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11-20 08:47:45 第一物流網

9月1日,《快遞封裝用品》新版國標正式實施。與(yu) 此同時,8月31日通過的《電子商務法》更是對快遞包裝綠色化做出了明確規定。具體(ti) 而言,包括第五十二條:快遞物流服務提供者應當按照規定使用環保材料,實現包裝材料的減量化和再利用;第六十五條:國務院和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關(guan) 部門應當采取措施,支持、推動綠色包裝、倉(cang) 儲(chu) 、運輸,促進電子商務綠色發展。
除了《快遞封裝用品》新國標及新近通過的《電子商務法》之外,今年5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快遞暫行條例》也對綠色環保作出傾(qing) 斜,明確鼓勵使用可降解、可重複利用的環保包裝材料,實現包裝材料的減量化利用和再利用。在此前公布的《推進快遞業(ye) 綠色包裝工作實施方案》《關(guan) 於(yu) 協同推進快遞業(ye) 綠色包裝工作的指導意見》等,也為(wei) 打造綠色物流提供了政策導向。
快遞包裝汙染形勢嚴(yan) 峻
去年10月,中國郵政快遞報社和北京印刷學院青島研究院聯合發布的《2017中國快遞領域綠色包裝發展現狀及趨勢報告》顯示,從(cong) 消耗量來看,2016年,全國快遞業(ye) 快遞運單和快遞電子運單總使用量312.8億(yi) 個(ge) 。其中,快遞電子運單209.6億(yi) 個(ge) ,占比67%;快遞運單103.2億(yi) 張,占比33%。編織袋總使用量約32億(yi) 條,其中99%為(wei) 快遞企業(ye) “直接使用”。2016年,全國快遞業(ye) 塑料袋總使用量約147億(yi) 個(ge) ,其中快遞“直接使用”塑料袋數量約為(wei) 68億(yi) 個(ge) ,占比為(wei) 46%,剩餘(yu) 的54%為(wei) 電商平台和賣家的自帶包裝。封套總使用量約34億(yi) 個(ge) ,其中99%為(wei) 快遞企業(ye) “直接使用”。包裝箱總使用量約86億(yi) 個(ge) ,其中快遞業(ye) “直接使用”紙箱數量約為(wei) 37億(yi) 個(ge) ,占比43%,剩餘(yu) 57%為(wei) 電商平台和賣家的自帶包裝。膠帶使用總量約為(wei) 3.3億(yi) 卷,其中快遞“直接使用”2.05億(yi) 卷,占比約62%,剩餘(yu) 38%為(wei) 電商平台和賣家的自帶包裝。
據相關(guan) 機構統計,2017年全年中國快遞業(ye) 務量達到400億(yi) 件。僅(jin) 去年一年,包裝快遞所用膠帶總長度就可以繞地球赤道425圈,紙板和塑料的實際回收率不到10%,包裝物總體(ti) 回收率不到20%。數據顯示,在我國特大城市中,快遞包裝垃圾增量已占到生活垃圾增量的93%,部分大型城市這一數字也達到了85%至90%。這些包裝垃圾以紙張、塑料為(wei) 主,原材料大多源於(yu) 木材、石油。同時,快遞包裝中常用的透明膠帶、塑料袋等材料,主要原料都是聚氯乙烯,這一物質埋在土裏,需要上百年才能降解,對環境會(hui) 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害。
新國標要求“綠色”和“減量”
9月1日開始正式實施的新國標《快遞封裝用品》於(yu) 今年2月發布,國家郵政局政策法規司司長金京華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曾表示,新國標結合行業(ye) 實際,在綠色化方麵增加了不少內(nei) 容,進行了大量創新。
一是增加了重金屬和特定物質的限值。快遞封套和快遞包裝箱中,鉛、汞、鎘、鉻四種重金屬含量每公斤不應當大於(yu) 100毫克。對於(yu) 快遞包裝袋,新國標還對六種鄰苯二甲酸酯、溶劑殘留及苯類溶劑殘留量提出了限值要求。
二是倡導使用生物降解材料。標準首次提出“快遞包裝袋宜采用生物降解塑料”,這種塑料袋被廢棄後在自然界條件下和特定條件下,由自然界存在的微生物作用引起降解,經過6個(ge) 月後可以自然降解,分解成二氧化碳、甲烷、水及其所含元素的礦化無機鹽等。
三是對印刷油墨提出技術性要求。一方麵大幅減少油墨的使用,標準提出快遞封裝用品宜保持材料原色,印刷麵積不應該超過表麵總麵積的50%;此外倡導使用水基型油墨印刷,這樣可以避免因使用熱熔基型油墨所導致的溶劑殘留對環境產(chan) 生的負麵影響。
在減量化方麵,一是降低了快遞封套用紙的定量要求。將快遞封套原材料的定量從(cong) 每平方米250克、300克降低到不低於(yu) 200克,降幅超過20%。二是降低了塑料薄膜類快遞包裝袋的最低厚度要求,由舊國標的0.06毫米降低到0.03毫米,降幅達到50%。三是對於(yu) 快遞包裝箱單雙瓦楞紙材料的選擇不再作出規定,在保證快件寄遞安全的前提下,隻要材料符合耐破、邊壓和戳穿強度等指標就可以了,推廣低定量、高強度原材料在快遞業(ye) 的應用。四是降低了氣墊膜類快遞包裝袋、塑料編織布類快遞包裝袋的定量要求。
據悉,標準研究單位按去年快遞業(ye) 務規模進行了大致測算:如果達到新國標要求的快遞封套的使用量占比每提高1個(ge) 百分點,可以節約6400噸紙製品,這也就意味著將節約大量木材;達到新國標要求的快遞包裝袋的使用量占比每提高1個(ge) 百分點,可以節約4200噸石油。
企業(ye) 踐行是關(guan) 鍵
事實上,多家電商巨頭近年來一直致力於(yu) 在綠色包裝上進行探索。今年5月底,由菜鳥牽頭,阿裏巴巴核心業(ye) 務板塊齊聚北京,共同宣布啟動2020綠色物流計劃。菜鳥網絡總裁萬(wan) 霖表示,阿裏巴巴有一個(ge) “小目標”——到2020年天貓直送業(ye) 務所使用的快遞袋全部升級為(wei) 環保袋、淘寶和閑魚上門取件業(ye) 務所使用的環保快遞袋覆蓋200座城市。
而近期京東(dong) 物流負責人在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也表示,2017年12月京東(dong) 物流完成循環快遞箱——青流箱的國內(nei) 首發。截至目前,已經在北上廣深等20餘(yu) 個(ge) 一、二線城市常態化使用青流箱,投入數量超過30多萬(wan) 個(ge) ,已減少一次性紙箱使用上千萬(wan) 個(ge) ;今年5月,循環箱管理係統上線,青流箱內(nei) 嵌入芯片,實現全流程智能化管理;未來3年內(nei) ,從(cong) 上遊製造端到下遊消費端,將全部實現可選循環包裝,減少一次性包裝的使用,達成2020年減少供應鏈一次性包裝100億(yi) 個(ge) 綠色目標。
從(cong) 2016年到2017年,快遞包裝在減量化、綠色化、可循環上取得了一定成效。截至2017年年底,電子運單普及率達80%,全年節約傳(chuan) 統紙質快遞運單210億(yi) 張;通過推廣可循環編織袋,節約中轉編織袋4億(yi) 個(ge) 。
需全產(chan) 業(ye) 鏈共同建設
雖然近年來我國綠色物流發展明顯加速,但國家郵政局發展研究中心處長方璽今年年初提出,綠色物流是必然的選擇,國內(nei) 物流企業(ye) 也做了不少創新,但綠色物流是一項係統工程,絕非一個(ge) 平台、一個(ge) 企業(ye) 能夠獨立完成的,需要政府、快遞企業(ye) 、商家和消費者共同努力和承擔。近日,中國快遞協會(hui) 原秘書(shu) 長、上海工商聯國際物流商會(hui) 智庫總幹事邵鍾林在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也表示,綠色物流的建設是一個(ge) 體(ti) 係化的工作,需要產(chan) 業(ye) 鏈上的各部門協同努力,從(cong) 政府到電商企業(ye) 、快遞企業(ye) 、包裝生產(chan) 企業(ye) 等,再到消費者都需要有綠色物流的意識。
“快遞企業(ye) 和物流企業(ye) 轉移一塊錢的成本,很可能客戶就跑掉了。所以,需要從(cong) 整個(ge) 綠色供應鏈的角度認識綠色的問題,這不僅(jin) 僅(jin) 是快遞物流一家的事情,一定是產(chan) 業(ye) 鏈共同的責任。”方璽表示,“雙十一”包裝泛濫,超過15億(yi) 個(ge) 包裹連起來可圍繞地球七圈半等新聞屢見報端。
實際上,根據國外企業(ye) 測算,運輸排放占企業(ye) 總體(ti) 排放的80%以上,空運排放占運輸排放的70%以上。由此可見,包裝雖重要,卻並非真正能夠讓全行業(ye) 綠色化的充分條件,因此還應改進運輸裝備,探索新型燃料。當下,我國處在推進包裝減量化、綠色化、廢棄物回收的起步階段,方璽建議完善財稅、金融、土地、貿易、保險、投資、價(jia) 格、科技創新等激勵政策,鼓勵成熟、先進的技術、經驗和做法,大膽嚐試,為(wei) 其他地區及行業(ye) 綠色發展做好示範。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