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07-31 10:33:10 中華網

在西方發達國家,物流行業(ye) 已經有了上百年的沉澱,而中國物流隻用了十年便迎頭趕上。但這些成就是通過大量堆積人力換來的,隨著行業(ye) 競爭(zheng) 加劇,人力成本日益高漲,物流行業(ye) 要獲得更進一步的發展,勢必要逐漸擺脫對大量人力的依賴,轉向依靠科技的力量。環節眾(zhong) 多的物流行業(ye) ,技術對其影響也是全方位的。但當前來看,推動物流行業(ye) 進入智能時代,以中郵速遞易為(wei) 代表的智能快遞櫃企業(ye) 是其中的先行軍(jun) 。
物流末端率先智能化 智能快遞櫃“打頭陣”
早期的物流末端,依靠人力派件的傳(chuan) 統方式就已經就能夠實現市場平衡。一方麵由於(yu) 快遞包裹量少,派件壓力小。數據顯示,在2012年,中國快遞業(ye) 務量不到57億(yi) 件,與(yu) 2017年的400.7億(yi) 件相比,快遞末端配送的壓力明顯很小。另一方麵人力成本低,根據《2014中國快遞員生存現狀報告》顯示,2014年快遞員全國平均工資為(wei) 3806元/月,人力成本相對較低。可見,發展前期與(yu) 製造業(ye) 類似,快遞派件主要以勞動密集型為(wei) 基礎發展壯大起來。
但當時的市場平衡隻是暫時的,國家郵政局數據統計顯示,從(cong) 2012年的不到57億(yi) 件,到2016年的312.8億(yi) 件,我國快遞業(ye) 務量連續5年保持了平均50%以上的增速。在快遞業(ye) 務量基數小但增速快的形勢下,未來物流末端的壓力勢必與(yu) 日俱增,智能化是物流趨勢。
基於(yu) 此認識,各個(ge) 市場主體(ti) 開始試水這一行業(ye) ,第一個(ge) 吃螃蟹的是中郵速遞易。在2012年,中郵速遞易推出第一台智能快遞櫃,開拓了智能快遞櫃行業(ye) ,也將物流末端配送推進了智能化時代。通過中郵速遞易智能快遞櫃,快遞員隻需在經過用戶同意後,將包裹投遞在智能快遞櫃中,以實現集約化配送。用戶可以隨時憑借取件碼或二維碼在智能快遞櫃中取件。顛覆了人力配送模式,解決(jue) 了快遞員和用戶時間不交集問題,同時還幫助物流企業(ye) 實現了降低人力成本、提升配送效率的目標。
事實證明,中郵速遞易在2012年率先布局智能快遞櫃的決(jue) 定是明智的。根據國家郵政局《2017年快遞市場監管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快遞業(ye) 務量達到400.7億(yi) 件,占據世界份額超40%,連續4年穩居世界第一。同時,全年日均快件處理量1.1億(yi) 件,五年來提升超3倍。最高日處理快件量超3.3億(yi) 件,同比增31.9%。而國家郵政局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預計累計完成快遞業(ye) 務量達220.8億(yi) 件,超過我國2015年全年快遞業(ye) 務量。天量的快遞規模,讓傳(chuan) 統的人工配送短板盡顯,智能快遞櫃的春天悄然而至。
在此背景下,以智能快遞櫃為(wei) 突破口的先行軍(jun) 企業(ye) 自然受到行業(ye) 和用戶的青睞。以中郵速遞易為(wei) 例,經過6年的潛行,其當前的市場規模已經相當可觀。截至2018年7月,中郵速遞易累計派送包裹量突破17億(yi) ,覆蓋城市225個(ge) ,終端數達到8.4萬(wan) ,日均投件量225萬(wan) (含易郵櫃)。
智能快遞櫃企業(ye) 的快速成熟和規模擴大,為(wei) 物流行業(ye) 進入智能化和集約化模式奠定了基礎。有業(ye) 內(nei) 人士預測,按照過去十年及當前和未來十年快遞增速看,未來末端一定是集約化和智能化作為(wei) 70%以上的包裹量的處理方式。
智能快遞櫃成行業(ye) “基石” 延伸價(jia) 值空間無限
“離用戶越近,價(jia) 值就越大。”快遞末端集約化、智能化處理,絕對不是末端配送商業(ye) 模式的全部,它隻是基石,是這個(ge) 商業(ye) 模式賴以存活的基礎。在智能快遞櫃已經成為(wei) 社區公共服務設施的當下,它已經不再僅(jin) 僅(jin) 是收快遞的“小方格”,其延伸價(jia) 值目前已經滲透在生活的方方麵麵,也成為(wei) 了社區經濟爭(zheng) 搶的關(guan) 鍵節點。
具體(ti) 來看,作為(wei) 社區的入口,智能快遞櫃的社區媒介功能強大,它可以實現不局限受眾(zhong) 年齡、性別、階層、經濟條件條件下的混合式覆蓋媒體(ti) 傳(chuan) 播。由於(yu) 智能快遞櫃離用戶更近,並且擁有龐大的數據庫,相較於(yu) 其他傳(chuan) 播方式,也更有希望實現定製化傳(chuan) 播。目前,中郵速遞易等智能快遞櫃企業(ye) 已經推出社區廣介服務,基於(yu) 大數據、可定製化,以複合配套宣傳(chuan) 模式,讓傳(chuan) 播潤物無聲,成為(wei) 了社區廣告媒體(ti) 的新勢力,備受追捧。
與(yu) 此同時,在推動綠色循環經濟發展上,智能快遞櫃也給出了新的思路。此前,中郵速遞易就通過與(yu) 數碼產(chan) 品回收領域知名品牌達成合作,讓智能快遞櫃成為(wei) 了產(chan) 品回收的新窗口,也讓綠色可循環經濟有了新的實現形式。除此之外,在新零售領域,智能快遞櫃的數據分析處理能力也愈加受到重視,供應鏈企業(ye) 對終端數據表現了極大的熱情,借用最接近用戶的智能快遞櫃數據,供應鏈各個(ge) 環節也開始變革……而未來,更巨大,甚至於(yu) 無限的價(jia) 值,都將在持續超高頻的快遞包裹場景化、特定人群交互產(chan) 生新的流量平台上產(chan) 生,由此帶來的不隻是本地商圈及短半徑配送服務價(jia) 值,圍繞平台,社區O2O服務也將有了新的形式,社區經濟將實現真正的繁榮。在此基礎上,社區管理、社區文化建設等也迎來了新的思路。
種種延伸價(jia) 值的不斷拓展,讓智慧物流的生態圈逐步在智能快遞櫃這一“基石”上建立起來,而不斷完善的生態係統也將進一步反哺智能快遞櫃的革新,反向推動物流行業(ye) 智慧化發展。此前,中郵速遞易在全國上線智能快遞櫃寄件功能,將物流末端變革推向寄件端,就是重要體(ti) 現。而智慧物流生態圈的搭建不僅(jin) 推動物流行業(ye) 進入智能化,更是讓物流行業(ye) 在智能化時代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間。
回溯物流行業(ye) 發展,從(cong) 2009年開始,物流業(ye) 逐漸受到國家層麵的支持和重視,多項行業(ye) 鼓勵政策先後頒布,逐步寬鬆的政策環境和日益提升的產(chan) 業(ye) 地位使得現代物流業(ye) 的發展越來越順暢。尤其是今年國辦一號文的發布,確認智能快遞櫃公共屬性,快遞末端的重要性正在變大。在政策、市場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物流智能化時代到來的步伐難以阻止,走在前列的中郵速遞易等先行軍(jun) 則占據了先發優(you) 勢。但值得注意的是,這是一個(ge) 重資產(chan) 、重場景的行業(ye) ,僅(jin) 僅(jin) 靠資本運作的泡沫數據最終隻會(hui) 被用戶拋棄。在未來發掘更多延伸價(jia) 值過程中,先行兵們(men) 要想打贏這場時代戰,仍需踏實苦幹,砥礪前行。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