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9-01-18 09:18:49 中國水運網

1月14日上午,湖北省第十三屆人大二次會(hui) 議在漢召開,省長王曉東(dong) 作湖北省政府工作報告,報告中提出:要加快打造長江國際黃金旅遊帶核心區;深入推進沿江化工企業(ye) “關(guan) 改搬轉”、非法碼頭整治;深入實施綜合交通三年攻堅行動,其中10億(yi) 元以上重大項目新開工270個(ge) 以上,續建620個(ge) 以上。
報告中提到,要加快建設湖北國際物流核心樞紐。湖北國際物流樞紐項目位於(yu) 鄂州,將打造成全球第四個(ge) 、亞(ya) 洲第一的航空物流樞紐,是湖北“一帶一路”建設和長江經濟帶發展的重要抓手。其項目包括機場及配套工程、順豐(feng) 轉運中心工程、順豐(feng) 航空基地工程、外部市政綜合配套工程、周邊水係改造工程、綜合交通配套工程等,總投資將超過1000億(yi) 元。
據悉,該核心樞紐的建設,是湖北省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和長江經濟帶發展的重要支撐,對湖北打造內(nei) 陸自貿區、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ti) 製、完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ti) 係、促進產(chan) 業(ye) 結構升級具有深遠意義(yi) 。
鄂州作為(wei) 航空貨運樞紐建設地,有著地理、交通、空域等諸多優(you) 勢, 1000公裏半徑內(nei) 、1.5小時飛行圈可覆蓋全國90%的經濟總量、80%的人口和5大國家級城市群,距離世界主要城市也不過一夜之隔。同時,具備建設完善的多式聯運交通體(ti) 係的良好條件,能實現公、鐵、水、空的無縫對接,大幅提高貨物派送效率、降低網絡服務成本,並具有完善的口岸通關(guan) 功能。到2021年,機場貨運吞吐量突破100萬(wan) 噸,貨運吞吐量進入國內(nei) 前五;2025年,預計年貨郵吞吐量245.2萬(wan) 噸,貨運吞吐量進入全球前十;2045年,預計年貨郵吞吐量765.2萬(wan) 噸,貨運吞吐量名列全球前茅。
另外,在2018年的湖北省政府工作報告中就曾提出,要實施交通強省三年攻堅行動,加快武漢長江中遊航運中心、三峽綜合交通樞紐、漢江現代航運體(ti) 係建設,以及加快湖北國際物流核心樞紐,除此之外,在今年的報告又增加了兩(liang) 項:加快武漢至安慶航道整治和沿江港口多式聯運項目建設。
據了解,長江武漢至安慶段6米水深航道整治工程從(cong) 去年12月就全麵開工建設,總投資37億(yi) 元。工程建成後,武漢至安慶段386.5公裏的航道最低維護水深將由現在的4.5米提高至6.0米,萬(wan) 噸級船舶不再受限於(yu) 長江枯水季,可常年通達武漢。
湖北沿江港口多式聯運自2018年以來就邁入了全國內(nei) 河第一方陣。2018年2月,省政府出台了《關(guan) 於(yu) 推進全省多式聯運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2020年底前,打造湖北至我國中西部、歐洲、東(dong) 盟等地6條以上多式聯運線路,建成武漢陽邏港、黃石新港、白洋港等8個(ge) 以上國家多式聯運樞紐,發展1個(ge) 以上多式聯運裝備製造基地,培育5家以上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多式聯運龍頭企業(ye) 。
此外,到2030年,武漢將全麵建成設備設施先進智能、現代物流便捷高效、港航要素高度集聚、航運服務功能齊全、市場發展環境優(you) 良、支持保障綠色平安,具有較強區域輻射力和產(chan) 業(ye) 支撐力的規模化、現代化、國際化長江中遊航運中心。
在三峽綜合交通運輸體(ti) 係建設中,宜昌將在長江以南新建三峽樞紐茅坪港疏港鐵路、翻壩運輸管道;在長江以北新建翻壩高速公路,並沿江布局茅坪港、紅花套港、白洋港、枝城港、雲(yun) 池港、七星台港6座港口。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