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綜合物流 > 正文

大宗貨運“公轉鐵”影響港口幾何?

發布時間:2018-05-28 10:24:08 中國水運網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繼去年原環保部要求環渤海港口禁止汽運煤集港之後,日前,生態環境部提出,2018年9月底前,山東(dong) 、長三角地區沿海港口煤炭集疏港運輸全部改由鐵路,2019年底前,京津冀及周邊、長三角地區沿海港口的礦石、鋼鐵、焦炭等大宗貨物全部改由鐵路運輸,禁止汽運集疏港。環保新政將對我國港口尤其是京津冀及周邊、長三角地區沿海港口產(chan) 生怎樣的影響?記者進行了調查。 

兩(liang) 大原因促成“公轉鐵” 

為(wei) 何集中推行煤炭運輸“公轉鐵”?首要原因是環保考慮。 

生態環境部公布的《中國機動車環境管理年報(2017)》顯示,截至2016年底,京津冀地區年貨運量的84.4%依靠汽運,津冀港口群10億(yi) 多噸的貨運量中7成以上由公路完成集疏運。日均通過北京過境的8000輛大貨車中,至少85%為(wei) 運煤車。僅(jin) 以抵達天津港一地的車輛計算,單程500—900公裏的運輸約排放氮氧化物2.8萬(wan) 噸/年,相當於(yu) 500多萬(wan) 輛國四排放標準的小汽車行駛同等裏程的排放。 

相比之下,鐵路的單位貨物周轉量能耗、單位運量汙染排放分別為(wei) 汽運的1/7、1/13。如將京津冀地區5%的煤炭運輸改為(wei) 鐵路,每年便可減排氮氧化物3.5萬(wan) 噸、顆粒物0.5萬(wan) 噸。 

內(nei) 蒙古煤炭交易市場分析員劉永麗(li) 表示,用“高級能源”運送“低級能源”,本就是種浪費,既不劃算,也帶來擁堵、汙染等問題。“實際上,汽運煤運輸距離越長、成本越高,尤其是從(cong) 內(nei) 蒙、山西運往環渤海港口,運費有時甚至趕超煤價(jia) 本身。” 

除了環保外,另一原因是避免鐵路運力被浪費。“目前京津冀地區鐵運比例依然偏低,港口周邊重型柴油車高度密集。同時因鐵路回程疏港運量不足,火車‘重去輕回’現象突出,大量鐵路運力被浪費。”生態環境部大氣司相關(guan) 負責人稱。

港口麵臨(lin) 陣痛 

禁止汽運煤集港是大勢所趨,去年2月,《關(guan) 於(yu) 印發<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年大氣汙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明確指出,2017年7月底前,天津港不再接收柴油貨車運輸的集港煤炭。2017年9月底前,天津、河北及環渤海所有集疏港煤炭主要由鐵路運輸,禁止環渤海港口接收柴油貨車運輸的集疏港煤炭。 

禁止汽運煤集港產(chan) 生了立竿見影的效果。以天津港為(wei) 例,2017年4月底停止接收公路運輸煤炭,公司煤炭及製品吞吐量同比下滑30.15%,公司金屬礦石吞吐量同比下14.10%。天津港2017年實現利潤總額15.71億(yi) 元,較去年同期下降 29.19%,較調整後去年同期下降32.43%。其年報中表述,利潤下降主要原因是公司煤炭及製品、礦石、鋼材等主幹貨類裝卸業(ye) 務量減少,裝卸業(ye) 務利潤總額下降。 

天津港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此次環保新政是去年相關(guan) 政策的延續,將在更大範圍內(nei) 產(chan) 生影響。“一是範圍拓展到山東(dong) 、長三角等地港口,二是涉及到的貨物更廣泛,不僅(jin) 煤炭,礦石、鋼鐵、焦炭等大宗貨物也全部改由鐵路運輸。”該負責人告訴記者,短期內(nei) 大宗散貨吞吐量較大的港口將受較大影響。 

對於(yu) 下遊的物流行業(ye) 來說,同樣麵臨(lin) 嚴(yan) 峻挑戰。鐵路與(yu) 公路相比,雖然具有單位運量較大的優(you) 勢,但鐵路不能完全做到“門對門”運輸,且定價(jia) 機製不夠靈活。從(cong) 成本來看,鐵路更適用於(yu) 中長距離不換裝運輸中,而短途或多次倒裝運輸並無明顯優(you) 勢。推行公轉鐵後,運輸成本短期內(nei) 將出現增長,一定程度上催生下遊環節的漲價(jia) 。 

鐵路運輸迎來契機 

在港口麵臨(lin) 陣痛的同時,鐵路運輸迎來發展契機。 

據悉,中國鐵路總公司已部署開展了“調整運輸結構,增加鐵路貨運量”攻堅戰,製定了詳細的擴能增量方案,並以進一步提升鐵路貨運市場份額為(wei) 目標,重新修訂了國家鐵路貨物發送量,年計劃完成31.18億(yi) 噸,同比增加2億(yi) 噸、增長6.9%的目標。其中,煤炭同比增加1.5億(yi) 噸、增長10.1%。這是近年來鐵路力度最大、範圍最廣的一次增量方案。 

鐵路總公司有關(guan) 部門負責人介紹,為(wei) 完成增量目標,圍繞運需矛盾最突出、調整結構最迫切、增量效果最顯著的“六線六區域”,即大秦、唐呼、瓦日、侯月、寧西、蘭(lan) 渝六線,和山西、陝西、蒙西、新疆、沿海、沿江六區域,總公司將著力強化“三西”地區煤炭外運和沿海沿江港口集疏運組織,大力提升鐵路貨運市場份額。 

“鐵路總公司將貨運增量行動的‘首戰’鎖定在京津冀地區的五大港口。”北京局集團公司唐山貨運中心主任王毅說,“這是為(wei) 了強化與(yu) 當地政府的溝通協調,創新路地、路港合作及供應鏈合作的模式,為(wei) 全國提供借鑒,繼而實現京津冀環渤海和東(dong) 北地區15個(ge) 港口集疏運‘公轉鐵’”。 

今年2月27日,唐山市政府與(yu) 中國鐵路北京局集團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根據協議,中國鐵路北京局集團有限公司將增加唐山區域鐵路貨運量,按照“集疏分開、專(zhuan) 業(ye) 運營”的港口集疏運新模式,全力推動曹妃甸港疏港礦石實現由公路運輸轉為(wei) 鐵路運輸。按照協議,曹妃甸港疏港礦石從(cong) 今年3月1日起逐步轉由鐵路運輸,2019年將全部實現“公轉鐵”。 

未來,各相關(guan) 鐵路局集團公司將按照“一港一策、一廠一策”要求,以煤炭和礦石集疏運為(wei) 重點製定各自運力協調方案。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