菜鳥就宣布與(yu) 全球數千家物流夥(huo) 伴一起投入20多萬(wan) 個(ge) 快遞站點、20多萬(wan) 輛物流車,數百萬(wan) 物流人員,並推出七種“新式武器”共同保障天貓618。作為(wei) 新式秘密“武器”之一的菜鳥智能供應鏈在加持天貓618上表現亮眼。菜鳥介紹,商家的多渠道商品已經在菜鳥體(ti) 係內(nei) 打通庫存,消費者下單後,這些商品可以就近發貨,最快隻需幾小時就可完成交付,讓天貓618購物收貨更快。
此外,大量的無人車、機器人和機械臂等等智能設備自動完成包裹揀選、分撥,全麵提升物流效率。其中包括位於(yu) 廣州增城、惠州惠陽的智慧倉(cang) 儲(chu) 。“多家快遞公司使用菜鳥物流天眼,智能識別轉運中心內(nei) 的車位、作業(ye) 狀況,隨時調度處理異常,提高轉運中心運轉速度”,菜鳥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
●通達係
為(wei) 達成“全國24小時送達,全球72小時送達”這一構想,阿裏方麵也在持續努力。而為(wei) 此也吸引了通達係入場。目前阿裏已入股中通、圓通、申通、百世等多家快遞物流企業(ye) 。有分析指出,阿裏巴巴入股申通快遞是為(wei) 加快構建四通八達的智能物流網絡的重要進展,距離全國24小時、全球72小時必達的目標又紮實邁進了一步。
快遞正式工仍存缺口
去年雙十一,有部分快遞網點為(wei) 免“爆倉(cang) ”現象,臨(lin) 時招聘了多名臨(lin) 時工負責在網點分揀快件,提升派件效率。但今年618顯然沒有這樣的煩惱。有中通快遞快遞員介紹,去年雙十一網點的派件量爆棚,常常要加班到淩晨,“在繁忙階段招聘了幾個(ge) 臨(lin) 時工幫忙分揀屬於(yu) 常規操作,但從(cong) 目前看,快遞網點的派件壓力不大,暫不需要急招臨(lin) 時工。”
記者發現,臨(lin) 時工需求雖不大,但在正式員工方麵,多家快遞企業(ye) 卻表示處於(yu) 緊俏狀態,某快遞網點賀站長向記者透露,目前快遞業(ye) 麵臨(lin) 的主要挑戰之一為(wei) 留不住人,每天超過10小時的工作強度讓一些年輕人較難接受,特別是對於(yu) 工作地點在市區的快遞員來說,這類現象更明顯,“市區的生活成本更高,相比郊區,那邊的正式工需求更緊張。”
對於(yu) 這一現象,有物流領域人力資源從(cong) 業(ye) 者分析,對“90後”和“00後”的年輕人來說,賺錢並不是第一位,甚至有的家長還會(hui) 給予孩子補貼,以致太辛苦的工作很難留住他們(men) 。從(cong) 事快遞配送工作近11年的馬師傅認為(wei) ,若不肯吃苦很難在快遞界混下去,“我們(men) 網點經常出現一至兩(liang) 個(ge) 快遞員的缺口”,馬師傅透露,有時一場暴雨過後,就會(hui) 有新員工辭職,“他們(men) 受不了風吹雨淋的惡劣天氣,而一旦有快遞員辭職就需立馬招聘新員工替補,所以不少快遞企業(ye) 常年都在招聘員工。”
從(cong) 近段時間看,廣州的雷暴天氣頻繁,再加上618期間派件量需求較大,兩(liang) 者作用下加劇正式工缺口問題。“最近網點在陸續招聘新員工,但不巧的是,新員工入職後就遭遇了雷暴天氣,造成很多新員工做兩(liang) 天就不做了”,馬師傅補充道,盡管新員工在招聘、辭職來回拉鋸,但618的派件量仍在可控範圍內(nei) ,“主要原因在於(yu) 會(hui) 有一些勤勞的員工攬接新員工的工作。”馬師傅介紹,在員工不足的情況,將原本需6個(ge) 人負責的區域壓縮成5個(ge) 人負責,雖會(hui) 增加工作強度,但也是一種可行的解決(jue) 辦法。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