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專(zhuan) 業(ye) 物流 > 正文

聽“兩會”海的聲音 促進我國海運業健康有序發展

發布時間:2019-03-12 09:01:00 中國水運網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hui) 第二次會(hui) 議和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hui) 第二次會(hui) 議,分別於(yu) 2019年3月5日和3月3日在北京開幕。兩(liang) 會(hui) 代表委員齊聚北京,共議國是。

丁小崗:海員個(ge) 稅起征點10年未動,建議提到30000元

10年前,海員個(ge) 人所得稅起征點為(wei) 4800元,在陸地職工個(ge) 稅起征點曆經3次調整,並由10年前的2000元調整為(wei) 5000元後,海員個(ge) 稅卻一直未作相應調整。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海員建設工會(hui) 主席丁小崗建議出台海員個(ge) 人所得稅減免政策,穩定海員隊伍,提升海員職業(ye) 的吸引力,從(cong) 而促進我國海運業(ye) 健康有序發展。

劉征:發展智能製造,構築持久競爭(zheng) 力

無論是從(cong) 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來看,還是從(cong) 搶占未來發展製高點來看,智能製造都是我國船舶行業(ye) 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全國人大代表,大連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dang) 委書(shu) 記劉征表示,製造業(ye) 智能轉型是大勢所趨,我國船舶行業(ye) 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堅定不移加快發展智能製造,推進產(chan) 業(ye) 實現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不斷提高我國船舶行業(ye) 的國際競爭(zheng) 力。他還建議,在當前船市持續低迷的形勢下,國家應該加大對企業(ye) 智能製造轉型的政策支持力度,為(wei) 我國船舶行業(ye) 早日實現從(cong) 大到強的轉變夯實基礎。

胡可一:我國船海工業(ye) 應走“雙通道”創新之路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船舶工業(ye) 集團有限公司所屬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工程師胡可一表示,我國船海工業(ye) 的智能製造和智能船廠建設總體(ti) 上還處於(yu) 起步階段,‘機器替人’不等於(yu) 智能製造,在物聯網的應用、智能化建造水平、數字化設計支撐能力、生產(chan) 管理的智能化管控等方麵尚存在較大差距。”他提出,我國船海工業(ye) 應走“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並行推進”的“雙通道”創新之路。

金鋒:讓國產(chan) 海洋救撈裝備走得更遠、潛得更深

全國人大代表、交通運輸部上海打撈局工程船隊副隊長金鋒表示,國產(chan) 海洋救撈裝備及深潛技術進入了世界先進行列,但要躋身國際最高水平梯隊還要不斷探索。他提到,建立深遠海應急救援體(ti) 係是一整盤棋的問題,迫切需要從(cong) 國家層麵進行頂層設計、統籌考慮。

梁永岑:優(you) 化營商環境,加快建設綠色智慧樞紐港口

全國政協委員、天津港(集團)有限公司黨(dang) 委副書(shu) 記、總裁梁永岑表示,今年,天津港集團將在新建碼頭項目中對船舶岸基供電係統進行統籌規劃、設計和建設,整合港區鐵路、港口、航運等資源,大力推進貨物運輸“公轉鐵”,加快建設世界一流綠色智慧樞紐港口。打通 “最後一公裏”,為(wei) 科技創新再“鬆綁”

陸永泉:推動內(nei) 河船舶應用LNG

LNG(液化天然氣)具有運輸方便、排放清潔、使用成本低、安全性強等優(you) 點,被世界各國公認為(wei) 最清潔、安全的能源之一。但從(cong) 目前我國交通運輸領域船舶能源消耗來看,全國範圍內(nei) 使用LNG作為(wei) 動力的船舶數量比例極小,多數內(nei) 河船舶依然主要使用普通柴油作為(wei) 動力來源,既消耗大量柴油資源,產(chan) 生的汙染物也給大氣和水環境質量帶來一定影響。為(wei) 此,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交通運輸廳廳長陸永泉建議,強化資金政策支持,推動內(nei) 河船舶應用LNG清潔能源。

黃迪南:積極探索創新港口岸電建設運營的商業(ye) 模式

全國人大代表、申能(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dang) 委書(shu) 記黃迪南表示,應積極探索創新港口岸電建設運營的商業(ye) 模式,打造港口岸電管理“智慧平台”。

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國眾(zhong) 多港口的船舶吞吐量日益加劇,船舶錨泊期間,柴油機發電造成汙染,嚴(yan) 重威脅我國內(nei) 河流域生態環境,岸電已成為(wei) 船舶及港口減少汙染的最重要能源使用方式。然而,隨著港口岸電建設的大力發展,岸電體(ti) 製機製建設、區域統籌協同能力等眾(zhong) 多問題不斷凸顯。對此,黃迪南建議,打造港口岸電管理“智慧平台”,創新商業(ye) 模式,對實現區域上下遊互通互聯,加快燃油替代。

徐玨慧:建議盡快增加郵輪立法內(nei) 容

中國已成亞(ya) 洲最大、全球第二大郵輪客源國市場。但我國現行的民法總則、合同法、侵權法、海安法、海商法和旅遊法等法律均無直接涉及郵輪的相關(guan) 條款,在郵輪安全監管方麵也同樣無法律規定,這就導致外籍郵輪在我國領海內(nei) 從(cong) 事航行、停泊和作業(ye) 以及其他與(yu) 海上交通安全相關(guan) 的活動時,處於(yu) “無法可依”的尷尬局麵。全國人大代表、 上海港國際客運中心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徐玨慧表示,為(wei) 適應時代和行業(ye) 發展的需求,建議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上交通安全法》增加郵輪安全相關(guan) 內(nei) 容。

麥康森:探索深遠海養(yang) 殖新模式,“魚子魚孫一網打盡”可休矣!

我國近岸海水養(yang) 殖技術比較成熟,但真正涉足深遠海養(yang) 殖的經驗幾乎沒有,除了漁船、養(yang) 殖裝備較其他先進國家落後外,深遠海養(yang) 殖還麵臨(lin) 自然海況更加複雜、產(chan) 業(ye) 鏈資金和政策扶持缺乏、產(chan) 業(ye) 鏈配套服務係統建設不健全等諸多挑戰。全國政協委員、民革第十三屆中央委員會(hui) 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海洋大學教授麥康森建議,開拓深遠海養(yang) 殖新空間是保障我國人民食物蛋白質供應的戰略需求,應給予深遠海養(yang) 殖產(chan) 業(ye) 鏈政策與(yu) 資金扶持,完善產(chan) 業(ye) 鏈配套服務體(ti) 係建設,探索深遠海養(yang) 殖新模式,攻克關(guan) 鍵工程技術,推動我國水產(chan) 養(yang) 殖業(ye) 走向“深藍”。

李香菊:減稅降費有助於(yu) 造船業(ye) 輕裝上陣

全國政協委員、西安交通大學經濟與(yu) 金融學院教授李香菊表示,對造船業(ye) 而言,船舶建造周期長,單件或小批量生產(chan) ,原材料采購占用資金大,此次減稅降費大禮包,將對造船企業(ye) 及原材料供應商、內(nei) 貿企業(ye) 帶來紅利,有助於(yu) 造船企業(ye) 輕裝上陣。

成平:海上救助人才告急!建議增加專(zhuan) 業(ye) 救助風險津補貼

全國政協委員、交通運輸部原安全總監成平表示,今年兩(liang) 會(hui) 提案原本不打算再提海上救助人員這一議題,但在一線調研走訪過程中她了解到,我國海上救助係統普遍存在高技能實用型人才流失的現象,而且,高難度、高強度、高風險作業(ye) 與(yu) 海上救助人員當前的分配待遇不相匹配。建議在國家現有的風險作業(ye) 津補貼範圍內(nei) ,增加專(zhuan) 業(ye) 救助船員、飛行員、潛水員、救生員等特崗人員的風險津補貼項目,使海上救助力量在保障海上人命、環境、財產(chan) 安全方麵的作用不斷凸顯。

曹阿民:呼籲推廣港口綠色岸電

“一艘集裝箱貨輪靠港期間排放的大氣汙染物相當於(yu) 100~300輛重型卡車;一艘郵輪靠港期間的大氣汙染物排放則大致相當於(yu) 2200輛重型卡車……船舶排放汙染屬於(yu) 長期被忽略的狀態。”在全國兩(liang) 會(hui) 上,全國政協委員曹阿民提供的一組數據讓人震驚。“在船舶排放汙染對區域空氣質量造成較大壓力的背景下,加強港口綠色岸電推廣就成為(wei) 題中之義(yi) 。”在上海市政協調研成果的基礎上,曹阿民專(zhuan) 門在全國兩(liang) 會(hui) 期間提出提案,希望在國家層麵為(wei) 積極推進長三角區域港口綠色岸電推廣應用工作建言。

肖黎春:建議交通運輸部完善岸電服務標準和定價(jia) 政策

在全國人大代表,國網湖北省電力有限公司董事長、黨(dang) 委書(shu) 記肖黎春看來,當前長江航運船舶汙染問題日益突出,嚴(yan) 重威脅長江生態環境。他表示,當前長江流域港口岸電建設推進順利,但仍存在三方麵問題:一是協同機製不完善。國家層麵協同推進長江岸電建設的聯動機製已初步建立,部分沿江省市的落實措施不具體(ti) 、各地相關(guan) 部門的職責分工不明確。二是配套政策不健全。交通運輸部靠港船舶使用岸電獎勵政策已於(yu) 2018年3月到期,後續獎勵政策尚未出台。三是標準規範不統一。技術應用方麵,船舶岸電設施改造標準、驗收檢測標準和船岸接口標準尚不完善;經營管理方麵,大多數沿江省市未出台成本核定、服務收費標準,不同區域、不同主體(ti) 之間缺乏統一的交費平台。

肖黎春認為(wei) ,需要盡快推進長江流域港口岸電建設全覆蓋,沿江省市成立岸電建設工作組織機構,明確各地、各部門具體(ti) 職責分工。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