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06-15 09:08:25 經濟日報

來自青海省共和縣龍羊峽水庫的三文魚怎麽(me) 也沒想到,自己最近會(hui) 成為(wei) 網友們(men) 爭(zheng) 論的焦點。事實上,三文魚之所以能走進千家萬(wan) 戶,成為(wei) 中國消費者心目中的“網紅”,離不開國家農(nong) 產(chan) 品冷鏈流通係統近年來的蓬勃發展。
“推動農(nong) 產(chan) 品冷鏈流通標準化是內(nei) 貿流通體(ti) 製改革和《物流標準化中長期發展規劃(2015-2020年)》的重要內(nei) 容,也是推動農(nong) 業(ye) 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和農(nong) 業(ye) 現代化的重要舉(ju) 措。”據商務部市場建設司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目前,全國有31個(ge) 試點城市和285家試點企業(ye) 參與(yu) 農(nong) 產(chan) 品冷鏈流通標準化示範,在農(nong) 產(chan) 品冷鏈流通基礎設施建設、標準化、信息化、集約化、構建全程農(nong) 產(chan) 品冷鏈流通鏈條等5個(ge) 方麵,形成了17條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和模式。
那麽(me) ,生鮮運輸已經發展出哪些“高科技”?哪些城市探索出了讓消費者“吃得放心”的好做法?
廣東(dong) 某水產(chan) 公司自主研發低溫暫養(yang) 、活魚包裝、純氧配送等專(zhuan) 利技術,從(cong) 塘頭到市場,采用逐級降溫和智能溫控技術,在運輸過程中讓活魚處於(yu) 半冬眠狀態,全程無需換水,做到全程封閉溫控管理,實現“南魚北運”產(chan) 業(ye) 化發展。在不添加任何藥物的情況下,確保魚類從(cong) 廣東(dong) 到北京存活率達99%以上,讓消費者吃上真正放心新鮮的活魚。
吃到當天采摘的新鮮荔枝也不成問題。廣州某果菜保鮮公司依托全程農(nong) 產(chan) 品冷鏈流通技術,包裝當天采收的荔枝後,送恒溫車間降溫及保鮮處理,令果內(nei) 溫度降至5℃,隨後稱重裝箱繼續放置冷庫降溫後裝運冷櫃,並通過全程監控保證貨櫃運輸全程保持在0℃至2℃,直到抵達目的地開櫃。
此外,冷鏈流通技術及運輸模式也有創新,火車成了運輸新鮮農(nong) 產(chan) 品的得力工具。山東(dong) 某公司應用遠距離多式聯運等新型冷鏈設備及運輸模式,實現不開箱、不倒貨,就能根據不同保溫需要調節溫度,提高物流效率。這種鐵路冷鏈班列以冷藏集裝箱作為(wei) 載具,依靠溫度感應器自動穩定箱內(nei) 溫度,貨物從(cong) 廠家整箱鉛封後,冷鏈短駁至鐵路場站。
“冷鏈物流效率要提高,少不了標準化設施設備。從(cong) 標準化托盤到叉車、貨架,再到手動液壓車,當這些標準化設施遇到伸縮機、皮帶輸送機、滑槽等全自動輸送設備,就可實現裝卸、安檢、發貨、集貨和自動分揀等多種功能。”商務部市場建設司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目前,我國某些物流公司配備標準化托盤覆蓋率達80%以上,裝卸效率提升50%。
比如,山東(dong) 某公司把每種商品的裝載量告知供應商,供應商按要求將農(nong) 產(chan) 品裝入標準化周轉筐,全程不倒筐,減少人為(wei) 接觸商品,整筐直接配送到門店。推行和使用標準化載具的廠家和農(nong) 戶們(men) 還可以走綠色通道,享受優(you) 先卸貨服務。
天天掃的二維碼,現在也可以用來查溫度了。寧夏一家公司已經在所有產(chan) 品包裝上貼上自動生成的二維碼,客戶拿出手機,就可以查詢產(chan) 品冷藏倉(cang) 儲(chu) 運輸全過程中應用的標準、產(chan) 品溫度、出入庫日期等信息。
除了二維碼,冷鏈物流監控體(ti) 係還有大招。據了解,農(nong) 產(chan) 品冷鏈物流透明化管理係統在產(chan) 品分揀、包裝、運輸、倉(cang) 儲(chu) 、配送等環節實現溫度全程監控,保障冷鏈物流不斷鏈。他們(men) 將冷庫溫度監控預警子係統、GPS溫度監控跟蹤子係統整合在一起,與(yu) 客戶係統對接,客戶就能通過網站、手機客戶端查詢係統數據。比如,煙台一家公司就整合了公司商流信息以及物流信息平台,建立了完善的溫度記錄及追蹤體(ti) 係。
“今年,商務部與(yu) 國家標準委組織第三方專(zhuan) 家組對試點城市及試點企業(ye) 進行了形式審查和現場抽查,確定煙台、濰坊、成都、廈門4個(ge) 城市和9家企業(ye) 為(wei) 2018年農(nong) 產(chan) 品冷鏈流通標準化示範城市和示範企業(ye) 。”上述負責人說。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