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05-31 09:42:12 法製日報

“6·18”年中大促前夕,各大電商都開始“秀肌肉”,其中以智慧物流競技尤為(wei) 突出。如京東(dong) 近日集中發布了L4級無人駕駛重型卡車、續航1000公裏的大型無人大飛機、由機器人炒菜服務的餐廳、全麵助推智能硬件發展的Alpha平台、幫助線下店和品牌商顯著提升運營水平的智慧供應鏈等智慧物流、大數據/供應鏈、人工智能方麵的最新技術成果,引起業(ye) 界和公眾(zhong) 高度矚目。
2017年中國社會(hui) 物流總費用達12.1萬(wan) 億(yi) 元,連續多年成為(wei) 全球最大的物流市場;快遞業(ye) 務量突破400億(yi) 件,連續四年穩居世界第一;從(cong) 業(ye) 人員超過五千萬(wan) 人,物流業(ye) 成為(wei) 吸納就業(ye) 人數最重要行業(ye) 之一;物流企業(ye) 50強主營業(ye) 務收入超過8000億(yi) 元,市場集中度進一步提升。隨著經濟結構調整逐步到位,通過移動互聯網、大數據、雲(yun) 計算等最新科技手段,加快打造智慧物流市場體(ti) 係和製度體(ti) 係,提高物流運行效率和降低物流成本,將成為(wei) 推進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促進物流行業(ye) 轉型升級的重要突破口。
電商巨頭依托各自體(ti) 係打造智慧物流升級版,向世人描繪由無人機、無人車、智能終端、智能機場等技術與(yu) 節點形成智能物流體(ti) 係,以“終端+數據+內(nei) 容+服務”構建全產(chan) 業(ye) 互聯互通綜合生態聯盟的誘人前景,但現實的挑戰並不輕鬆。這些智慧物流體(ti) 係無論設計多麽(me) 完善,相互配合多麽(me) 協調,目前大多隻能在一個(ge) 企業(ye) 集團內(nei) 部(或合作夥(huo) 伴之間)運行,在企業(ye) 與(yu) 企業(ye) 之間、一個(ge) 企業(ye) 集團與(yu) 另一個(ge) 企業(ye) 集團存在激烈競爭(zheng) 的條件下,一個(ge) 物流企業(ye) 或企業(ye) 集團研發的智慧物流技術、產(chan) 品和服務模式,很難延伸並惠及另一個(ge) 企業(ye) 或企業(ye) 集團。
市場競爭(zheng) 有助於(yu) 促進企業(ye) 研發智慧物流新技術、產(chan) 品和服務模式,但也會(hui) 在不同企業(ye) 之間形成壁壘,導致不同企業(ye) 或企業(ye) 集團傾(qing) 向於(yu) 使用不同的甚至相互排斥的物流技術、產(chan) 品和服務模式,不同技術、產(chan) 品和服務模式之間不能兼容互通。此外,即便不同的企業(ye) 或企業(ye) 集團之間不存在激烈的競爭(zheng) 關(guan) 係,甚至進行了相當程度的合作,即便不同企業(ye) 使用的智慧物流技術、產(chan) 品和服務不存在嚴(yan) 重的相互排斥,但如果沒有第三方力量的推動,也難以實現智慧物流技術、產(chan) 品和服務的兼容互通,而仍然會(hui) 造成重複建設和資源浪費。
近年來,政府部門、物流企業(ye) 、科研機構和社會(hui) 公眾(zhong) 為(wei) 打造智慧物流作出了大量努力,各大物流企業(ye) 研發的相關(guan) 技術、產(chan) 品和服務日漸成熟。如不久前京東(dong) 物流首次發布無人倉(cang) 標準,該無人倉(cang) 已實現貨物從(cong) 入庫、存儲(chu) 、包裝、分揀的全流程無人化,較傳(chuan) 統倉(cang) 庫運營效率可提升3倍。這類技術、產(chan) 品和服務模式亟須進一步改進和完善,並通過法定程序製定成為(wei) 統一的行業(ye) 標準,進而製定成為(wei) 智慧物流國家標準,以國家標準的強製力在全行業(ye) 推廣使用。
智慧物流國家標準應當是一個(ge) 動態、開放的標準體(ti) 係。研究製定並全麵推行智慧物流國家標準,有助電商、物流行業(ye) 實現技術、產(chan) 品和模式兼容互通,消除不同企業(ye) 之間的壁壘,避免重複建設和資源浪費,而且有助於(yu) 在更高標準和層麵推動優(you) 化市場競爭(zheng) ,激發電商、物流企業(ye) 不斷創新技術、產(chan) 品和服務模式,提升行業(ye) 整體(ti) 水平和效益。政府部門和電商、物流企業(ye) 等各方的工作為(wei) 製定智慧物流國家標準打下了堅實基礎,相信該標準出台之日不會(hui) 太遙遠。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