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綜合物流 > 正文

2018年物流年度盤點:結構優調整 發展高質量

發布時間:2019-01-10 09:19:14 中國交通新聞網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這一年,運輸結構調整被提上日程,“公轉鐵”“公轉水”大勢所趨;第三批多式聯運示範工程上線,229家無車承運人試點企業(ye) 考核合格,22家綠色城市配送試點展開探索;年快遞量突破500億(yi) 件,小區智能快遞櫃多了起來;尋找“最美貨車司機”活動展開,貨車司機生存狀態廣受社會(hui) 關(guan) 注……2018年,是物流業(ye) 邁向高質量發展的關(guan) 鍵一年,增強運輸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服務品質、實現綠色發展、促進降本增效,引領著行業(ye) 發展的方向。

優(you) 化運輸結構求效率

據統計,2018年,我國運輸量保持高位運行,預計完成營業(ye) 性貨運量506億(yi) 噸,增長7.1%;貨物周轉量20萬(wan) 億(yi) 噸公裏,增長3.7%;快遞業(ye) 務量完成505億(yi) 件,增長25.8%,有效支撐了經濟社會(hui) 的發展。

但不可否認,道路貨運依然存在著供給結構性失衡突出、運輸組織效率低下的痛點,道路貨運量在全社會(hui) 貨運中占比過高,鐵路和水運輸低成本、低能耗的優(you) 勢沒有得到充分發揮。2018年,《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和《推進運輸結構調整三年行動計劃》等重要政策的公布,對今後道路運輸業(ye) 發展布局和運輸結構定了框架。與(yu) 此相應,行業(ye) 組織模式和運力結構形勢都將發生變化,迎來一場曆史性變革。

在多重政策引導下,部分企業(ye) 在2018年進行了探索:鐵路部門以資本作為(wei) 聯結與(yu) 快遞物流企業(ye) 合作;物流企業(ye) 立足本身資源,不斷延伸供應鏈服務。市場上多式聯運經營人發展初見規模。

把握發展契機和轉型方向,中鐵快運股份有限公司與(yu) 順豐(feng) 控股下屬公司共同組建中鐵順豐(feng) 國際快運有限公司,發揮鐵路網、移動互聯網、同城配送網三方麵技術資源優(you) 勢,推出更多符合市場需求的快運物流產(chan) 品。

安通控股在公路、水運資源基礎上,與(yu) 中國鐵路總公司、地方鐵路公司合作,實現了水運、陸運和鐵路線的對接以及雙方集裝箱、場站資源的共享,為(wei) 客戶提供“門到門”一站式的集裝箱綜合物流服務。

如今,我國運輸結構調整初見成效,2018年全國鐵路貨物發送量完成40.22億(yi) 噸,增長3.34億(yi) 噸,煤炭等大宗物資運輸加快向鐵路轉移。此外,運輸結構不斷優(you) 化,津冀港口和重點區域沿海主要港口也實現了煤炭集港鐵路運輸。

創新科技手段更智慧

2018年,從(cong) 智能倉(cang) 儲(chu) 、無人分揀到無人機、無人車等新應用,從(cong) 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到人臉識別、區塊鏈等新技術,智慧物流服務為(wei) 每個(ge) 消費者的生活注入新鮮體(ti) 驗。

目前,自動化分揀覆蓋主要快遞企業(ye) 骨幹分撥中心,無人倉(cang) 在行業(ye) 內(nei) 逐漸推廣、應用。申通快遞新建及改擴建場地共投入自動化分揀設備超過100套,其自主研發的國內(nei) 首條超高速交叉帶分揀係統已經投入使用;德邦快遞在深圳樞紐中心、順德樞紐引入交叉帶自動分揀係統,使智能分揀櫃模式切換成交叉帶自動分揀模式,並在合肥、長沙、成都、鄭州四地推廣使用多層立體(ti) 分揀係統;百世集團上線了智能倉(cang) 儲(chu) 機器人、料箱搬運機器人、多層穿梭車係統等;申通快遞將智能分揀機器人“小黃人”推廣至鄭州、天津、臨(lin) 沂等地;京東(dong) 物流宣布投用全國規模最大的機器人倉(cang) 群,不同層級的無人倉(cang) 數量達到50個(ge) ,負責分揀、存儲(chu) 、搬運的各類機器人超過20種。

電商經濟的發展催生了農(nong) 村及偏遠地區的市場潛力,消費者對配送速度要求也不斷提高。無人機在滿足運載需求較低的偏遠地區市場需求中具有一定成本優(you) 勢。2018年,京東(dong) 物流自主研發的支線無人機“京鴻”完成首飛,獲得了覆蓋陝西全省的無人機物流運營許可證。此外,順豐(feng) 此前與(yu) 航天時代電子簽署合作,協同開展基於(yu) 物流運營場景的無人機研製。

然而2018年正值風口的物流“黑科技”還當屬無人駕駛,G7、運滿滿等企業(ye) 推出了基於(yu) 自動駕駛技術的無人重卡、無人配送車以及外賣機器人等產(chan) 品。

滿幫集團與(yu) 智加科技合作,打造1000輛無人駕駛重卡車隊,並獲得全國首張營運貨車自動駕駛路測牌照,加速商用車自動駕駛技術的測試和應用落地。G7聯合普洛斯與(yu) 蔚來資本於(yu) 2018年4月共同組建嬴徹科技,研發自動駕駛新能源智能卡車,嬴徹科技計劃於(yu) 兩(liang) 年半內(nei) 實現L3級自動駕駛卡車量產(chan) 。

快遞企業(ye) 也積極布局。京東(dong) 物流自主研發的L4級無人重卡已經在美國矽穀完成2400小時路測,在末端環節京東(dong) 無人配送車從(cong) 封閉園區走向開放道路,並組建了全球首個(ge) 由機器人組成的智能配送站。德邦快遞在杭州上線快遞行業(ye) 首台可常態化運營無人載重貨車。

綠色組織模式有動力

過去的一年,物流業(ye) 挑戰與(yu) 機遇並存。依托移動互聯網、新技術,物流業(ye) 內(nei) 無車承運、大車隊、掛車共享、冷鏈物流、新能源城市配送等各種模式不斷湧現,新業(ye) 態和新模式為(wei) 行業(ye) 下一步發展帶來良好的發展契機和轉型方向。

2018年,交通運輸部聯合公安部、商務部在全國設了22個(ge) 示範城市,圍繞通行便利化和車輛綠色化、標準化以及運輸組織的高效化,構建綠色城市配送體(ti) 係。目前,湖北襄陽、廣州深圳等地區取得初步成效;傳(chuan) 化智聯、雲(yun) 鳥科技等企業(ye) 推廣新能源車輛,新能源利用更加清潔化。

傳(chuan) 化智聯在成都、西安等10多個(ge) 城市運營新能源物流車近2000輛,為(wei) 中國郵政、京東(dong) 物流、順豐(feng) 速遞、“三通一達”等提供服務,其研發的“HIC慧聯智控”平台可提供資產(chan) 管理、電子圍欄、遠程控車、找樁充電、運維管理、駕駛行為(wei) 管理、業(ye) 務線上化等服務。

甩掛運輸是世界公認的提高運輸效率的有效手段,由於(yu) 基礎設施落後、信息化程度低、資源協同性弱等痛點,過去幾年甩掛運輸始終處於(yu) 作業(ye) 程度低、運行模式業(ye) 不成熟的階段。

百世集團卻真正將甩掛運輸“甩”了起來。依托區域之間穩定、平衡的貨源,百世集團目前牽引車保有量已經超過2000輛。基於(yu) 轉運中心場站的標準化建設,百世集團研發了甩掛運輸信息係統,高效快速地實現了牽引頭和掛車的靈活匹配。在2018年的“雙11”期間,百世車輛研究院聯合20多家合作車企共同研究、設計的輕量化掛車“共建1號掛車”投入使用,起到良好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從(cong) 2016年推廣無車承運模式開始,2018年我國已有229家無車承運人試點企業(ye) 通過考核,80%以上的車輛與(yu) 試點企業(ye) 形成了較強的黏性,通過大數據和扁平化交易層層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了組織效率。

作為(wei) 考核排名靠前的中儲(chu) 智運,該平台依托製造商貿企業(ye) 合同物流,通過智能配對、精準推送,使返程時間、返程線路最契合的車和貨實現競價(jia) 交易,平均不到10秒促成一單交易,為(wei) 貨主降低成本10%、司機找貨時間減少28%。中儲(chu) 智運承擔著平台上下遊客戶的運輸安全和服務保障,符合無車承運的本質要求。

此外,一些企業(ye) 圍繞無車承運業(ye) 務建立普惠金融服務體(ti) 係。運滿滿結合大數據和風控模型,為(wei) 用戶提供滿運貸、司機貸等金融產(chan) 品,中交興(xing) 路攜手螞蟻金服旗下網商銀行,打造“物流一賬通”產(chan) 品。這些產(chan) 品的推出解決(jue) 了中小企業(ye) 及司機群體(ti) 的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降低了供應鏈資金成本。

提高服務水平要質量

2018年,從(cong) 政策到產(chan) 業(ye) 環境發展,對供應鏈管理行業(ye) 一片利好,物流資產(chan) 板塊完整的龍頭企業(ye) 已經明確地將供應鏈作為(wei) 目標方向,打造集商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為(wei) 一體(ti) 的供應鏈管理服務平台,不斷強化和提升供應鏈技術與(yu) 運作能力。物流快遞企業(ye) 或拜師學藝或聯盟發展,推動了行業(ye) 供應鏈服務的提升。

順豐(feng) 控股在供應鏈方麵動作頗大,不僅(jin) 與(yu) 怡亞(ya) 通等8家供應鏈公司構建國內(nei) 最具影響力的供應鏈大數據平台,還收購敦豪供應鏈在華供應鏈業(ye) 務,學習(xi) 其供應鏈服務支持、管理經驗以及運輸、倉(cang) 庫技術方案。

作為(wei) 以供應鏈業(ye) 務為(wei) 核心並成長起來的百世集團,也與(yu) 中外運發展達成合作,共同拓展綜合物流服務,實現從(cong) 倉(cang) 庫到海關(guan) 、從(cong) 陸運到空運的無縫接駁與(yu) 運輸。與(yu) 此同時,京東(dong) 物流基於(yu) 全球智能供應鏈基礎網絡的能力支撐,推出以供應鏈為(wei) 核心的產(chan) 品矩陣,發布由京東(dong) 供應鏈、京東(dong) 快遞、京東(dong) 冷鏈、京東(dong) 快運、京東(dong) 跨境、京東(dong) 雲(yun) 倉(cang) 組成的產(chan) 品體(ti) 係,圍繞不同品類、不同行業(ye) 打造不同供應鏈解決(jue) 方案。

此外,大包裹、快運、雲(yun) 倉(cang) 、即時遞送等新服務進一步拓展,為(wei) 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2018年,安能快遞實現轉型,將突破口放在800公斤以上大票貨物產(chan) 品,自產(chan) 品推出以來,該產(chan) 品日均貨量已達6000至8000噸,並麵向全網推廣多頻派送服務,提升了末端派送時效。即時物流發展勢頭迅猛,蘇寧物流等企業(ye) 在全國建倉(cang) 布局,為(wei) 社區生活提供30分鍾到達甚至更快的極速配送服務。

貨車司機工作條件艱苦,從(cong) 業(ye) 環境較差。為(wei) 進一步改善貨車司機工作條件,經交通運輸部、中華全國總工會(hui) 同意,河北等10個(ge) 省份組織開展“司機之家”建設試點工作,向貨車司機提供工作、生活方麵的服務保障;交通運輸部、中華全國總工會(hui) 、公安部還聯合開展了“最美貨車司機”推選宣傳(chuan) 活動,積極向社會(hui) 傳(chuan) 播正能量。

展望2019

求新求變行穩致遠

麵對外部挑戰與(yu) 國內(nei) 矛盾交織疊加的複雜局麵,2019年物流業(ye) 正麵臨(lin) 著爬坡過坎的關(guan) 鍵時期,注定要通過高質量發展途徑,借政策東(dong) 風,乘勢而上,實現物流降本增效。

今年,是運輸結構調整的攻堅之年。為(wei) 確保運輸結構調整取得階段性進展,鐵路貨運量將增加3.5億(yi) 噸、集裝箱鐵水聯運量增長15%以上。這將倒逼市場迎來新一輪改革,公鐵水相關(guan) 部門還需因勢利導、求變求新,利用資本紐帶加強聯係,真正傾(qing) 聽市場需求定製“一單製”產(chan) 品。此外,運輸結構調整也將成為(wei) 持續推進貨運車型標準化的契機。伴隨著雙排車、單排車的退出、符合新國標要求的車輛的進入,行業(ye) 從(cong) 逆向淘汰進入良性發展格局,運價(jia) 得到合理回歸。下一步交通運輸管理部門將加強超長半掛汽車列車、液體(ti) 危險貨物運輸罐車的治理,並推進模塊化汽車列車示範運行工作。

信息共享、實體(ti) 互聯可有效降低物流的銜接成本。促進新舊業(ye) 態融合發展,才能激發市場活力。深入推進無車承運人發展作為(wei) 物流業(ye) 下一步轉型發展的重要方向,今年交通運輸部門將進一步完善無車承運人製度,按照國務院要求做好相關(guan) 龍頭企業(ye) 的培育工作,積極推廣宣傳(chuan) 無車承運試點龍頭企業(ye) 典型案例,促使更多企業(ye) 創新模式,更好地整合資源。

關(guan) 愛貨車司機在2018年漸成風潮,全國各地紛紛建設“司機之家”,讓貨車司機在外工作能夠“喝口熱水、吃口熱飯、洗個(ge) 熱水澡、睡個(ge) 安穩覺”。今年,交通運輸部門將繼續開展全國高速公路服務區服務質量等級評定,建設改造一批普通國省幹線公路服務設施,繼續推進建設100個(ge) “司機之家”,不斷改善、優(you) 化貨車司機生產(chan) 生活環境。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