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08-20 09:59:51 興(xing) 業(ye) 證券、物流指聞、萬(wan) 聯網整理

一、對標超級平台看順豐(feng) 的平台基因、形態與(yu) 價(jia) 值
(一)超級平台的基因:流量、網絡、科技、品牌、場景
● 騰訊:社交引流、科技賦能、場景拓展,擴張業(ye) 務版圖
微信、QQ、QQ空間等移動社交平台是騰訊構築生態版圖的核心。基於(yu) 社交具有的網絡效應,騰訊抓住用戶間的社交需求,迅速獲取規模龐大、粘性極高的用戶流量。2017年底,微信、QQ月活躍用戶數分別達9.9億(yi) 人、7.8億(yi) 人,滲透率分別為(wei) 84.7%、74.1%;其中,微信已成為(wei) 中國移動互聯網中用戶規模最大、粘性最強的獨立APP。
更多的用戶流量意味著更大的流量變現可能性,流量對騰訊的資本積累至關(guan) 重要。騰訊基於(yu) 擁有海量用戶的移動社交平台這一核心優(you) 勢產(chan) 品,依托網絡遊戲、網絡廣告、支付及雲(yun) 服務等渠道實現了對基於(yu) 社交鏈的低成本流量的快速變現。
2017年騰訊營業(ye) 收入同比增長56.5%,再創新高,其中網絡遊戲對營收貢獻超過4成(41.2%)。騰訊網絡遊戲的發展離不開自身強大的社交基因所帶來的高用戶流量支持。
例如2017年最火熱的遊戲王者榮耀,它以微信、QQ為(wei) 載體(ti) ,通過在朋友圈、QQ空間或好友間分享、邀請獲得獎勵等形式助推規模的迅速擴大。同時,微信、QQ好友間互相邀請又在一定程度上強化了社交。社交助推遊戲,遊戲強化社交,共同推動2017年騰訊營業(ye) 收入再創新高,且在高基數情況下,收入增速進一步提升。
流量厚積為(wei) 騰訊持續增加的研發開支提供源動力,2017年騰訊研發支出175億(yi) 元,占營業(ye) 收入比例為(wei) 7.3%。高研發投入使得騰訊的科技實力雄厚,科技賦能現有業(ye) 務與(yu) 新興(xing) 業(ye) 務,可以加速場景擴張、推動場景落地。
例如騰訊在人工智能領域成立AILab與(yu) 優(you) 圖實驗室,目前AILab技術被用於(yu) 微信、QQ、天天快報等上百個(ge) 騰訊產(chan) 品;優(you) 圖實驗室在人臉識別、圖像識別、聲音識別三大領域擁有數十項業(ye) 界領先的技術,通過智能雲(yun) 服務、智能硬件、行業(ye) 解決(jue) 方案等多元化的產(chan) 品策略來推動人工智能技術的廣泛應用,進而提升互聯網使用體(ti) 驗。
隨著社交平台滲透率見頂,互聯網經濟下的人口流量紅利的擴張進入瓶頸期,騰訊轉變戰略方向。一方麵深耕微信,在實現線上線下場景的融合與(yu) 應用方麵發力,利用存量用戶實現流量變現。如微信小程序的出現是基於(yu) 現有場景下的應用方式,其出現不僅(jin) 增加了用戶對微信使用粘性從(cong) 而加固了騰訊生態的穩定性,更新辟了全新流量變現方式,通過進行線上線下連接,豐(feng) 富並激活更多消費及服務場景,助力騰訊生態加速構建。
截至2018年3月,微信小程序月活躍用戶規模已超過4億(yi) ,覆蓋零售、出行與(yu) 交通、工具、餐飲、生活服務等眾(zhong) 多領域。另一方麵通過大規模的投資並購來完成生態版圖的擴張。據騰訊與(yu) IT桔子統計數據,2017年騰訊在文化娛樂(le) 、硬件、企業(ye) 服務等14個(ge) 行業(ye) 合計進行了115次投資;其中,文化娛樂(le) 為(wei) 騰訊重點發力行業(ye) ,投資共計31次。
移動社交平台海量用戶基數與(yu) 強社交關(guan) 係鏈使得騰訊的獲客成本更低、新產(chan) 品更易推廣;人工智能、騰訊雲(yun) 、區塊鏈等技術則不斷對公司現有業(ye) 務、新興(xing) 業(ye) 務以及通過投資並購、合作等方式擴大的業(ye) 務版圖賦能。基於(yu) 社交網絡的海量高粘性用戶流量、滲透各業(ye) 務場景的技術為(wei) 騰訊向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縱向擴張、打造更龐大生態版圖奠定基礎。
● 阿裏巴巴:電商引流、科技賦能、場景拓展,擴張業(ye) 務版圖
受益於(yu) 電商人口紅利與(yu) 先發優(you) 勢,阿裏電商平台交易額實現了跨越式增長。隨著平台規模的擴大與(yu) 更多類型商家的入駐,阿裏電商平台更具規模性與(yu) 綜合性,在流量上逐漸擁有絕對優(you) 勢。
2018財年阿裏電商平台年活躍用戶數達5.52億(yi) ,近6年年均複合增長28.4%;電商平台移動月活躍用戶數達6.17億(yi) ,近4年年均複合增長39.5%。在高用戶流量與(yu) 規模優(you) 勢下,資源持續向電商龍頭阿裏集中,公司市占率逐步提高,成長為(wei) 全球規模最大的電商平台。2018年阿裏占中國電商市場份額比例接近60%,2017年阿裏電商平台在全球電商市場份額達26.6%。
電商平台的盈利主要來自於(yu) 會(hui) 員年費、傭(yong) 金、廣告費等收入,電商平台的綜合化、規模化發展為(wei) 阿裏帶來龐大的交易額與(yu) 收入。2017年阿裏中國銷售平台GMV為(wei) 46350億(yi) 元,同比增長29.9%。2018財年阿裏總營收2502.66億(yi) 元,同比增長58.1%,其中核心電商業(ye) 務收入占比86%。
阿裏巴巴的發展戰略為(wei) “平台、金融、數據”。在電商領域成為(wei) 行業(ye) 龍頭、金融領域借助螞蟻金服逐漸落地後,阿裏開始全麵布局數據領域。
數據的背後是科技的支撐,阿裏巴巴通過成立“量子計算實驗室”、開展“NASA”計劃等舉(ju) 措在AI、雲(yun) 、AR等領域廣撒網,不斷構築科技壁壘,以實現從(cong) 傳(chuan) 統電商企業(ye) 向技術驅動型企業(ye) 的轉型。2017年研發投入達23.3億(yi) 歐元,占營業(ye) 收入比為(wei) 10.8%,研發投入在中國企業(ye) 中僅(jin) 次於(yu) 聯發科、華為(wei) 、中興(xing) 等企業(ye) 。
阿裏雲(yun) 、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能夠優(you) 化現有業(ye) 務、賦能新興(xing) 業(ye) 務,帶動場景擴張、保障場景落地。目前阿裏雲(yun) 科技已滲透電商、金融、物流等應用場景,反哺阿裏電商等領域發展,並維持阿裏生態的正常運轉,17年雙十一期間交易峰值32.5萬(wan) 筆m/秒,為(wei) 全球最大清算組織VISA的18倍。在區塊鏈領域,阿裏巴巴專(zhuan) 利數量達43件,居全球區塊鏈業(ye) 務企業(ye) 專(zhuan) 利數量首位。基於(yu) 區塊鏈技術去中心化、分布式存儲(chu) 及防篡改的特性阿裏已成功落地了包括公益、正品追溯、租賃房源溯源、互助保險等多個(ge) 應用場景。
在電商平台GMV增長放緩、流量紅利有見頂趨勢後,阿裏一方麵布局新零售,實現線上線下渠道融合,另一方麵依靠自身龐大流量資源、雄厚的資本與(yu) 科技實力向本地生活、金融、娛樂(le) 、物流等領域滲透。2017年阿裏在企業(ye) 服務、遊戲等12個(ge) 領域合計投資33次、投資數額達1184.15億(yi) 。電商平台帶來的龐大收入體(ti) 量、大數據等技術投入積累的用戶數據大數據積累的用戶為(wei) 阿裏向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縱向擴張、打造更龐大生態版圖奠定基礎。
電商平台擁有海量活躍用戶與(yu) GMV流量,為(wei) 阿裏帶來收入與(yu) 利潤。基於(yu) “平台、金融、數據”的發展戰略,阿裏成立達摩院、AI實驗室、與(yu) 高校合作等方式提升科技實力。人工智能、阿裏雲(yun) 、區塊鏈等技術則可以對現有業(ye) 務、新興(xing) 業(ye) 務以及通過投資合作等方式擴大的業(ye) 務版圖賦能。基於(yu) 電商平台的海量活躍用戶與(yu) GMV流量、滲透各業(ye) 務場景的技術為(wei) 阿裏向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縱向擴張、打造更龐大生態版圖奠定基礎。
● 順豐(feng) 具備成長為(wei) 超級平台的基因
由騰訊、阿裏巴巴超級平台的成長曆程我們(men) 可以看到超級平台的構建離不開流量/網絡、科技、場景的支撐。我們(men) 認為(wei) 與(yu) 阿裏、騰訊相似,快遞領域龍頭企業(ye) 順豐(feng) 同樣具備成長為(wei) 物流領域超級平台的基因,後麵我們(men) 將進一步詳細討論。
(二)超級平台的形態:拳頭產(chan) 品+生態係統】
騰訊生態版圖構建的核心在於(yu) 其具備高流量屬性的移動社交平台。以社交為(wei) 基礎,結合用戶在娛樂(le) 、金融、資訊、平台、工具、人工智能等領域的衍生需求全麵布局。流量、科技、場景相互促進,逐步形成完整的集社交、金融、娛樂(le) 、資訊、平台、工具、人工智能於(yu) 一體(ti) 的騰訊生態圈。
阿裏巴巴以電商平台為(wei) 核心,並通過配套支付體(ti) 係、阿裏媽媽、菜鳥網絡、阿裏雲(yun) 計算等構築金融體(ti) 係、物流體(ti) 係、營銷體(ti) 係、數據服務體(ti) 係
,多體(ti) 係互利共生產(chan) 生巨大協同作用,搭建了完整的阿裏巴巴生態體(ti) 係。
(三)超級平台的價(jia) 值:降維打擊、低試錯成本、流量虹吸效應
● 具備新業(ye) 務領域降維打擊、提升市占率的能力
已積累大量資本的平台型企業(ye) 若要進入新業(ye) 務領域,可以通過少盈利甚至虧(kui) 損的方式對領域內(nei) 現有企業(ye) 進行降維打擊,迅速提高其在新領域的市場占有率。作為(wei) 超級平台的阿裏巴巴就曾在CDN行業(ye) 對網宿科技進行降維打擊。
網宿科技成立於(yu) 2001年,曾是國內(nei) 最早開展IDC(互聯網數據中心)和CDN(內(nei) 容分發與(yu) 加速)業(ye) 務的廠商之一,市場份額一度超過50%。後來BAT等互聯網企業(ye) 入局CDN市場,從(cong) 網宿原先的大客戶變為(wei) 其直接的競爭(zheng) 對手,尤其是阿裏和騰訊用價(jia) 格戰迅速擠壓網宿的市場份額和盈利空間。為(wei) 保住客戶和市場份額,網宿科技選擇了跟隨性降價(jia) ,2017年毛利率由42%左右下降至35.4%,淨利潤同比下降33.6%。
● 進入新領域的試錯成本低
對於(yu) 超級平台而言,往往在某一領域已具備核心競爭(zheng) 力,已厚積的流量與(yu) 資本能夠助力超級平台在更多場景進行延伸與(yu) 嚐試,即便試錯失敗對整個(ge) 公司的影響也較小。為(wei) 構建更完善生態係統,阿裏和騰訊曾在內(nei) 部培育與(yu) 外部收購兩(liang) 方麵進行多次試錯迭代。
外部收購方麵,阿裏在建設線上平台的同時,還通過“廣撒網”戰略打造自己的物流平台體(ti) 係。2009年阿裏就曾投資快遞公司百世匯通,隨後不久投資星辰急便。此後數年裏,阿裏先後入股了全峰、圓通、中通、萬(wan) 象物流、卡行天下、心怡科技、速遞易等公司,這些公司中,星辰急便、全峰等做的並不成功,但阿裏憑借在快遞行業(ye) 的眾(zhong) 多布局,仍然在不斷在加深對快遞行業(ye) 的理解,最終打造了菜鳥網絡,極大提升了快遞的運營效率。
內(nei) 部培育方麵,騰訊與(yu) 阿裏分別在電商與(yu) 社交領域的嚐試充分體(ti) 現了平台型企業(ye) 進入新領域的低試錯成本。騰訊在內(nei) 部培育了眾(zhong) 多電商項目試圖進入電商領域,但由於(yu) 騰訊推出的電商平台在品牌、價(jia) 格、物流等方麵均處劣勢,且支付及購買(mai) 體(ti) 驗較差,最終都無疾而終出售給了京東(dong) 。
如2006年上線的C2C網購平台拍拍網、2012年推出的基於(yu) QQ的B2B電商平台QQ網購。阿裏也曾試圖通過“來往”布局即時通訊領域,但基於(yu) 微信已有的穩定社交關(guan) 係鏈與(yu) 高用戶粘性構築的高即時通信領域護城河、來往差異化程度低、用戶高人際遷移成本等原因,最終項目折戟沉沙,更名為(wei) “點點蟲”,轉型做閱後即焚的90後社交。
● 流量虹吸效應顯著
超級平台有極強的品牌價(jia) 值,一方麵在提供同類產(chan) 品和服務時超級平台更具有優(you) 勢話語權,另一方麵超級平台的品牌形象也使得其進入新領域的獲客成本更低,更易擴張規模。2017年8月28日,全球第一家天貓小店維軍(jun) 超市在杭州開業(ye) 。完成改造後的維軍(jun) 超市銷售額環比提升45%,客流量環比提升26%,預計全年毛利將增收超過40萬(wan) 。截至18年4月,阿裏零售通已簽約全國近100萬(wan) 家小店。
二、品牌、網絡、流量、科技、場景助力順豐(feng) 成為(wei) 超級物流平台
(一)時效、安全、服務俱佳的品牌形象對新業(ye) 務具備市場號召力
高品質的服務網絡有效保障了客戶服務的時效和質量,進而為(wei) 順豐(feng) 贏得了品牌美譽和市場號召力,公司連續多年蟬聯多項快遞服務質量、時效、客訴及滿意度指標的排名第一。自國家郵政局自2013年首次公布快遞全程時效排名以來,順豐(feng) 控股連續第5年蟬聯第一;自國家郵政局發布申訴情況通報以來,貨物丟(diu) 失毀損率、有效申訴率處於(yu) 國內(nei) 快遞同行最低水平。
自國家郵政局2009年首次公布快遞服務滿意度排名以來,順豐(feng) 控股連續第9年蟬聯第一,是唯一一家滿意度超過80分的快遞企業(ye) 。高時效、低申訴率與(yu) 毀損率、領先於(yu) 同行的客戶滿意度造就了公司頂級快遞品牌形象。2018年最具價(jia) 值中國品牌100強中順豐(feng) 位列第11位,品牌價(jia) 值146.5億(yi) 美元。
(二)基礎設施與(yu) 深入末端的直營模式構建高品質服務網絡
公司多年來自建機隊、重資產(chan) 投入等前瞻性戰略布局構建了集天網、地網、信息網於(yu) 一體(ti) 的智慧物流網絡。其中,天網由國內(nei) 領先的全貨機+散航+無人機組成;地網由全國數萬(wan) 的營業(ye) 網點、中轉分撥網點、陸路運輸網絡、倉(cang) 儲(chu) 網點、客服呼叫網點、最後一公裏網絡等組成;信息網由智能設備、智慧服務、智慧決(jue) 策、智慧包裝、機器圖像識別、車聯網等組成。
將順豐(feng) 的基礎設施建設、固定資產(chan) 規模與(yu) 同行對比可以更清晰地看到公司運輸網絡資源的絕對優(you) 勢與(yu) 重資產(chan) 經營的特點。就貨機數量來看,加盟製快遞企業(ye) 中隻有圓通有自有貨機,貨機數量10架,與(yu) 順豐(feng) 差距較大。就自營中轉中心來看,公司擁有334個(ge) 中轉場,為(wei) 加盟製快遞企業(ye) 數倍。
此外,公司的直營網絡深入末端,末端網點為(wei) 12671個(ge) 。就固定資產(chan) 規模來看,2017年順豐(feng) 的固定資產(chan) 為(wei) 118.9億(yi) 元,圓通、韻達、申通的固定資產(chan) 規模分別為(wei) 29.5億(yi) 元、28.2億(yi) 元、12.9億(yi) 元。
公司龐大網絡資源的穩定性與(yu) 可控性離不開直營模式的保障。順豐(feng) 從(cong) 總部到網點的各級經營機構,以及從(cong) 收件到中轉到派件的各核心業(ye) 務環節,均采用自營模式為(wei) 主,僅(jin) 部分非核心環節輔以外包模式。這樣不僅(jin) 能保證公司經營的穩定性,還能確保在異常風險事件、運營時效、質量及成本等方麵的可控性。憑借深入末端的直營模式,順豐(feng) 形成了快遞行業(ye) 中控製力最強、穩定性最高、最獨特稀缺的“天網+地網+信息網”三網合一的高品質服務網絡。
(三)高品質帶來高溢價(jia) ,龐大的收入與(yu) 現金流為(wei) 新業(ye) 務提供資金保障
高品質的服務網絡與(yu) 優(you) 質客戶體(ti) 驗使得公司獲得了較高的溢價(jia) ,公司單件快遞產(chan) 品價(jia) 格居行業(ye) 前列。從(cong) 曆年各快遞企業(ye) 均價(jia) 來看,順豐(feng) 、德邦等直營製快遞企業(ye) 的均價(jia) 均在20元以上,德邦定位大件快遞,更高的重量使得單票均價(jia) 比順豐(feng) 略高。
加盟製快遞企業(ye) 的單件均我們(men) 通過加盟商的成本結構來測算:加盟商的成本由攬件費、支線運輸費、麵單費、中轉費與(yu) 派費構成;其中,假設攬件費均為(wei) 1.0元,支線運輸費均為(wei) 0.8元,韻達、中通、百世的派費以圓通、申通派費的平均值代替;加盟商的毛利率為(wei) 10%;最後得出各加盟製快遞企業(ye) 的終端價(jia) 格為(wei) 6元左右。順豐(feng) 的單件均價(jia) 為(wei) 加盟製快遞企業(ye) 的4倍左右。
較高的定價(jia) 使得公司的收入體(ti) 量、經營活動現金流規模也為(wei) 同行數倍。核心時效產(chan) 品帶來的龐大收入與(yu) 現金流也使得公司有能力去培育新產(chan) 品,為(wei) 新業(ye) 務開展提供資金保障。
(四)研發投入與(yu) 資本化比率居同行前列,科技實力雄厚
順豐(feng) 高度重視對信息係統投入和建設,利用科技來優(you) 化底盤信息係統建設,打造簡潔高效的業(ye) 務流程,提升業(ye) 務時效、降低運營成本。2017年公司研發人員數量為(wei) 2800人,科技投入16.04億(yi) 元,占營業(ye) 收入比例為(wei) 2.26%;其中研發投入為(wei) 11.67億(yi) 元,資本化比率41.71%。
無論從(cong) 研發人員數量、研發投入絕對額與(yu) 占收入比、研發投入資本化比率來看公司的研發投入均遠超同行。領先於(yu) 同行的研發投入與(yu) 研發資本化比率使得公司的無形資產(chan) 規模(除去土地使用權)與(yu) 同行差距越拉越大。
高研發投入造就雄厚的科技實力。截至2017年公司已獲得及申報中的專(zhuan) 利共有1004項,其中發明專(zhuan) 利366項。目前集物流無人機、智能設備、智慧決(jue) 策等硬件設備與(yu) 技術於(yu) 一體(ti) 的雄厚科技實力已成為(wei) 順豐(feng) 首要的核心競爭(zheng) 力。
(五)科技底盤、網絡資源為(wei) 場景拓展、業(ye) 務延伸保駕護航
我們(men) 認為(wei) 公司場景拓展包含兩(liang) 方麵:配送端物流服務的拓展與(yu) 價(jia) 值鏈的拓展。一方麵以核心產(chan) 品為(wei) 基礎,在時間、空間、重量、溫度等維度進行延伸,衍生出同城、國際、重貨、冷運等新業(ye) 務;另一方麵,將業(ye) 務由配送端延伸至價(jia) 值鏈前端的產(chan) 、供、銷、配等環節,以客戶需求出發,利用大數據分析和雲(yun) 計算技術,為(wei) 客戶提供倉(cang) 儲(chu) 管理、銷售預測、大數據分析、金融管理等一攬子解決(jue) 方案。科技底盤與(yu) 網絡資源則為(wei) 場景拓展、業(ye) 務延伸保駕護航,助力場景落地。
● 科技底盤、網絡資源保障配送端物流服務拓展的能力
順豐(feng) 一貫重視並積極投入公司的各項智慧物流建設,旨在通過基於(yu) 人工智能、物聯網、機器學習(xi) 、智能設備等技術的綜合應用,引領物流進入智能化、可視化、精細化、數字化的新時代,目前科技的應用也已滲透公司各環節、各產(chan) 品。一單快遞從(cong) 下單、攬件、中轉、運輸、派件等環節蘊含著電子麵單、智能設備、自動分揀、機器圖像識別、智慧地圖、智能投遞箱等設備與(yu) 技術;不同業(ye) 務相似的操作流程使得每一環節應用到的科技可以推廣至時效、經濟、重貨、冷運、同城、國際等產(chan) 品。
科技的滲透對公司物流效率提升、成本節約的效果顯著。近三年末端快遞小哥人均效能由80件提升至100件左右;17年電子麵單普及率年初僅(jin) 為(wei) 30%,到年尾已提升至96%,電子麵單的使用使得客服人員、輸單人員數量大大減少。
除了自用,公司還可以將研發形成的科技社會(hui) 化。例如以GIS技術為(wei) 基礎,融合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技術,麵向AI的智慧物流地圖可以為(wei) 店鋪選址(智慧地圖可以看人口密度、商圈、公司、工廠等)、路徑規劃等物流決(jue) 策提供基礎支撐;將機器圖像識別技術應用於(yu) 發票、營業(ye) 執照和身份證識別的服務已在試點運行,整體(ti) 準確率達到90%以上,未來可取代人工錄入發票、營業(ye) 執照和身份證等信息的工作。
由天網、地網、信息網與(yu) 直營模式構成的高穩定性、強控製性的服務網絡是一切配送端物流服務的基礎;科技的應用則滲透於(yu) 配送端各產(chan) 品、各環節,為(wei) 新業(ye) 務運行降本增效;網絡資源、科技底盤共同為(wei) 配送端物流服務的拓展保駕護航。
● 科技底盤、網絡資源為(wei) 價(jia) 值鏈拓展、提供綜合物流解決(jue) 方案保駕護航
除了配送端的高質量物流服務,基於(yu) 順豐(feng) 控股及整個(ge) 順豐(feng) 集團在物流、科技、商業(ye) 、金融等方麵的資源能力,公司還將業(ye) 務由末端配送延伸至價(jia) 值鏈前端的產(chan) 、供、銷、配等環節,以客戶需求出發,利用大數據分析和雲(yun) 計算技術,為(wei) 客戶提供倉(cang) 儲(chu) 管理、銷售預測、大數據分析、金融管理等端到端的綜合物流解決(jue) 方案。
在價(jia) 值鏈拓展過程中,順豐(feng) 基於(yu) 不同行業(ye) 、客群、場景的需求多樣化,及時升級到“以用戶為(wei) 中心,以需求為(wei) 導向”的產(chan) 品設計思維,聚焦行業(ye) 特性,深挖不同場景端到端全流程客戶需求,設計適合行業(ye) 細分客群的有質量的差異化產(chan) 品和服務。目前順豐(feng) 已為(wei) 3C、生鮮、服裝、醫藥等行業(ye) 提供綜合性物流解決(jue) 方案。
(六)品牌共享、網絡延伸、流量外溢、科技賦能,邁向超級物流平台
如何理解公司業(ye) 務多元化布局?我們(men) 認為(wei) 場景拓展的背後是公司網絡延伸、品牌擴張、流量外溢與(yu) 科技賦能的過程。
1)品牌共享。
由核心產(chan) 品形成的時效、安全、服務俱佳的良好品牌形象可以對新業(ye) 務提供品牌背書(shu) 、形成市場號召力。
2)網絡延伸。
高品質的快遞服務網絡在新業(ye) 務推出初期可以與(yu) 其協同發展,降低由於(yu) 裝載率不足而導致的虧(kui) 損;規模逐漸擴大過程後可以重新起網,延伸現有的快遞網絡來提高產(chan) 能。
3)流量外溢。
由核心產(chan) 品帶來的龐大現金流與(yu) 收入可以培育新業(ye) 務、為(wei) 其提供資金保障。
4)科技賦能。
研發投入形成的各項科技可以應用於(yu) 配送端物流服務的各產(chan) 品、各環節,為(wei) 新業(ye) 務運行降本增效,也可以用於(yu) 提供端到端的綜合物流解決(jue) 方案。
5)場景拓展、業(ye) 務延伸。
基於(yu) 網絡資源、品牌形象、龐大流量、雄厚科技實力將場景拓展、業(ye) 務延伸,一方麵在配送端物流服務的將核心時效產(chan) 品在時間、空間、重量、溫度等維度進行延伸,帶動同城件、國際件、重貨、冷運等新業(ye) 務落地;另一方麵將價(jia) 值鏈由末端配送延伸至前端的產(chan) 、供、銷、配等環節,麵向標杆行業(ye) 提供綜合性物流解決(jue) 方案,從(cong) 而邁向超級物流平台。
三、順豐(feng) 超級物流平台的構建:基於(yu) 核心時效產(chan) 品的延伸
(一)重貨:借助“順豐(feng) ”與(yu) “順心”品牌,實現高中低端市場全覆蓋
● 借助快遞運力,進軍(jun) 零擔高端市場
零擔行業(ye) 主要為(wei) B端客戶提供點對點服務,除快遞涉及末端收派環節外,零擔與(yu) 快遞運作流程基本一致;但零擔行業(ye) 貨物的標準化程度、重量、時效要求與(yu) 快遞行業(ye) 差異較大。由於(yu) 時效性低於(yu) 快遞、省去末端收派環節,零擔行業(ye) 的機隊投入、網點密度低於(yu) 快遞。機隊投入與(yu) 網絡密度構築行業(ye) 壁壘,較低的進入門檻、標準化程度以及由行業(ye) 單票重量跨度大而導致的分散化需求使得行業(ye) 競爭(zheng) 者數量眾(zhong) 多、集中度遠低於(yu) 快遞。2017年我國零擔行業(ye) CR8僅(jin) 為(wei) 2.6%,不及中國快遞行業(ye) 與(yu) 美國零擔行業(ye) 集中度的零頭,但是其市場規模卻為(wei) 中國快遞的2.75倍、美國零擔的4.6倍。
大件電商滲透率的提升為(wei) 零擔行業(ye) 的發展提供直接推動力。從(cong) 網絡購物的發展曆程來看,網購品類經曆了從(cong) 產(chan) 品到服務、標品到非標品的延伸。隨著消費升級的發展與(yu) 物流基礎設施的完善,大件商品(大家電、家具、建材、運動器材和衛浴等)交易規模不斷增長。
受益於(yu) 線上消費習(xi) 慣的養(yang) 成,未來大件電商滲透率將進一步深化,這將帶動大件快遞的快速發展。零擔行業(ye) 廣闊的市場空間與(yu) 較低的集中度、大件電商的崛起使得快遞、快運融合趨勢加快,快遞企業(ye) 紛紛進軍(jun) 快運市場。
順豐(feng) 於(yu) 2015年直接在快遞網絡基礎上推出與(yu) 快遞具有延伸性的重貨產(chan) 品,發展初期重貨與(yu) 快遞共用網點、分撥、路由、人員等資源,形成協同。目前公司提供的重貨產(chan) 品包括重貨包裹、小票零擔、重貨快運、物流普運、重貨專(zhuan) 運。
其中,主要服務於(yu) 建材、家具、家電等電商大件的重貨包裹(20-100kg)為(wei) 公司主打的重貨產(chan) 品,這也是2018年上半年公司重貨收入高增長的主要推動力。無論從(cong) 重量還是時效來看,公司定位都在於(yu) 零擔高端市場—電商大件/小票零擔。
● 收購新邦,借“順心”品牌覆蓋重貨中低端市場
2018年順豐(feng) 注資新邦超過4億(yi) ,其餘(yu) 10多億(yi) 用於(yu) 後續新公司啟動資金,成立新公司順心。順心捷達規劃通過兩(liang) 年的時間,搭建一張國內(nei) 零擔快運網絡,在2020年實現12000家網點規模,使服務網絡縱深覆蓋全國。“順心”的網絡建設與(yu) 商業(ye) 化運營以加盟製為(wei) 主,主打公斤段高的中低端市場,與(yu) 順豐(feng) 已有的定位高端市場的重貨產(chan) 品形成互補。
● 較高的時效與(yu) “點對點”的服務構成順豐(feng) 重貨的競爭(zheng) 優(you) 勢
順豐(feng) 重貨產(chan) 品推出初期與(yu) 快遞並網運行、協同發展。隨著重貨貨量增多、規模初顯,依托強大的網絡布局能力,公司開始重新打造與(yu) 完善重貨網絡,滿足更多客戶需求。
截至2017年底,公司擁有717個(ge) 重貨網點和21個(ge) 重貨中轉場,場地總麵積超過67萬(wan) 平方米,覆蓋全國31個(ge) 省289個(ge) 主要城市及地區,車輛4000餘(yu) 台。目前重貨網絡的廣度與(yu) 德邦雖有差距,但順豐(feng) 網點為(wei) 全直營的點-點,德邦網點為(wei) 店-店,順豐(feng) 重貨網點的覆蓋深度更好。此外,順豐(feng) 快遞的末端網點、中轉場、運輸工具等基礎設施規模遠大於(yu) 德邦。
順豐(feng) 與(yu) 零擔行業(ye) 龍頭德邦均為(wei) 直營模式,均定位零擔高端市場,我們(men) 認為(wei) 時效與(yu) “點對點”的服務為(wei) 順豐(feng) 重貨的競爭(zheng) 優(you) 勢。一方麵,就時效而言,順豐(feng) 的航空優(you) 勢、日均收派兩(liang) 次使得其時效更有保障。
將順豐(feng) 2018年新推出的重貨包裹、小票零擔與(yu) 德邦的大件快遞、精準係列零擔產(chan) 品進行對比可以發現順豐(feng) 的重貨包裹、小票零擔分別對標德邦大件快遞、精準係列,時效高於(yu) 德邦的大件快遞、精準係列產(chan) 品,但價(jia) 格與(yu) 其差異較小,性價(jia) 比較高。另一方麵,就衍生服務而言,順豐(feng) 提供大部分傳(chuan) 統零擔企業(ye) 所沒有的無償(chang) 上門取件服務;送貨上門大部分產(chan) 品不征收額外費用;還提供簽單返還、代收貨款、保價(jia) 、包裝等增值服務,便捷性更好。
得益於(yu) 不斷完善的重貨服務網絡和領先於(yu) 行業(ye) 的時效質量水平,公司2017年重貨產(chan) 品營業(ye) 收入達44.02億(yi) 元,同比增長79.93%,5年時間順豐(feng) 重貨收入規模已達德邦1/3。零擔30強排名中公司由2016年的第7位上升至第3位,重貨市占率不斷提升。公司重貨主要客戶為(wei) 服裝、電子、五金、家具、儀(yi) 器、汽配等輕工行業(ye) 的產(chan) 品製造商、品牌分銷商。據2016、2017年年報披露公司合作的大客戶主要有戴姆勒、華帝、尼歐、啟邁斯、尚銘電器、九牧廚衛等公司。
(二)冷運:冷鏈市場空間廣闊,切入生鮮醫藥細分市場
● 順豐(feng) 冷運定位生鮮、醫藥市場,冷運收入近4年年均複合增速113%
順豐(feng) 於(yu) 2014年成立冷運事業(ye) 部,專(zhuan) 注於(yu) 為(wei) 生鮮食品、醫藥行業(ye) 客戶提供專(zhuan) 業(ye) 、定製、高效的綜合供應鏈解決(jue) 方案,覆蓋食品、醫藥行業(ye) 生產(chan) 、電商、經銷、零售等多個(ge) 領域。2017年底冷運網絡已覆蓋104個(ge) 城市及周邊區域,其中有51座食品冷庫、108條食品運輸幹線,3座醫藥冷庫、12條醫藥幹線,貫通東(dong) 北、華北、華東(dong) 、華南、華中核心城市。
順豐(feng) 冷運業(ye) 務目前處於(yu) 發展初期,近4年收入年均複合增速高達112.7%。2017年冷運業(ye) 務營業(ye) 收入為(wei) 22.95億(yi) 元,占總收入比例僅(jin) 為(wei) 3.2%。作為(wei) 大型綜合性物流企業(ye) ,順豐(feng) 冷運的競爭(zheng) 優(you) 勢在於(yu) 冷鏈全程化、標準化、專(zhuan) 業(ye) 化。
中國冷鏈物流行業(ye) 目前處於(yu) 發展初期,行業(ye) 統一質控標準與(yu) 具有強製性的監管法規尚未建立,因此提供高標準的全程冷鏈企業(ye) 由於(yu) 成本較高反而被一般的冷鏈企業(ye) 擠出市場,劣幣驅逐良幣現象明顯。
高蓄能冷媒溫控技術、倉(cang) 儲(chu) 溫度與(yu) 濕度異常預警監測係統、GROUND陸運資源交易平台銜接車輛GPS全球定位係統及車載溫控實時監測係統等科技底盤與(yu) 冷運網絡無縫對接,具備為(wei) 客戶提供專(zhuan) 業(ye) 、高效、全流程的冷鏈運輸服務能力。順豐(feng) 對於(yu) 服務品質的苛刻和階段性對成本的不敏感,有望使其在冷鏈物流市場樹立如快遞領域的高品質標杆,未來冷運營收的增長空間較大。
● 中國冷鏈物流行業(ye) 集中度低、基礎設施薄弱,冷鏈流通率遠低於(yu) 發達國家
不同於(yu) 一般物流服務的普遍性,冷鏈需求根據溫度嚴(yan) 格分層,果蔬、冰淇淋、速凍食品和肉類等保存溫度的需求不一,不能混在一起。多樣化的需求導致冷鏈物流行業(ye) 規模效應不強,呈現小、散、雜的特點。
2017年中國冷鏈百強企業(ye) 收入為(wei) 259.8億(yi) 元、擁有的冷庫資源占全國冷庫資源比例僅(jin) 為(wei) 26.7%;美國冷鏈物流代表企業(ye) 西斯科與(yu) 美冷的收入為(wei) 3875.9億(yi) 元、冷鏈物流倉(cang) 儲(chu) 前5強的冷庫資源占全國冷藏資源比例為(wei) 63.4%。此外,中國冷鏈物流企業(ye) 內(nei) 部集中度也不高,前10強收入占前100強收入比例為(wei) 55.1%,前20強占據前100強收入比例為(wei) 66.6%。
除了冷鏈物流企業(ye) 收入規模、集中度的差距,我國冷鏈物流行業(ye) 與(yu) 發達國家的差距還體(ti) 現在城市居民人均冷鏈基礎設施上。2016年我國城市居民人均冷庫容量為(wei) 0.14立方米/人,遠低於(yu) 新西蘭(lan) 、英國、美國、加拿大等發達國家,甚至遠低於(yu) 部分發展中國家。
薄弱的冷鏈基礎設施導致中國易腐食品冷鏈流通率、冷藏運輸率遠低於(yu) 發達國家平均水平。2015年中國果蔬、肉類、水產(chan) 品的冷鏈流通率分別為(wei) 22%、34%、41%,相比之下發達國家平均水平為(wei) 95%以上,其中肉類甚至達到100%的冷鏈流通率。發達國家果蔬、肉類、水產(chan) 品等食品冷藏運輸率也均達到90%以上。
● 生鮮:易腐食品消費的提升與(yu) 生鮮電商的爆發將帶動冷鏈需求的增長
回顧美國、日本冷鏈物流行業(ye) 發展史,美國冷鏈物流行業(ye) 在1966年進入成熟期,同期人均GDP超過4000美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3000美元、人均年易腐食品消費占比超過75%;日本冷鏈物流行業(ye) 在1975年進入成熟期,同期人均GDP超過4000美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700美元、人均年易腐食品消費占比超過50%。美日冷鏈物流發展經驗證實冷鏈物流發展和人均GDP呈正相關(guan) 性,有學者提出4000美元的人均GDP是冷鏈物流啟動關(guan) 口,超過4000美元冷鏈逐漸進入成熟期。
2017年我國人均GDP8825美元,人均可支配收入3842美元。從(cong) 經濟指標來看中國尤其是一二線城市的消費水平已經超過美國、日本冷鏈行業(ye) 進入成熟期的標準,然而冷鏈發展水平(易腐食品流通率、人均冷庫容量)不及美日曆史同期水平,主要在於(yu) 飲食結構、城鎮化水平差異導致冷鏈需求驅動力不足。飲食結構方麵我國居民偏好熟食,美日更偏向生食消費。
如牛肉喜好五分、七分熟,偏好生魚片、刺身、沙拉等,生食對食材新鮮度要求更高,我國飲食習(xi) 慣決(jue) 定對食材本身質量要求相對較低。因此,2010年我國人均GDP達到4000美元時人均年易腐食品消費量僅(jin) 為(wei) 200千克,遠低於(yu) 美日曆史同期水平。
城鎮化水平方麵,中國農(nong) 村地區的生鮮食品多是自給自足,而城市居民普遍遠離產(chan) 地,生鮮食品的儲(chu) 運離不開冷鏈,為(wei) 冷鏈食品主要消費群體(ti) 。2017年我國城鎮化率僅(jin) 為(wei) 58.52%,遠低於(yu) 美日冷鏈物流行業(ye) 步入成熟期時接近75%的水平。
我們(men) 認為(wei) 未來隨著城鎮化率提升、居民可支配收入提高,對易腐食品消費會(hui) 提升、對食品品質和安全的要求會(hui) 更高,這將會(hui) 倒逼冷鏈行業(ye) 產(chan) 品結構升級、冷鏈物流設施完善,冷鏈物流行業(ye) 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除了飲食結構的升級,生鮮電商的發展將成為(wei) 冷鏈物流增長的新驅動力。據艾瑞數據,2017年生鮮電商市場規模約1391.3億(yi) 元,占生鮮產(chan) 品零售額的8%。我們(men) 認為(wei) ,習(xi) 慣網購的年輕一代的收入水平隨年齡增長會(hui) 逐漸提高,他們(men) 的購物理念將持續推動生鮮類產(chan) 品的電子商務的高速發展。
按照未來生鮮電商滲透率將達15%來估算,生鮮電商的潛在市場空間將為(wei) 2685億(yi) 元。理想情況下冷鏈宅配的成本約占銷售額的15%,因此可以測算出僅(jin) 生鮮宅配這細分市場的冷鏈物流(包括倉(cang) 儲(chu) 和運輸)市場規模將超過400億(yi) 。
● 生鮮:提供全品類冷運產(chan) 品,與(yu) 夏暉合作完善B端、C端行業(ye) 綜合解決(jue) 方案能力
目前順豐(feng) 在生鮮冷運業(ye) 務上提供集冷運到家、冷運零擔、冷運倉(cang) 儲(chu) 、冷運到店、冷運專(zhuan) 車等覆蓋快遞、零擔、倉(cang) 儲(chu) 、整車等全品類產(chan) 品,2017年底公司已有51座食品冷庫、108條食品運輸幹線、22.4萬(wan) 平米食品冷庫、食品冷運網絡通達180城。除了提供全品類的生鮮冷運產(chan) 品,公司還聚焦生鮮及農(nong) 產(chan) 品行業(ye) 銷售難、運輸難、品牌知名度不高的行業(ye) 痛點針對性的提出行業(ye) 綜合物流解決(jue) 方案。
憑借覆蓋全國的常溫+冷鏈物流運輸網絡、直接觸達C端客戶的商品銷售平台、龐大的終端網點網絡和大數據資源,順豐(feng) 圍繞鮮花、水產(chan) 、水果、肉類等若幹生鮮子行業(ye) ,製定集銷售、物流、金融、數據、科技、品牌等於(yu) 一體(ti) 的行業(ye) 綜合解決(jue) 方案。
其中在物流運輸方麵,順豐(feng) 控股發揮端到端的全程可追溯的常溫+冷鏈物流服務能力,克服生鮮品類對物流運輸條件、物流時效等方麵的嚴(yan) 格要求,助力上遊產(chan) 地端將商品快速分銷至全國各地;在擴大銷路和品牌提升方麵,順豐(feng) 控股通過整合內(nei) 外部線上線下銷售渠道,助力農(nong) 戶和農(nong) 業(ye) 企業(ye) 擴大銷路,並開展智慧營銷,協助地方政府打造生鮮農(nong) 產(chan) 品的知名度。
順豐(feng) 優(you) 勢在於(yu) 擁有C端的大網資源,公司與(yu) 夏暉合作、成立主營冷鏈物流的合資公司,可以進一步完善B端行業(ye) 綜合解決(jue) 方案能力。夏暉擁有專(zhuan) 業(ye) 、高標準的綜合冷鏈服務能力,曾被核準為(wei) 08年北京奧運會(hui) 指定冷鏈物流服務商,與(yu) 麥當勞戰略合作已達30餘(yu) 年,為(wei) 其提供集產(chan) 品加工、產(chan) 品運輸、產(chan) 品儲(chu) 藏、各項增值服務於(yu) 一體(ti) 的綜合物流服務。夏暉主要服務於(yu) 包括麥當勞、賽百味在內(nei) 的企業(ye) 客戶,在B端大客戶服務優(you) 勢明顯,客戶數量少但其需求複雜,提供增值服務的空間更大。順豐(feng) 擁有C端的大網資源,與(yu) 深耕B端的夏暉可以強強聯合、優(you) 勢互補,將業(ye) 務拓展到更多中高端客戶群體(ti) 。
● 醫藥:醫藥流通領域迎來重大變革,順豐(feng) 聚焦行業(ye) 痛點提高綜合解決(jue) 方案能力
公司醫藥冷運的基礎設施布局據行業(ye) 前列。2017年底擁有醫藥冷庫2.4萬(wan) 平米,已獲得《藥品經營許可證》、《GSP認證證書(shu) 》、《醫療器械經營企業(ye) 許可證》以及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對“開展藥品第三方現代物流試點工作的批複”等全部認證及經營許可;冷藏車916台,其中經過GSP認證車輛244台。憑借專(zhuan) 業(ye) 的醫藥冷運基礎設施,順豐(feng) 在醫藥冷運業(ye) 務上推出醫藥常溫、醫藥零擔、醫藥專(zhuan) 車、醫藥專(zhuan) 遞、醫藥商配等覆蓋不同溫度、重量的醫藥運輸服務。
此外,針對醫藥物流行業(ye) 信息化程度不足、缺乏行業(ye) 通用標準而導致規範化與(yu) 標準化經營不足、專(zhuan) 業(ye) 人才匱乏等痛點,公司製定多項醫藥冷鏈物流的質量管控製度和標準操作流程來提升全程冷鏈物流管理和溯源管理能力,樹立醫藥冷鏈行業(ye) 的信息化、標準化、規範化的高品質服務標杆。依托強大的信息技術和各板塊資源聯動能力,順豐(feng) 醫藥和行業(ye) 標杆客戶一道探索出為(wei) 客戶提供倉(cang) 網布局、庫存及物流管理、流通渠道及分銷等一係列綜合解決(jue) 方案。
目前順豐(feng) 醫藥冷運業(ye) 務的發力點在於(yu) 通過網絡完善、運營優(you) 化、技術創新來建設依托於(yu) 醫藥工業(ye) 、疫苗及生物製藥企業(ye) 為(wei) 核心的行業(ye) 客戶整體(ti) 解決(jue) 方案能力,打造企業(ye) 順豐(feng) 醫藥供應鏈服務平台2.0。網絡方麵,繼續完善醫藥物流底盤,通過多倉(cang) 協同+幹線運輸調度+航空運力補充逐步建立起全國“T+3”醫藥物流網絡;運營方麵,優(you) 化倉(cang) 幹配全鏈條業(ye) 務模式和運作流程,進一步提升 -40℃~25℃多溫段精確溫控能力,提高資源使用效率和營運質量;技術創新方麵,繼續加強醫藥冷鏈設備設施驗證管理技術和信息係統管理模式研發和創新。
受“兩(liang) 票製”、“第三方物流審批取消”、“互聯網+藥品流通”等政策與(yu) 計劃的影響,醫藥流通領域迎來重大變革。順豐(feng) 醫藥物流基礎設施與(yu) 網絡布局形成的先發優(you) 勢、覆蓋範圍廣泛與(yu) 全程溫控技術的高質量運輸服務、不斷提升的行業(ye) 綜合解決(jue) 方案能力、快遞業(ye) 務形成的品牌效應將構成順豐(feng) 醫藥未來的競爭(zheng) 優(you) 勢。
(三)同城配:上線“同城急送”業(ye) 務,試水即時配送市場
即時配送市場交易規模近三年複合增速為(wei) 250%,2017年交易規模達到347.5億(yi) 元。以餐飲外賣、商超日用、水果生鮮、鮮花蛋糕品類為(wei) 主的同城B2C市場占據即時配送市場主導地位。
即時配送市場主要參與(yu) 者有以蜂鳥配送、美團專(zhuan) 送、新達達為(wei) 代表的第三方平台自建物流;以閃送、人人快送、點我達為(wei) 代表的同城即時配平台;以順豐(feng) 、圓通、韻達、中通、申通為(wei) 代表的傳(chuan) 統快遞企業(ye) 。雖然市場參與(yu) 者眾(zhong) 多,但即時配送市場競爭(zheng) 格局呈三足鼎立態勢,蜂鳥配送、新達達、美團外賣三者占據76.7%的訂單量。
順豐(feng) 於(yu) 2018年上線“同城急送”產(chan) 品,主要為(wei) 麵向所有客戶的全場景同城物流配送,最快3公裏30分鍾可以送達。目前即時配送行業(ye) 雖增速快但市場規模仍較小,市場競爭(zheng) 激烈,順豐(feng) 進入即時配送市場主要出於(yu) 完善時效產(chan) 品鏈條、提供新的利潤增長點考慮。
● 科技底盤與(yu) 大網資源構成順豐(feng) 布局同城市場的基礎優(you) 勢
大型快遞企業(ye) 入局即時配送市場具備基礎優(you) 勢,我們(men) 認為(wei) 順豐(feng) 布局同城市場的基礎優(you) 勢主要在以下幾點:
1、順豐(feng) 深厚的科技底盤可以為(wei) 新業(ye) 務運行降本增效,保證即時配送的時效。
即時配送與(yu) 和傳(chuan) 統物流最大的區別就在於(yu) 即時配送砍掉了所有的中間環節,提高了快件的派送效率。傳(chuan) 統物流一般是倉(cang) 儲(chu) —配送站—快遞—用戶的鏈條,在這個(ge) 過程中需要經過多個(ge) 網點和分揀中心,快遞員再轉給最終的用戶,這個(ge) 過程幾乎不可能做到以分鍾來衡量。
即時配送是點對點的配送,收派一體(ti) ,即取即送,時效性更高。公司科技可以實現對各操作環節的精確運算,提升任務與(yu) 資源的高效匹配,優(you) 化訂單分布,規劃路由、提升效率、保障時效。
2、網絡布局能力強保證重新起網速度,同時與(yu) 大網資源形成協同可降低初期起網成本。
由於(yu) 對服務、時效的超高要求,即時配需要重新搭建自營為(wei) 主的網絡體(ti) 係。順豐(feng) 2017年切入同城即時配送領域,依托強大的網絡布局能力,公司目前已初步搭建完成全國範圍內(nei) 第三方直營即時物流配送網絡,同城服務已覆蓋國內(nei) 所有直轄市、絕大部分省會(hui) 城市、二線以及部分三線城市。
此外,公司大網的基礎設施與(yu) 人力資源可與(yu) 新業(ye) 務共用,形成協同。在運營和資源保障方麵,全國即時配全國範圍內(nei) 已有專(zhuan) 職配送人員6000+人,以及順豐(feng) 大網兼職快遞員11萬(wan) 餘(yu) 人。
3、直營模式下運力投入與(yu) 服務質量更有保障。
與(yu) 同城速配平台采用眾(zhong) 包模式不同,公司采用直營模式,運力投入與(yu) 服務質量更有保障,更容易打造良好的品牌形象。目前已形成具有順豐(feng) 特色的30分鍾快速安全送達的服務品質,主要為(wei) 服裝行業(ye) 、餐飲外賣行業(ye) 、商超行業(ye) 、消費電子行業(ye) 、平台行業(ye) 等主要品牌客戶提供同城即時物流配送服務。公司合作的主流品牌客戶有肯德基、麥當勞、德克士、百度、天虹等。
2017年公司同城配營業(ye) 收入為(wei) 3.66億(yi) 元,同比增長636.2%,為(wei) 增長最快的新業(ye) 務,占收入比例僅(jin) 為(wei) 0.51%,未來增長空間較大。
(四)國際件:輕資產(chan) 模式運營,與(yu) UPS合作形成優(you) 勢互補
● 跨境電商的快速發展成為(wei) 打破國際件競爭(zheng) 格局的突破口
由於(yu) 我國快遞企業(ye) 跨境快遞體(ti) 係較為(wei) 落後,海外快遞服務網點覆蓋麵不廣,2014年我國約90%的國際快遞業(ye) 務份額掌握在UPS、FedEx、DHL、TNT等四大國際快遞巨頭手中。跨境電商的快速發展成為(wei) 打破國際件競爭(zheng) 格局的突破口。近幾年,國內(nei) 電商逐漸打通海購渠道,跨境電商由此進入快速成長期。2013-2017年跨境電商交易規模年均複合增速為(wei) 27%,截至2017年底,中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已達7.5萬(wan) 億(yi) ,跨境電商交易規模已占我國進出口外貿總量的27%
跨境電商的出現極大地帶動了國際快遞業(ye) 務的發展,國內(nei) 快遞企業(ye) 開始加快國際業(ye) 務的布局。順豐(feng) 於(yu) 2011年開始拓展國際件業(ye) 務,致力於(yu) 為(wei) 國內(nei) 外製造企業(ye) 、貿易企業(ye) 、跨境電商以及消費者提供便捷可靠的國際快遞與(yu) 物流解決(jue) 方案,包括國際標快、國際特惠、國際小包、保稅倉(cang) 儲(chu) 、海外倉(cang) 儲(chu) 、轉運等不同類型及時效標準的進出口服務,並可根據客戶需求量身定製包括市場準入、運輸、清關(guan) 、派送在內(nei) 的一體(ti) 化的進出口解決(jue) 方案。
2017年底公司國際快遞服務已覆蓋如美國、歐盟、日本等53個(ge) 國家;國際小包服務網絡已覆蓋全球225個(ge) 國家及地區。2017年順豐(feng) 國際產(chan) 品收入為(wei) 20.43億(yi) 元,同比增長43.7%。
● 順豐(feng) 在國際市場采取輕資產(chan) 的運營模式,競爭(zheng) 優(you) 勢在於(yu) 性價(jia) 比
公司在國際件市場戰略為(wei) “遠交近攻”,在歐美市場選擇與(yu) 當地成熟的快遞公司進行合作,輕資產(chan) 運營。公司和UPS於(yu) 2017年5月宣布在香港成立合資公司,雙方共同開發和提供國際物流產(chan) 品,聚焦跨境貿易,拓展全球市場。與(yu) UPS的戰略合作使得雙方在網絡、規模等方麵可以取長補短,提升效率,為(wei) 客戶提供更多樣化的選擇和更優(you) 質的服務,有利於(yu) 順豐(feng) 控股長期國際戰略布局,優(you) 化國際物流網絡,提升企業(ye) 的國際競爭(zheng) 力。
順豐(feng) 在國際市場的主要競爭(zheng) 優(you) 勢在於(yu) 性價(jia) 比。將順豐(feng) 國際產(chan) 品價(jia) 格與(yu) EMS、FedEx、DHL、UPS進行對比可以發現,國際快遞巨頭提供的產(chan) 品時效層次更為(wei) 豐(feng) 富,順豐(feng) 、EMS國際產(chan) 品時效選擇更少,但在相同時效條件下順豐(feng) 國際產(chan) 品的價(jia) 格遠低於(yu) FedEx、DHL與(yu) UPS。
目前跨境電商仍是藍海市場,阿裏研究院預計到2020年,中國跨境電商占外貿比例將達40%以上。公司在國際件市場提供極具性價(jia) 比的產(chan) 品,並且不斷拓展國際網絡、豐(feng) 富跨境服務的一站式行業(ye) 解決(jue) 方案,未來也將從(cong) 跨境電商的增長中收益。
(五)小結:順豐(feng) 未來由超級物流平台到超級平台發展路徑的猜想
順豐(feng) 早期曾試圖進入電商領域,推出“順豐(feng) 嘿客”和“順豐(feng) 優(you) 選”,但2013-2015年順豐(feng) 嘿客虧(kui) 損額超過16億(yi) 元,順豐(feng) 優(you) 選也尚未盈利。我們(men) 預計順豐(feng) 未來將依托傳(chuan) 統快遞業(ye) 務的網絡、客戶與(yu) 品牌優(you) 先發展重貨業(ye) 務,之後加速冷鏈、同城、國際業(ye) 務的發展,形成提供綜合物流解決(jue) 方案的“超級物流平台”。
參考阿裏、騰訊等的發展路徑,我們(men) 認為(wei) 在縱向的物流領域的超級平台搭建完成後,順豐(feng) 的流量、品牌、科技、場景拓展的實力將再上新台階,之後會(hui) 進一步進入橫向布局階段,業(ye) 務可以延伸到金融、商業(ye) 、雲(yun) 計算等領域。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