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9-01-17 09:10:24 中國電子商務物流服務網

1月16日消息,近兩(liang) 年生鮮領域成為(wei) 香餑餑,盒馬鮮生、超級物種等新物種都瞄準了新的消費趨勢,在生鮮零售上大做文章。而將戰略重心轉向餐飲的美團,也試圖通過切入日常的買(mai) 菜需求,增強在這一領域的話語權。
日前美團低調上線了新App“美團買(mai) 菜”,並在上海開通了業(ye) 務測試。《電商報》記者了解到,“美團買(mai) 菜”為(wei) 美團小象事業(ye) 部新推出的測試性業(ye) 務,采取“APP端+便民服務站”的模式,服務範圍內(nei) 的社區居民可以通過手機APP下單選購食材,不過,目前僅(jin) 服務於(yu) 周家嘴服務站周圍1.5公裏內(nei) 。
美團在接受媒體(ti) 采訪時表示,買(mai) 菜的客單價(jia) 可能相對較低,但卻更加高頻,配送時間、地點都將更為(wei) 集中。由此來看,上線“美團買(mai) 菜”與(yu) 美團外賣此前的“閃購”業(ye) 務邏輯相似,同樣瞄準了高頻、剛需的日常消費品。值得一提的是,美團買(mai) 菜的供應鏈由小象事業(ye) 部的供應鏈團隊提供支撐。
在2018年10月的組織架構調整中,美團點評將“吃”放在突出戰略位置,聚焦“Food+Platform”戰略,並組建了小象及快驢兩(liang) 大事業(ye) 部。作為(wei) 美團謀求深耕To C餐飲領域的部隊,小象繼在布局線下生鮮門店後,進一步試水買(mai) 菜業(ye) 務,或許正是出於(yu) 將零售版圖延伸至社區消費場景的意圖,這與(yu) 美團一貫謀求突破邊界的打法可以說不謀而合。
美團推出買(mai) 菜業(ye) 務,與(yu) 本地生活服務市場的發展趨勢也不無關(guan) 係。易觀近日發布的《2018中國本地生活服務市場年度盤點》指出,伴隨餐飲外賣業(ye) 務的大幅發展,以及更多新零售品類接入即時配送服務,到家業(ye) 務對本地生活市場的滲透還將進一步提高。
而隨著即時配送與(yu) 零售業(ye) 務逐漸走向合流,以及冷鏈等物流基礎設施的完善,生鮮零售商切入到家業(ye) 務也成大勢所趨。例如阿裏旗下的盒馬,從(cong) 落地之日起就主打“線上下單,線下配送”模式,著重強調其“生鮮到家”的便利性。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12月,阿裏針對生鮮業(ye) 務進行了新一輪升級調整,隨著“易果To B,盒馬To C”的戰略轉變,貓超生鮮的運營權也從(cong) 易果轉至盒馬手中。彼時盒馬方麵表示,這一調整將更大程度發揮線上線下一體(ti) 化服務的優(you) 勢。可見針對C端的生鮮零售,阿裏進一步突出了盒馬的位置,意在通過打破距離的邊界,更大限度發揮門店與(yu) 配送業(ye) 務之間的戰略協同。
盡管同屬生鮮零售業(ye) 態,美團買(mai) 菜與(yu) 盒馬定位上仍存差異。目前盒馬主攻一二線城市,所售生鮮產(chan) 品也多以優(you) 質、高價(jia) 為(wei) 賣點,而美團買(mai) 菜切入的是高頻的日常買(mai) 菜需求,可以說瞄準的是下沉市場。
從(cong) 業(ye) 務戰略協同的角度來看,目前美團有To C的小象及To B的快驢,隨著買(mai) 菜業(ye) 務的價(jia) 值進一步體(ti) 現,兩(liang) 大業(ye) 務板塊或許不乏合作的可能。不過,對於(yu) 走低客單價(jia) 路線的美團買(mai) 菜而言,其配送成本不免偏高,能否經得起市場考驗,在B端找到增長空間也是個(ge) 問題。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