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9-04-02 09:05:21 浙江物流網

為(wei) 全麵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hui) 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紮實做好長江船舶汙染治理工作,3月29日,《關(guan) 於(yu) 加強長江船舶汙染治理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解讀暨長江港航企業(ye) 自律倡議書(shu) 簽訂儀(yi) 式在武漢舉(ju) 行。活動中,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hui) 、交通運輸部、生態環境部、國務院國有資產(chan) 監督管理委員會(hui) 等國家部委對《指導意見》進行了解讀和宣貫,包括招商局長航集團、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等大型企業(ye) 在內(nei) 的80餘(yu) 家長江港航企業(ye) 在倡議書(shu) 上簽字承諾保護長江生態環境。本報記者對《指導意見》及解讀宣貫的核心內(nei) 容進行了摘錄,並對有關(guan) 部委、行業(ye) 監管部門、港航企業(ye) 下一步推進長江航運綠色發展的舉(ju) 措進行了梳理,期望沿江港航管理部門和企事業(ye) 單位共同治理長江船舶汙染,加快推進長江航運綠色發展,維護“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良好局麵。
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qin) 河,是中華民族發展的重要支撐。長江也是我國橫貫東(dong) 中西部的水運大通道,世界上運量最大、運輸最為(wei) 繁忙的通航河流,為(wei) 沿江地區經濟社會(hui) 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但長江船舶也存在嚴(yan) 重的環境汙染問題,部分船舶汙水垃圾、危化品洗艙水直接排放長江,部分船用柴油機尾氣排放不達標,汙染防控監督管理較為(wei) 薄弱,影響了長江航運可持續發展。
加強長江船舶汙染治理,是貫徹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重要舉(ju) 措,對於(yu) 促進長江航運綠色發展、加快內(nei) 河水運技術進步、充分發揮長江黃金水道綜合效益具有重要意義(yi) 。
總體(ti) 考慮
統籌謀劃 突出重點 協調推進
去年4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考察長江時說:“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qin) 河,一定要保護好。”“絕不容許長江生態環境在我們(men) 這一代人手上繼續惡化下去,一定要給子孫後代留下一條清潔美麗(li) 的萬(wan) 裏長江!”
《指導意見》全麵貫徹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和黨(dang) 的十九大精神,認真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hui) 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把修複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堅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統籌做好長江船舶汙染治理工作。
“針對長江船舶汙染治理工作麵臨(lin) 的新形勢、新情況、新問題,在《指導意見》起草過程中,我們(men) 堅持統籌謀劃、突出重點、協調推進。”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hui) 基礎設施發展司趙向前表示。
據趙向前介紹,《指導意見》突出了長江船舶汙染治理工作重點。“把握船舶水、氣、固汙染治理重點,有效預防和治理長江船舶汙染問題,認真分析研究長江船舶汙染治理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麵,抓住關(guan) 鍵環節,集中力量解決(jue) 400總噸及以上船舶汙染治理問題,推進提升長江航運綠色發展水平。”
《指導意見》著力增強長江船舶汙染協同治理水平。針對長江船舶汙染治理涉及部門多、企業(ye) 多、地域跨度大、協調難度高等特點,《指導意見》進一步明確了航運企業(ye) 特別是國有企業(ye) 的主體(ti) 責任,以及生態環境部統籌協調長江船舶汙染治理工作的職責,支持交通運輸部等部門按職責做好監管工作,明確地方政府的屬地管理責任,並進一步明晰了相關(guan) 方的責任邊界與(yu) 主要任務,提升了工作合力。
總體(ti) 目標
2025年基本建成現代化綠色水運發展體(ti) 係
《指導意見》提出了2020年和2025年長江船舶汙染治理工作的目標。
到2020年,長江船舶汙染治理工作取得明顯成效。400總噸及以上船舶汙水垃圾接收設施全覆蓋,汙水垃圾全收集、全處理,載運散裝液體(ti) 危險貨物船舶強製洗艙、洗艙水全收集全處理,重點港口岸電設施全覆蓋,靠港和水上服務區錨泊船舶使用岸電率達到60%以上,營運船舶硫氧化物、氮氧化物排放總量分別比2015年下降15%以上。
到2025年,長江船舶環保技術水平顯著提升,清潔能源得到廣泛應用,新型船舶示範效果明顯,汙染事故風險防範水平和應急處置能力顯著提高,基本建成以綠色船舶為(wei) 支撐、以“低汙染、低排放、低能耗”為(wei) 主要特征的現代化綠色水運發展體(ti) 係。
同時,提出了預防為(wei) 主、綜合施策,全麵推進、重點突破,多元合力、協同治理的原則。
守住一江碧水
強化船舶汙水垃圾和洗艙水排放治理
長江航運的綠色基因,決(jue) 定了它是生態、綠色、經濟的運輸方式。但部分船舶汙水垃圾、危化品洗艙水直接排放長江,嚴(yan) 重影響了長江航運可持續發展。《指導意見》要求,強化長江船舶汙水垃圾和洗艙水排放治理。
——加快岸上接收設施建設。加快港口碼頭汙水、生活垃圾、固體(ti) 廢物接收、轉運與(yu) 處置設施建設,盡快提升岸上接收、處置船舶汙染物的能力;
——加強水上接收能力建設。推進現有水上汙染物接收處置企業(ye) 資源整合,支持大型環保企業(ye) 參與(yu) 長江船舶汙水垃圾接收處置工作,培育和支持接收處置能力強、覆蓋範圍廣的長江船舶環保企業(ye) 發展,形成覆蓋長江全線港口、錨地的水上汙水垃圾接收能力;
——改革船舶汙水垃圾接收收費方式。2019年前取消長江船舶水上汙水垃圾接收收費環節,探索以政府財政投入為(wei) 主體(ti) 的船舶垃圾收費管理機製,實現公益化運作;
——強化與(yu) 城鎮處理設施銜接。將長江船舶生活汙水垃圾通過市政管網或轉運係統等納入市政(環衛)係統進行處理;
——提升船舶汙染治理智能化水平。利用移動互聯網、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依托現有長江船舶管理信息係統,實現長江船舶汙水垃圾接收在線預約、實時查詢、在線監管等;
——加快不達標船舶拆解改造。現有船舶到2020年底前全部完成達標改造,經改造仍不能達到要求的,限期予以淘汰;
——加快化學品洗艙站建設。抓緊落實長江洗艙站建設布局規劃,2019年底前落實洗艙站審批手續與(yu) 經營許可發證工作;
——完善洗艙水接收、處理工作機製。研究製定規範的化學品洗艙水接收處理收費政策,出台化學品運輸船舶強製洗艙規定,研究建設化學品洗艙水的水上接收站。
護好一片藍天
加強船舶大氣汙染排放治理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li) ,藍天也是幸福,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為(wei) 守護一片藍天,《指導意見》要求,加強長江船舶大氣汙染排放治理。
——嚴(yan) 格船舶大氣汙染排放標準。對貨艙實行封艙管理,減少顆粒物無組織排放,長三角地區等重點區域內(nei) 河應采取禁限行等措施,限製高排放船舶使用,鼓勵淘汰使用20年以上的內(nei) 河航運船舶;
——穩步提高船用燃油質量。設立長江經濟帶船舶排放控製區,逐步將長江幹線及主要支流水域納入控製區範圍,提出嚴(yan) 格的船舶汙染物控製要求並抓緊落實;
——加強船用燃油和船舶排放監管。依法嚴(yan) 肅查處生產(chan) 、銷售和使用不符合標準船用燃油的違法違規行為(wei) ,嚴(yan) 肅查處供應質量不合規船用燃油的加油站。加強對船用燃油質量檢查,禁止使用不合規船用燃油的船舶通過三峽船閘等限製性水域;
——全力推進岸電建設與(yu) 改造。新建碼頭同步規劃、設計建設岸電設施,加快推進三峽岸電發展實驗區建設。切實解決(jue) 岸電發展中的重點問題,積極推動建立統一的岸電運營服務平台,大力推進岸電電費與(yu) 服務費網絡支付。完善岸電價(jia) 格支持政策,2025年底前,對實行兩(liang) 部製電價(jia) 的港口岸電運營商用電,免收需量(容量)電費,降低港口岸電運營企業(ye) 的用電成本;
——支持新能源應用和新船型發展。積極推進長江LNG加注站建設,2019年底前應出台完善LNG運輸、加注、使用相關(guan) 標準。
共抓大保護,他們(men) 這樣說
“長江船舶汙染治理任務艱巨,要合力推進。”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hui) 基礎設施發展司副司長周小棋在宣貫解讀《指導意見》時表示,要堅持政府為(wei) 主導,企業(ye) 為(wei) 主體(ti) ,社會(hui) 組織和公眾(zhong) 共同參與(yu) 的治理格局,進一步強化企業(ye) 主體(ti) 責任,充分發揮長江經濟帶航運聯盟協調作用,進一步明晰部門監管責任,齊心協力抓好各方責任落實。“要全力推動將船舶違規排放行為(wei) 納入社會(hui) 信用管理體(ti) 係,讓所有企業(ye) 責任主體(ti) 切實感受到在長江生態環境問題上‘一處失信、處處受限’的聯合懲戒威力,對於(yu) 嚴(yan) 格自律、自覺守信的企業(ye) ,將給予適當的鼓勵。”
《指導意見》指出,新建碼頭要同步規劃、設計建設岸電設施。交通運輸部安全總監、水運局局長李天碧在會(hui) 上透露,為(wei) 推進船舶汙染防治,以後新建船舶也要有岸電設施。“現在部裏正在製定岸電的管理辦法、規章,這是有強製力的,不光是新建船舶,現有船舶也要加快改造,馬上所有船舶必須具備岸電設施。”據他介紹,2020年後將強製船舶使用岸電。
交通運輸部海事局副局長李世新介紹說,目前正在組織開展防止船舶水汙染專(zhuan) 項整治,重點整治在長江等內(nei) 河水域航行作業(ye) 的中國籍船舶非法排汙行為(wei) 。“企業(ye) 要落實船舶汙染防治主體(ti) 責任,積極配合海事部門監管,嚴(yan) 格管控自家船舶,開展防汙染設施設備自查和改造工作。”
“近年來我局從(cong) 船舶汙染總量風險防控、監管與(yu) 應急處置能力、防汙體(ti) 係及製度建設、綠色倒逼和排放懲罰等方麵念好‘加減乘除’四字經,持續強化長江幹線船舶汙染防控。”長江航務管理局局長唐冠軍(jun) 介紹,目前,長江幹線重點水域已建成14個(ge) 船舶溢油應急設備庫(點),配置了三峽庫區1000噸級應急打撈船和溢油回收船等專(zhuan) 業(ye) 裝備,實現了規模以上港口船舶垃圾、油汙水接收基本覆蓋,長江海事船港危管防汙長效管理機製基本形成。
長江海事局副局長李江介紹說,為(wei) 推進長江船舶汙染治理落到實處,今年該局將實施十大舉(ju) 措,即全麵開展船舶汙染風險隱患大排查、全麵開展船舶違法排汙行為(wei) 大整治、強化船舶水汙染物排放治理、強化船舶大氣汙染物排放治理、強化船載危險貨物隱患治理、提升企業(ye) 主體(ti) 責任意識、提升船舶汙染監管能力、提升船舶汙染應急處置能力、提升船舶汙染治理保障水平、提升船舶汙染治理協作水平。
長江三峽通航管理局副局長李定國介紹說,按照三峽通航綠色發展規劃,2020年底前,轄區過閘船舶實現油汙水、垃圾全部接收、上岸處置,建設三峽樞紐核心水域岸電試驗區。2025年底前,新建待閘錨地岸電普及率100%,待閘船泊油汙水、垃圾接收率100%。自2019年6月1日起,凡不符合水汙染物排放標準的船舶禁止過閘。
航運企業(ye) 是長江航運的脊梁,是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重要力量,應該承擔更多的社會(hui) 責任,落實主體(ti) 責任。“作為(wei) 央企,長航貨運將走在行業(ye) 的前列,衷心擁護長江大保護的政策、支持倡議書(shu) ,做防治長江船舶汙染的先行者。”長航貨運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羅天軍(jun) 介紹說,將進一步加大清潔能源在長江航運中的推廣和應用力度,助力長江航運綠色發展。他建議,國家出台相關(guan) 政策,建設長江船舶汙染治理的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推動清潔能源應用和船舶汙染物治理,實現船舶維修、岸電和充電服務、加油加氣、汙染物處理等服務功能,為(wei) 綠色航運和長江船舶汙染物治理提供保障。
長江港航物流聯盟“綠色航運專(zhuan) 業(ye) 委員會(hui) ”主任委員單位,江蘇江陰港港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華江表示,將認真收集、及時傳(chuan) 遞綠色航運信息,為(wei) 廣大長江港航企業(ye) 搭建綠色發展交流平台,加強交流與(yu) 合作,提高綠色航運發展水平。
重慶市澤勝船務(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潘南建議,油汙水回收處置企業(ye) 轉變運營機製,增加油汙回收點,方便船舶和船員卸載船上油汙水,在費用方麵適當返利以調動企業(ye) 和船員積極性,增加油汙水回收量以形成良性循環機製,促進內(nei) 河水域船舶汙染的防治。
作為(wei) 船員代表,武漢長江輪船公司船長方三兵承諾,將重點加強船舶防汙染設備管理,確保設備處於(yu) 良好使用狀態,加強油汙水、生活汙水處理裝置管理,規範油汙水、生活汙水處理程序,加強航行中船舶垃圾存放管理,切實做到船舶垃圾、油汙水、生活汙水三個(ge) 零排放。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