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06-28 09:58:07 經濟日報

隨著快遞、外賣的普及,人們(men) 在享受便捷生活的同時,也製造了海量的快遞包裝垃圾。日積月累,這些垃圾已逐漸成為(wei) 威脅環境安全的“殺手”,帶來了巨大的環保風險和資源浪費。快遞包裝垃圾泛濫已成為(wei) 擺在我們(men) 麵前的緊迫問題——
隨著各大電商平台“618”購物節促銷進入高峰,“每天扔兩(liang) 三個(ge) 快遞紙箱”成為(wei) 不少消費者的生活常態。雖然快遞、外賣給人們(men) 帶來了更加方便快捷的生活,但隨之而來的環境問題也越來越嚴(yan) 重。
據統計,2017年全年中國快遞業(ye) 務量達到400億(yi) 件。僅(jin) 去年一年,包裝快遞所用膠帶總長度就可以繞地球赤道425圈,紙板和塑料的實際回收率不到10%,包裝物總體(ti) 回收率不到20%。有數據顯示,在我國特大城市中,快遞包裝垃圾增量已占到生活垃圾增量的93%,部分大型城市這一數字也達到了85%至90%。
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jun) 勝在今年全國郵政管理工作會(hui) 議上表示,要引導和支持更多企業(ye) 參與(yu) “綠色快遞”行動,推廣應用可降解塑料袋等環保包裝產(chan) 品,加強物料管理和先進包裝技術應用,進一步降低單位快件包裝耗材。
阿裏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yun) 也在微博上表示:“未來的快遞業(ye) ,‘快’保證不輸,‘綠’才能贏。”
綠色配送,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到底都做了什麽(me) ?還麵對什麽(me) 樣的難題?
“小目標”鮮明有力
從(cong) 政策層麵到各家巨頭,大家推動綠色配送的決(jue) 心相當一致。
今年5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快遞暫行條例》提出向綠色環保傾(qing) 斜,明確鼓勵使用可降解、可重複利用的環保包裝材料,實現包裝材料的減量化利用和再利用。在此前公布的《推進快遞業(ye) 綠色包裝工作實施方案》《關(guan) 於(yu) 協同推進快遞業(ye) 綠色包裝工作的指導意見》等,也為(wei) 打造綠色物流提供了政策利好。
在企業(ye) 層麵,表現最為(wei) 積極的是電商平台。今年5月底,由菜鳥牽頭,阿裏巴巴核心業(ye) 務板塊齊聚北京,共同宣布啟動2020綠色物流計劃。菜鳥網絡總裁萬(wan) 霖表示,阿裏巴巴有一個(ge) “小目標”——到2020年天貓直送業(ye) 務所使用的快遞袋全部升級為(wei) 環保袋、淘寶和閑魚上門取件業(ye) 務所使用的環保快遞袋覆蓋200座城市……
京東(dong) 在綠色物流領域也有自己的小目標。去年京東(dong) 物流聯合九大品牌商共同發起“青流計劃”,推出瘦身膠帶、可降解包裝袋等環保產(chan) 品。京東(dong) 方麵預計,到2020年將減少一次性包裝紙箱使用量100億(yi) 個(ge) 。在供貨端,實現80%商品包裝耗材可回收;在用戶端,實現50%以上的塑料包裝使用生物降解材料製作。
積極響應綠色配送的還有物流企業(ye) 和外賣平台。今年5月份,中國郵政啟動了綠色郵政行動,中國郵政速遞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市場經營部總經理倪燕波表示:“力爭(zheng) 到2020年,在綠色運輸、綠色包裝等領域取得顯著成效。例如,增設新能源車輛派送、可降解的綠色包裝材料使用比例達50%等。”美團方麵則推出了有助於(yu) 環保的“青山計劃”,聯合中國烹飪協會(hui) 、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hui) 與(yu) 百家餐飲外賣品牌共同發起“綠色環保外賣聯盟”,推出“綠色環保十條”行業(ye) 公約,並投入300萬(wan) 元成立“青山基金”。
創新助力環境保護
“小目標”頗為(wei) 鮮明有力,具體(ti) 又該如何實現?眾(zhong) 多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技術創新將成最大推動力。
可循環使用的快遞盒將是各大企業(ye) 發力的重點之一。據介紹,蘇寧易購推出了共享快遞盒,這個(ge) 可循環使用的塑料箱被用在投遞商品的“最後1公裏”,主要用於(yu) 數碼、母嬰和快消易碎品的配送,塑料盒配有牢固的“封箱扣”,以保證商品安全和用戶隱私。這個(ge) “小黃盒”可有效循環使用60次以上,預計今年投放量將達到20萬(wan) 個(ge) 。
一些創業(ye) 公司也把目光投向了循環快遞盒,快遞寶使用環保材料作為(wei) 紙盒主體(ti) ,用拉鏈替代膠帶,電子麵單替代紙質麵單,束帶替代泡沫填充物固定貨物。灰度環保也研發了綠色環保循環周轉箱,同樣無需膠水、膠帶即可封箱,每個(ge) 周轉箱平均可循環使用14次以上,破損之後還能回收再生。
此外,今年9月1日開始施行的新版《快遞封裝用品》係列國家標準也將進一步引導快遞配送“瘦身”。與(yu) 過去的標準相比,新修訂發布的國家標準降低了快遞封套用紙的定量要求和塑料薄膜類快遞包裝袋的厚度要求,對快遞包裝箱單雙瓦楞材料的選擇不再作出規定,隻要材料符合耐破、邊壓和戳穿強度等指標即可。北京印刷學院青島研究院院長朱磊對此表示,從(cong) 整體(ti) 上來看,新標準既與(yu) 國際通用標準相接軌,也考慮了國內(nei) 相關(guan) 企業(ye) 的生產(chan) 能力、技術水平和成本承受能力,這使新標準落地具有較大可行性。
不過,快遞配送材料的變化隻是綠色配送的一部分,各大電商平台和物流企業(ye) 還需要向優(you) 化生產(chan) 流程和數據分析尋找新的“能量”。
盒馬鮮生物流負責人紅方表示,盒馬正在嚐試以供應鏈最前端為(wei) 起點,優(you) 化生產(chan) 流程以達到環保目的。“例如,在今年的海口火山荔枝采購過程中,盒馬在生產(chan) 地的加工中心就將荔枝分裝成500g小包裝,這樣荔枝到達目的地後就不需要再分揀。不僅(jin) 節省人工成本和時間,還大大降低了耗材的使用。”
萬(wan) 霖認為(wei) 對數據的合理使用也能助推環保,“可以通過大數據算法規劃快遞配送路線,減少燃油使用,助力環境保護。例如,菜鳥的農(nong) 村配送已實現車輛路線自動規劃,我們(men) 做過交叉對比實驗,能節省配送車輛30%的燃油消耗”。
建立環保激勵機製
在美團外賣平台上有個(ge) “下環保訂單領翻倍紅包”活動,如果在支付頁麵選擇“不需要餐具”,用戶每周完成一到兩(liang) 次這樣的環保訂單就可以獲得2元紅包,完成3次到5次則紅包翻番,每周前1000名完成6次環保訂單的用戶還可以得到一雙環保筷子。在今年天貓“618”期間,菜鳥驛站也新增了1200個(ge) 綠色回收站,消費者每捐獻50個(ge) 紙箱,菜鳥就會(hui) 在敦煌綠色生態林種下一棵樹苗。
在中國包裝學會(hui) 秘書(shu) 長王軍(jun) 看來,這些激勵機製會(hui) 進一步增加消費者采取環保配送的動力。“其實這也是一種教育用戶,幫助消費者增強環保意識的有效途徑。”
蘇寧集團董事長張近東(dong) 表示,企業(ye) 同樣需要激勵機製。“應當對使用綠色包裝並推動綠色包裝普及的企業(ye) 給予支持,對循環使用包裝製品的商家及快遞企業(ye) 給予激勵,並建立快遞包裝分類及回收的激勵機製。”張近東(dong) 說。
建立激勵機製,也能夠幫助企業(ye) 解決(jue) 綠色配送帶來的成本和收益間不平衡問題。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一方麵環保材料成本較高,以可降解的環保紙袋為(wei) 例,即使批量采購,其成本也是塑料袋的6倍。如果使用這樣的材料包裝,快遞費用可能會(hui) 上升5%左右,但消費者和快遞企業(ye) 共同負擔成本提升的意願很低,電商的低毛利又讓快遞企業(ye) 難以獨力承受。另一方麵,使用澱粉類材料製作的可降解環保包裝,在承重能力等方麵又有所不足,特別是生鮮品類重量較大,環保材料也很難達到配送的需求。
“把貨物平安運到、成本越低越好是快遞企業(ye) 的首要目標。因此,在環保上存在動力不足的問題。”王軍(jun) 說,成本問題在快遞行業(ye) 競爭(zheng) 加劇的情況下顯得相當突出,可以通過建立激勵機製的方式,鼓勵快遞企業(ye) 在經營過程中更多地使用環保材料。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