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12-28 08:14:36 中國道路運輸網

2015年以後,在國內(nei) “即時物流和最後一公裏”這個(ge) 賽道越發細分,從(cong) 電商的當日達和臨(lin) 時儲(chu) 存櫃,到生鮮冷鏈的DOOR TO DOOR,再到超市半小時達;從(cong) 買(mai) 衣服到買(mai) 蔬菜和鮮花,再到即時事物的跑腿代辦;更有上門按摩、推拿、修手機、上門送藥等生活服務,不僅(jin) 服務越來越細分化、場景化,速度也是越來越快,從(cong) 之前的當日達到現在的隨時達,可謂是進步神速,同時也開始逐漸向 高配送體(ti) 驗發展,希望用更高品質的服務吸引消費者。在美國也同樣在發生類似的變化。
“即時物流”即省去倉(cang) 儲(chu) 和中轉環節,為(wei) 用戶提供極速、準時的門到門末端配送服務。最初主要定位於(yu) 外賣市場,隨著新零售消費渠道的下沉,這一格局被打破,即時物流的市場潛力被無限挖掘。
最近幾年,以外賣為(wei) 依托,即時配送業(ye) 務在全球範圍內(nei) 掀起了一波快速發展的浪潮,全球各地都出現了很多創業(ye) 公司,其中國外知名的包括美國的Uber Eats(全球)、英國的Deliveroo、印度的Swiggy、Zomato(分別被美團和阿裏投資),印尼的go-jek等等。國內(nei) 除了美團外賣、餓了麽(me) 、滴滴外賣等典型代表外,而還有專(zhuan) 注於(yu) 即時配送服務創業(ye) 公司,比如閃送、UU跑腿、達達、點我達等;美國專(zhuan) 注於(yu) 即時配送服務創業(ye) 公司比如ATUTOX、GESOO等。
畢竟最後一公裏連接著千萬(wan) 個(ge) 家庭,其背後的市場空間想象是特別豐(feng) 富的,何況和最會(hui) 一公裏緊密聯係的另外一個(ge) 詞匯就是高頻,高頻就意味著流量,意味著變現的能力,那也就不難看見行業(ye) 巨頭和初創公司們(men) 紛紛展開創新與(yu) 博弈, 希望在高品質化和高速化的物流“最後一公裏”浪潮之中占得先機。
現在的物流模式主要有這麽(me) 幾種,主要根據業(ye) 態而定,一種是 電商中轉倉(cang) 模式,即通過自建或租賃城市區域倉(cang) ,進行平台訂單--區域中轉倉(cang) --城市分揀中心--到用戶的直連配送 ,比如國內(nei) 的京東(dong) 、美國的亞(ya) 馬遜、亞(ya) 米網等電商公司。這其中尤其以京東(dong) 和亞(ya) 馬遜的自建倉(cang) 模式優(you) 勢明顯。國內(nei) 京東(dong) 推出的“準時達”服務就是在自建倉(cang) 儲(chu) 物流的基礎之上,保證配送速度,準時到達客戶手中的。
而淘品牌會(hui) 與(yu) 順豐(feng) 以及三通一達的傳(chuan) 統物流公司合作,實現最後一公裏的送達。
最後一公裏不僅(jin) 僅(jin) 解決(jue) 送達的問題,更為(wei) 關(guan) 鍵的是從(cong) 用戶下單到收到產(chan) 品過程的速度體(ti) 驗,這對生活急需品和生鮮類產(chan) 品的最後一公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2C的模式上有赫赫有名的 盒馬鮮生、每日優(you) 鮮,使用的是“城市前置倉(cang) ”模式 ,將倉(cang) 庫布與(yu) 城市社區中,保證將生鮮產(chan) 品快速送達至目的地。在2B的模式上有 美菜、宜花科技、叮咚鮮食,美團的快驢進貨使用的是“城市分揀倉(cang) 模式” 覆蓋範圍主要針對一個(ge) 城市的小B商家。
在超市到用戶的最後一公裏是京東(dong) 達達、閃送、叮當快藥等基於(yu) 眾(zhong) 包模式的點對點配送方案。眾(zhong) 包點對點模式因為(wei) 有廣泛的連接性更適合平台模式,尤其以外賣更為(wei) 突出,無論是美團外賣還是餓了麽(me) 都是這個(ge) 模式的鍾愛者。
但是, 在提供高速、高質量服務的同時,人力物力成本顯著提升 ,其它問題也隨之而來。中轉倉(cang) 模式的問題是,中間入倉(cang) 和分揀導致時效性差,且在城市中設置眾(zhong) 多倉(cang) 庫,其場地、設施、人員等也會(hui) 帶來較大成本。眾(zhong) 包模式中,距離較遠時費用較高。另外在國內(nei) 眾(zhong) 包模式中,大多是兩(liang) 輪交通工具,運送物品種類受限的同時,安全問題也不容忽視。而在美國多數城市都使用汽車配送,使用汽車配送不會(hui) 發生國內(nei) 這種頻發的交通事故、安全性相對較高,但是問題也隨之而來。
以作者所在城市洛杉磯為(wei) 例,洛杉磯已經是美國人口密度最大的城市之一,即便如此依然沒辦法和國內(nei) 的居住密度相提並論,所以遇到的第一個(ge) 問題是配送密度低、地域廣泛,導致配送的時間長;其次,使用汽車最大的問題是堵車,在城市中心DOWNTOWN這類的區域,不僅(jin) 堵車而且根本沒有地方停車,停車費和罰單高的離譜。最後是汽車和短途交通工具結合的方式,但是因為(wei) 美國對駕照的要求很高,而且安全問題等,能夠從(cong) 事最後一公裏配送的可用勞動力非常稀少。
於(yu) 是,美國科技企業(ye) 紛紛加大科技研發方麵的投入, 希望用新技術,降低“最後一公裏”物流成本,並進一步加快運送速度,提高服務質量。 在技術創新的潮流中,主要有兩(liang) 種方式解決(jue) 以上問題:一種是用無人機、無人車這些耳熟能詳的新硬件代替人力進行高速運輸;穀歌、亞(ya) 馬遜、UBER、特斯拉都在城市物流領域花費重金進行研發,希望獲得自動駕駛配送的先發優(you) 勢。筆者熟知的矽穀科技企業(ye) AUTOX已經開始進行無人駕駛配送商業(ye) 化,並且和國內(nei) 的美團進行了戰略合作。
但是這種模式最大的困難在於(yu) 技術成熟度與(yu) 法律和實際環境融合的困難,對於(yu) 美國市場在最後一公裏配送上特別需要這類的服務,勞動力成本高昂並且稀缺是製約美國生活服務向最後一公裏躍進的最大障礙。
另外一種是, 運用算法+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實施分布式係統的架構升級,對配送過程進行優(you) 化,降低配送成本,提高配送速度。 即時物流業(ye) 務對故障和高延遲的容忍度極低,在業(ye) 務複雜度提升的同時也要求係統具備分布式、可擴展、可容災的能力。圍繞成本、效率、體(ti) 驗核心三要素,即時物流體(ti) 係大量結合AI技術,從(cong) 定價(jia) 、ETA、調度、運力規劃、運力幹預、補貼、核算、語音交互、LBS挖掘、業(ye) 務運維、指標監控等方麵,業(ye) 務突破結合架構升級,達到促規模、保體(ti) 驗、降成本的效果。即時物流業(ye) 務對故障和高延遲的容忍度極低,在業(ye) 務複雜度提升的同時也要求係統具備分布式、可擴展、可容災的能力。
在配送係統優(you) 化過程中,美國和國內(nei) 幾乎都麵臨(lin) 著相同問題,如果處理不好,會(hui) 嚴(yan) 重影響優(you) 化的效果:
1,用戶的需求存在著極大的波動。 以外賣為(wei) 例,午飯和晚飯時間的訂單數目會(hui) 遠遠高於(yu) 其他時間。在低峰期,如果有較多的司機會(hui) 導致的運力浪費;相反,在高峰期,較少的司機又會(hui) 導致訂單的延誤。
2,法律以及配送人員本身的行為(wei) 會(hui) 影響對於(yu) 運力的分配。 例如配送人員會(hui) 因為(wei) 接收訂單數過多,配送時間長,每單運費較低而選擇離職去其他平台,因此需要為(wei) 他保證每日適度的接收訂單數目和每單不低於(yu) 10美元的收入。同時,如何合理的分配訂單,減少司機的繞路情況;多送訂單給予獎勵,使得他們(men) 更願意接收訂單,這一點也很重要。
備注:美國法律要求全職司機和全職雇員享受相同待遇,而這會(hui) 導致在配送過程中發生的任何問題都將由公司埋單,例如交通事故賠付、人身傷(shang) 害、工作補貼等,這會(hui) 極大的加劇企業(ye) 的成本。同時,法律要求平台不能對兼職司機實行控製措施,例如不能要求他準時上線、不能要求每天送達多少單等。
3,因為(wei) 配送服務的性質越來越多地向即時服務過渡,所以係統的響應時間必須足夠短。 往往要求係統在幾分鍾內(nei) ,就要給出合理的調度方法,充分利用每一個(ge) 配送人員,並對新信息及時給出回應。這意味著算法在合理的基礎之上要更簡潔,進一步加大了計算分析的難度。
4,參與(yu) 建設商家的IT係統變得異常重要。 配送除了和平台直接關(guan) 聯的司機有關(guan) 外,還與(yu) 合作商家有關(guan) 係,合作商家的對it係統的熟練使用程度會(hui) 大大降低調度的響應時間。同時,商家it係統是建立在對商家業(ye) 務形態非常熟悉的基礎完成上的,這樣才會(hui) 與(yu) 配送環節高度匹配。
對於(yu) 配送係統的優(you) 化,由於(yu) 係統的複雜程度很高,算法設計上具有難度,具有很高的知識與(yu) 技術門檻,對於(yu) 設計人員來講,需要較強的物流建模能力和數據分析能力。
在美國即時配送平台GEOSOO就是很好的例子。這家公司根據O2O即時物流的市場情況,將配送人員根據雇傭(yong) 方式、服務時長、經驗多少;客觀條件交通路線、語言熟練度、城市分布、商家分布區域;商家產(chan) 品標準化流程等做了分類,通過整數規劃模型,對分單過程和配送過程分別建模,建立算法數據和計算平台,同時考慮了用戶和司機的行為(wei) ,並針對模型建立對世界深度感知。
對O2O即時配送平台運營進行了機器學習(xi) 優(you) 化。
GESOO即時配送的解決(jue) 方案是,采用一套“分布式存儲(chu) +AI中心調度”協作的同城物流模式,實現UBER+達達的結合,達到降本提速的作用。利用和國內(nei) 美團類似的分布式架構,通過:
LBS係統: 提供正確位置(用戶/商戶/司機)以及兩(liang) 點之間正確的駕駛導航。
多傳(chuan) 感器: 提供室內(nei) 定位以、精細化場景刻畫、司機運動狀態識別
時間預估: 提供所有配送環節時間的準確預估
調度係統: 多人多點實時調度係統,完成派單決(jue) 策:誰來送?怎麽(me) 送?
定價(jia) 係統: 實時動態定價(jia) 係統,完成定價(jia) 決(jue) 策:用戶收多少錢?給司機多少錢?
規劃係統: 配送網絡規劃係統,完成規劃決(jue) 策:站點如何劃分?運力如何運營?
實現最後一公裏時效性的有效保障,通過此種模式已經將配送時間從(cong) 2小時縮短到1小時,和國內(nei) 的速度持平,這在美國即時配送領域非常難得,美國目前多數城市都不能實現同城當日達,對於(yu) 即時配送更是可望不可求。
GESOO即時配送省去了倉(cang) 儲(chu) 分揀,通過GESOOAI智慧大腦,對1000多眾(zhong) 包司機進行實時的智能調度和管控,以即時響應各類配送場景和訂單需求,將門店發貨的配送時長控製在30分鍾之內(nei) 。並通過全自動調度降低整體(ti) 運營成本,將配送信息與(yu) 車輛信息、路況信息實時動態匹配,從(cong) 係統整體(ti) 層麵做優(you) 化,同城服務半徑可達 50邁,2小時可送達,在運輸距離較遠的情況下依然能保證高時效。
分鍾級配送不斷刷新最短送達時長的背後,是技術創新和模式創新驅動的物流產(chan) 業(ye) 升級。
即時物流的興(xing) 起印證著人們(men) 消費觀念的轉變,以商業(ye) 促進消費的模式變為(wei) 了以消費體(ti) 驗促進商業(ye) 的模式。對於(yu) 即時配送平台來說,如何獲取源源不斷的訂單量和流量是關(guan) 鍵,訂單情況決(jue) 定平台發展前景。新消費趨勢是即時物流發展的隱形動力,而選擇什麽(me) 樣的方式發展,則需要物流平台聚力聚利。
同時,技術賦能時代,即時物流離不開大數據、人工智能、GPS+GIS定位、移動互聯網、智能手機等的支撐,例如人工智能能預測運力需求,提高配送效率,智能調配訂單,降低資源浪費;大數據能夠積累配送單量、路線、時間等數據;GPS+GIS定位協助配送員完成路線規劃,實時監督配送員;移動互聯網為(wei) 實時信息傳(chuan) 遞提供通路;智能手機將線下配送員納入到共享信息環境。
即時物流與(yu) 智慧物流相互促進,換道超車的機遇中,誰能把握好最後一公裏誰就擁有更多的市場話語權。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