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綜合物流 > 正文

《交通運輸安全生產事故報告》發布 安全形勢總體穩定

發布時間:2019-03-12 09:12:52 中國交通新聞網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日前發布的《交通運輸安全生產(chan) 事故報告》顯示,2018年,公路水路行業(ye) 以深化“平安交通”建設為(wei) 統領,以防範和遏製重特大事故為(wei) 目標,加強安全生產(chan) 法規製度建設,強化安全生產(chan) 基層基礎,大力推進安全生產(chan) 風險管理、隱患治理和信用管理,不斷提升安全生產(chan) 管理水平,實現了公路水路行業(ye) 安全生產(chan) 形勢總體(ti) 穩定。

安全生產(chan) 事故情況

事故總量持續下降,重特大事故降幅顯著

2018年,公路水路行業(ye) 造成人員死亡(失蹤)的安全生產(chan) 事故起數和死亡(失蹤)人數同比下降14%、15.8%,持續保持“雙下降”。按事故等級分析,一般事故起數和死亡(失蹤)人數同比下降19.9%、20.9%;較大事故起數和死亡(失蹤)人數同比下降4.8%、5.3%;重大事故起數和死亡(失蹤)人數同比下降33.3%、32.6%,降幅顯著。未發生特別重大事故。

道路運輸領域

2018年,道路運輸領域安全生產(chan) 形勢保持穩定,事故起數和死亡(失蹤)人數雙下降。較大以上等級行車事故起數和死亡(失蹤)人數同比下降20.7%、30.2%。其中,較大事故起數和死亡(失蹤)人數同比下降17.7%、20.3%;重大事故起數和死亡(失蹤)人數同比下降57.1%、53.7%;未發生特別重大事故。

水上交通領域

2018年,水上交通領域事故起數有所下降,但死亡(失蹤)人數有所反彈波動。造成人員死亡(失蹤)的運輸船舶事故起數和死亡(失蹤)人數同比下降10.4%、上升24.7%。在造成人員死亡(失蹤)的運輸船舶事故中,一般事故起數和死亡(失蹤)人數同比下降24.8%、24.3%;較大事故起數和死亡(失蹤)人數,同比上升175%、134.8%;未發生特別重大事故。

公路水運工程建設領域

2018年,公路水運工程建設領域安全生產(chan) 形勢總體(ti) 穩定。造成人員死亡(失蹤)事故起數和死亡(失蹤)人數同比減少3起、3人。其中,一般事故起數和死亡(失蹤)人數同比減少2起、5人;較大事故起數和死亡(失蹤)人數同比減少1起、增加2人;未發生重特大事故。

港口作業(ye) 領域

2018年,港口作業(ye) 領域安全生產(chan) 形勢基本穩定。造成人員死亡(失蹤)的事故起數和死亡(失蹤)人數同比減少1起、增加2人。未發生重特大事故。

安全生產(chan) 事故總體(ti) 特點

事故時間和空間分布特征明顯,部分領域事故呈現新趨勢

安全生產(chan) 事故持續保持“雙下降”

2018年,公路水路行業(ye) 造成人員死亡(失蹤)的事故起數和死亡(失蹤)人數,持續保持“雙下降”。其中,道路運輸領域安全生產(chan) 事故保持連續下降,水上交通領域總體(ti) 穩定,公路水運工程建設和港口作業(ye) 領域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遏製。

公路水路行業(ye) 重特大事故多發態勢得到初步遏製,但仍發生多起造成重大社會(hui) 影響、群死群傷(shang) 或嚴(yan) 重汙染環境的事故(事件),防範重特大事故的任務依然艱巨。

三個(ge) 明顯波動期 四個(ge) 事故易發時段

全年公路水路行業(ye) 安全生產(chan) 事故在全年呈現“三個(ge) 明顯波動期”。一是春運及全國兩(liang) 會(hui) 後事故高峰期。2018年2—3月份,道路運輸、水上交通、工程建設領域事故起數和死亡(失蹤)人數,占全年事故總量的19.3%和20.8%。二是入暑入汛季節交替事故高峰期。2018年5—6月份,道路運輸、水上交通、工程建設領域事故起數和死亡(失蹤)人數,占全年事故總量的18.1%和19.9%。三是夏季運輸繁忙事故高峰期。2018年8—10月份,道路運輸、水上交通、工程建設領域事故起數和死亡(失蹤)人數,占全年事故總量的26.5%和27.2%。

從(cong) 全天各時段事故分布規律分析,公路水路安全生產(chan) 存在四個(ge) 事故易發時段:上午發車(開工)密集時段、午後人體(ti) 疲勞時段、黃昏晝夜交替時段、淩晨作業(ye) 條件惡劣時段。

安全生產(chan) 事故類型相對集中

道路運輸領域,碰撞、側(ce) 翻等事故多發。2018年,碰撞類事故起數和死亡(失蹤)人數占道路運輸較大以上等級事故總數的85.4%和85.2%;側(ce) 翻類事故起數和死亡(失蹤)人數占道路運輸較大以上等級事故總數的10.4%和11.8%。水上交通領域,碰撞事故總量大,自沉事故傷(shang) 亡多。2018年,造成人員死亡(失蹤)的運輸船舶碰撞事故起數和死亡(失蹤)人數,占運輸船舶事故總量的36.6%和35.4%。造成人員死亡(失蹤)的運輸船舶自沉事故起數和死亡(失蹤)人數,占運輸船舶事故總量的33.0%和48.1%。公路水運工程建設領域,高處墜落、坍塌事故所占比例較高。

部分高風險領域事故有所反彈

一是農(nong) 村客運班線事故比重上升。2018年,較大以上等級農(nong) 村客運班線事故起數和死亡(失蹤)人數,占道路客運較大以上等級事故總量的36.0%和37.6%,同比分別上升18個(ge) 百分點和20個(ge) 百分點。二是內(nei) 河砂石運輸船舶事故大幅上升。2018年,砂石運輸船舶事故起數和死亡(失蹤)人數同比上升5.9%和85.7%。三是隧道施工事故明顯反彈。2018年,隧道工程事故起數和死亡(失蹤)人數同比上升100.0%、157.1%。

事故區域相對集中

一是西南山區事故多發。2018年,西南山區較大以上等級運輸車輛事故起數和死亡(失蹤)人數,占該領域事故總量的33.3%和27.3%;一般以上等級公路水運工程建設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占該領域事故總量的56.1%和55.6%。二是中部地區部分交通樞紐省份事故風險較高。2018年,中部地區部分省份較大以上等級運輸車輛事故起數和死亡(失蹤)人數,占該領域事故總量的17.7%和20.2%。三是“六區一線”重點監管水域事故集中。2018年,“六區一線”重點監管水域造成人員死亡(失蹤)的運輸船舶事故起數和死亡(失蹤)人數,占運輸船舶事故總量的42.9%和52.7%。

非營運車輛 對道路運輸安全影響顯著

伴隨著機動車數量的上升,新增駕駛員快速增加,其安全駕駛經驗相對缺乏,非營運車輛對道路運輸安全帶來的安全挑戰增大。2018年,營運車輛與(yu) 非營運性質車輛、摩托車、行人間事故起數和死亡(失蹤)人數,占道路運輸較大以上等級事故總量的64.6%和61.4%。我國正處於(yu) 社會(hui) 轉型期,各種矛盾錯綜複雜,各地發生的多起乘客搶奪方向盤、幹擾公交駕駛員等事件,反映出非傳(chuan) 統安全已經成公路水路行業(ye) 的重大風險。

加強事故防範工作的對策建議

突出重點領域和關(guan) 鍵環節 切實提升行業(ye) 安全生產(chan) 事故防範能力

深刻認識安全生產(chan) 工作重要意義(yi) 。公路水路行業(ye) 安全生產(chan) 事故總量大、人員傷(shang) 亡多,重特大事故比例高,是黨(dang) 中央國務院關(guan) 注的重點,社會(hui) 輿論關(guan) 注的焦點,人民群眾(zhong) 關(guan) 心的熱點,是交通強國建設的短板,已經成為(wei) 國家安全生產(chan) 工作的“主戰場”。公路水路行業(ye) 必須要提高思想意識,深刻認識當前做好安全生產(chan) 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切實將安全生產(chan) 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強化重大風險管控。防風險、除隱患,組織各領域安全監管主責部門深入摸排群死群傷(shang) 、重大環境汙染、重要交通設施損毀阻斷等易造成嚴(yan) 重社會(hui) 影響的高危風險,列出重大風險清單,明確管控措施,責任到人,確實管控重大風險;研究出台引導800公裏以上長途客運班線調整優(you) 化,道路交通運力供給轉型升級以及強化旅遊客運、農(nong) 村客運和渡船渡口安全的政策措施,降低行業(ye) 結構性重大風險。

壓實企業(ye) 安全生產(chan) 主體(ti) 責任。實行領導班子成員直接負責,做到安全風險管控全覆蓋。引導企業(ye) 推進安全生產(chan) 標準化建設,培育規範安全評估中介機構,督促交通運輸企業(ye) 向標準化規範化轉型發展。推動對安全隱患突出、達不到安全運營條件的企業(ye) 依法整頓,提升企業(ye) 規模化經營水平。加強航運公司安全管理,推進NSM規則擴大實施範圍。

完善安全生產(chan) 監管機製。盡快厘清相關(guan) 負有安全生產(chan) 監管職責部門間的職責定位與(yu) 邊界,理順安全生產(chan) 監督檢查與(yu) 執法工作機製,確保不斷不亂(luan) 。加大非法違規行為(wei) 處罰力度,對發現的安全隱患和違法違規行為(wei) ,嚴(yan) 格實施監管和處罰,提高企業(ye) 違法違規成本。

夯實安全生產(chan) 基礎。提升裝備設施安全性能,深入推進公路、港口、航道、站場等安全基礎設施建設,加快老舊車船更新改造,持續推進車船標準化。大力實施科技興(xing) 安,加快推進安全生產(chan) 監管監察信息化建設,積極探索人工智能技術在安全生產(chan) 領域的融合落地。強化應急處置能力,加強自然災害防治能力、重大海上溢油應急處置能力和海上搜救體(ti) 係建設,整合優(you) 化安全生產(chan) 應急資源和救援隊伍,提升水上交通安全應急救助打撈能力。

健全事故整改工作機製。深刻吸取事故教訓,完善安全生產(chan) 事故典型案例“舉(ju) 一反三、吸取教訓”的工作機製。開展事故調查深度調查,深入剖析事故原因,吸取教訓,深化對事故的規律性認識。

加強安全教育培訓。繼續實施從(cong) 業(ye) 人員安全素質提升工程,舉(ju) 辦交通運輸安全生產(chan) 廳局長培訓班、港口危險貨物安全管理培訓班,開展營運客車和貨車駕駛員安全文明駕駛教育培訓專(zhuan) 項行動。推進從(cong) 業(ye) 單位落實培訓主體(ti) 法定責任,建立靈活適用的基層從(cong) 業(ye) 人員培訓考核機製,加強操作技能和職業(ye) 道德培訓。積極開展職業(ye) 技能競賽,建立優(you) 秀技工激勵機製,鼓勵建立企業(ye) 穩定的技術工人隊伍。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