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10-23 14:20:01 經濟參考報

郵路總長度增長近一倍、郵政業(ye) 務收入增長了1290倍、全國鄉(xiang) 鎮快遞網點從(cong) 空白到覆蓋率超過90%,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郵政體(ti) 製改革釋放巨大紅利,行業(ye) 發展取得巨大成就,百姓用郵、用快遞越來越便利。
國家郵政局新聞發言人沈鴻雁說,改革開放40年以來,中央先後部署完成了郵電管理體(ti) 製調整、郵電分營、郵政政企分開及完善省級以下郵政監管體(ti) 製改革等重大體(ti) 製改革任務。製定實施郵政法並先後進行三次修訂修正,頒布實施快遞暫行條例,郵政業(ye) 改革發展的頂層設計極大地釋放了政策紅利,激發了發展動力。
1980年和1984年,中國郵政先後開辦了國際、國內(nei) 特快專(zhuan) 遞業(ye) 務,開中國大陸快遞業(ye) 務之先河。
1992年以來,中國民營快遞企業(ye) 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快遞業(ye) 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
2006年實施的郵政體(ti) 製改革消除了快遞在體(ti) 製機製上的發展障礙,尤其是2009年郵政法修訂實施,首次將快遞業(ye) 務納入調整範疇,明確了快遞企業(ye) 的法律地位,極大地釋放了市場主體(ti) 的發展活力。
目前我國快遞法人企業(ye) 達2萬(wan) 家,從(cong) 業(ye) 人數超過200萬(wan) 。我國快遞業(ye) 務量連續4年穩居世界第一,對世界增長貢獻率超過50%。
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郵政基礎設施建設取得了很大成就。郵路單程總長度增長了近1倍,總體(ti) 實現“鄉(xiang) 鄉(xiang) 設所、村村通郵”,郵政普遍服務營業(ye) 場所總數達5.4萬(wan) 處,建製村直接通郵率超過97%。截至2017年,全行業(ye) 擁有各類營業(ye) 網點27.8萬(wan) 處,是1978年的5.6倍。
郵件時效性顯著提升,省際包裹時限提升近五成,服務深度極大延伸,包裹由投遞領取通知單改為(wei) 按址投遞包裹實物到戶,鄉(xiang) 鎮5公斤以下包裹全部投遞到村。
同時,郵政包裹類新業(ye) 務不斷湧現且增速明顯,年均增長率90%以上;國際小包從(cong) 1.7億(yi) 件增長至8.9億(yi) 件,成為(wei) 跨境電商寄遞的主渠道。
為(wei) 深入推動快遞業(ye) 普惠發展,2014年,國家郵政局啟動“快遞下鄉(xiang) ”工程。短短4年時間,鄉(xiang) 鎮快遞網點從(cong) 無到有、從(cong) 有到全。截至2017年底,全國快遞網點鄉(xiang) 鎮覆蓋率達到87%,基本能夠滿足6億(yi) 農(nong) 村人口的快遞服務需求。2018年,全國鄉(xiang) 鎮快遞網點覆蓋率進一步提升,目前已超過90%。
截至2017年年底,全國累計建成快遞服務營業(ye) 網點21萬(wan) 處,行業(ye) 擁有國內(nei) 快遞專(zhuan) 用貨機100架,郵政、順豐(feng) 和圓通3家貨運航空公司快件占國內(nei) 航空貨運運輸量40%以上。
從(cong) 1978年的郵政收入5.1億(yi) 元,到2017年的郵政行業(ye) 業(ye) 務收入6622.6億(yi) 元,40年來增長了1290倍。
郵政行業(ye) 服務先進製造業(ye) 、現代農(nong) 業(ye) 和跨境網購能力不斷增強。據國家郵政局統計,2017年,快遞直接支撐製造業(ye) 產(chan) 值2375億(yi) 元,全年農(nong) 村地區收投快件量超過100億(yi) 件,帶動農(nong) 產(chan) 品進城和工業(ye) 品下鄉(xiang) 超過6000億(yi) 元。年支撐跨境網絡零售額超過千億(yi) 元,支撐網絡零售額超過5萬(wan) 億(yi) 元,占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額比重超過15%。快遞業(ye) 對消費增長的貢獻率超過30%,對經濟增長的間接貢獻率超過20%。
郵政業(ye) 積極服務農(nong) 村電商帶動農(nong) 民創業(ye) 致富。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通過組織開展“一市一品”農(nong) 特產(chan) 品進城示範項目,帶動貧困地區增收人數137萬(wan) 人,累計增加貧困人口收入13.3億(yi) 元。
“昔日的老郵政已經成為(wei) 新經濟的代表和經濟發展新動能的重要力量。”沈鴻雁說,下一步要繼續深化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進一步拓展行業(ye) 發展格局,不斷提升寄遞服務質量,擦亮中國寄遞名片。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