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08-21 11:15:51 億(yi) 歐

隨著眾(zhong) 多新興(xing) 科技逐漸脫離構想藍圖、走入商業(ye) 應用領域,物流業(ye) 也迎來了新一輪的產(chan) 業(ye) 革命。科技深刻變革快遞物流中倉(cang) 儲(chu) 、運輸與(yu) 配送的各個(ge) 環節,成為(wei) 物流行業(ye) 降本增效的關(guan) 鍵利器。
為(wei) 此,國務院、國家發改委、國家郵政局於(yu) 近年來出台多部促進物流降本增效的政策與(yu) 發展意見,大力推動了物流相關(guan) 創新領域的活力,並將深遠影響智慧物流的發展。
本文梳理了近年來國家政策方麵,關(guan) 於(yu) 促進物流技術發展的內(nei) 容。這些政策、指導意見從(cong) 不同的角度為(wei) 物流業(ye) 未來五年乃至十年的發展指明了方向。順應大環境,找準發力點,物流企業(ye) 才能更加準確地把握智慧物流新風向。
《關(guan) 於(yu) 推進電子商務與(yu) 快遞物流協同發展的意見》
2018年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guan) 於(yu) 推進電子商務與(yu) 快遞物流協同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意見》指出,近年來,我國電子商務與(yu) 快遞物流協同發展不斷加深,但仍麵臨(lin) 政策法規體(ti) 係不完善、發展不協調、銜接不順暢等問題。要全麵貫徹黨(dang) 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落實新發展理念,深入實施“互聯網+流通”行動計劃,提高電子商務與(yu) 快遞物流協同發展水平。
《意見》提出了六個(ge) 方麵的政策措施。其中,提到以下幾個(ge) 方麵:
強化服務創新,提升快遞末端服務能力。鼓勵將推廣智能快件箱納入便民服務、民生工程等項目,推廣智能投遞設施;促進快遞末端配送、服務資源有效組織和統籌利用,鼓勵集約化服務。強化標準化智能化,提高協同運行效率。加強大數據、雲(yun) 計算、機器人等現代信息技術和裝備在電子商務與(yu) 快遞物流領域應用,提高科技應用水平;加強快遞物流標準體(ti) 係建設,鼓勵信息互聯互通;優(you) 化資源配置,提升供應鏈協同效率。
《促進新一代人工智能產(chan) 業(ye) 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
2017年12月,工業(ye) 和信息化部發布《促進新一代人工智能產(chan) 業(ye) 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提出:深入實施智能製造,鼓勵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在工業(ye) 領域各環節的探索應用,支持重點領域算法突破與(yu) 應用創新,係統提升製造裝備、製造過程、行業(ye) 應用的智能化水平。著重在以下方麵率先取得突破:
智能製造關(guan) 鍵技術裝備。提升高檔數控機床與(yu) 工業(ye) 機器人的自檢測、自校正、自適應、自組織能力和智能化水平,利用人工智能技術提升增材製造裝備的加工精度和產(chan) 品質量,優(you) 化智能傳(chuan) 感器與(yu) 分散式控製係統(DCS)、可編程邏輯控製器(PLC)、數據采集係統(SCADA)、高性能高可靠嵌入式控製係統等控製裝備在複雜工作環境的感知、認知和控製能力,提高數字化非接觸精密測量、在線無損檢測係統等智能檢測裝備的測量精度和效率,增強裝配設備的柔性。提升高速分揀機、多層穿梭車、高密度存儲(chu) 穿梭板等物流裝備的智能化水平,實現精準、柔性、高效的物料配送和無人化智能倉(cang) 儲(chu) 。
到2020年,高檔數控機床智能化水平進一步提升,具備人機協調、自然交互、自主學習(xi) 功能的新一代工業(ye) 機器人實現批量生產(chan) 及應用;增材製造裝備成形效率大於(yu) 450cm3/h,連續工作時間大於(yu) 240h;實現智能傳(chuan) 感與(yu) 控製裝備在機床、機器人、石油化工、軌道交通等領域的集成應用;智能檢測與(yu) 裝配裝備的工業(ye) 現場視覺識別準確率達到90%,測量精度及速度滿足實際生產(chan) 需求;開發10個(ge) 以上智能物流與(yu) 倉(cang) 儲(chu) 裝備。
《關(guan) 於(yu) 積極推進供應鏈創新與(yu) 應用的指導意見》
2017年10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guan) 於(yu) 積極推進供應鏈創新與(yu) 應用的指導意見》。該文件是首次針對供應鏈領域出台的國家級政策,提出加快供應鏈創新與(yu) 應用,促進產(chan) 業(ye) 組織方式、商業(ye) 模式和政府治理方式創新,推進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這標誌著我國供應鏈創新與(yu) 應用發展進入加速提升階段。指導意見中提到,到2020年,培育100家左右的全球供應鏈領先企業(ye) ,重點產(chan) 業(ye) 的供應鏈競爭(zheng) 力進入世界前列,中國成為(wei) 全球供應鏈創新與(yu) 應用的重要中心。
在總體(ti) 要求中,提到“促進製造協同化、服務化、智能化”,具體(ti) 如下:
1.推進供應鏈協同製造。推動製造企業(ye) 應用精益供應鏈等管理技術,完善從(cong) 研發設計、生產(chan) 製造到售後服務的全鏈條供應鏈體(ti) 係。推動供應鏈上下遊企業(ye) 實現協同采購、協同製造、協同物流,促進大中小企業(ye) 專(zhuan) 業(ye) 化分工協作,快速響應客戶需求,縮短生產(chan) 周期和新品上市時間,降低生產(chan) 經營和交易成本。
2.發展服務型製造。建設一批服務型製造公共服務平台,發展基於(yu) 供應鏈的生產(chan) 性服務業(ye) 。鼓勵相關(guan) 企業(ye) 向供應鏈上遊拓展協同研發、眾(zhong) 包設計、解決(jue) 方案等專(zhuan) 業(ye) 服務,向供應鏈下遊延伸遠程診斷、維護檢修、倉(cang) 儲(chu) 物流、技術培訓、融資租賃、消費信貸等增值服務,推動製造供應鏈向產(chan) 業(ye) 服務供應鏈轉型,提升製造產(chan) 業(ye) 價(jia) 值鏈。
3.促進製造供應鏈可視化和智能化。推動感知技術在製造供應鏈關(guan) 鍵節點的應用,促進全鏈條信息共享,實現供應鏈可視化。推進機械、航空、船舶、汽車、輕工、紡織、食品、電子等行業(ye) 供應鏈體(ti) 係的智能化,加快人機智能交互、工業(ye) 機器人、智能工廠、智慧物流等技術和裝備的應用,提高敏捷製造能力。
《國家郵政局關(guan) 於(yu) 加快推進郵政業(ye) 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的意見》
2017年5月,國家郵政局發布《國家郵政局關(guan) 於(yu) 加快推進郵政業(ye) 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意見表示,要注重融合創新,提升供給效率,強化科技創新驅動。引導企業(ye) 加大科技投入,推廣應用雲(yun) 計算、大數據、互聯網、物聯網等信息技術,探索應用人工智能、無人機等先進技術,廣泛使用自動裝卸傳(chuan) 輸分揀、冷鏈物流等技術設備。製定郵政業(ye) 技術研發指南,加強郵政業(ye) 樞紐型基地業(ye) 務與(yu) 集成、關(guan) 聯產(chan) 業(ye) 垂直解決(jue) 方案、實名製信息化解決(jue) 方案、包裝新材料新工藝設計等關(guan) 鍵技術研究。
出台郵政業(ye) 技術中心認定管理辦法,支持企業(ye) 申報國家重點實驗室、企業(ye) 技術中心認定和國家科技計劃項目。研究設立科技交流平台,開放共享信息資源和科技研發成果。支持行業(ye) 協會(hui) 、媒體(ti) 為(wei) 產(chan) 學研合作牽線搭橋,推進科技成果轉化運用。加強郵政、快遞領域國際科技交流與(yu) 合作,提高科技創新水平。
《快遞業(ye) 發展“十三五”規劃》
2017年2月,國家郵政局發布《快遞業(ye) 發展“十三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普惠城鄉(xiang) 、技術先進、服務優(you) 質、安全高效、綠色節能的快遞服務體(ti) 係,形成覆蓋全國、聯通國際的服務網絡。
《規劃》將快遞業(ye) 的主要目標細化為(wei) 六個(ge) 方麵,其中,在科技創新方麵,科技應用水平進一步提高,客戶服務、企業(ye) 運營、行業(ye) 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基本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建成一批工程技術中心和3-5個(ge) 行業(ye) 科研基地,創新型人才隊伍不斷壯大。在服務品質方麵,寄遞服務產(chan) 品體(ti) 係更加豐(feng) 富,承諾時限產(chan) 品比重進一步提升,國際快遞服務通達範圍更廣,速度更快。快遞標準化程度提升,行業(ye) 整體(ti) 信用水平明顯提升。
《規劃》要求,將加強移動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雲(yun) 計算、虛擬現實、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在企業(ye) 管理、市場服務和行業(ye) 監管中的應用。加大數據信息集成應用,推動實現業(ye) 務平台一體(ti) 化,作業(ye) 環節、路由管控智能化,提升運輸、服務和安全保障能力,實現快件自動分撥和快速轉運。加快大數據及雲(yun) 平台等基礎設施建設,推動信息應用向“郵政雲(yun) ”“快遞雲(yun) ”平台遷移。推廣數據分單、數據派單等技術應用,提高生產(chan) 效能。鼓勵快遞企業(ye) 采用先進適用技術和裝備,推進機器人、無人機、無人車研發和應用。
《“互聯網+”高效物流實施意見》
2016年7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互聯網+”高效物流實施意見》的通知(以下簡稱意見)。在發展目標方麵,意見要求,先進信息技術在物流領域廣泛應用,倉(cang) 儲(chu) 、運輸、配送等環節智能化水平顯著提升,物流組織方式不斷優(you) 化創新;基於(yu) 互聯網的物流新技術、新模式、新業(ye) 態成為(wei) 行業(ye) 發展新動力,與(yu) “互聯網+”高效物流發展相適應的行業(ye) 管理政策體(ti) 係基本建立;形成以互聯網為(wei) 依托,開放共享、合作共贏、高效便捷、綠色安全的智慧物流生態體(ti) 係,物流效率效益大幅提高。
意見提出,構建物流信息互聯共享體(ti) 係;提升倉(cang) 儲(chu) 配送智能化水平;發展高效便捷物流新模式;營造開放共贏的物流發展環境等四項主要任務。
《國務院關(guan) 於(yu) 促進快遞業(ye) 發展的若幹意見》
2015年10月,國務院發布關(guan) 於(yu) 促進快遞業(ye) 發展的若幹意見,意見指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普惠城鄉(xiang) 、技術先進、服務優(you) 質、安全高效、綠色節能的快遞服務體(ti) 係,形成覆蓋全國、聯通國際的服務網絡。
意見提出培育壯大快遞企業(ye) ; 推進“互聯網+”快遞;構建完善服務網絡;銜接綜合交通體(ti) 係;加強行業(ye) 安全監管,五大重點任務。
其中,培育壯大快遞企業(ye) :
鼓勵各類資本依法進入快遞領域,支持快遞企業(ye) 兼並重組、上市融資,整合中小企業(ye) ,優(you) 化資源配置,實現強強聯合、優(you) 勢互補,加快形成若幹家具有國際競爭(zheng) 力的企業(ye) 集團,鼓勵“走出去”參與(yu) 國際競爭(zheng) 。大力提升快遞服務質量,實施品牌戰略,建立健全行業(ye) 安全和服務標準體(ti) 係,加強服務質量監測,降低快件延誤率、損毀率、丟(diu) 失率和投訴率,引導快遞企業(ye) 從(cong) 價(jia) 格競爭(zheng) 向服務競爭(zheng) 轉變。積極推廣快遞保險業(ye) 務,保障用戶權益。支持骨幹企業(ye) 建設工程技術中心,開展智能終端、自動分揀、機械化裝卸、冷鏈快遞等技術裝備的研發應用。
《中國製造2025》
2015年5月,國務院發布關(guan) 於(yu) 印發《中國製造2025》的通知,通知指出《中國製造2025》,是我國實施製造強國戰略第一個(ge) 十年的行動綱領。
中國製造2025指出,要加快發展智能製造裝備和產(chan) 品。統籌布局和推動智能交通工具、智能工程機械、服務機器人、智能家電、智能照明電器、可穿戴設備等產(chan) 品研發和產(chan) 業(ye) 化。
推進製造過程智能化。在重點領域試點建設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加快人機智能交互、工業(ye) 機器人、智能物流管理、增材製造等技術和裝備在生產(chan) 過程中的應用,促進製造工藝的仿真優(you) 化、數字化控製、狀態信息實時監測和自適應控製。加快產(chan) 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客戶關(guan) 係管理、供應鏈管理係統的推廣應用,促進集團管控、設計與(yu) 製造、產(chan) 供銷一體(ti) 、業(ye) 務和財務銜接等關(guan) 鍵環節集成,實現智能管控。
《物流業(ye) 發展中長期規劃(2014-2020年)》
2014年9月,國務院對外發布《物流業(ye) 發展中長期規劃(2014-2020年)》規劃,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布局合理、技術先進、便捷高效、綠色環保、安全有序的現代物流服務體(ti) 係。物流的社會(hui) 化、專(zhuan) 業(ye) 化水平進一步提升。物流業(ye) 增加值年均增長8%左右,物流業(ye) 增加值占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的比重達到7.5%左右。第三方物流比重明顯提高。新的物流裝備、技術廣泛應用。物流整體(ti) 運行效率顯著提高。全社會(hui) 物流總費用與(yu) 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的比率由2013年的18%下降到16%左右,物流業(ye) 對國民經濟的支撐和保障能力進一步增強。
規劃提出七大主要任務(一)大力提升物流社會(hui) 化、專(zhuan) 業(ye) 化水平;(二)進一步加強物流信息化建設;(三)推進物流技術裝備現代化;(四)加強物流標準化建設;(五)推進區域物流協調發展;(六)積極推動國際物流發展;(七)大力發展綠色物流。 等七大大主要任務。
其中,關(guan) 於(yu) “加強物流標準化建設”中提到以下內(nei) 容:
加強物流核心技術和裝備研發,推動關(guan) 鍵技術裝備產(chan) 業(ye) 化,鼓勵物流企業(ye) 采用先進適用技術和裝備。加快食品冷鏈、醫藥、煙草、機械、汽車、幹散貨、危險化學品等專(zhuan) 業(ye) 物流裝備的研發,提升物流裝備的專(zhuan) 業(ye) 化水平。積極發展標準化、廂式化、專(zhuan) 業(ye) 化的公路貨運車輛,逐步淘汰欄板式貨車。推廣鐵路重載運輸技術裝備,積極發展鐵路特種、專(zhuan) 用貨車以及高鐵快件等運輸技術裝備,加強物流安全檢測技術與(yu) 裝備的研發和推廣應用。吸收引進國際先進物流技術,提高物流技術自主創新能力。
此外,規劃還提出了物流信息平台工程、物流新技術開發應用工程、物流標準化工程、再生資源回收物流工程等十二項重大物流工程。
一直以來,新科技、新理念、新政策是億(yi) 歐觀察產(chan) 業(ye) 互聯網發展的三大方向,我們(men) 認為(wei) ,在物流產(chan) 業(ye) 發展中,國家政策引導與(yu) 推動作用不容忽視。8月24日,由億(yi) 歐主辦的“科技落地 物鏈未來——GIIS 2018物流產(chan) 業(ye) 創新峰會(hui) ”將於(yu) 北京召開,屆時,國家政策在物流科技落地中起到的作用必然成為(wei) 嘉賓討論的一大內(nei) 容。
來自京東(dong) 、蘇寧、菜鳥等電商企業(ye) ,德邦、傳(chuan) 化、安得等物流企業(ye) 以及G7、福佑卡車、滿幫等物流信息化企業(ye) 的核心領導人將參與(yu) 此次峰會(hui) ,分享對於(yu) 物流科技落地的新看法與(yu) 新想法。讀懂當下物流科技新動向,預見物流產(chan) 業(ye) 升級新風向,敬請關(guan) 注此次峰會(hui) ,8月24日,帶著您的問題與(yu) 看法,聆聽嘉賓觀點,共同分享與(yu) 學習(xi) 。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