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綜合物流 > 正文

我國物流2018年回顧與2019年展望:創新與融合

發布時間:2019-01-09 08:51:36 中國民航網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對中國物流行業(ye) 而言,2018年有著不一樣的意義(yi) :這是降本增效、技術創新、蝶變突破的一年,是傳(chuan) 統物流行業(ye) 向物流金融、供應鏈金融等領域不斷拓展的一年,是物聯網、人工智能、信息化等科技與(yu) 物流不斷融合的一年。

物流業(ye) 發展迎來利好

我國已成為(wei) 全球最大物流市場,我國物流業(ye) 2018年的增長速度基本與(yu) 我國GDP的增長速度持平。根據华体会登录界面的統計數據,2018年1月~9月全社會(hui) 物流總額達204.1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6.7%,而同期我國GDP增長6.5%。從(cong) 全年的情況來看,2018年我國全社會(hui) 物流總額的增長速度可保持在6.5%以上。

在電商發展紅利的帶動下,我國快遞正式邁進1天10億(yi) 件包裹的新時代,物流企業(ye) 效率顯著提高。2018年天貓“雙11”當日物流訂單量突破10億(yi) 件大關(guan) ,開啟了全球物流一個(ge) 新的時代。物流企業(ye) 始終將提升物流時效作為(wei) 最重要的競爭(zheng) 優(you) 勢。盡管超過10億(yi) 件包裹的訂單量對物流配送品質和時效都是極大的考驗,但相比往年“雙11”期間不時傳(chuan) 出的“爆倉(cang) ”新聞,“分鍾級配送”漸成常態,當日達服務已經覆蓋更多國家和地區。

在剛剛過去的2018年,國家政策持續引導物流業(ye) 發展,物流法規不斷完善。2018年5月,《民航局關(guan) 於(yu) 促進航空物流業(ye) 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正式出台。《指導意見》是民航搶抓航空物流業(ye) 發展新機遇的現實任務,也是補齊民航行業(ye) 貨運發展短板的具體(ti) 舉(ju) 措,對加快推進民航強國建設、推動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實現國家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yi) 。《指導意見》明確了到“十三五”末、2025年兩(liang) 個(ge) 階段航空物流業(ye) 發展的總體(ti) 目標,並從(cong) 九個(ge) 方麵具體(ti) 闡述了促進航空物流業(ye) 發展的政策措施。

同時,為(wei) 改善無車承運人發展環境,交通運輸部還印發了《關(guan) 於(yu) 深入推進無車承運人試點工作的通知》;為(wei) 持續推進快遞業(ye) 健康發展,我國第一部專(zhuan) 門針對快遞業(ye) 的行政法規——《快遞暫行條例》——實施;為(wei) 進一步促進物流降本增效,國家還出台了一係列減稅政策。

當然,資本運作也進一步推動了物流業(ye) 的整合。2018年初,德邦物流上市,成為(wei) 國內(nei) 快遞行業(ye) 中唯一通過IPO審核機製並順利拿到批文的快遞企業(ye) 。隨著民營快遞相繼掛牌上市,中國郵政何時上市一直是市場關(guan) 注的熱點。其董事長劉愛力2018年8月透露,中國郵政計劃在2019年引入戰略投資者,並在3年內(nei) 上市。

作為(wei) 國內(nei) 快遞企業(ye) 的龍頭,順豐(feng) 控股在資本市場上同樣動作頻頻。2018年8月,順豐(feng) 控股與(yu) 夏暉物流正式在中國成立了合資公司——新夏暉,以充分發揮雙方在冷鏈物流領域的優(you) 勢,結合中國市場的多元化需求不斷開拓創新,為(wei) 客戶提供一體(ti) 化的供應鏈及綜合物流解決(jue) 方案。同年10月,順豐(feng) 控股以55億(yi) 元現金收購德國郵政敦豪集團(DPDHL)在華供應鏈業(ye) 務。此次合作將增強順豐(feng) 控股在各個(ge) 行業(ye) 領域供應鏈服務的實力。

2018年11月,京東(dong) 物流與(yu) 天津貨運航空合作,實現了京東(dong) 物流首架全貨機包機成功首航。

增強物流企業(ye) 終極競爭(zheng) 力

為(wei) 滿足中高端快遞服務的需求,加快拓展境外市場,物流企業(ye) 越來越認可自有航空公司是其提高效率、增強競爭(zheng) 力的關(guan) 鍵因素。目前,順豐(feng) 控股、中國郵政和圓通速遞都成立了自己的航空公司,具有獨立的航空運輸能力。

作為(wei) 國內(nei) 機隊規模最大的貨運航空公司,順豐(feng) 航空機隊穩定增長,在2018年底迎來了第50架飛機,正式進入中型航空公司之列。與(yu) 此同時,順豐(feng) 控股參與(yu) 的湖北國際物流核心樞紐項目在2018年初獲得了立項批複,順豐(feng) 航空計劃以該樞紐為(wei) 中心,構建覆蓋全國、輻射全球的航線網絡。就在該項目獲批準一個(ge) 月後,順豐(feng) 控股又有新收獲:取得了民航管理部門頒發的國內(nei) 首張無人機航空運營(試點)許可證。這意味著無人機物流配送進入合法運營階段,而順豐(feng) 控股具有一定的先發優(you) 勢。

無獨有偶。2018年7月底,圓通集團宣布,將投資122億(yi) 元在嘉興(xing) 機場建設全球航空物流樞紐,並依托該樞紐建設立足長三角、連通全國、輻射全世界的超級共享聯運中心和商貿集散中心。項目計劃2021年投入使用,屆時嘉興(xing) 機場將成為(wei) 圓通航空的全球運營基地。
如果沒有自有航空公司,貨運包機或不遺餘(yu) 力地尋求航空運力合作成為(wei) 其他物流企業(ye) 的選擇。2018年6月,中通快遞與(yu) 土耳其航空、太平洋航空簽約,宣布將成立合資公司,整合協同各自的優(you) 勢資源,布局開拓全球航空運輸服務市場。同年11月,京東(dong) 物流與(yu) 天津貨運航空合作,實現了京東(dong) 物流首架全貨機包機成功首航。同年天貓“雙11”期間,菜鳥在常態包機的基礎上再投入了40餘(yu) 架次包機。

當然,增強物流企業(ye) 的競爭(zheng) 力離不開科技升級。一是搭建大數據平台。2018年4月,順豐(feng) 控股與(yu) 8家供應鏈企業(ye) 或其子公司簽署了《關(guan) 於(yu) 設立超級大數據合資公司之股東(dong) 協議》。超級大數據合資公司將搭建開放共贏的平台,推動建立高效協同的現代供應鏈體(ti) 係。生態圈型供應鏈合作是未來的一種發展趨勢。對傳(chuan) 統製造、貿易及物流企業(ye) 來說,這種聯手可以被看作是有別於(yu) 阿裏、京東(dong) 數字供應鏈的差異化突圍。

二是物聯網成為(wei) 行業(ye) 共識。2018年9月,菜鳥宣布與(yu) 快遞合作夥(huo) 伴一起正式上線視頻雲(yun) 監控係統。這意味著全國各類物流場站內(nei) 的幾百萬(wan) 個(ge) 攝像頭將從(cong) 簡單的監控回溯設施升級為(wei) 智能感知設備,開啟“物流天眼”,實現對場站的智能管理。物聯網不亞(ya) 於(yu) 一次從(cong) 煤到電的能源革命,隻有擁抱物聯網,才能用科技來驅動物流降本增效。

三是無人機物流應用實現多項突破。2018年2月,京東(dong) 取得了覆蓋陝西全省的無人機物流運營許可證;同年11月,其自主研發的支線無人機“京鴻”完成首飛。2018年5月,餓了麽(me) 宣布獲批準開通中國第一批無人機即時配送航線,送餐無人機正式投入商業(ye) 運營。同年10月,順豐(feng) 控股參與(yu) 研發的大型貨運無人機AT200完成了異地轉場飛行試驗,標誌著該無人機向民用化和商業(ye) 化又邁進了一步。

2019年智慧物流技術升級新趨勢

展望2019年,智慧物流技術再次成為(wei) 主旋律。從(cong) 市場規模和國家政策引導方麵來看,2019年不會(hui) 發生太大變化,但因經濟總體(ti) 情況及資本市場相對保守,苦練內(nei) 功、加快技術升級將成為(wei) 物流企業(ye) 突出重圍的不二選擇。那麽(me) ,2019年智慧物流技術升級的新趨勢都有哪些呢?

一是智能倉(cang) 儲(chu) 將繼續爆發。以智能倉(cang) 儲(chu) 為(wei) 代表的新興(xing) 物流科技已經成為(wei) 中國智能製造關(guan) 鍵技術裝備之一。高速分揀機、多層穿梭車、高密度存儲(chu) 穿梭板等智能化物流裝備實現了精準、柔性、高效的物料配送和無人化智能倉(cang) 儲(chu) 。“大促”帶來的訂單爆發式增長不再引發倉(cang) 儲(chu) 的“爆倉(cang) 式效應”,智能物流在背後發揮的作用顯而易見。推動物流裝備的更新升級,倉(cang) 儲(chu) 是目前需求最大、有望最早全麵應用智能設備的領域。

二是自動駕駛技術商用來臨(lin) ,末端配送環節或率先實現規模化。從(cong) 2018年各大企業(ye) 最新發布的物流科技來看,京東(dong) 、百度、美團等都推出了基於(yu) 自動駕駛技術的產(chan) 品,包括無人駕駛重型卡車、無人配送車、外賣機器人等。其中,專(zhuan) 注服務“最後一公裏”的無人配送車和外賣機器人的實際應用相對簡單。在高精地圖、激光雷達、5G技術的加持下,其在物流領域的商用化之路在2019年或將更加順暢。

三是人工智能圖像識別技術將加速引入物流體(ti) 係。快遞包裹的海量增長給公共安全和海關(guan) 監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全部由人工來檢查包裹,在成本和效率上都不具備可操作性。應用最新的人工智能圖像識別技術,針對所有包裹的X光或CT圖像來做初步篩查識別將成為(wei) 可行的方案。將圖像識別技術大範圍引入物流體(ti) 係是值得我們(men) 期待的行業(ye) 技術發展方向。

四是無人機成為(wei) 智慧物流的關(guan) 鍵突破口。長期以來,從(cong) 支線噸級運輸、構建區域航空運輸網絡到末端無人機配送的常態化使用,無人機在物流行業(ye) 的應用很受追捧。這標誌著物流業(ye) 從(cong) 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變。目前,監管部門有意給予物流企業(ye) 更大的無人機試點空間,但根本宗旨是要求有統一的平台實現可控、可管。同時,商業(ye) 牌照的發放也更為(wei) 謹慎。其在偏遠山區的應用或將在2年內(nei) 成熟,而在城市的應用還有更長的路要走。尤其是如果噸級以上的大型貨運無人機投入商業(ye) 運營,要按照相關(guan) 法律法規開展適航審定工作。

雖然2019年可預見的挑戰較為(wei) 嚴(yan) 峻,但是物流市場總量龐大,我國的物流中心地位也得以不斷鞏固。擺在物流企業(ye) 麵前的題目其實很簡單:在這個(ge) 智能技術大變革的時代,是否能夠跟上時代的步伐,利用智能技術盡快實現對傳(chuan) 統業(ye) 務的升級,從(cong) 而大幅度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