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9-06-05 09:23:19 中國郵政快遞報

“這輛車裝了將近1000件快件,都是西紅柿、大蒜等農(nong) 產(chan) 品。”5月30日,在山東(dong) 省百通達倉(cang) 儲(chu) 物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百通達”)操作場地,幾名身著中通、圓通和百世服裝的員工緊張有序地掃描快件並碼放整齊。中通快遞員高祝告訴《中國郵政快遞報》記者,他們(men) 既是各品牌快遞公司的員工,也是百通達的一員,是共同配送讓他們(men) 成為(wei) 快遞“一家人”。
早在2018年7月,為(wei) 進一步加快郵政業(ye) 新舊動能轉換、推動行業(ye) 高質量發展,解決(jue) 快遞行業(ye) 場地變動頻繁、人員招募困難、配送效率低下、末端盈利困難等難題,濰坊市郵政管理局積極推動安丘韻達、中通、圓通、百世4家企業(ye) 組建百通達,開展快遞末端共同配送試點工作。
試點工作開展將近1年,是否緩解了企業(ye) 困境?能否有效降低員工勞動強度?對當地農(nong) 產(chan) 品走出去能否發揮帶動作用?帶著這些疑問,記者進行了實地采訪。
痛點:經營壓力日益增大
“我們(men) 4個(ge) 都是安丘本地人,幹了10多年的快遞,彼此之間熟悉,對行業(ye) 也有感情。”安丘中通負責人閆春峰說,他們(men) 經常交流經營心得,也都麵臨(lin) 著人員短缺、派件盈利難等困境。
濰坊市郵政管理局提供的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安丘市收件量約403萬(wan) 件、派件504萬(wan) 件,其中“三通一達”占70%。受製於(yu) 人口與(yu) 經濟發展程度,安丘快遞市場規模已接近短期瓶頸,業(ye) 務增速不斷放緩,各快遞企業(ye) 經營壓力日益增大,對行業(ye) 安全與(yu) 服務質量形成一定衝(chong) 擊。
“末端網點經營很困難,派件壓力大,基本處於(yu) 虧(kui) 損狀態。”閆春峰介紹,安丘下轄10個(ge) 鎮、2個(ge) 街道,有20餘(yu) 個(ge) 鎮級人口聚居點,各品牌網絡交叉覆蓋、重複覆蓋或者覆蓋不全情況嚴(yan) 重,單個(ge) 網點件量少,派件半徑過大,服務質量無法保證,導致各末端網點經營困難。
“這些情況加大了我們(men) 的經營成本。”韻達負責人辛華介紹,當時,4家企業(ye) 均存在“大車裝不滿,小車到不了”的尷尬問題,不僅(jin) 增加派送成本,還影響收派件效率。百世負責人任宗海說:“非常缺人。尤其到了業(ye) 務旺季,不光我們(men) 上街送快遞,還把家裏人叫來幫忙。而且,員工隊伍不穩定,對我們(men) 的企業(ye) 形象影響也不好。”
場地因素也困擾著他們(men) 。據統計,近些年4家快遞更換場地的周期約為(wei) 1.5年,而且各項條件均符合要求的場地越來越少。
既然大家都有共同的痛點,能不能抱團合作,合力解決(jue) ?“我們(men) 一合計,幹脆開展共同配送。”辛華說。在濰坊局的指導下,他們(men) 先後考察了江蘇徐州等地共同配送企業(ye) ,又結合本地實際,最終以個(ge) 人名義(yi) 出資注冊(ce) 成立百通達,開啟了安丘快遞末端共同配送之路。
安丘快遞末端共同配送堅持各快遞企業(ye) 獨立收件、聯合分揀、共同派送、獨立核算收益,所有來件在分揀中心集中處理,按照派送區域進行統一分揀、統一派送,快遞人員、車輛由公司統一整合調度,以末端網點為(wei) 主體(ti) ,以智能快件箱為(wei) 補充,徹底打通快遞“最後一公裏”。
對策:整合資源抱團發展
百通達的操作場地位於(yu) 安丘市東(dong) 山工業(ye) 園,占地1萬(wan) 平方米。這裏離市區約6公裏。
“我們(men) 合作以後,也經曆了人員流失、相互磨合等階段。後來,隊伍逐步穩定,件量尤其是出港件逐步增加。從(cong) 第三個(ge) 月開始,新公司開始盈利。”閆春峰表示。由於(yu) 遠離市區,一些員工不想來這裏上班,而且對他們(men) 的合作持懷疑態度。“萬(wan) 一他們(men) 鬧崩了,我的工作怎麽(me) 辦?”一名快遞員表示,他不敢跟著閆春峰冒這個(ge) 險。“我們(men) 通過向員工分析利弊、核算工作量以及招募新員工等方式,使隊伍逐步穩定。”閆春峰說。
在濰坊局和市快遞協會(hui) 的指導下,百通達將安丘市加盟區域重新劃分為(wei) 83個(ge) ,通過“聯合投資、統一設計、集中整治”的方式對這些末端區域(網點)進行規範,重點在車輛規範通行、“三不”治理、人員著裝、外觀形象、禮儀(yi) 培訓等方麵。目前,安丘市末端網點已基本實現安全標準化、服務規範化。2019年第一季度,在業(ye) 務量不斷增加的情況下,申訴量下降近60%。
“重新劃分加盟區域後,業(ye) 務員的派送範圍縮小了,件量加大了,但勞動強度降低了。他們(men) 隻負責小範圍的區域,就可以把4家快遞的快件投遞到戶。”經過2個(ge) 月的磨合,員工的態度發生了改變,由最初的反對、質疑變為(wei) 支持共同配送。“快遞員的收益比之前至少提高了30%,下午5點就可以下班,以前要忙到七八點。現在,他們(men) 幹勁可足了。”任宗海介紹,4家企業(ye) 用工成本也降低了20%以上,“更重要的是,隊伍穩定了,人心齊了。”以前每家公司客服人員有四五名,想組織活動都不好開展。現在整體(ti) 隊伍壯大了,企業(ye) 文化建設也跟上了,“可以時不時地開展分批旅遊、培訓”。
在操作場地,記者注意到傳(chuan) 送帶旁有83個(ge) 分揀隔口,其中一個(ge) 寫(xie) 有“關(guan) 王 中通 圓通 百世 韻達 303 A3”,這代表目的地為(wei) 關(guan) 王區域的4家快遞的快件都將被分揀到這裏。“我們(men) 根據快遞員業(ye) 務量科學計算劃分派送區域,創新應用三段碼技術,提升快遞派送時效。將快遞派送區域進行統一劃分、統一編號,通過簡單的漢字和數字編製三段碼,明確快件派送區域,減少快件錯發率。此舉(ju) 既使快遞分揀派送效率更高,也減輕了快遞員壓力,提高了他們(men) 的收入。”任宗海說。
圓通負責人張向華表示,得益於(yu) 公司分工明確,管理更加精細化,工作效率顯著提升,“一個(ge) 明顯的例子就是,在件量增加的情況下,公司人手較之前4家快遞總人數縮減了近40%”。
共同配送給4家快遞帶來的經濟效益更為(wei) 顯著,業(ye) 務量與(yu) 業(ye) 務收入持續增長,節流成效明顯。閆春峰給出的一份數據顯示,2018年第四季度,4家企業(ye) 業(ye) 務量同比增長24%~73%,業(ye) 務收入平均增長21%。開展共同配送前,4家企業(ye) 每年場地租金約160萬(wan) 元,員工工資支出每年約1300萬(wan) 元;整合後,分揀人員基本保持穩定,但派送員縮減將近40%,而且合並調整末端網點、重新規劃路線等措施也進一步節約了房租、車輛和人力成本。據不完全估算,一年下來,4家企業(ye) 可節約各項成本340萬(wan) 元。
未來:開展倉(cang) 配一體(ti) 化服務
濰坊局局長徐光輝對安丘市快遞共同配送給予肯定:“這一模式有效解決(jue) 了各企業(ye) 小散亂(luan) 、各自為(wei) 政的局麵,實現了提質增效,成為(wei) 濰坊快遞業(ye) 新舊動能轉換的成功樣本。通過整合資源、抱團發展,有助於(yu) 企業(ye) 降本增效,實現行業(ye) 高質量發展,促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的實施。”
“以前派件不盈利,末端網點生存很難。現在,不光派件開始賺錢,收件量也持續攀升,尤其是農(nong) 產(chan) 品快件。”閆春峰介紹,開展共同配送後,當地電商和老百姓對他們(men) 的服務質量愈發認可,很放心把西紅柿等農(nong) 產(chan) 品快件交給他們(men) 。“日處理量達到8萬(wan) 餘(yu) 件,進港件與(yu) 出港件基本持平。其中,出港件主要是西紅柿、薑、胡蘿卜等農(nong) 產(chan) 品和服裝。”閆春峰說。
但百通達仍麵臨(lin) 一些亟待解決(jue) 的問題。“隨著件量的增加,我們(men) 的分揀能力略顯不足,得上新設備了。”辛華介紹,一方麵,因為(wei) 自動分揀線價(jia) 格較為(wei) 昂貴,企業(ye) 無力承擔,仍需要雇用臨(lin) 時操作工進行分揀處理,影響了進一步降本提效;另一方麵,4家快遞在派送、時限、服務上均存在一定差異,需要繼續拿出魄力與(yu) 智慧,讓合作更完善、更流暢。
對此,徐光輝認為(wei) ,4家快遞企業(ye) 應以更開放的心態、更科學的管理合作共享,才能讓這一新模式更具活力。濰坊局也將和當地政府繼續加強對企業(ye) 的服務與(yu) 指導,從(cong) 政策、土地、金融等方麵加大企業(ye) 扶持力度,督導逐級落實安全主體(ti) 責任,提升服務質量。
對於(yu) 未來,閆春峰他們(men) 充滿信心。“我們(men) 4個(ge) 人誌同道合,勁往一處使,會(hui) 越做越好。”閆春峰說,下一步,打算開展倉(cang) 配一體(ti) 化服務,把電商企業(ye) 吸引過來,為(wei) 他們(men) 做好服務的同時,也增加快遞業(ye) 務量,帶動當地農(nong) 產(chan) 品走出去。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